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直以来我都庆幸自己从事“教师”的职业,毕竟这是一个直面人灵魂的职业;我也庆幸自己选择了“科学”这个学科,正是在这个学科里激昂的思维,时刻舞动着孩子们的精彩,也慢慢影响着从教的我……
让一个个灵动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创新思维发展的主阵地,发掘并引发一串串求异思维并为之喝彩,将是我们科学教师至高至纯的追求!从“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助力,思索课堂,“把脉”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课题。如何突破“想”课堂至“享”课堂的跨度,呈现理想科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课前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
1.巧设问题,带动思维。三年级是学生接触科学的起始阶段。在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科学课里,首先,我进行了两个“经典实验”,实验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然后,我亮出了课前精心设计的两个“考题”,其中一个是:抬头看看电风扇,你脑中有多少关于它的“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有:电风扇是怎样运转的?电风扇在运转的时候为什么有风吹出来?电风扇风叶在转动的时候会受到空气的阻力而转不动吗?电风扇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风扇常常是三片叶扇?如果风扇没有叶扇的话,那它还能吹出风来吗?如果电风扇受到外界干扰的话,它还能转动吗?电风扇能转动的核心部分在哪里;在两个电风扇同时转动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旋风呢?电风扇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长时间吹电风扇会给人带来伤害吗?电风扇和空调对比,哪个更节约些。
一个个文字、一串串思维我收获着感动。我马上感慨地说道:“同学们,在今天的第一堂课里我就想告诉大家‘什么是科学’这个概念,实际上在这之前的实验是科学,但真正构成科学的是我们永不停歇的思维……”
2.巧备材料,激发思维。人们都说,科学课中有结构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基于这点,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起始课上,我认为材料准备上应与学生的思维形成矛盾,追求“跌宕起伏”而不是“一帆风顺”。因此,我精心准备了一些材料,更确切地说是准备了很多与学生之前的认知有冲突的材料:苹果、萝卜、泡沫、铁圈、蜡烛、空塑料杯、空玻璃杯、回形针。在预测阶段,学生能准确且较为一致地确认其在水中沉浮状态的只有泡沫、铁圈、空塑料杯。正是苹果、萝卜、蜡烛、空玻璃杯、回形针这类与同学们产生强烈冲突的材料的加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操作前的倒计时和学生发出的欢呼声、疑惑声等构成了灵动的课堂,也让我确信全班同学无一遗漏地“卷入”到科学课堂之中了。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中,活跃的思维将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课中重视生成,推动学生思维
1.珍惜课堂生成中的“真”。“金属热胀冷缩”是小学科学课里典型的课例,从教十多年来,上了很多遍了,但这次的课却让我印象深刻。原因是,实验室在修理吊灯,因此我只好临时把上课的地点改在教室。因为教室的实际情况,我出于安全考虑,把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酒精灯”换成了“蜡烛”。这样,我为这课准备的演示材料有:铜球、与之相配套的铁环、蜡烛、火柴、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开始了,给金属球加热一会儿,整个铁球的下端就烧黑了——这是我仓促准备下没料想到的!只好同时向学生解释这属于蜡烛火焰不完全燃烧的现象。“按部就班”地到了分析环节:为什么原本恰好能通过铁圈的铜球在加热后却无法“顺利通行”?大部分同学和以前教学此课时结论一样:铜球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变大膨胀了的缘故。一切皆在预设之中,认定这又是一节“重演”的常态课。但此时却还有一位学生不肯放下自己高高举起的手,不能抗拒他十分渴求表达的眼神,我还是请他站了起来。这个学生声音不算特别响亮但却十分清晰地表达着:“这个现象里有可能是铜球体积变大了的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可能性,您刚刚说铜球外面产生了不完全燃烧,而这套仪器又十分精密,是不是铜球上面的黑色物质太厚而没办法顺利通过这个圈呢?”话音刚落,我内心的涟漪就荡开了:能进行滴水不漏的思维这才是科学课中真正需要的思维呀,尽管这不是正确结论!今天,一节如此熟悉的课带来的却是一串别样的辨析,在主流思维特别强大的环境里,敢于亮出自己独特而全面的思维,特别难能可贵!在我的一番感慨下,全班同学响起热烈的掌声!
2.制造课堂中的“炫”。估计所有看到“炫”这个字眼的人,都会马上在内心予以否定:科学课跟“炫”不仅没有关系,而且是界线分明!而我认为,正是因为科学课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等特点,不妨在课堂上制造一些“炫”,形成反差,牢牢吸引着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学生进行“热是怎样传递”的分组实验中。实验前的注意事项中还特别涉及安全事项,单一的灌输式的讲解法影响着学生急于实验的心情,这直接会影响后面的实验操作。炽热的金属球要妥善放置,建议继续冷却至恢复到常温才能触碰。在此我特意加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现场演绎古代的一种刑罚,知道它叫什么吗?”(片刻后加重语气)“烙刑!”同学们大笑。笑了就好——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炫”,就已渗透目标!为后续科学探究的精彩思维提供了保证!
也正是因为有心于科学课堂上创造这样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也及时从他们的课堂语言中反馈出来。如在给涂了蜡的金属片加热时,学生观察后,描述道:“金属片上的蜡以加热点为中心像海水退潮般消退。”在溶解实验的观察环节中,高锰酸钾进入水的瞬间有学生说“像跳伞队员逐渐下落”,有的学生说“像一朵朵漂亮的蘑菇云”“像一根根轻盈的彩带”……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中,同时提升了人文素养。
3.演绎科学课堂的“实”。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主要的实验数据是测量“排开的水量”。但交流汇报环节却发现数据相差很大,这引起我的思考。细细分析是同学们带来的橡皮泥不一致的原因,有的带的是市面上较常见的彩色橡皮泥,有的是在美术用品专卖店买的小方块橡皮泥。在水中,彩泥很多都改变了性质,变得软、滑、散。其真正的成分都脱落在水中了,因此测得的数据不科学。
确实,科学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如实地分析实验的各因素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不是一味追求数据,追求所谓的结果。在科学学习中,“实”是我们秉承的最基本的原则,失去了它,我们将失去整个科学。而利用“实”,特别是个别实验中的“意外”情况,更能激起学生深层的思维,凸显科学本质。
三、开展课外活动,延伸学生思维
在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不断有同学将目光关注到“核”这个问题上。校园里,总有同学积极地跑来与我交流,向我请教。我当时就思考,如能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就好了。四月底,刚好是乌克兰核灾难25周年,“核”再次引起全球关注,“核安全”引发世界人民思考。校园和周围环境的因素,让我们感觉时机成熟,于是我做出一个决定:课外时间举行一场“核”的专题讲座,自由领券参加。讲座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这个视频开始,结合核的基本特征及世界各国对核的利用等方面展开,牢牢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同学们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期待对此有更多的了解。的确,这就是科学——它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于生活之中,积极利用时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教师应该有一对隐形的触角,及时捕捉当下最热门、最敏感的科技元素,充实课堂,跨越性地发展学生思维。不做呆板的教书匠,与学生同行,努力成为时代最需要的智慧型教师。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让一个个灵动的课堂成为孩子们创新思维发展的主阵地,发掘并引发一串串求异思维并为之喝彩,将是我们科学教师至高至纯的追求!从“课前”“课中”“课后”全程助力,思索课堂,“把脉”课堂,是我们永恒的课题。如何突破“想”课堂至“享”课堂的跨度,呈现理想科学课堂模式?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思考:
一、课前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
1.巧设问题,带动思维。三年级是学生接触科学的起始阶段。在给孩子们上的第一堂科学课里,首先,我进行了两个“经典实验”,实验强烈地吸引着学生。然后,我亮出了课前精心设计的两个“考题”,其中一个是:抬头看看电风扇,你脑中有多少关于它的“为什么”?学生们的答案有:电风扇是怎样运转的?电风扇在运转的时候为什么有风吹出来?电风扇风叶在转动的时候会受到空气的阻力而转不动吗?电风扇的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风扇常常是三片叶扇?如果风扇没有叶扇的话,那它还能吹出风来吗?如果电风扇受到外界干扰的话,它还能转动吗?电风扇能转动的核心部分在哪里;在两个电风扇同时转动的情况下会不会产生旋风呢?电风扇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长时间吹电风扇会给人带来伤害吗?电风扇和空调对比,哪个更节约些。
一个个文字、一串串思维我收获着感动。我马上感慨地说道:“同学们,在今天的第一堂课里我就想告诉大家‘什么是科学’这个概念,实际上在这之前的实验是科学,但真正构成科学的是我们永不停歇的思维……”
2.巧备材料,激发思维。人们都说,科学课中有结构的材料可以帮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基于这点,在“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节起始课上,我认为材料准备上应与学生的思维形成矛盾,追求“跌宕起伏”而不是“一帆风顺”。因此,我精心准备了一些材料,更确切地说是准备了很多与学生之前的认知有冲突的材料:苹果、萝卜、泡沫、铁圈、蜡烛、空塑料杯、空玻璃杯、回形针。在预测阶段,学生能准确且较为一致地确认其在水中沉浮状态的只有泡沫、铁圈、空塑料杯。正是苹果、萝卜、蜡烛、空玻璃杯、回形针这类与同学们产生强烈冲突的材料的加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每个操作前的倒计时和学生发出的欢呼声、疑惑声等构成了灵动的课堂,也让我确信全班同学无一遗漏地“卷入”到科学课堂之中了。不难想象在这样的课堂中,活跃的思维将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
二、课中重视生成,推动学生思维
1.珍惜课堂生成中的“真”。“金属热胀冷缩”是小学科学课里典型的课例,从教十多年来,上了很多遍了,但这次的课却让我印象深刻。原因是,实验室在修理吊灯,因此我只好临时把上课的地点改在教室。因为教室的实际情况,我出于安全考虑,把其中的一种实验材料“酒精灯”换成了“蜡烛”。这样,我为这课准备的演示材料有:铜球、与之相配套的铁环、蜡烛、火柴、烧杯和适量的水。实验开始了,给金属球加热一会儿,整个铁球的下端就烧黑了——这是我仓促准备下没料想到的!只好同时向学生解释这属于蜡烛火焰不完全燃烧的现象。“按部就班”地到了分析环节:为什么原本恰好能通过铁圈的铜球在加热后却无法“顺利通行”?大部分同学和以前教学此课时结论一样:铜球在加热的过程中体积变大膨胀了的缘故。一切皆在预设之中,认定这又是一节“重演”的常态课。但此时却还有一位学生不肯放下自己高高举起的手,不能抗拒他十分渴求表达的眼神,我还是请他站了起来。这个学生声音不算特别响亮但却十分清晰地表达着:“这个现象里有可能是铜球体积变大了的原因,但我认为还有一个可能性,您刚刚说铜球外面产生了不完全燃烧,而这套仪器又十分精密,是不是铜球上面的黑色物质太厚而没办法顺利通过这个圈呢?”话音刚落,我内心的涟漪就荡开了:能进行滴水不漏的思维这才是科学课中真正需要的思维呀,尽管这不是正确结论!今天,一节如此熟悉的课带来的却是一串别样的辨析,在主流思维特别强大的环境里,敢于亮出自己独特而全面的思维,特别难能可贵!在我的一番感慨下,全班同学响起热烈的掌声!
2.制造课堂中的“炫”。估计所有看到“炫”这个字眼的人,都会马上在内心予以否定:科学课跟“炫”不仅没有关系,而且是界线分明!而我认为,正是因为科学课严谨、务实、实事求是等特点,不妨在课堂上制造一些“炫”,形成反差,牢牢吸引着学生,进而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
在学生进行“热是怎样传递”的分组实验中。实验前的注意事项中还特别涉及安全事项,单一的灌输式的讲解法影响着学生急于实验的心情,这直接会影响后面的实验操作。炽热的金属球要妥善放置,建议继续冷却至恢复到常温才能触碰。在此我特意加了一个问题:“同学们,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现场演绎古代的一种刑罚,知道它叫什么吗?”(片刻后加重语气)“烙刑!”同学们大笑。笑了就好——环节中一个小小的“炫”,就已渗透目标!为后续科学探究的精彩思维提供了保证!
也正是因为有心于科学课堂上创造这样的氛围,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也及时从他们的课堂语言中反馈出来。如在给涂了蜡的金属片加热时,学生观察后,描述道:“金属片上的蜡以加热点为中心像海水退潮般消退。”在溶解实验的观察环节中,高锰酸钾进入水的瞬间有学生说“像跳伞队员逐渐下落”,有的学生说“像一朵朵漂亮的蘑菇云”“像一根根轻盈的彩带”……在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课程中,同时提升了人文素养。
3.演绎科学课堂的“实”。在“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中,主要的实验数据是测量“排开的水量”。但交流汇报环节却发现数据相差很大,这引起我的思考。细细分析是同学们带来的橡皮泥不一致的原因,有的带的是市面上较常见的彩色橡皮泥,有的是在美术用品专卖店买的小方块橡皮泥。在水中,彩泥很多都改变了性质,变得软、滑、散。其真正的成分都脱落在水中了,因此测得的数据不科学。
确实,科学教师要与学生一起如实地分析实验的各因素对实验可能造成的影响,而不是一味追求数据,追求所谓的结果。在科学学习中,“实”是我们秉承的最基本的原则,失去了它,我们将失去整个科学。而利用“实”,特别是个别实验中的“意外”情况,更能激起学生深层的思维,凸显科学本质。
三、开展课外活动,延伸学生思维
在日本大地震引发了福岛核电站事故后,不断有同学将目光关注到“核”这个问题上。校园里,总有同学积极地跑来与我交流,向我请教。我当时就思考,如能就这个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就好了。四月底,刚好是乌克兰核灾难25周年,“核”再次引起全球关注,“核安全”引发世界人民思考。校园和周围环境的因素,让我们感觉时机成熟,于是我做出一个决定:课外时间举行一场“核”的专题讲座,自由领券参加。讲座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这个视频开始,结合核的基本特征及世界各国对核的利用等方面展开,牢牢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学生。同学们都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期待对此有更多的了解。的确,这就是科学——它是一把双刃剑,存在于生活之中,积极利用时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科学教师应该有一对隐形的触角,及时捕捉当下最热门、最敏感的科技元素,充实课堂,跨越性地发展学生思维。不做呆板的教书匠,与学生同行,努力成为时代最需要的智慧型教师。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九江小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