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要求开展探究性学习,初中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学语文的探究性学习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次新的革命。本文根据探究性学习的理论,结合中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探讨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探究性学习。
【关键词】 语文 探究性 学习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个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中心的作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成为探究的过程。
1、初中语文探究式学习的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能够深入人心,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的要求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识字、写字、写作、阅读、口语以及综合性学习,所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要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我国传统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够充分利用人才资源,虽然教育的时间太长,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多数的教学方式都是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如果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就不能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主要是在语文教学当中创设情境,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探究知识和研究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能够处理好讲解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师生合作,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这要求教师要首先具备 创新意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探究性学习没有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本质来探寻内在的规律,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2、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
2、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的学习要通过自己的感知、实践、思考以及判断来获取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够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实施开放性的教学,需要讨论的知识要让 学生去讨论,要思考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给 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以及练习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能力的愿望,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争取独立学习,一旦忽视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丧失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习自己探究,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也属于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当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需要把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有效结合到一起。探究性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思考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但是到后来,就需要开始进行集体讨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想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讨论一个问题,集思广益,解决独立思考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3、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4、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泉良. 试论语文教学中生成与预设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7, (Z2)
[2] 吴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预设与生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语文, 2008, (09) .
[3] 罗雪莲. 相得益彰出精彩—关于高中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探讨[J]. 读与写(教师教育), 2008, (05) .
[4] 项延行. 教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05)
[5] 王国湖.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3)[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0, (05)
【关键词】 语文 探究性 学习
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是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的个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从而达到以课堂为中心的作用,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能力。探究性学习方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束缚,遵循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体现了合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以及深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成为探究的过程。
1、初中语文探究式学习的概述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要能够深入人心,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语文的要求分为五个方面,分别为识字、写字、写作、阅读、口语以及综合性学习,所以说,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避免单纯的知识传授,要能够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我国传统教育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不能够充分利用人才资源,虽然教育的时间太长,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多数的教学方式都是满堂灌,学生只是机械地去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够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如果让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兴趣,就不能够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要让学生主动去追求知识,探究式学习方式是一种开发学生思维的方式,主要是在语文教学当中创设情境,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学语文探究性学习包括两个方面,也就是探究知识和研究问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 创造性思维。探究性学习能够启迪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师生合作的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要能够处理好讲解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关系,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并且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在素质教育的理念下,师生合作,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这要求教师要首先具备 创新意识,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探究性学习没有很固定的教学模式,但是我们可以根据它的本质来探寻内在的规律,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能够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2、初中语文探究性学习方式
2、1、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要确认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所以,学生的学习要通过自己的感知、实践、思考以及判断来获取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学习,才能够把教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教师要实施开放性的教学,需要讨论的知识要让 学生去讨论,要思考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给 学生充分的自学、思考以及练习的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能力的愿望,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要争取独立学习,一旦忽视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会导致学生丧失独立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习自己探究,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2、2、讨论式教学
讨论式教学也属于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它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当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探究性学习需要把独立思考与集体讨论有效结合到一起。探究性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学生的思考不需要受到别人的影响,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展现学生的个性,但是到后来,就需要开始进行集体讨论。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想小组,让每个小组共同讨论一个问题,集思广益,解决独立思考当中所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2、3、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学生应该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因而,教师应当将语文知识变无趣为有趣,把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变活,做到真正地生活化,使学生有感同身受的生活体味,从内而外地有欲望来表达自己。学生一旦产生了探究兴趣,这样就可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无论对教师课堂气氛的合理烘托还是学生自身知识掌握的扎实程度都是可以发挥出极大作用的。
心理学中提到,当教师提出问题或者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学生会进入一种与之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学生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矛盾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适当提示,学生继续思考,这时学生内心的心理状态会发生变化。
2、4、既要重视课内引导,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阅读
学生是课堂的中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是教师的责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教导学生积极查阅工具书,每天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教师要起到督导的作用,设计和指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尽管教师要放手给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不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教师需要提出有思考价值的语言材料,以吸引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学生提出疑问,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作者鲁迅少年时期最难以忘怀的两个地方,是什么样的原因会使作者有这样的感受?这时就要求教师适当适时地交代给学生作者鲁迅对自己少年时期的特殊感受。教师可以提供鲁迅先生更多的作品给学生加以补充来扩大知识面,并且强化刺激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泉良. 试论语文教学中生成与预设的关系[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 2007, (Z2)
[2] 吴君.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谈预设与生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中学语文, 2008, (09) .
[3] 罗雪莲. 相得益彰出精彩—关于高中语文教学"预设与生成"的探讨[J]. 读与写(教师教育), 2008, (05) .
[4] 项延行. 教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1, (05)
[5] 王国湖. 例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 (13)[J]. 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 2010,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