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剧梦工厂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拍电视剧是个类似“劳工活”,周期长,工时长,休息时间短。而美剧却已经规范化到了类似“白领活”,所以好多有了家庭的不愿意四处跑的女明星反而容易回头拍电视剧。
  
  国内电视剧明星的片酬据说节节上涨,报价达30万、40万一集,因为电视台收购电视剧主要看明星,有明星的剧集才容易卖出去。这种情况很让我疑惑,因为中外电视剧的很多例子都表明,戏好演员红,很多电视剧捧红了演员。所以不能说演员不重要,但是明星对于电视剧的重要性似乎要次于剧情本身的好坏。尤其在美国,电视剧是无名演员进军演艺界的台阶,很多如今有名的明星当初都是在各种电视剧里闯荡,最后靠一部好戏爆红。比如《急救室的春天》之于乔治·克鲁尼,《老友记》之于詹妮弗·安妮斯顿。在中国,海岩的电视剧也捧红了数位新人。所以为何购买人还这么看重明星而不看重剧情?
  美剧中尤其室内剧和情景喜剧,主要靠情节、台词和人物推动,视觉上没什么太多发挥,所以电视业不像电影业,一般不提导演,最重视的是编剧。这个在日韩也是一样。因笔者更熟悉美剧方面情况,所以就以美剧为例来做些介绍。
  在西方流行的说法是电影是导演的,话剧是演员的,电视剧是编剧的。也就是说最能显示演员功力的是话剧。同样的《茶馆》,我们非得看人艺的。而演员在电影里的表演有很多是可以靠辅助的方法增进,电影更多是导演的艺术。而电视剧则主要靠编剧,所以美剧是编剧中心制。
  这个中心的名号叫Creator,即主编剧,他想出主意,写出最先几集,然后推销出去,有制片公司愿意做,手下再弄个写作班子。连续剧的导演可以有很多人轮换,演员也有离开的,只有Creator不会变。Creator有些也身兼总制片,然后执行制片和导演可以每季不同,甚至每集不同。演员下季不签约了,编剧就可以把这个人物写掉,换个新角色出现。如果预计演员以后可能还回来,可以写他搬到别地去了,如《急救室》里的医生,过两年回来的,又编他搬回来了;如果演员是肯定不演了,也可以把他编“死”,如《纽约警察》中一主角,然后剧中派来一新警察。
  美国黄金时间电视正剧之王当数女影星米歇尔·菲佛的老公David E.Kelley,此公是几档流行连续剧的写手、策划、制片,反映女律师恋爱生活的《Ally McBeal》——首季每集都是他自己写的;同时他又写了一个更严肃些的关于犯罪辩护律师事务所的电视剧《The Practice》,被誉为重新发明了法律剧。他还参与了反映医生生活的《Chicago Hope》,后来又做了一个以高中教师为背景的《Boston Public》。从这里你也可以看出,美国电视剧通常以某个职业为背景,很多贴近日常生活。
  Kelley本人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出了法学院就被波士顿一家名事务所录取,所以有真正的法律背景。此公极为多产,得奖无数,他的剧本关心法律案件中的道德冲突,就是我们讲的那种“人文关怀”。在美国,法律是人人身边之事,所以无论电影电视,以法律为背景的题材都有很多,所谓“法庭戏”(Courtroom Drama)。
  反观中国,明星要价高,也有中国行业的苦衷。在中国拍电视剧是个类似“劳工活”,周期长,工时长,休息时间短。而美剧却已经规范化到了类似“白领活”,所以好多有了家庭的不愿意四处跑的女明星反而容易回头拍电视剧。
  这是因为,美剧很多都是在一固定内景,像《迷失》那种荒岛剧情的也是固定在夏威夷一地,每天定点开工收工,而且情景喜剧更是一周拍一集,非常定时定点。周一周二演员排练,排练中出现的问题向编剧提出,编剧周三拿出修改版,然后周四再彩排,周五在观众面前录影。很多电视剧的片场就在洛杉矶或在纽约,不用出外景,加上流程如此固定化,演员就像公司人一样上班下班。
  另外美剧不是一开始就拍全部,而是有了个新主意,先拍pilot(拍几集试播片),电视台买了试播片播出后看观众反应,如果受欢迎有潜力就继续投资拍,如果收视不行这剧的寿命就到此结束了。这种做法无疑能降低投资风险,也照顾了观众口味。我觉得比我们这里一拍就是几十一百集,然后才开卖的做法要好得多。
  美剧完全是配合电视广告打造,情景剧半小时,其中8分钟广告,实际片长22分钟。每年按季播,夏天人们都要出门度长假,所以夏天就不会播新剧。按季播也可以按年度来控制生产,如果该季收视率下降,那么也许下季就停拍。
其他文献
在日本国内,有一家与众不同的连锁书店,书店里不仅卖书,商品更是涵盖零食、杂货、小型电器等。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集中在一起售卖,让这家书店看起来有些另类,不过它却受到众多顾客的热捧。  1986年,日本一位名叫菊地敬一的年轻人,将自己闲置的后院仓库改造成了一家书店。当时,除了将自己感兴趣的书放到书架上外,菊地敬一还在书店里摆放了自己喜欢的音乐和爱吃的零食。有一天,他甚至还在书店里摆放了一张二手台球桌。
1  秋,是一阙宋词。只是,其风格,清而不凄,婉而不愁,幽而不怨,绵而不郁。  秋,可怀可念;且宜爱,不必憐。  2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秋叶飘零,好似悲凉一景。  不过,如果以欣赏的眼光,慢看那秋叶片片,似驭风而舞的精灵;那么灵动飘逸,携欢喜之心,回归尘埃,又如何不是动人心魄的美景呢?  何况,秋至深处,那艳胜红霞的秋叶,更成就了一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画卷,呈现于天地之间,惊艳了一段
在台湾,年满20岁就有投票权。新世代的“首投族”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这次九合一选举,全台约有62万首投族。属于网络世代的“首投族”自我意识强烈,要翻转政治,传统选战对于争取这些选民毫无效果。善于掌握青年民心的候选人和政党具有较大优势,而这刚好是百年老店国民党的弱点。  投票前两天,即11月27日,高雄市议会路、自由路交界,步入二号市长候选人之一、民进党陈菊的竞选总部。满室是“感谢有您——大高雄向前行
楼市变化太快了。2014年上半年,限购和限贷还是不能触碰的红线。5月前后,曾有温州、佛山、沈阳、杭州等地试图打松绑限购擦边球,却无一例外地被叫停了;而限贷松绑更是无望,因为货币投向仅限于基建、三农和小微等,“定向宽松”根本没有要给楼市分一杯羹的打算。  到了下半年,政策风云突变。限购令退出仅用了2个月,而限贷松绑则是在9月30日下班前2小时匆忙发布,刺激国庆“黄金周”楼市的意图明显,并希望挽救“银
“我以前很穷很苦,别人的帮助总是让我们倍感温暖。所以现在自然要尽我的能力去帮助那些急需别人帮助的落难人。”    每天一大早,73岁的洪肇明就会到晋江林英镇的菜市场买菜,为了几毛钱和菜农讨价还价。有人看不懂,身价过亿的劲霸男装股份有限公司老董事长怎么如此斤斤计较。  但是在公益慈善方面,洪肇明一点也不计较。过去6年来,他累计捐款已经超过3000万,注资慈善机构、建立希望小学、帮助公司困难员工、成立
雾霾就像幽灵一样越过黄浦江,穿过石库门的弄堂,将整座城市包裹了起来,航班大面积延误,市内交通拥堵不堪,站在城市的制高点俯瞰,上海成了名副其实的“魔都”,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建筑群……这座城市引以为傲的地标通通朦胧在雾霾中。  不仅仅是上海。12月1日以来,由于一场史无前例的雾霾,中国陷入了环境危机,从华北到华东乃至西南地区,全国陆续有25个省市、100多座城市不同程度出现雾霾,覆盖了将近一半的
作家贾平凹先生曾记述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次,他到中国西部山区的一个镇上游玩,到了一户老农家,贾平凹便和这家的老汉闲聊。老汉说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就在镇上,一个女儿考上了大学,最后分配在北京工作。他问贾平凹,你是北京来的吗?贾平凹说,我不是北京来的。老汉说,我女儿接我到北京去住了一个月,我刚回来不久。贾平凹问,那怎么不多待些日子呢?北京多好啊。老汉答,北京好是好,就是太偏远了!贾平凹听了
北京深秋,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的“首届CAFAM泛主题展:超有机”拉开帷幕。展览的几十件装置艺术、影像艺术作品,有托尼·克拉格、马修·巴尼等国际艺术家手笔,也有徐冰、刘小东等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的作品,还有些则出自初出茅庐的80后新秀。  二楼展厅地面被一层薄薄的灰尘覆盖,隐约显现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几个字,一种紧张刺痛感贯穿于脆弱的平衡之中,这是徐冰用9·11事件现场收集到的废墟灰尘创作的。
新一届诺贝尔奖名单刚陆续公布,如果你刚好在为未能获奖而暗自痛心,不妨可以考虑买一块——如果你有足够的钱的话。   12月4日,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将自己1962年获得的诺贝尔奖章与部分手稿于纽约佳士得拍卖行公开拍卖,以475万美元高价成交,创下了有史以来诺贝尔奖章的最高拍卖纪录。  从DNA之父到种族和性别歧视代表   詹姆斯·沃森现年86岁,1951年至1953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
第一次,也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穿校服是1946年。那年,私立盛湖初级中学招来两个初一班,一派欣荣之气,于是有了着校服之举。记得开学后不久,全班同学排着队伍去北大街当房弄口一家缝纫铺子量体裁衣。一个月左右发到手,穿上新校服,好不风光。  那校服是纱卡,染成蓝色,中山装外加一顶鸭舌帽,对于我辈穿惯了长衫的人,别有一番滋味,走在街上,步履轻快。  那时镇上凡有什么重大庆典活动,如集会游行,或军政界要人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