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秦亡原因再考察

来源 :中州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1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汉以来历代先贤对秦短祚而亡的原因作了诸多方面的评价与探讨,整体而言,多不出严刑役重的"暴秦"说和"废分封,行郡县"的"秦制"说两种归因倾向,但事实上秦亡原因还有进一步挖掘的必要.如果我们从制度变迁视角来考察,秦亡原因可归结于三个方面:一是正式制度设计存在"制度漏洞",皇帝制度下缺乏必要的监督制度,加之秦始皇个人的认知局限,在面对新的国家形势时未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导致国家整体制度框架失衡;二是秦始皇"急政"强制剥夺了制度变迁进程中的"制度试验"环节,忽略了分封制的路径依赖性需要一定的缓冲周期,未把握好新旧制度转型或过渡的基本规律;三是制度运行机制的失效,导致制度成本不断增加,国家负担日益沉重.不可否认,缺仁暴酷作为导火索加速了秦的灭亡,但其根本原因则仍需从制度设计层面和制度适应性效率等方面综合考察.
其他文献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污染爆发点,其发展大有超过工业点源污染之势.对此,排污权交易等治理措施的效果不佳.财税治理以其经济性、综合性、规制性的特点,可有效化解农业面源污染顽疾.我国针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财税法律政策,所选择的财税工具比较单一且有待深化.可将拓宽财税工具的选用范围,作为改革农业环境保护税制的突破口.地方政府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以及农业领域税负增减的悖论,都是改革面临的障碍.应当破除路径依赖,在支出型财政工具的选用方面深化现有制度,在收入型财政工具方面搭建立体架构,形成精准对症的税收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主要针对个体行为发力,在这种制度设计模式下,政府防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活动是被动履职,成效不够显著.基于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有必要运用总行为控制理论,提升相关立法的精准性和执法的效能.为此,应将总行为控制制度作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法的核心制度,将环境质量目标作为总行为控制制度的唯一目标,通过制度扬弃,形成系统、高效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制度体系.该制度体系的实施路径是:以流域为环境保护的目标单位,以目标单位水污染物容纳能力为依据,设定农业面源污染物许可排放总量,据此分配具体区域的排放量,
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点是建设一批国家高端智库.高端智库为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凝聚智力资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人才是高端智库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设高端智库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智库高端人才库.因此,高质量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是推动高端智库实现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构建一套融人才选拔聘用机制、人才评价激励机制、人才培养开发机制、人才互动流通机制为一体的人才管理运行机制体系势在必行.
我国正处于转型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新型社会风险、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都对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对城市老旧社区更新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改造老旧社区,有必要将社区置于一种特定的"风险情境中"重新思考社区更新,发展社区韧性治理.其重点在于通过重塑社区关系网络和提升社区自身发展能力,促进社区空间的多功能性以及社区空间生产与社会环境构成之间的互动,构建城市韧性空间及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实现对老旧社区从外部物理韧性到内部社群韧性的更新,进而形成应对社会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联合保障网.
近年来,在共享经济的驱动以及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赋能的基础上,中国新型智库发挥其体制机制优势,积极建构具有多重功能的平台运行模式及相关机制,逐渐呈现出平台化发展趋势.参与国家治理和政府决策的需要、提升自身公共传播影响力的需要以及实现行业内合作共赢的需要是目前推动中国新型智库平台化发展状况的主要动因.为了进一步发挥平台化运营思路的优势,需要围绕当前"信息—成果—资源—业务"的核心运行体系,进一步构筑具有开放性、多元化的平台运行体制机制.
虚拟财产的边缘性和复合性特征,决定了单一的财产权保护模式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全部问题.对复制价值与使用价值进行划分,有助于重构虚拟财产的利益结构,明确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和物权保护模式的属性.利益的表现形式决定各种财产法规则调整相应利益关系的适用方式、范围及界限,商品属性或者属性组合成为调整对象,影响包括虚拟财产在内的新型财产的规制方式.在信息社会,虽然物与知识产权客体之间的天然界限消失了,但其创造价值的方式没有变.基于此,知识产权法、物权法和合同法在虚拟财产规制中都可以有合适的位置.
第三次分配与推进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的伦理目标直接相关.由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难以改变分配不公和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就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次分配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它是社会成员自发的以分配正义为核心的道德实践活动;慈善事业和志愿服务是第三次分配的主要实现形式,基于慈善事业的第三次分配,更多的指向物质生活方面的共同富裕和财富分配正义;立足于志愿服务的第三次分配,更多的指向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改善.
生命伦理学的基础为何?这是生命伦理学家们致力于解决的元问题.比彻姆作为经典生命伦理学的代表,以常识道德作为进路,依托实证主义、规范性、概念性和方法论证明其合理性.但它遭遇了理论权威性难题、与临床实践的不相容性等质疑.罗兹主张用专业伦理取代常识道德成为生命伦理学的理论进路;比彻姆虽回应了罗兹的意见,但多以澄清问题为主,并未对专业伦理进路做出评价.常识道德沿袭了西方哲学传统的"发现确定性"的论证路径,但是它容易遗忘医学专业的社会承诺.专业伦理以"创构性"凸显其专业自治性,但实践进路也引发了理论的脆弱性问题.为
学界通常把《荀子·礼论》中"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句解读为从正反两个方面重复表达一个意思,即所欲之物不能超过现存之物.按照这种解读,荀子的主旨是把欲望限制在现有财物的范围之内.这种解读既不符合荀子原句的表述,也不符合荀子哲学的宗旨.实际上,这两句是说人的欲望不必受现有物资的限制,欲望的满足不应耗尽物资供应.在荀子看来,通过礼的有效节制,欲望的增长可以促进物资的生产,物资的供应可以满足欲望.如此,则"物"与"欲"互相扶持而双双增长,即"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礼义"一向是荀子研究的焦点,而作为"礼义"价值基础的"仁义"思想却被长期忽视.近来论者虽已措意于此并有所阐发,却鲜有内在于荀子论证系统的专门探究.荀子的"礼论"明确以自然状态下人群的争夺论证先王制作礼义的必要性;与此相应还有一条不为人关注的"仁义暗线",即先王之所以愿意制作礼义以止息人群的争夺,是因为先王爱人利民的道义担当.先王爱人利民的道义担当构成其制作礼义的可能性.爱人利民的担当来自自爱修德的内在驱动.为了实现爱民利民,荀子一方面强调礼制以"能群"的作用来满足民众的"天养",另一方面需要以礼义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