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胃肠道反应的防治研究

来源 :健康指南·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wqxq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时,采用阿司匹林药物进行治疗后的胃肠道反应进行分析,并对其防治措施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因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67例,女性患者有33例,年龄在36~80岁,平均年龄在(54.6±10.6)岁,并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不采用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并记录下两组患者腹痛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长期饮酒与无饮酒嗜好患者腹痛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⑴观察组腹痛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40%;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⑵长期饮酒患者腹痛发生率为16%,无饮酒嗜好患者为7.2%,长期饮酒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无饮酒嗜好患者为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 联合使用奥美拉唑能够降低服用阿司匹林所导致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且了解到长期饮酒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阿司匹林;奥美拉唑;胃肠道不良反应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也越来越大。而采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与预防心血管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并且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1]。但是在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多种的不良反应。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刺激反应,也就是腹痛,更为严重的还会引发上消化道出血。文章为了了解采用奥美拉唑对胃肠道不良反应治疗的效果,将选取本院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因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详细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1年8月~2012年7月间收治的100例因心血管疾病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67例,女性患者有33例,年龄在36~80岁,平均年龄在(54.6±10.6)岁,并随机将其分为50例观察组与50例对照组。观察组男性患者有3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在36~76岁,平均年龄在(52.6±9.3)岁,其中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13例,既往心肌梗死患者有17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有10例,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有20例,年龄在37~80岁,平均年龄在(55.6±10.6)岁。其中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13例,既往心肌梗死患者有17例,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的患者有10例,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有10例。选取标准:⑴患者并无既往消化性溃疡的病史;⑵患者并无溃疡性消化不良病史;⑶患者有心绞痛发作的症状;⑷患者并无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症以及人数上并无显著的差异性,具有可比性,P>0.05,统计学无意义。
  1.2方法
  1.2.1收集方法
  对10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饮酒史以及应用奥美拉唑药物的情况。告知患者随访的要求,随访的时间是从开始用药至用药结束。并以每6个月为一个时期,由同一位主治医生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腹痛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并计算出其发生率。
  1.2.2治疗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再联合服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不采用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
  选择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3202531的阿司匹林与无锡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奥美拉唑肠溶液或是奥美拉唑片[2]。
  ①慢性稳定型心绞痛:在治疗时建议每日口服75~100mg阿司匹林;②既往心肌梗死:在治疗时,建议每日口服75~150mg的阿司匹林;③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在进行治疗时,建议在手术前不必停用阿司匹林,在手术后的24h开始口服阿司匹林,75~150mg/日;④外周血管疾病:针对患有外周血管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时,可服用75~150mg/日的阿司匹林[3]。
  ⑴联合治疗:在患者不中止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药物治疗的情况下,给予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肠溶液20mg,或是给予奥美拉唑片30mg,每日服用一次。在患者睡前空腹服用[4]。
  ⑵单一治疗:除了给予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并不给于任何的辅助治疗手段。
  治疗时间为12个月,每6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一次。
  1.3统计学分析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数据、饮酒因素的相对危险度(OR)与95%可信区间(95% CI)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计算。联合使用奥美拉唑与未联合使用奥美拉唑患者之间的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进行检验,各组之间的腹痛、消化道出血的数据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患者起始用药前、后6个月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资料MaNemar让卡方进行检验,当P<0.05时,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基本情况对比
  观察组腹痛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40%;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4%,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情见表1。
  2.2两组患者饮酒习惯对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影响
  经过调查,长期饮酒患者腹痛发生率为16%,无饮酒嗜好患者为7.2%,长期饮酒患者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2%,无饮酒嗜好患者为6%。两组患者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统计学有意义,详情见表2。
  3结论
  3.1阿司匹林的作用机制与心血管疾病
  三四批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与血小板中的环氧化酶活性位点丝氨酸产生共价键性乙酰化后,从而使得环氧化酶受到抑制,将花生四烯酸通过环氧化酶途径转变为前列腺素环内过氧化物(PGG1,PGH2)的道路截断,降低血栓素(TXA2)的形成[6]。一般低浓度的阿司匹林能够促使OG合成酶(COX)活性中心的丝氨酸乙酰失去活性化,从而影响血小板的聚集以及抗血栓的形成,达到一种抗凝的作用[7]。而相对的,高浓度的阿司匹林则是能够直接抑制血管壁中的合成酶,降低前列环素的合成[8]。   3.2阿司匹林应用的副作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时间比较久远的解热镇痛药物,因此口服后比较容易吸收,所以在临床上被广泛的应用。但是使用阿司匹林后经常会出现不良反应,最为显著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腹痛,更为严重的还会出现消化道或是胃出血的情况[9]。在本次临床治疗中,对照组在治疗了1~6个月后,出现腹痛的几率为13/26%,消化道出血的几率为3/6%。在治疗后1~12个月后,出现腹痛的几率为7/14%,消化道出血的几率为2/4%,因此针对阿司匹林经过治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应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本次临床治疗中所采用的是奥美拉唑进行治疗。
  3.4奥美拉唑针对胃肠道不良反应
  奥美拉唑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于胃粘膜壁细胞,一直处于胃壁细胞顶端膜构成的分泌性微管和包浆内的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控制胃酸的分泌,具有起效迅速的作用[10]。在本次临床治疗中,观察组患者在腹痛与消化道出血方面发生率,经过联合治疗1~6个月后,为7/14%与4/6.8%,在经过联合治疗的1~12个月后,为3/6%与0/0%,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证明采用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能够降低通过阿司匹林经过治疗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3.5饮酒对治疗效果的影响
  在本次临床治疗结果的表2中了解,饮酒患者出现腹痛或是消化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饮酒嗜好的患者,这主要是因为酒会刺激胃肠粘膜,引起水肿或是充血,并且进一步的刺激胃酸或是胃蛋白酶的分泌,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期间,是严格禁止饮酒的。
  综上所述,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采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是能够抑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而针对因为阿司匹林所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东芳,赵子彦.阿司匹林在高血压中的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 2008,17(13):63-64
  [2]李结华,刘先进,杨维维.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9,08(03):56-57
  [3]边文彦,王杨,李一石. 复方阿司匹林抑制心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的24周疗效[J]. 中国新药杂志. 2011,09(07):101-102
  [4]李小鹰. 阿司匹林在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05)[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6,07(03):46
  [5]高春霞,马敬梅,张凤英. 食管贲门黏膜撕裂症17例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09,08(03):85-86
  [6]杨洋,宋景春,王占科.胃特安片对阿司匹林所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2011,15(24):89-90
  [7]薛铮,吕新湖,时占楼.小剂量氯比格雷联合消心痛和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2012,08(07):53-54
  [8]梁芝萍,丁萌.临床用药切勿忽视时辰药理[J]. 华北国防医药. 2009,08(05):96-97
  [9]史旭波,谈伍平,胡大一.阿司匹林心在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J].临床荟萃. 2009,10(18):28-2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锁定加压接骨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治疗复杂型肱骨近端NeerIII、IV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6年4月-2013年3月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型肱骨近端NeerIII、IV型骨折127例,手术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锁定钢板置于结节间沟后缘10mm,近端距肱骨大结节顶点下5mm的位置,骨折远近端分别用锁定及非锁定螺钉固定。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性。方法:对150例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收集,并对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G-菌包括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阴沟肠杆菌,G+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葡萄球菌及草绿色链球菌,其余为真菌;G-菌对常用抗菌药均有较高的耐药性,且对亚胺培南的药敏性最高,其次为头孢哌酮、环丙沙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氟伐他汀与血脂灵联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为今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混合型高脂血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氟伐他汀单药口服治疗(n=40,20mg/d),观察组给予氟伐他汀(20mg/d)、血脂灵(一次4~5片,一日3次)联合治疗(n=40),疗程均为3个
期刊
关键词:临床综合征;精神障碍;循证护理  ICU综合征是患者在ICU监护过程中出现的以精神障碍为主,兼具其他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新医疗器械和医药品的不断开发,重症疾病诊治水平明显提高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疾病。多元文化护理是指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工作中,对病人施以全程、全方位、多媒体的影响,以利于疾病的康复。[2]日本学者强调预防本征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怎样应用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冠心病诊断中,运动实验的诊断价值。方法 从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选取72例,分别给予其冠状动脉造影和活动平板运动实验,对两种检测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运动实验敏感性为87.76%,特异性为56.52%,阳性预测值为81.13%,阴性预测值为68.42%,准确率为77.78%。结论 采取运动实验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诊断,可准确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程度,使临床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不同药物治疗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80例于2010年6月到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盆腔炎治疗的患者,并对其进行平均分组,组别为I组和Ⅱ组,其中I组对患者给予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Ⅱ组对患者给予广谱抗菌的药物(如头孢地尼、臭硝唑)进行治疗。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并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本案例中,I组患者有35例经治疗后愈合出院,有5例有所好转,其总有效率
期刊
[摘要]目的 对毒蛇咬伤后的急诊救治技术进行探讨。 方法 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90例毒蛇咬伤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救治方法与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经相应治疗与护理措施后疗效满意,治愈88例,死亡2例,治愈率达到97.78%。结论 根据不同种类毒蛇咬伤情况选用对应蛇毒血清联合地塞米松给予迅速治疗,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法对于毒蛇养伤患者起到很好的效果,值得广大医护人员重视。  关键词:毒
期刊
【摘要】目的:对莫西沙星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救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莫西沙星治疗,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病菌学疗效情况。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3.63%,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是系统地综述药物代谢动力学在药物研发中的作用和意义,介绍药物代谢动力学在临床药理学、毒理学、中药现代化、药理学以及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药物研发;药物代谢动力学;意义  药物代谢动力学主要是指利用数学处理的方法,对药物或者其他外源性的物质在人体中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描述,进而研究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以及排泄所产生的毒理学和药理学意义。目前药物代谢动力学已经渗入到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肾性贫血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肾病患者共100例,其中有50例患者接受抗贫血药治疗,为A组,另50例患者未接受抗贫血药物治疗,为B组,另选我院同期进行体检结果显示为健康的正常人共50例,为C组。对3组使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对比。结果:A组各项指数对比明显高于B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仪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