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法制文化建设问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系2003年度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的最终成果,2004年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2005年荣获第四届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该课题以马克思主义法治观、文化观、农民观和中共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法制文化理论为基础,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法学、文化学、人学等多学科知识,较为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背景、环境、基本理论、指导思想、主体、基础,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新时期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和具体对策。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河北省和中国法制建设理论的完善,对于加快农村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该书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点(1)提出了农村法制文化基本理论。长期以来,中外学者主要关注法律文化的基本理论,尚未发现有人系统研究农村法制文化基本理论。受此启发,作者在广泛研究中外学者相关论著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村法制文化基本理论的框架,并紧密结合中国农村实际,做了新的探索。(2)提出了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法治理论、文化理论、农民理论博大精深,是指导中国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是搞好中国新时期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当前,中国广大农村存在着严重的文化贫困问题,这是影响农村法制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障碍。(3)研究方法的创新。该书除了运用调查研究等常规方法之外,主要运用了文化贫困分析方法、人学分析方法来研究农村法制文化建设问题。作者认为,农村法制文化建设问题研究的起点是人,其终极目标也是人。因此,该课题紧紧围绕中国农民的“法制化”、现代化而展开论述,试图通过这一途径加快农村法制现代化进程,推动中国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4)研究了中国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时代背景、生态环境、农民素质,以及农村基层组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关系,把该课题置于宏观与微观条件下进行研究,力求全面、深刻,努力探索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5)提出了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路径与具体对策。在对一些农村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以河北省为例,着眼于全国农村,提出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一系列具体对策,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专家鉴定评审组对该项成果给予了较高评价,认为该项研究选题意义重大,创新较多。作者运用文化贫困分析方法、人学分析方法研究农村法制文化问题富有新意。尤其是该书第七章紧密结合河北省农村法制文化建设的实际,指明了河北省农村法制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在省内外处于领先水平。该课题的部分前期研究成果发表在《未来与发展》(《光明日报》理论版转载)、《社会科学战线》(《新华文摘》转载)、《中国行政管理》等报刊,受到国内专家学者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