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快乐参与的情绪是小学体育高校课堂构建的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体育课程在小学阶段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快乐参与体育课程的必要性。之后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快乐参与情绪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包括: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兴趣;增加课堂感情投入,熏陶学生对课程与教师的认可;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改进教学手段,提高知识的形象化。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学生 快乐参与 情绪 分析
1 引言
体育是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以往体育课在很多小学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教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去锻炼一下身体,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其实体育在小学阶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另外,科学研究显示,体育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抗抑郁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开展的必要环节。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认识的并不到位,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让学生在体育课的进程中感觉到更多的乐趣,他们才会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本文拟通过分析,培养小学生快乐参与的情绪,最终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积极有效的开展。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快乐参与情绪的主要分析
2.1 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年龄比较小的特点,可以更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把体育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可以利用“两人三足”跑。具体比赛规则是:两人组成一组,比赛开始前每队两位选手各一条腿用两条带子捆绑在一起(捆在踝关节部位和小腿靠近膝关节部位,捆牢)。通过这样的游戏,首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跑步的耐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友情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2 增加课堂感情投入,熏陶学生对课程与教师的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亲情般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顽强锻炼的精神。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学生喜欢参与体育课堂学习,主要还是源于他们喜欢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甚至因为这位教师的几句话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由此可见任课教师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能感觉到教师在真心的关心着自己,尤其是那些运动天赋比较差、悟性不是很高的学生,教师更要避免一味的批评甚至讽刺,多给与学生鼓励。及时发现学生体育活动中任何一点微小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这样学生慢慢的就会对这门课与任课教师给与积极的认可和评价,其曾参与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2.3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构建注意认为,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之所以我们之前很多学生不愿参与体育课,主要是感觉上课就是要被动的听老师讲课,自己毫无主动权。因此,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就是一中非常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小组接力跑、小组拔河比赛、小组跳远活动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被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为了能够让本组获得更好的成绩,一方面是积极的团结配合,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对体育课堂的传统认识,从课堂中感受到了更多参与的意义,比如公平竞赛中道德层面的意义、努力拼搏中的竞争意识等等。因此,学生们普遍热情高涨,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兴趣被调动到最高。
2.4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知识的形象化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比较呆板。而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很大程度要看学生是不是对课堂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积极而且快乐的参与到其中。新时期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和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体育理论讲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愿意听、愿意看、愿意想,最终达到愿意参与的效果。比如讲《站立式起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的画中画,把每个角度学生该如何用力、弯曲的角度等展示出来,这样远比教师枯燥的用语言描述每个动作如何做要有意思的多,直观的多,而且学生也愿意听,愿意看。
3 结语
康有为曾经提出:“对小学生,专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令功课稀少而游嬉较多,以动荡其血气,发扬其身体。”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多还是要培养学生快乐参与的兴趣,通过调动学生们积极的情绪,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为构建学生高效课堂,发掘小学体育课堂更深层次的意义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学生 快乐参与 情绪 分析
1 引言
体育是小学阶段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但以往体育课在很多小学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教师都认为体育课就是带着学生去锻炼一下身体,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其实体育在小学阶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获得相应的体育技能,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另外,科学研究显示,体育还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抗抑郁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集体适应能力。因此,加强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素质教育开展的必要环节。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对体育课程的性质认识的并不到位,所以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来,让学生在体育课的进程中感觉到更多的乐趣,他们才会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中。本文拟通过分析,培养小学生快乐参与的情绪,最终使小学体育课堂更加积极有效的开展。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快乐参与情绪的主要分析
2.1 丰富课堂组织形式,培养学生课堂参与兴趣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教学实践中,结合学生年龄比较小的特点,可以更多采用游戏的方式,把体育知识融入到游戏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训练学生跑步的时候,可以利用“两人三足”跑。具体比赛规则是:两人组成一组,比赛开始前每队两位选手各一条腿用两条带子捆绑在一起(捆在踝关节部位和小腿靠近膝关节部位,捆牢)。通过这样的游戏,首先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跑步的耐力,而且还可以促进同学之间友情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2.2 增加课堂感情投入,熏陶学生对课程与教师的认可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永远不可能成为优秀教师。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会对学生产生亲情般的感染力和推动力,能激发学生顽强锻炼的精神。正如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藿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在学习获得成功而产生鼓舞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兴趣”。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学生喜欢参与体育课堂学习,主要还是源于他们喜欢这门课的任课教师,甚至因为这位教师的几句话会影响学生的一生,由此可见任课教师的重要性。因此,教师需要增加对学生的感情投入,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能感觉到教师在真心的关心着自己,尤其是那些运动天赋比较差、悟性不是很高的学生,教师更要避免一味的批评甚至讽刺,多给与学生鼓励。及时发现学生体育活动中任何一点微小的闪光点,给予表扬,这样学生慢慢的就会对这门课与任课教师给与积极的认可和评价,其曾参与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2.3 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构建注意认为,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引导者。之所以我们之前很多学生不愿参与体育课,主要是感觉上课就是要被动的听老师讲课,自己毫无主动权。因此,教学实践中,需要加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感觉在课堂上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重视。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就是一中非常有效的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小组接力跑、小组拔河比赛、小组跳远活动比赛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集体凝聚力被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们为了能够让本组获得更好的成绩,一方面是积极的团结配合,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对体育课堂的传统认识,从课堂中感受到了更多参与的意义,比如公平竞赛中道德层面的意义、努力拼搏中的竞争意识等等。因此,学生们普遍热情高涨,对体育课堂的参与兴趣被调动到最高。
2.4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知识的形象化
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比较呆板。而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很大程度要看学生是不是对课堂感兴趣,只有有了兴趣,学生才会愿意积极而且快乐的参与到其中。新时期我们可以结合多媒体和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把体育理论讲授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愿意听、愿意看、愿意想,最终达到愿意参与的效果。比如讲《站立式起跑》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的画中画,把每个角度学生该如何用力、弯曲的角度等展示出来,这样远比教师枯燥的用语言描述每个动作如何做要有意思的多,直观的多,而且学生也愿意听,愿意看。
3 结语
康有为曾经提出:“对小学生,专以养体为主,而开智次之;令功课稀少而游嬉较多,以动荡其血气,发扬其身体。”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更多还是要培养学生快乐参与的兴趣,通过调动学生们积极的情绪,来吸引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为构建学生高效课堂,发掘小学体育课堂更深层次的意义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