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企业效率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k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是对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的不理想的企业效率现状进行了分析。随着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追求持续协调发展的提出,我国传统行业发展的效率问题日益凸显;文章提出随着解决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的效率问题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
  关键词:工程起重机行业;企业效率;分析
  
  一、 企业效率的定义以及决定因素
  
  效率有不同的含义,这里是指实现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做到资源的充分和有效使用。社会资源的稀缺性以及它是任何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投入,决定了人们必须寻求最优的生产方式以达到资源的高效率配置。这就意味着以最少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获得经济上的增值与发展。
  所谓企业效率是企业活动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反映了企业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对企业效率的要求伴随企业的产生而产生,但是,目前我国对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充分发挥企业现有人、财、物的利用率,创造最好的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不多,因而就我国企业广泛存在的效率低的问题还没有找出恰当的解决办法。
  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对管理的定义是:管理者在多变的客观环境下,设法运用各种资源来达到既定目标的各种活动的全部过程。简言之,就是以一定的投入达到一定产出的全过程。根据这一定义,管理富有效率就是能以最小的投入得到一定的产出,或一定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根据上面对管理的定义企业效率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
  1. 管理者。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对企业生产效率的好坏影响很大,这是由于管理者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其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等企业行为,从而使管理者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效率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
  2. 多变的客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企业运营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管理者的经营决策行为受特定客观环境的影响,一旦环境发生变化,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如果不相应改变,以前促进效率的经营行为可能会成为环境变化后企业经营效率的阻碍。
  3. “投入—产出”模式的选择。制造型企业的“投入—产出”模式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达,它告诉我们企业采用何种技术,以何种方式通过使用人力资源和实物资本创造产出。“投入—产出”模式的选择决定于管理者和环境两种因素,是由管理者在特定客观环境下进行决策的结果。
  
  二、 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中的效率问题日益凸显
  
  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角度看,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企业负有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从事生产经营的责任;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在于经济效率的增长,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依赖于高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我国经济增长局限于低质量增长,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我国企业普遍在促进高效率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着欠缺,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社会技术所能提供的增长潜力。
  当前我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使社会经济由低效率增长轨道转入高效率增长轨道,是我国目前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也是这一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标志。而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依赖于建立高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虽然我国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但建立高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不是一蹴而就,微观经济机制的效率问题仍是经济增长中的基本关键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整个国家经济系统的效率不断提高,国有企业经济效率低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
  企业是盈利性机构,它向社会提供产品和劳务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利润,因此,企业必须具有高效率。国有企业作为一种企业形式,也必须富有效率,否则难以生存和发展,因而,追求高效率也应当是国有企业的行为目标。然而,我国国有企业的普遍低效率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却没有达到理想的产出,这说明国有企业在低效率利用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有了令人瞩目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企业所处行业不同,社会经济环境对其影响也随之相异。再加上各行业企业体制改革程度各不相同,所以在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情况下,有一些行业的生产率提高的并不明显,其增长率甚至没有超出劳动力工资率的增长率,其中尤其工业领域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业领域对劳动和资本的需求很大,出现资源过度利用的现象。就机械行业来看,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人的约1/26,台湾人的1/10。这种劳动生产率低的劣势超出了低工资的优势,使我国机械制造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就国内比较来看,工程起重机行业2000年全员劳动生产率各企业从0.3万元/人年~4.4万元/人年不等,与工程机械领域中经营较好的民营企业17万元/人年和外资企业40万元/人年相比相差甚远。因此,就工程起重机行业而言,由于其中国有企业占绝对优势,在我国国民经济稳定增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但是,由于该行业存在的效率低下的问题,这种作用并没有较好地发挥出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各个行业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压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力成为每一行业的必然趋势。不同行业应分析本行业的劣势所在,以求在提升综合竞争力上获得最佳效果。就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而言,它所面临的竞争将非常严峻,所遇到的困难将很大。与国外同行相比,从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工程起重机生产企业,无论在技术储备、装备水平,还是在新产品开发研制能力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国际上著名的工程起重機生产巨头相抗衡,在资产规模、管理机制、创新能力、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也与之存在巨大的差异。
  随着加入WTO,国家对工程起重机进口关税的降低和对产品保护政策的取消,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依赖国家政策保护的日子屈指可数,工程起重机行业的国内市场将面临强大对手的竞争,国外市场将由于比较优势的丧失而更不易获得,同时原来的封闭的国内工程起重机市场将要成为国际工程起重机市场的一部分。竞争格局的改变,使国内企业面临严峻形势,使得工程起重机行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更为复杂,竞争更为激烈,这将使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效率低的问题更为突出而紧迫。这是因为:(1)该行业主要由国有企业构成,在资金、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比私营企业更有优势。(2)效率的高低表现了企业配置资源、使用资源能力的好坏,以及选用技术的优劣。效率问题得不到解决,即使有再优秀的投入,也会因此而达不到可及的最佳产出,在获得较好资源的前提下,效率问题是决定企业综合竞争力影响因素能否发挥积极作用、摒弃消极影响的关键。工程起重机企业虽经二十多年改革,但受旧体制影响仍十分严重,因而提高企业效率,增强企业活力是该行业应当首先解决的问题。(3)工程起重机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骨干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中的重要分支之一,为国家现代化事业提供必要的起重设备,其运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效率。从而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增长速度。(4)长久以来,该行业长期受惠于国家的保护性政策和优惠政策,以至于形成难以承受未来挑战的弱势。
  国家对工程起重机行业的贸易保护和各项补贴、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了成本较低的稀缺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自然资源、资金以及创造性才能。当市场化程度加深后,随着国家贸易保护的消失,一方面行业的市场环境将变得更为公平和有效率,另一方面,因为竞争的加剧会造成生产要素成本的出现和增加,从而降低企业的利润,在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企业普遍效益不佳的前提下,有的竞争力弱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很可能会降到零以下,这样的企业如果不尽心致力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来就会被淘汰出局。就工程起重机行业整体效益状况不是太好的现实情况来说,行业内的原来的厂商如果想要继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他们的生产效率达到与未来的国际竞争者可以匹敌的水平。如果企业效率达不到一定程度,即使企业再有本土优势,也无法与世界范围内从恶劣的竞争环境中生存下来从而有了丰富经验的国际跨国企业相抗衡。
  命运总是青睐有准备的竞争者,正如诺基亚的成功所证明的:机遇是随时存在的,成功的机遇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们。所以,不论从宏观环境的变化还是企业发展的微观角度来看,工程起重机行业的企业效率问题都是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
  
  三、 解决我国工程起重机行业的效率问题的外部条件日趋成熟
  
  尽管市场机制在我国经济中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但这只是一种整体表现,具体到各行业则因行业的不同而出现很大的差异。工程起重机行业在我国有四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属于典型的传统行业,行业内缺乏竞争,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对行业内以及行业内企业的资源配置作用并不明显,说明工程起重机行业对社会经济资源整体优化配置不仅没有促进作用,反而起了阻碍作用。
  不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竞争必然会加剧,行业内不同企业的效率好坏的影响将凸显出来,这将加快行业内企业的两极分化。当外部经济环境为企业兼并、重组、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条件时,要素的流动将更为自由,这对企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化,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程度越来越深,为有效地发挥市场机制对企业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创造了外部条件。
  此外,国家为了配合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在财税管理体制、金融管理体制、外汇管理体制和企业财务会计制度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同时加快建立和完善各种要素市场,这些举措为我国各行业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营造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竞争环境,使资源配置更倾向于由竞争机制、市场机制来进行。
  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对工程起重机企业进行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也产生了变革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罗婉霞.国外起重机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及中国起重机制造业的现状.机械开发,1999,(2).
  2.熊维平等.论企业效率的理论发展.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3.张金水,张研.应用微观经济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陈炜,南京大学商学院2004级企业管理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7-03-25。
其他文献
【案例】《船长》一课的教学:师:“诺曼底”号被“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口子,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黑暗中”传来“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请同学们用自己喜
【正】 人说“以情纬诗”是太白诗的特点,这固然不错。但是,中国封建社会抒情诗高度发达,“以情纬诗”也可以说是抒情诗的一般特点,这还不足以体现太白诗歌那绝代旷世之风格
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巩固及应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有些数学教师带着“多做比少做好”的观点,使学生深陷重复机械,量大类多和偏、难、怪的题海之中,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学生的作业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一、作业布置的变化  1.传统的作业布置  作业内容大一统,全班一刀切;作业布置随意,常常是在下课前几分钟匆忙布
【正】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任何一场改革都必须有一定的文化背景,研究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也需要从解析中国的传统文化(这里
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疑问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能实现创新。“创新”在思维训练方面表现为思路开阔、善于联想、善于变化、敢于创新。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利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变式教学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在数学学习中会出现这样一个词:“思维定势”。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并获得B2B市场的统治地位,许多人认为分销商已经不能适应新经济环境.本文从概念上介绍一个分销商生存能力的模型,这个模型认为分销商是为制造商和消费者提
为了更好的研究中职学校班级管理,采用分层管理的办法对中职学生中专班(网站 17、网站 18)等班级,进行使用 分层管理和不使用分层管理两种模式的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对比结果显
语文课是一门基础课、工具课,语文教学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如何让人文思想在语文教学中绽放光彩,如何让语文课堂“浸润”德育“甘露”呢?我尝试着这样做。    一、“单元导读”浸润德育甘露    教材中以专题组织课文,利用“单元导读”渗透德育内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在人教版课标本第11册第一组课文《走进西部》的学习伊始,我就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  同学们,伟大的祖国幅
现代复合固体推进剂主要由金属燃料、氧化剂、粘合剂和增塑剂等组成,是一种具有良好能量性能、力学性能、贮存性能和可加工性能的含能材料,已广泛用作导弹、火箭和空间飞行器
针对USB PD3.0(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Delivery)协议中的传统BMC(Biphase Mark Coding)解码所存在的功耗高、面积大、抗干扰性差等缺点,提出了具有自动校正功能的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