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入径行射频消融后加压包扎时间与并发症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hu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经股动脉入径行射频消融术后加压包扎时间与并发症的相关关系。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因阵发性心动过速行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左侧旁路)和来源于左心室的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经股动脉入径行射频消融的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加压包扎的时间分为2组:4 h组(A组)62例,8 h组(B组)60例。对比2组间活化凝血时间(AC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活动度(AT)、术后患者不适感、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血栓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结果

B组有1例假性动脉瘤发生,超声心动图指导下向假性动脉瘤囊腔内给予缓慢注射凝血酶,封闭瘤体后恢复正常;2组术后血凝全套、血小板及ACT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局部血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5%,P>0.05);B组不舒适感明显高于A组(5%对15%,P=0.022)。2组术后D二聚体、APTT水平均高于术前[(0.7±1.4)mg/L对(0.2±0.3)mg/L,P=0.035;(0.5±0.3)mg/L对(0.3±0.2)mg/L,P=0.021)(29.9±5.5)s对(26.7±6.9)s,P=0.024;(30.1±2.6)s对(26.2 ±6.4).s (P=0.015)],但其他凝血相关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股动脉射频消融术后穿刺局部加压4 h安全可靠,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不增加相关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旨在评估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导管消融术后应用达比加群酯-华法林桥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住院时间及经济费用的差别。方法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连续330例接受导管消融的房颤患者,按术后的抗凝方法分为3组: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桥接治疗组(H-W组,n=114);达比加群酯组(D组,n=105);华法林和达比加群酯桥接组(D-W组,n=111)。INR(国际标准
目的评估不同甲状腺功能状态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在北京安贞医院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房颤中心接受导管消融的82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根据术前甲状腺激素水平及是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分为4组:临床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并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组(G1组,n=28),甲状腺代谢功能减退未激素替代治疗组(G2组,n=104),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作为对照
期刊
目的探讨加强护理干预对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随访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2月在北京宣武医院心内科植入起搏器的288例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交替分为对照组144例和干预组1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于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实施强化宣传教育,强调随访的重要性并制定随访计划,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时提前与患者及家属联系确定随访,于随访时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宣传教育并采用焦虑自评
目的分析单中心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行Watchman™左心耳封堵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2014年5月至2016年6月武汉亚洲心血管病医院住院的不适宜长期抗凝治疗的脑卒中高风险的非瓣膜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术中左心耳造影、术中及术后45 d随访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的相应数据。结果共164例非瓣膜性房颤患者施行左心耳封堵术(Watchman™封堵器,美国波士顿科学公司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新方法,但在国内处于初期应用阶段。本文就国内12例S-ICD应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方法连续纳入国内9家中心筛选并成功植入S-ICD的12例患者,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自2014年12月23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9家中心共成功植入S-ICD 12例,男9例(75%),年龄35~78(51.9±15.5)岁,体质指数2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