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酰胺马铃薯蛋白乳液的制备及其微流变特性

来源 :食品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h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脱酰胺马铃薯蛋白为原料制备乳液,研究不同脱酰胺时间(0、0.5、3、6、12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的粒径分布、乳化稳定性、微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脱酰胺时间的延长,乳液粒径(体积平均直径)和稳定性动力学指数值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脱酰胺3 h和6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粒径分布均匀,乳液较为稳定,可能是因为改性蛋白乳液液滴间静电斥力增大,阻止了液滴的聚集;脱酰胺12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粒径增大,乳液稳定性减小,这可能是因为电荷斥力降低使液滴聚集。微流变特性分析表明脱酰胺6 h的马铃薯蛋白乳液的宏观黏度因子值最高,黏度最大,粒子运动速度减慢,乳液液滴间具有强作用力,体系更稳定。本研究为马铃薯蛋白的深入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一定参考,提高马铃薯蛋白的利用率,扩大应用范围。
其他文献
汽车悬架对于提高汽车的舒适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汽车悬架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半主动悬架主要是使用可控阻尼器改变悬架的阻尼值来应对不同路面情况,生产成本和维修成本都相对较低,而且半主动悬架也能有效改善汽车的舒适性,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分数阶PIλDμ控制半主动悬架的效果。首先设计了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并对带惯容的变刚度变阻尼悬架进行分数阶PIλDμ控制。分数阶PIλDμ控制器的微积分算子使用Ou
文章从青檀林群落种类组成和区系成分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青檀林群落结构特征,总结了青檀人工定向培育技术,提出了青檀病虫害防治措施。通过实例分析发现,该培育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抑制青檀生长和发育中的病虫害指数,促进产苗量增加,为青檀培育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福建武夷山地区由于冬季时期冻融周期比较短,次数较频繁,而且冻土层深度较浅,使得冰雪融化后浅层的含水率极大升高。复杂的气候环境条件,给当地沥青路面修复造成了较大困扰。鉴于此,对短时冻土区域的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及力学性能展开研究,得出了外掺剂的XT-2推荐剂量为0.3%~0.5%,掺量为0.3%的动稳定度高达2126次/mm,掺量为0.5%时高达2342次/mm,远超规范技术要求的800次/mm;有效
以VC和BSA为研究模型,通过多种光谱和理论对接建立了生理条件下VC与BS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多种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表明VC可以与BSA结合形成VC-BSA复合物,VC的结合可引起BSA荧光产生静态猝灭且二级结构发生改变。热力学参数证实该结合过程是自发的,静电作用力起主要作用。利用分子对接表明,VC与BSA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其IIA域疏水腔。本研究为阐明VC与BSA在体内的结合机制提供了
我国锰矿资源匮乏,锰矿品位偏低,为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充分利用锰矿资源,大力发展低品位锰矿成为研究焦点。传统还原焙烧和湿法能耗较高,因此本文针对低品位锰铁矿进行还原焙烧磁选降铁提质制备富锰渣工艺探索性试验研究。主要研究还原时间、还原温度、配碳比等参数对低品质锰铁矿还原磁选制得富锰渣Mn品位、Mn回收率和锰铁比Mn/Fe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还原时间6h,还原温度1050℃,配碳比2.5,锰矿粒度
目的 系统评价维生素C(VC)暴露与妊娠期糖尿病(GDM)的相关性。方法 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ino Med、中国知网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年7月VC摄入水平或血液VC浓度与GDM关联的文献,按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从检索的687篇文献中筛选得到21篇文献,其中17篇质量评分为5分及以上并纳入分析(n=11 376)。
<正>2018年12月19日,中国畜牧业协会信息分会筹备会议在北京农林科学院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农业农村部全国畜牧总站信息处田建华处长以及来自发起单位和参与单位的近60名代表参加会议。这些代表分别代表了养殖企业、信息化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以及相关电商平台等。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核心素养教育的深入实施,化学教师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逐渐改变,更加注重学生主体知识的生成和主动建构。中考复习阶段有效的课堂反馈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计、实施和达成,主要靠反馈控制来实现,因而近年来课堂练习有效性备受重视,对培养学生未来发展和关键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正>说起刷牙出血,不少人会觉得就是缺乏维生素C,但经常出血就容易联想到更加严重的疾病。刷牙时牙龈出血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问:刷牙时牙龈出血是缺乏维生素C吗?答:虽然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牙龈出血,但以现在的生活水平来说,绝大多数牙龈出血并非由此而引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