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与问题教学法研究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love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简述玉林市课改六年来的工作进程、主要工作和提高质量的基本情况,重点概述了开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的进程及所取得的主要成效,分析了“玉林现象”的基本内容及其引发的启迪和思考。
  
  新课改生成“玉林现象”
  
  玉林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地处北部湾畔,毗邻广东粤西地区。人口590万,下辖7个县(市、区),有中小学生110万,教师5万多人。全市1800多所中小学校中80%以上属农村学校,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的以农村中小学为主的地区。
  作为首批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之一,玉林市于2001年秋开始进入新课程。在自治区教育厅的计划与部署下,玉林市以县域为单位,小学起始年级于2001~2004年逐年分四批、初中起始年级于2002、2004两年分两批进入课改实验。至2004年秋,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至2007年夏,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均有课改实验年级顺利毕业。全市课改的推进是顺利的,取得的成效是显著的。2006年中考,当时全市有3个课改毕业年级的县(区),4个非课改毕业年级的县(市),试题同用一套遵循教育大纲、贯彻课程标准的试题,成绩分析表明,玉林市的课改质量达到比较好的水平,课改县(区)的质量比非课改县(市)的质量稍高,课改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自课改一开始,玉林市委、市政府和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统筹规划,组织领导开展课改的全面工作。市教科所在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认真参与筹划、组织、协调开展相关的各项具体工作,切实做到以课改为中心,积极发挥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作用。玉林市建立完善课改工作机制,组建玉林市课改中心。我所建立培训组、课程组、评价组、秘书组等职能项目工作组和11个学科中心组,组织全体教研人员全员参与课改工作,落实人员,明确职责任务,制定工作方案,各司其职,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开展各项工作。各县(市、区)、各实验学校也参照相应成立有关组织机构,安排落实人员,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和任务,互相协调配合开展工作。由此,全市上下组成一个以课改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协调配合的课改工作团队,有力地推动课改工作有效地开展。
  在认真抓好新课改理念学习贯彻的基础上,玉林市特别重视抓紧新课程实施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工作。针对课改初期一些学校和教师在探索过程中一度出现的忽视文本学习、忽视落实“双基”、忽视学习方法指导等困难和问题,我们经过一年调研,总结、提炼、整合广大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于2002年10月,提出“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新课程”的观点,探索构建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这一个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适宜于新课程实施的新型教学方法。此法迅速得到广大实验学校和教师自觉认同、主动应用,很快取得成效。市教科所以之确立教育科研课题开展实验研究。此课题实验与研究自2002年至今已坚持五年,先后成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大批中小学教师和教研人员在研究实践中迅速成长为教育科研人才、学科骨干教师和特级教师。由此,玉林市委、市政府于2005年8月评定我所为“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这是玉林市教育线唯一的、也是广西基础教育线第一个首批市级人才小高地。
  几年来,以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和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为主的全市性的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活动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展开,教师们自觉认同、主动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有力地促进了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有效提高学科课堂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连年持续不断提升。玉林市实施新课程的小学、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普遍达到比较好的水平。同样,我们应用新课改理念指导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和高三复习备考工作,促使玉林市高考质量在原先1997年~2001年连续五年处于全区低谷的落后状况基础上,自2002~2007年,连续六年持续大幅提升。在2006、2007年,玉林市一本、二本上线率都排在全区第三名,进入了全区的先进行列。
  玉林市在新课改实践进程中,应用教育科研,扎扎实实地推进课改工作,创建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创建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这些理论探索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当地、在全区内外形成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2007年12月,在教育部基教司、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于北京举办的“首届教研室主任高级研修班”上,玉林市开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推进课改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经验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教育界有专家将这些成绩和经验称为“玉林现象”。教育部基教司朱慕菊副司长和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曹志祥副主任等领导和与会代表们对玉林市的教育工作、课改工作及做法和经验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好评。朱慕菊副司长说,玉林市的教育原来是比较落后的,经过这几年课改工作的推进,现在变成了“排头兵”。玉林市的课改工作很值得“骄傲”,是“好经验”、“好典型”,要认真总结、宣传、推广。玉林市的教育科研工作和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同时得到了教育部中国教师奖励基金会杨春茂秘书长和中央教科所专家学术委员会程方平主任的关注,他们给予我们亲切的关心和支持。2007年7月,杨秘书长和程主任一起同意受聘为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的客座专家。上级领导和高层专家对玉林工作的肯定、关心和支持,使我们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的进程
  
  玉林市探索构建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不同于20世纪初美国杜威提出的按问题、观察、假设、推理、检验这“五步教学法”操作的实证式的问题教学法;不同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苏联马赫穆托夫提出的基于问题解决进行学习的问题教学法;也不同于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和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将某一教学内容设计为问题引入学习,作为教学的辅助性手段或形式的类似于问题引入式的教学方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是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新课程功能目标和新课程实施的目标要求而探索构建的贯彻新课改理念、具有全新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
  玉林市探索构建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进程大致可分为实验与研究、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两个阶段。
  1.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阶段(2002.10~2005.10)
  2002年10月,市教科所发表《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新课程》一文,提出了“问题教学法”,即后来确定为“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这一个新型教学方法。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通过创设情景,善导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寻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终生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很显然,这个概念是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新课程功能目标和课程实施的目标要求而界定的,新课改理念赋予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全新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丰富的内涵。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教学结构如下图: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具有鲜明的特征:(1)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注重指导学生在文本学习、掌握“双基”、知识应用、总结反思等学习进程中学会学习;(2)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通过指导预习、问题教学、设问练习、简结转新等教学步骤,以引领性、陈述性、疑难性、应用性、新的探究性等问题形式呈现,成为一根主线贯串于教学全过程;(3)注重指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和提高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玉林市由此确定了《新课程实施中问题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此课题于2004年2月被批准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2004A33)。2005年11月,通过由广西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派的专家组结题评估验收,专家组高度评价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创新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
  自2002年10月至2005年10月,三年来,玉林市确定了初中10所、小学9所共19所中小学校为玉林市问题教学法实验学校,组织70多所中小学确定94项子课题开展研究工作。玉林市举办有关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培训会、学科课堂教学研讨会、教学竞赛和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论文评比等活动70多场次,全市有3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了相关的学习、培训和教改活动。广大教师自觉认同、主动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据2005年底调查,玉林市中小学中,在教学中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小学教师达59.83%,中学教师达51.73%;本校教师中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的教师比例达50%以上的小学为55.56%,中学为62.96%。玉林市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指导中小学教师参加广西、全国的教学竞赛,获一等奖39人次、二等奖105人次,其中小学数学、高中语文各一节课获全国教学大赛一、二等奖。玉林市的办学条件与教育资源比起其他大中城市尚有很多欠缺,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比起过去,是很明显的进步。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多次在教育部教育报刊社、中国教育学会等部门分别在重庆、合肥、南京、北京、武汉等地召开的课改工作经验交流等会议上进行介绍交流,得到与会专家和代表们的充分肯定和热烈好评。
  2.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阶段(2005.11~现在)
  2005年底,玉林市教科所又确定了一个新的课题《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计划自2005年11月至2008年10月,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开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工作。该课题于2006年6月被批准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A类资助经费重点课题(2006A70)。同时,结合人才小高地建设工作,市教科所又确定了一个课题《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此课题于2006年11月被批准为广西教育学会首批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A类重点课题(A2006005)。
  为了促使《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和《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两个课题有机结合,有效开展工作和活动,玉林市教科所实行组织创新和工作机制创新。2006年9月创建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以市教科所为主体,组织各县(市、区)教研室协同配合,确定了首批73所中小学校(其中高中17所、初中26所、小学27所、幼儿园3所)为“玉林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作为这两个课题研究的实验基地,示范、带动全市中小学校,从而构建起全市崭新的富有活力的教育科研网络。市教科所又制定了《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工作规程》,使各机构、学校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以玉林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为组织形式,以“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为平台,以“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为龙头项目,结合全市、各县(市、区)、各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工作与活动。这73所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学校依据学段分为高中、初中、小学三个教育科研中心组,各中心组各自制订计划,有效地开展各项活动。由此带动全市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掀起了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与活动的热潮。
  2006年10月,市教科所结合课题实验工作的推进,又组织中小学主要学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编写与初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教学同步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学习指导》丛书。这套丛书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密切结合起来,突出对学生的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问题为主线,以实践练习为主要途径,切实落实指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此书既成为教师的“教本”、“教案”,又成为学生的“学本”、“学案”,达成教与学的协调统一,既有效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又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2007年12月,该套丛书与07年秋季期教学同步的初三年级《英语》、《政治》、《物理》三册已出书发实验学校应用试验;与08年春季期教学同步的初中、小学各册书稿共31本,已交出版社编印,将于近期出版。这套实验性教辅读物的研究、编写、应用的工作过程,也就成为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不断结合教学实践,学习、研究、创新,促进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成长为教育科研人才和学科骨干教师的过程。这支工作团队,为玉林市建设一支研究型、专家型、高水平的教育科研人才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当前取得的主要成效与成果
  《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和《玉林市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两个自治区级全市性的课题研究工作积极有序地开展,促使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与活动空前活跃。目前这两项教育科研活动已逐步发展成为连续多年、遍及7个县(市、区)、中小学各学科、全市广大中小学校和数万名中小学教师热情参与的区域性、实验性、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的教育科研、教学研究、校本教研的主要工作和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丰硕的成果。
  2006~2007年,玉林市应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指导中小学教师参加全区、全国教学竞赛,获一等奖41人次,二等奖47人次,市级竞赛获一等奖124人次,二等奖223人次。一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特级教师和学科专家。2007年8月,玉林市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又增加了24所,其中初中16所,小学5所,幼儿园3所。首批、第二批市级教育科研实验学校合共97所,其中高中17所,初中42所,小学32所,幼儿园6所。全市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积极申报立项市级及以上教育科研课题达500多项,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案例分析、教学反思,开展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达6000多篇(件),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的热潮日益高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5月,《人民教育》2006年第10期刊载了《采用问题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教学》一文。 2006年5月,我所主编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实验与研究》一书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我所确立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新课程实施中问题教学法的实验与研究》荣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课题类)。2007年5月,《实践·研究·成才——玉林市实施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建设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课题研究文集(2006)》一书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我所主编的《成功之法,成才之路——玉林市实施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建设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课题研究文集(2007)》一书将于2008年2月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同志已为该书题字:“体现课程新标准,践行教学新方法——贺《成功之法,成才之路》出版”,对我市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评价。
  
  “玉林现象”的启迪与思考
  
  玉林市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中,针对课改进程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运用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技术,勇于自主创新,积极探索构建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问题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注重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创建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形成“实践,学习,研究,创新”的工作精神和工作理念,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逐步地将新课改理念内化为自觉的教育教学行为,实现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努力改革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以指导学法为中心决定教法,教与学达到协调一致,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精神,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落实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效地推动课改顺利实施,向全面推进,向纵深发展。所有这些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过程,及其所取得的阶段性的成果和成效,就构成了被教育界专家称为“玉林现象”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简化出来,就是这么三点:一是创建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二是创建了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三是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这些“玉林现象”的基本内容也就形成了当前玉林市教育工作、教科研工作、课改工作的富有鲜明地方特点的“玉林特色”。
  这个“玉林现象”,可以给我们不少的启迪和思考。
  1.玉林市在新课改实践中探究生成了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迫切需要,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应用教育科研方法,总结、提炼、整合广大教师先进教学经验而探究生成的。它来源于教学实践之中,平实自然,简易可行,操作性强,效果明显,适用于中小学广大教师,尤其适用于办学条件比较薄弱的广大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师。
  2.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符合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符合人们认知和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学原理和教育教学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运用新课程问题教学法,有利于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注重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学生的过重课业负担,达到教与学协调一致,切实落实有效教学,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3.玉林市正在按“教师认同,乐教乐学,提高质量”的标准,讲求实效,稳步推进,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新课程问题教学法区域性实验与推广研究工作。这是当前玉林市深化课改,推进课改常态化、制度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课改成功,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推动玉林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
  4.玉林市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及其实践过程,为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密切结合、教育科研人员与教学一线教师密切结合、教育科研成果迅速为广大教师所掌握,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现成的案例,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
  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引下,玉林市决心努力工作,加强教育科研,扎扎实实地推进新课程问题教学法研究和玉林教育科研人才小高地建设,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推进玉林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取得新的成绩,作出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我们于1964年开始在壶关县晋庄大队探索谷子高产经验,当年535亩谷子平均亩产591斤,比上年增长88斤,1966年上升到728斤。以后12年期间,一直稳定在七、八百斤。1979年又在晋庄
教育部部长周济及有关负责人、部分全国人大代表今天上午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就免费师范生、教育乱收费、京剧进校园、高校债务等话题进行了阐述。  中国在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  周济指出,中国已经在实现教育公平上迈出了重大步伐,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近年来,中国在教育公平方面主要做了三方面的事情:一是坚持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二是坚持用惠民政策保障教育公平
秣食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根系发达,并有固氮根瘤。株高1米以上。茎初期直立,后期上部蔓生,无限结荚习性。秣食豆比较耐旱、耐涝,并耐微碱。对土壤选择不严
一、基本情况我所地处黔中,是以籼稻为主的籼粳混合区。气温较低,年均温14℃左右。水稻生育期间气温:四月份均温15.4℃,五月份18.2℃,六月份20.1℃,七月份21.9℃,八 First,
南斯拉夫各生产地区有不同的土壤气候条件,几乎种植由早熟到晚熟各种不同生育期的玉米杂交种。大田作物育种与生产研究所是南斯拉夫的主要作物育种机构。该所在全国现已培育
南新不育系,系我院用C系统不育材料与粳稻品种“新西兰”杂交育成。该材料已回交到第五代,不育性能稳定;经初测,出现了具有恢复和部分恢复的籼粳稻品种;杂种第一代的优势明
一、研究依据和目的我所共有茶园六百多亩,山地砾质土壤占三分之二以上。为适应科研工作的需要,布置了一百六十多亩平地(多般为水稻土改植)茶园。从建园以来的情况看,山地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