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类的教育无非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发展人,它能把生物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具有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人。二、培养受教育者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劳动者。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习惯养成
九年义务教育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又如何通过这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教育有什么功用,到底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类的教育无非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发展人:它能把生物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具有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人。二.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培养受教育者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劳动者。物理学是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它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界的思考,可以发展人。物理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培养人的劳动技能,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成年人中,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自觉的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呢?有多少人能在生产中创造性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生产问题呢?不会安装电灯的大学生不是少数,不懂家庭电路的大学生大有人在等等,更不要说创新应用物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我们物理教学的失败。我们的教学和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极不相称,那么我们的教学怎么了?我们的物理教学怎么了呢?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中小学教育说到底仍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还称不上“素质教育”,高校仍是官本位的学历教育,不是能力教育。中小学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学校老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关心升学率,不会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等。按照温家宝总理在09年教师节的讲话所讲的:“我们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比较缺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课本学习,整齐划一的作业考试模式,学生的实践没有了,一点大胆的独立思考被否决了(考试答案是不允许的有不同的观点)。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温总理说:“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为什么成效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这里笔者也想从“物理学科”角度大胆的提出点看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的站点,构建新的经验和知识
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思想。九年义务教学阶段是从八年级开始 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这之前学生已从自然课获得了一些零散的物理知识,对大自然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等等,这些都是准备学习物理的共同基础。但八,九年级的物理课开始要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严密的概念表述来探究物理科学知识,要求的层次上了一个台阶。但不管怎样,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因为这样才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物理第一章是探究《声现象》,要让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方式,我们听到声音的途径…….怎样让学生知道呢?可以是分析事例得到结论;可以是是演示实验分析得到结论;可以是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得到结论。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好呢?我敢说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种方法的,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使物理教学轻松活泼,使物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活动的经历,是经历就体会深切,就会成为学生知识的一部分,很难忘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知识的教学,不管是关于光的,热的,电的,力的等任何一部分知识都毫不例外的可以轻松的找到学生的实验活动的内容,最好是分组的合作,在团结协作的组别竞争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教学的方式将彻底的改变原来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张试卷,一只笔”的那种应试教育的纯理论模式。当然组织实验活动是要花一点钱,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
二、物理实践活动要能形成一定的物理概念的
物理概念有两类:一类是说明物体性质或物质变化的,如惯性,熔化等,这类概念要知道它表达的含义及相关联的知识,如要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它有大小之分吗?其大小与什么有关等等,这类概念不多的。另一类是身兼“物理量”的物理概念,这类物理量的掌握要求较高:理解,会应用,能计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年时间要求掌握如时间,长度,速度,力(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等),质量,体积,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电压,电流强度,电阻,压强,比热容等近二十个物理量。要知道他们的含义,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会利用他们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要求也是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的活动中加以掌握的。如我们进行长度等所有物理量的实际的测量,这些测量不是看课件,不仅是老师的演示,不全是在书面的作业,而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自动手的活动。这就是我这里要表达的与以前教学的不同之处。
三、有了概念的基石,探讨事物内在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新层次
我们探究自然有什么样的目的呢?是想知道自然的本质是什么,想知道支配自然界有序运转的神秘规律是什么。物理学中提出概念也好,确定物理量也好,最终为了什么呢?那无非就是探究规律的。物理的每一章都毫不例外的有规律的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等等,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大致有近二十个主要的规律教学。其中这阶段要定量探究的,大约有七个,都是以极简洁的公式来表达的。公式也分为两类,其一是如速度公式V= s/t ;密度公式等这样的定义公式,另外的一类是规律的简洁表达式:如欧姆定律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效课堂;习惯养成
九年义务教育中物理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又如何通过这目标实现素质教育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清楚教育有什么功用,到底可以实现什么样的目标。人类的教育无非有两个明显的作用:一.发展人:它能把生物的人培养成一个具有一定思维能力,辨别能力和具有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社会人。二.教育的第二个作用是培养受教育者获得与社会相适应的劳动技能,具有相应生产能力的劳动者。物理学是探索自然奥秘的科学,它能满足人类对自然界的思考,可以发展人。物理学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能培养人的劳动技能,能直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可现实的情况是什么呢?在我们的成年人中,有多少人在生活中能自觉的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呢?有多少人能在生产中创造性的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遇到的生产问题呢?不会安装电灯的大学生不是少数,不懂家庭电路的大学生大有人在等等,更不要说创新应用物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教学的失败,我们物理教学的失败。我们的教学和受教育者的科学素养极不相称,那么我们的教学怎么了?我们的物理教学怎么了呢?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中小学教育说到底仍是不折不扣的“应试教育”,还称不上“素质教育”,高校仍是官本位的学历教育,不是能力教育。中小学都是围绕高考指挥棒在转,学校老师只关心学生的考试分数,关心升学率,不会关心学生的兴趣爱好,习惯养成等。按照温家宝总理在09年教师节的讲话所讲的:“我们中国培养的学生往往书本知识掌握的很好,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比较缺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比较重视认知教育和应试的教学方法,而相对忽视对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单纯的课本学习,整齐划一的作业考试模式,学生的实践没有了,一点大胆的独立思考被否决了(考试答案是不允许的有不同的观点)。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温总理说:“应该说,我们早就看到了这些问题。并且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但为什么成效不够明显?我觉得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必须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在办学体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和改革。”
这里笔者也想从“物理学科”角度大胆的提出点看法:
一、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出发的站点,构建新的经验和知识
这也是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基本思想。九年义务教学阶段是从八年级开始 系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这之前学生已从自然课获得了一些零散的物理知识,对大自然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一些粗浅的认识 等等,这些都是准备学习物理的共同基础。但八,九年级的物理课开始要用更加科学的研究方法,用更加严谨的科学态度,更加严密的概念表述来探究物理科学知识,要求的层次上了一个台阶。但不管怎样,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因为这样才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物理第一章是探究《声现象》,要让学生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传播的方式,我们听到声音的途径…….怎样让学生知道呢?可以是分析事例得到结论;可以是是演示实验分析得到结论;可以是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总结得到结论。这三种方法到底哪种方法好呢?我敢说绝大多数的教师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第三种方法的,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使物理教学轻松活泼,使物理知识的学习成为学生活动的经历,是经历就体会深切,就会成为学生知识的一部分,很难忘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知识的教学,不管是关于光的,热的,电的,力的等任何一部分知识都毫不例外的可以轻松的找到学生的实验活动的内容,最好是分组的合作,在团结协作的组别竞争中得到锻炼和能力的提高。这种教育教学的方式将彻底的改变原来那种“一只粉笔,一张嘴,一张试卷,一只笔”的那种应试教育的纯理论模式。当然组织实验活动是要花一点钱,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的。
二、物理实践活动要能形成一定的物理概念的
物理概念有两类:一类是说明物体性质或物质变化的,如惯性,熔化等,这类概念要知道它表达的含义及相关联的知识,如要知道什么是物体的惯性,它有大小之分吗?其大小与什么有关等等,这类概念不多的。另一类是身兼“物理量”的物理概念,这类物理量的掌握要求较高:理解,会应用,能计算。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两年时间要求掌握如时间,长度,速度,力(重力,摩擦力,压力,浮力等),质量,体积,密度,功,功率,机械效率,电压,电流强度,电阻,压强,比热容等近二十个物理量。要知道他们的含义,单位,之间的关系等,会利用他们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而这一系列的要求也是同样可以在适当的时间的活动中加以掌握的。如我们进行长度等所有物理量的实际的测量,这些测量不是看课件,不仅是老师的演示,不全是在书面的作业,而是学生实实在在亲自动手的活动。这就是我这里要表达的与以前教学的不同之处。
三、有了概念的基石,探讨事物内在的关系是我们教学的新层次
我们探究自然有什么样的目的呢?是想知道自然的本质是什么,想知道支配自然界有序运转的神秘规律是什么。物理学中提出概念也好,确定物理量也好,最终为了什么呢?那无非就是探究规律的。物理的每一章都毫不例外的有规律的探究。声音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等等,九年义务教学阶段大致有近二十个主要的规律教学。其中这阶段要定量探究的,大约有七个,都是以极简洁的公式来表达的。公式也分为两类,其一是如速度公式V= s/t ;密度公式等这样的定义公式,另外的一类是规律的简洁表达式:如欧姆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