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一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ds1324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君:“816”,这是一个深埋在重庆山区超过50年的国家重大绝密工程的代号。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工程施工,并无怨无悔在这里浴血奋战了整整17年,当年造价超过7亿元,工程所在地白涛镇被从地图上抹去20多年,它就是新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遗址——重庆816地下核工程。时隔近半个世纪,“816”,既是一个历史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这个历史名词叫作“三线建设”;这种民族精神叫作“无私奉献”;这段共和国的记忆叫作“备战备荒”;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可以说,816核工程不仅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还是一座永远绕不过去的精神丰碑。它的身上不仅镌刻着一段悲壮豪迈的历史,还承载了一代人的热血和青春,记录着共和国曾经的艰难成长。下面,就请跟随作文君走进这段历史,用心去触摸这个无法抹去的生命代号,致敬先烈!


  有种青春叫国家机密:76块墓碑,定格21岁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街道,滚滚乌江流过。小镇外,一条水泥马路蜿蜒数公里,劈开大山,通往丛山深处一个叫“一碗水”的地方。这里有座烈士陵园,静静矗立着76块墓碑。墓碑主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1岁。这些青春,和一个数字相连——816,这是当年国家最高机密地下核工程的代号。这里当年因此与世隔绝,连地名都从地图上抹掉,20多年无迹可寻。1966年,中央批准修建我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代号“816”。号令一出,年轻的工程兵们,来不及跟家人说一声,立刻收拾好行装奔赴深山,切断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他们中,有人没能跨越岁月长河走出深山,永远成为老照片中的“小伙子”,长眠于此,守护着这方土地。
  816工程是恢宏的。数万年轻的工程兵凭借着简陋的工具,在大山中开掘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资料显示,在整个816建设过程中,先后共有一百多名官兵牺牲,76位烈士长眠于此。不过,由于816工程是国家最高机密之一,最初连家人也不知道他们是为何牺牲。
  四月的天,陵园细雨霏霏,86岁的潘开泰老人打开陵园的铁门,顶着小雨来到陵园悼念。老人是当年工程的参与建设者,他手中有一本老兵们自己书写的回忆录,上面有这些墓碑主人的感人事迹:河南青年尹保子,1968年入伍,在一次坑道作业中遇到塌方,作为副排长的他,飞奔上前将两名战士推开,自己却被巨石砸中,送医后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安徽小伙孙好法,名字让人想到《荀子·修身》中的名句“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施工中为抢救国家财产牺牲,在弱冠之年永留大山深处……
  站在陵园门口眺望,眼前是涪陵的金子山。816工程的“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就在其中。近半个世纪光阴,76块墓碑一直默默注视着这个他们曾为之奋斗的地方,也注视着这些年轻人来时走过的路。
  别道遂烈士,湖北省沔阳县同兴公社人,生于1951年,1971年10月因公受伤牺牲;程思贵烈士,安徽省涡阳县公吉寿公社人,1972年8月29日牺牲,终年19岁;冯延文烈士,山西省平定县锁簧公社北庄大队人,1971年8月30日牺牲,终年19岁……不少墓碑上有烈士的详细信息,也有部分墓碑只有姓名,没有原籍地记载;还有的信息全无,仅写着“烈士之墓”。他们从哪来?怎样来?今天的重庆到涪陵,乘高铁仅需1小时,而当年,火车换大船,大船换小船,在重庆境内至少就要两天时间——而这,才是这群天南地北的年轻人颠沛而至的路途。
  1969年,高中毕业的陈怀文只有22岁,他的同乡毛劝来20岁,他们一起报名从军。他们最初以为,去这个与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番号只有一字之差的8342部队应该前往北京,谁料火车却一路向南,过黄河,跨长江,到重庆后,运送他们的船只最终在乌江边停下——这个小镇竟然在地图上找不到任何名字。
  坐的火车是密封车厢,但他们有的是精神头,条件再恶劣,也能迎风高唱“团结就是力量”。3个月新兵训练后,他们才逐渐了解自己的任务:8342部队是一支特种工程兵部队,要承担一项秘密大型工程,即816工程中最为艰巨的洞体开挖任务。
  工程在深山中声势浩大地开展,但一切的一切都是绝密。正因如此,这些墓碑主人的故事,在历史中深藏了几十年。当年大家保密到什么程度?很多人为这个山洞拼了半辈子,却从没在洞里完整地走一圈。每个人除了本职工作交流,都默契地不多说一字。有两个亲兄弟在同一个洞工作了几年,竟都不知对方也在,某天在白涛镇上相遇,双方目瞪口呆,却不敢相认……当年,修建襄渝铁路,为了绕开工程,规划特意改了线路,宁愿翻山也不走平路。
  2002年,816工程解密;2010年,816工程洞部分开放,真容首次展示在世人面前;2018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正式公布,816工程上榜。随着工程解密,当年这些墓碑主人的故事,才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
  那个年代,没有先进设备,全靠炸药和人力劈开厚实的山岩。这些年轻的战士,全靠着简陋的工具,在“无名”中创下奇迹。“我们年轻,想起是为了国家的核工业发展,都很有拼劲。”陈怀文老人对当年的工作记忆犹新:他所在的123团六连,是一个“四好标兵”连队,也是全团坑道掘进的主攻连队,大家实行三班制、四班倒,每个班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量,才能确保工程进度,“日常工作就是头戴柳条制的安全帽,面戴防尘罩,脚穿高筒水靴,工作服外再套防水衣,使用重达50多公斤的凿岩机突进,一个作业班下来,往往浑身湿透,筋疲力盡”。
  他们用生命推动祖国核工业的发展,隐姓埋名几十年。这些墓碑主人的故事,我们藏在肚子里太久了。现在的年轻人,不该忘记他们。
  注:这个巨大的工程,于1982年宣告停建,未曾投入使用。
  (整理自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重庆发布”,人民网,《人民日报》)   延伸阅读·为什么要建816
  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形成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并开始了核军备竞赛。当时国内的工业基本布局在沿海和东北,几乎100%暴露在美苏的射程之内,一旦美苏发动侵略战争,艰难起步的新中国可能会面临灭顶之灾。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各省都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后方”的中国工业布局调整宏大构想,也就是“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从1964年开始,一句“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让无数有志青年唱着《我们走在大路上》,义无反顾地扎进了大西南。当时大部分的国防基础工业基地则围绕着重庆依次铺开,因为重庆的军工产业、煤钢工业基础好,而且地处山区易守难攻,当时的常规武器、导弹、舰艇产业(红旗2导弹、033潜艇都是重庆生产的),以及816,全部聚集到了重庆周围。当年,因为中国唯一的核反应堆“甘肃404厂”受到了袭击威胁,地处深山、靠近乌江(有冷却水)的白涛镇就成为最适合的核原料基地选址。
  据统计,从1967年开工到1984年停建这17年间,先后有6万多人参与工程建设,用最基础的工具(当时国内并没有大型挖掘设备)挖出了150多万立方米的岩石(如果堆成1米高的石墙,可以从重庆一直堆到广州),挖出了总长超过21公里的130多条导洞、隧道和竖井。
  “要守口如瓶,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些极具时代特色的口号是整整一代人的记忆。“三线建设”确实将整个西南地区带入了工业时代,并给西部地区带去了大量科研人才。整个西南地区大后方稳固后,也让新中国有了十足的底气在东部沿海安心发展经济,这样的“备战备荒”思维,在现在看起来依旧是无比正确的发展思路,毕竟“弱国无外交”的例子我们现在看得太多了。
  (摘自微信公众号“Aires行记”,素材综合自央视国防军事频道《国防军事早报》《军工记忆系列之三线风云》,央视网纪录片;《大三线》,央视网纪录片;《探秘中国最大地下核工程“816”:从绝密计划到开放景点》,《北京日报》;《中国最绝密地下核工厂曾为生产原子弹服务,如今对外开放了》,《参考消息》)
  跟帖
  @冰心:和平,都是多少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向你们致敬!
  @Cr:等到明年我考上西政的研究生后,我也想去看看,为烈士们扫扫墓,给他们看看如今的中国。
  @幸运星:我们美好的生活是英雄们拼出来的。看完已经泪奔!向英雄们致敬!
  @F.: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伟大精神!
  WHAM:个人觉得如果把合川的钓鱼城与涪陵的816工程连在一起看,会很有教育意义,正巧都在重庆周边。一个是800年前宋元大战时蒙古大汗身亡之地,一个是半世纪前美苏争霸时反击核讹诈的军事要地,反映的都是中华民族前仆后继、舍生忘死的奉献精神。
  @李传波:我们对上一代人并不了解。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默默付出,真的太伟大了!你说他们图什么?不图名利钱财,其实什么都不图,只图国家兴旺、人民安康。我们的国家正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才能够屹立于世界。
  (特约教师 高延青)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 格局;探索;共享;科技;航天  时事引读  “太牛了!中国航天!”2021年4月29日上午11时23分,海南文昌发射场,我国第一个空间站核心舱“天和核心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意味着中国空间站建设首战告捷!中国空间站预计在2022年前后建成,设计寿命为10年(延寿到15年),长期驻留3人,主要用于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我国将通过11次飞行任务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在轨建造,包括1个
期刊
适用话题 法律擦边球;山寨;甄别;真假学历  时事引读  2021年4月23日,全国打非专项行动跨部门跨省联合执法打响“第一枪”,拥有校区校歌和毕业证书、全国分布70家分支机构、自称是文化部传统文化高端教育学府的“中国国学院大学”及其分支機构被民政部、公安部联合取缔。经查,“中国国学院大学”未在相关部门注册登记,伪造国家部委公文及登记证书,私刻印章,发布带有“中国国学院大学”的红头文件,以“中国国
期刊
适用话题 想与做;体验;实践;办实事  新闻回放  2021年4月28日,一则“北京市人社局劳动关系处副处长王林体验当外卖小哥,一天只赚41块”的新闻,在各社交媒体平台刷了屏。这位副处长说“我觉得很委屈”,但网友纷纷点赞,说“我们觉得你很棒”!作家张梅英评论称:“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亲身体验过,可能更有发言权,才会明白底层劳动者的不易。”这条短新闻是4月27日晚在北京卫视开播的系列纪录片《我为群
期刊
适用话题 慢工出细活;工匠精神;好奇心  人物时事速递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遗址六个祭祀坑出土了500余件文物,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一张黄金面具残片,专家用“惊艳”一词来形容,无论是尺寸还是体量,都远超同时期的黄金制品。尽管只有半张残片,但经过漫长时光的洗礼,它依然熠熠生辉、流光溢彩。为了一睹完整面具的真容,一位名叫“才疏学浅的才浅”的手工类自媒体博主怀抱着好奇心,用500克黄金花费1
期刊
励志!断指少年李镇川钢琴十级  15岁少年李镇川出生在四川泸州一个盲人家庭,他自己右手中指第三节缺失,却比同龄孩子多一份细心和体贴,更多一份自立自强。李镇川从小对音乐敏感,在父母支持下,他6岁学声乐,9岁学钢琴,12岁通过钢琴10级。他先后获得第十届校园时代全国青少年赴韩交流展演活动少儿组声乐类金奖、钢琴大赛特等奖、金奖等荣誉12余次。2021年4月,他入选2021年度四川省“新时代好少年”。钢琴
期刊
其他适用话题 敬畏生命;诚信经营;法制监督;消费者权益;呵护动物  新闻回放  2021年5月3日,成都一家中通快递网点被曝出违规打包猫狗160余只一事,“宠物盲盒”的生意再次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一位现场救助义工称,这些猫狗发货地是成都三联花鸟市场,商家以售卖“宠物盲盒”的名义将活体宠物发往深圳、广州、桂林、兰州、昆明等地,发现时,许多小猫小狗在路边已经奄奄一息。该事件曝光后全网震怒,网友们纷纷
期刊
【名师新题】  贾玲导演的《你好,李焕英》电影票房突破50亿元,创下了又一个票房纪录。《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催泪国人,是因为电影用温情而真挚的艺术手法呈现了细腻、无私的母爱。人人身边、心中都住着一个“李焕英”。“我未来的女兒啊,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每个人都被这句台词感动,而你更要记得“每个妈妈都有绝代风华”,“她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妈,你为什么那么爱笑啊?”“因为妈生了你啊
期刊
【锐词阅读】  2021年春天,《山河令》《你是我的城池营垒》《司藤》等剧令无数观众为之共情,但当故事走向结局时,很多观众依旧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形成一种失落、难过的落差,不知不觉间经历了一场“电子失恋”。“电子失恋”即在影视剧搭建的“平行世界”里,人们往往得以短暂地逃离现实,体验旁人的情感与经历,但曲終人散而回归平淡生活后,感觉像是一场盛大的狂欢落幕,内心空落落的,如同失恋一般。追剧时灌注的情感越
期刊
床上床下,田间地头,甚至是妈妈的生肉铺里,凡是能立起脚尖的地方,都是云南省砚山县那夺村邬刚云的舞台。最近,这个小女孩感動了亿万网友,关于她的话题在微博上阅读量达2.4亿。她的故事也被哔哩哔哩拍成纪录片《小小少年》的第一集,2021年3月10日开播以后,目前已经获得了近30万的点赞量。值得注意的是,在纪录片中,还有很多像她一样热爱跳舞的女孩子。她们绝大多数是留守儿童?,甚至有些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生活
期刊
其他适用话题 和谐;帮助;热心;文明相处  新闻回放  2021年4月末,山东菏泽“致楼上邻居的一封信”在网络上走红。一位热心又专业的邻居老王,写信对邻居练钢琴提出了一些“指导意见”,指出了两首曲子中的错误,还附上了自己精心准备的乐谱。这封“钢琴指导”信张贴后,引来众多邻居留言。有人贈诗一首“吾姓王热心肠,无恶意勿紧张,做音乐老本行,不要钱可帮忙,邻里情久传唱”。还有小朋友留言想拜老王为师,“您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