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张面孔,一个时代的特写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ye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装在套子里的人》(又译作《套中人》)这篇小说的经典光辉直到现在依然夺目,不少研究者创作出引人深思的文学评论、文本解读、教学建议。比如,王富仁先生《关于〈套中人〉的几个问题》,孙绍振先生《挣不脱精神“套子”的悲喜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和副主题》,朱冬民《从叙事学角度再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兼谈课文的删节问题》,王春《回归原典 认识面目——〈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等一系列的研究。这些研究给这篇小说的教学开拓了教学路径,挖掘了小说的主题意蕴,提示了文本价值。但是往往这些文本解读与教学建议的文本对象实际上并不是教材中的选文,而是未删节过的原文。在这篇小说入选中学教材时,编者删节了大量内容,严格来说,原文与选文已经是两篇不同的文本。
  所以,将两篇文本同时展现在课堂上,除了开展比较阅读以外,为避免学生学习时的混乱,倒不如使用单一文本。如果选择教材中的选文作为教学文本,但又使用原文中已删节内容来进行分析与欣赏,这实际上就是脱离了文本。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尊重文本、直面文本、细读文本,从而让学生在对文本的赏析中积累小说阅读经验,享受文学审美,发掘文本价值与意义,作出相关阐释与发展,利用好教材选文足矣。
  那么,学习这篇经典小说,是否采用比较阅读的方式更为合宜呢?从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内容与目标、学生已有的小说阅读经验与本篇小说的教学价值上综合考量可以作出判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关于“学习任务群5 文学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表述中强调:“精读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的语言表达,把握作品的内涵,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写作经历,发挥想象,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力求有自己的发现。”“学习任务群11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中申明:“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外国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5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感情,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提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的作用。分析情节,要注意情节是怎样展开、发展,直至结局的,矛盾又是怎样解决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3《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三篇小说,对欣赏小说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以及对小说人物、情节、环境传统小说三要素有了一定的认识。《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塑造了一个充满了讽刺意味的、漫画式的典型人物——别里科夫。他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他不管在习惯上还是思想上被“套子”拘束着,同时又以“套子”去控制别人,最终却在难堪与恐惧中死去。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在本单元的小说中,学生最喜欢的就是这一篇,本篇小说不以情节取胜,但幽默、夸张的人物刻画,对现实的强烈讽刺、批判,无疑引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以上考虑,笔者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品读细节描写,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作品塑造的复杂的、典型的人物形象。2.抓住情节的展开与矛盾的解决,思考人物形象背后的小说主题,联系实际,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3.揣摩作品语言,体味其幽默、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
  教材选文情节简单,人物集中,语言表达简洁、朴实,对于达成教学目标,顺利展开教学没有任何碍窒,所以笔者建议把教材选文作为教学文本。至于另立教学目标,重构教学内容,开展选文与原文的比较阅读,这不是必定选择的教学路径。
  第一张面孔:可憎、可悲、可笑
  本文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主人公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的形象。课文第一段从生活习惯上刻画出别里科夫的“套子”,第二、三段主要叙述别里科夫在思想上的“套子”,并在语言上体现出来——“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第四段,在工作中,他的“套子”辖制着他工作的学校,甚至全城都受着他的辖制。第五段,回到别里科夫的住房,他躲在房子里,深怕会出什么事。作者用浓墨重彩的笔墨全方位介绍了别里科夫,使他的方方面面一展无遗,跃然纸上。实际上,契诃夫并不像现实主义作家那样习惯作许多人物外貌描写,他说过,“描绘寻常的外貌恐怕多此一举”。可见,这几段对别里科夫的描绘作者是有意为之、极富用意的。作者用漫画式的夸张笔法塑造了一个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人物,而正是通过对别里科夫性格行为的夸张,凸显出他的丑陋和可憎。
  别里科夫的孤僻胆小、封闭保守、乐于告密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在小说的叙述中又隐隐体现出这个人物可悲的一面。“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本文所引《装在套子里的人》均是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5)实际上,他生活在世界上无时无刻不在受着折磨,“他总是心慌得很”,“他躺在被子底下,战战兢兢”,“第二天他老是心神不宁地搓着手,打哆嗦;从他的脸色分明看得出来他病了”。他带给别人郁闷、无聊,自己也时时刻刻在承受着惶恐与痛苦。
  作者把主要的篇幅给了本篇的主要情节,也是别里科夫命运的转折点——结婚。结婚事件展露了别里科夫对生活的某种渴望。他准备结婚的对象是一个原籍乌克兰的新史地教员科瓦连科的姐姐華连卡。当然,之所以别里科夫愿意同华连卡结婚,是因为华连卡客观条件不错——“长得不坏,招人喜欢”,“是五等文官的女儿,有田产”,并且还有周围人尽力地撮合。但最终致使别里科夫“昏了头”的直接原因是“她是第一个待他诚恳而亲热的女人”。可以想见,他没有朋友,没人与他坦诚相见,没人对他热情亲热,尤其是像华连卡般的女性。突然之间,像天上飞下仙女来,华连卡拨动了别里科夫怯弱的心弦,他“决定结婚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别里科夫从楼上滚下来被华连卡看见,他觉得“比任何事情都可怕”。别里科夫和华连卡之间没有爱情,因为他几乎丧失了爱的能力,也缺少爱的方法。但他对华连卡有好感,他在意华连卡对他的看法。他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他害怕闹出什么乱子,给他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华连卡响亮而清脆的笑声无疑给他带来的伤害最为巨大,“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别里科夫是在惶恐、惊吓、羞愧中慢慢死去的。   作者擅长夸张的语言和漫画式的勾勒反映人物的迂腐可笑。比如“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自以为正人君子“劝说”科瓦连科,从楼上滚下来却安然无恙。同时,作者揭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比如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倒过来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害怕新事物,害怕变革到病态、丧失理性的地步。戏剧化的情节安排颇具讽刺意味,他生平最怕出乱子,每日战战兢兢,结果乱子却偏偏找上他,最后在对“乱子”的担忧与惶恐中死去。这些描绘和刻画极具讽刺意味,入木三分。一张集可憎、可悲与可笑的面孔定格在沙皇俄国时代的画册中。
  第二张面孔:活力、自由、健康
  这篇小说主要情节的主要矛盾就是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科瓦连科姐弟间的矛盾。正是该情节的发展与矛盾的解决表现了主题,华连卡姐弟俩代表着有思想的、敢说敢为的年轻人,他们有正常的人类情感、敢于和保守顽固派斗争,他们是与别里科夫式截然不同的人物,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展示了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作者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矛盾冲突的解决中展现出创作意图,即对自由民主的向往和对专制、腐朽、压迫的批判。
  科瓦连科爱憎分明、敢说敢为,“华连卡的弟弟从认识别里科夫的第一天起,就讨厌他”。别里科夫辖制了全城的人十多年,但科瓦连科并不吃這一套,面对别里科夫的“忠告”,他并不客气。“‘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科瓦连科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在别里科夫说要将谈话内容报告校长的时候,科瓦连科并不受威胁,反而把对方推下楼去。“科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科瓦连科毫无世故之心,憨直到有些可爱。
  选文对华连卡的刻画着墨不多,但寥寥几笔,一个健康、自由、充满活力,生命力饱满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华连卡也骑着自行车来了,涨红了脸,筋疲力尽,可是快活。兴高采烈。”“‘我们先走一步!’她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的要命!’”一百多年前的俄国,一位女性骑自行车本就是一件新事物。她“涨红了脸,筋疲力尽”,神态之中,她多么开心、快活。并且她不羞于表达她的感受,她通过自由无羁的话语尽情展示她的快活——“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华连卡的笑声也极具象征意味,她见到从楼上摔下来的别里科夫而放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子里响着”。
  任何理性的读者都清楚别里科夫与华连卡的婚姻不可能成功,因为二者人生观、价值观、性格上的根本矛盾得不到解决。这是新旧两种思想的斗争,而随着别里科夫在华连卡的笑声中去世,也宣告了新思想的胜利——宣告了一种活力、自由、健康的新俄罗斯生活形式的胜利。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姐弟俩虽同属东斯拉夫语族,却并不算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而是乌克兰人。作者这样处理,把他们与本地人明显区分开了。
  第三张面孔:无聊、软弱、看客
  第三张面孔是伏隐的面孔,也是集体的群像,它包括了故事的叙述者中学教师布尔金。在教务会议上,面对别里科夫的“套子”式的论调,他们被压得透不出气。当别里科夫建议把二年级彼得洛夫和四年级的叶果洛夫开除的时候,“他凭他那种唉声叹气,他那种垂头丧气,和他那苍白的小脸上的眼镜,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减低彼得洛夫和叶果洛夫的品行分数,把他们禁闭起来。到后来把他俩开除了事。我们教师们都怕他。”这些人自诩为“有思想的、很正派”,“受过屠格涅夫和谢德林的陶冶”,但是却被一个封闭、多疑、胆小的小人物“辖制”了十五年。除了中学教师,全城不敢反抗别里科夫式人物的人都属于这一类人。“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别里科夫去世之后,又“都去送葬”,“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
  他们被“辖制”一方面是受到别里科夫式人物的“劝阻”,或是受到打小报告的威胁,或者是别里科夫式人物太多,并有黑暗的沙皇专制政府作为后台。这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在沙皇专制政府严酷的统治之下,人们的行为、思想受到钳制,难以同强大的专制机器斗争。但另一方面,这些人得过且过,长时间屈服于黑暗专制统治,带有某种奴性,丧失了反抗能力。他们有着鲁迅笔下的“看客”心理,在苟延残喘中讨生活,在卑恭屈膝中得生活的娱乐。“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别里科夫死后不久,他们又陷入了先前一样郁闷、无聊的境地,这固然是因为别里科夫式的人物现在或将来都有很多,但不能不说他们习惯于、甘心于这种无聊、被钳制的生活。这是一群卑怯、无聊、虚伪又自诩为进步、正派的人,他们就是专制社会、黑暗政治的土壤。
  讽刺别里科夫的漫画是主要情节的导火索。民众称呼该漫画作者为“促狭鬼”——爱捉弄人的人。他们并不肯定漫画作者对别里科夫的讽刺意义,而是觉得他顽皮,爱捉弄人。
  至于这些俄罗斯民众怎样看华连卡姐弟,小说中并没明示,留白艺术给予了读者广阔的思索空间。
  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小说主题不仅是对“装在套子里的人”的讽刺,对沙俄政府黑暗专制的批判与对华连卡姐弟的赞扬,契诃夫还刻画了三张面孔,特写了一个时代。小说是社会的“百科全书”,读者在阅读小说的时候开阔视野,引起思索,陶冶情操,契诃夫塑造的第三张面孔更具有社会普遍性,也更具有批判价值,他想把当时俄罗斯民众从蒙昧中唤醒。孙绍振说:“契诃夫的思考却不是政治性的,而是人应该怎样才能摆脱思想上的奴性和满足于个人幸福追求的庸俗,获得真正的人的自由。在晚年,他日记中这样写道:‘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像我们俄罗斯这样,人们受到权威的如此压制,俄罗斯人受到世世代代的奴性的贬损,害怕自由……我们被奴颜婢膝和虚伪折磨得太惨了。’”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品味幽默、讽刺的小说语言,牢牢把握住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分析“三张面孔”,同时感受小说主题。在梳理人物间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中,学生深化对主题的认识,感受作者的写作意图与作品意蕴,同时结合写作背景,联系实际,树立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17-24.
  [2]孙绍振.挣不脱精神“套子”的悲喜剧——《装在套子里的人》的主题和副主题[J].语文建设2014(16):42-45.
其他文献
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学有所得,是课的质量的生命。无效、低效,就浪费学生的青春,浪费他们的生命。因而学生学有所得,课堂有效,是教师教课的底线。”可见,课堂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学生是否学有所得,这也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单就《台阶》一课而言,我们可以从课后生字词与课后习题的设置上来看教材编者想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获得些什么。  课后生字词:凹凼、尴尬、烦躁、微不足道、大庭广众  课后习题:  一
所谓备教解读,就是以确切的主题为统率,用清晰的逻辑相贯通,将文本解读、文本的教学解读及文本的备教资料整合于一体,直指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文本解读方式。它基于课堂教学的基本学情实际,既具有文本解读学的专业视野,又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实践应用,还提供了大量的备教资料;既克服了专业解读过于精深往往不适宜直接用于教学的难题,又避免了单行的所谓教学设计因缺少系统解读支撑而导致的重点不准、主题不明、层次不清、人云亦
2019年秋季,全国使用统编语文教材,原来使用人教版教材的老师会发现,人教版的部分老课文保留在统编教材中,就产生了错觉,认为教材变化不大,沿用原来的教法、教学資料足可以对付了。甚至有一些教研员,没有深入研究统编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体系,在指导这些老课文教学的时候,还是按常规的阅读教学,没有关注习作元素,把课文学习与习作指导实践完全割裂。如四年级上册的《麻雀》,五年级上册的《太阳》,统编教材都把这两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这一观点因为体现着对学生尊重的教育情怀而深受教育界重视。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教师必须从学理上予以认同,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落实。  本着这个理念,笔者以为,“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关键是“学”,就是把过去一直提倡的预习提高到为教奠定基础的程度加以重视,把课堂教学往前延伸到预习阶段,使有效的预习作为“教”的必要组成。  但是,要想真正落实这一理念,尚需解决“学”的一系列问题。笔者曾在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以幼儿园、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1]“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版”)即是严格贯彻中央有关指示,经过多年精心打磨而投入使用的一套教材。这套教材鲜明地体现了主流教材的引导示范作
李支舜,华东师范大学第   1925年春天,毛主席回湖南家乡养病。在养病期间,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在韶山等地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农民协会,创建了湖南农民第一个党支部——韶山支部。同年秋从湖南回到广州后,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这个学校培养了大批干部,成为农民运动的领导骨干。《沁园春·长沙》大约是毛泽东从韶山前往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回忆往昔的岁月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论及魏晋文学时,他认为魏晋时代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1]而这里的“自觉”以及“为艺术而艺术”之文艺思想在南北朝时期得到疾速发展。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云:“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2]除文体、文风发生明显变化外,此时
对于文本的教学要做到顶层设计,实施最优化方案,踏上高效教学之路,我认为只有具备高定位教学意识,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准确深度的解读文本  文本解读是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是教学内容确定的支点,是教学设计艺术水准高下的基点,所以,一个教师要有超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唯有如此,才能有和谐、民主、圆融、高效、流畅的教学流程。关于《小狗包弟》的文本解读,一般认为,它讲述了作者家中
1984年,阿城《棋王》在《上海文学》发表并震动文坛,引起多方关注,也赢得众多赞誉。其主要原因乃在于阿城的小说开辟了一种不同的写作风格,带来了一种迥异于那个文学时代的文化审美。如王蒙在《棋王》发表不久后所说:“我久没有见过这样的文字、这样的文体、这样的叙述风格了。”[1]二十年后,阿城在接受访谈时也还谈到“不一样”这个话题:“接触到另外的知识,你的知识结构就跟你的同龄人不一样了。……应该是我的知识
西晋李密的《陈情表》中有这样一句:“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句中“僮”字是什么意思?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等一些选本皆注释云:“僮,童仆。”该注看似可通,其实与语境失协,又与情理相悖,故不能成立。  诚然,在汉晋时期的古文献中,“僮”字确有“童仆”之意,且用例颇多。例如贾谊《治安策》:“今民卖僮者,为之……纳之闲中。”《史记·货殖列传》:“(卓氏)富至僮千人。”《汉书·王莽传》:“僮奴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