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结合的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讨论了实验室发挥管理和指导作用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进行了毕业设计实验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实践,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毕业论文质量。
  关键词:毕业设计;科研课题;实验室管理
  作者简介:王虹(1973-),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副教授;董建(1976-),女,山东济南人,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教授。(山东 泰安 2710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山医学院2009年重点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5-0084-01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去,学生在毕业设计阶段表现得比理论课程学习阶段更有兴趣、积极性更高。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少见,面临的是各种棘手的问题,毕业设计已变成教学中最难管理、教学质量最难控制的一个阶段。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毕业论文实验是毕业设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考查,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思维方法的重要环节。而实验室,既要承担基础性、辅助性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服务与管理,也肩负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任务。[1]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对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索与研究,主要是使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实验室的建设项目紧密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促进了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使毕业设计以新的模式与当前的教学改革接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毕业设计与就业相冲突
  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一般都安排在第八学期,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就业高于一切,他们天天忙于寻找工作,难以专心于毕业设计。有些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的寒假已经找到工作单位,而这些工作单位的性质可能与化工专业内容相差甚远,觉得毕业设计和他们的工作没有任何联系,自然没有积极性。还有的学生由于考研成绩不够理想,第八学期一开始就到处跑着忙于考研调剂,然后又要准备复试以及公务员考试等各种社会考试,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做毕业设计。
  2.抄袭现象严重
  目前,化工专业毕业设计一般都要求提交电子版和打印稿,图纸要用AutoCAD软件绘制,这就为学生复制文档提供了可能。很多毕业设计换汤不换药,基本内容非常相似,因此学生的文献综述、基础理论、实验现象分析以及结果分析大多数都是重复的,参考文献及出处甚至原封不动照搬过来。而且由于很多指导教师多年来总是使用同一批毕业设计题目,因此下一届学生很容易从上届学生那里获得电子版,只需要稍作改动就直接提交。
  3.毕业设计所需的经费和仪器设备供给不足
  因资金或经费分配问题,现在不少学校的陈旧设备和仪器无法满足大批学生长时间进行实验研究的需要,学校机房无法满足人手一台,这无疑导致论文缺乏实践依据,毕业论文质量难以提高。
  4.师资力量匮乏,管理制度不严
  尽管各高校从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收集资料、实验、撰写论文、答辩等都有明确的管理规定,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各项规定形同虚设。在毕业设计工作中经常出现一名教师指导十几名学生以及助教和缺乏指导毕业设计能力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情况,还有一些担任行政职务的指导教师每日忙于各种会议和社会活动,无暇指导学生,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另外,学生在毕业设计期间的考勤也往往无法落到实处,经常是教师需要打电话“预约”才能见到学生。
  二、结合实验室建设把好选题关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强化和完善毕业设计(论文)的规范化要求与管理,围绕选题、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等环节,制定明确的规范和标准。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要切实做到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要把一人一题作为选题工作的重要原则。”[2]可见,精心选题是保证毕业设计质量的先决条件。
  目前,高校中最好的实验室和仪器基本都用于科研,如果学生能参与其中的科研项目,那么就能在条件优越的实验室中进行毕业设计的相关工作,这样既保证了设计论文的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反之又会加快科研项目的进度,更好地促进实验室的建设发展。为了探索和发展毕业设计与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在组织毕业设计选题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1.选题要达到高校培养目标所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作为未来的工程师,化工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有较强地解决工程设计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在选题时,教师要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工程技术和科研能力的角度出发,紧紧围绕化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要求认真选定。
  2.选题应与教学科研、工程生产等实际紧密结合
  课题来源力求与教师的科研任务相结合,包括教师承担的各级上级课题基金项目以及与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联合课题、校内基金课题等。鼓励学生把在实习单位的有关课题和研究带到实验室中继续完成。鼓励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就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进行研究,提早进入毕业设计阶段。
  3.课题难度与工作量要与毕业设计的周期相适合
  如果单纯地把教师的在研课题分配给学生,可能造成难度和工作量过大,学生在毕业设计既定的周期内无法完成。因此最好把课题分出子课题,根据课题的工作量,按照以中、小型课题为主的原则,兼顾难度和工作量,使学生既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工作量饱满,又可经过努力完成。虽然原则上选题应一人一题,但对于稍大一些的课题可以分给若干个学生共同完成,要让每个学生对课题都有全面、系统的了解,这种题目更能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对科研的热情和积极性,可以把学生的研究成果作为教师在研项目研究成果的一部分,并在课题的结题论文中为学生署名。
  三、发展新模式,提高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质量
  对于化工专业本科生来说,科研能力的培养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影响过程,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过程。虽然学生学习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课程的理论与实验,也在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综合实验等专业课的学习中多次进入实验室做实验,但是学生很难有机会将四年中所习得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而且很多学生实验常规知识欠缺,对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仅有粗浅的了解,对实验室安全防范措施观念淡薄。而毕业设计作为大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项实践学习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科研训练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机会。如果把化工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创造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环境,真题真做,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又促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勇于克服困难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鉴于以上思路,化工学院将基础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化工专业实验室,还有分析测试中心以及AutoCAD机房实验室均面向毕业设计的学生开放,很多精密仪器、大型设备还专门配备了相关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来辅助学生进行操作,同时吸收部分学生管理实验室和仪器。结合实验室实际,制订了包含实验课题立项申报登记、实验场地使用、仪器设备与药品的借用、结题等内容的毕业论文实验管理文件,实行以指导教师负主要管理指导责任、实验室负责协助指导并监督管理的制度,且制订相关管理登记表格,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考。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深深体会到实践的重要性。设计一个装置,调试一台设备,看似简单,其实都要求很多知识与能力,不经过实践是无法完成的,很多学生感慨“实验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在完成毕业课题的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自己动手从废旧材料中寻找合适的道具自己改造实验装置,节约了实验经费和成本。以前在实验室中最常见的仪器损坏的问题也不再出现,学生因亲身参与实践而具有了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爱护仪器设备,为实验室着想,自觉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维护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秩序及仪器设备,服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管理。论文实验结束时,指导教师及实验管理人员要检查仪器设备的归还及完好情况,督促学生填好有关使用情况登记表,检查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及安全状况等。
  实践表明,这种把毕业设计和实验室管理相结合的模式较好地规范了学生及指导教师在毕业论文实验中的行为,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实验室项目建设更加完善和充实,有效地提高了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卓.面向新世纪高等学校的实验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78-81.
  [2]张起祥,李祖欣.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就业一体化改革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9):163-165.
  (责任编辑:王祝萍)
其他文献
摘要:文章分析了非测绘专业课间实验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以其为同类院校建立和完善课间实验基地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间实验基地;实验考核;成绩评定  作者简介:潘国兵(1976-),男,四川眉山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潘建平(1976-),男,安徽泸江人,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教授。(重庆40007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交通大学实验与教学改革基金(项目编号:SYJ2010
期刊
摘要:以四川省凉山州为案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四川省凉山州十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十年行动计划存在着家长意识问题、教师待遇问题、资金问题、少数民族教育意识淡薄问题。从提高政府的重视,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教育发展模式,加大资金投入、保障政策执行与完善制度,教育资源共享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凉山民族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民族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凉山州  作者简介:
期刊
摘要:通过分析学习迁移理论的丰富内涵及形成条件,结合高校专业基础课“电子测量技术”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与方法。经过授课实践,这些策略与方法既可以减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盲目性,提高学习效率,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达到对学习方法的真正掌握,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学习迁移;心向;电子测量技术  作者简介:宋俊磊(1980-),男,河南许昌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
期刊
摘要:“十二五”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期,课程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为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对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结构的优化应从课程性质、课程层次、课程学习方式、课程学科属性四方面来考虑;课程内容优化上要更新和充实基础课程内容,避免课程间内容重复,防范课程间内容脱节;课程设置上应遵循适应原则、与培养目标相符合原则、精减原则和促进创新机制优化原则;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核心
期刊
摘要:人们对待专业课课堂提问有不同的方式和态度,伴随这些态度的效果除受客观因素影响外,还受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其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认知以及提问的动力等因素是影响教师课堂提问的重要心理因素。认识这些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为此,从认知和动力两个角度对影响提问效果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专业课;课堂提问;认知因素;动力因素  作者简介:周鹏生(1970-),男,甘肃静宁人,西北民族大学现代教
期刊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理论性强、学习难度大的特点,结合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实践,对课程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思路、实践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淡化推导,注重实际分析;重视板书,辅助多媒体;加强练习,主动学习;理论融入实践,增强实用性。教学实践表明,通过这些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实践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应用型地方院校;自动控制原理;教学改革  作者简
期刊
摘要:“化工过程安全”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及自身双语教学经验,分析了“化工过程安全”课程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教学改革措施,为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证,并对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双语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  关键词:化工过程安全;双语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刘惠平(1974-)
期刊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的科技采矿,采矿业发展对采矿工程专业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针对采矿工程专业中断后再恢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采矿工程在实验室建设和实习环节面临的困难。通过校际合作交流会探索师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优势互补,达到现有资源的充分合理应用。  关键词:科技采矿;采矿工程专业;实验实践平台;校际合作交流  作者简介:柴修伟(1980-),男,安徽亳州人,武汉工程大学环境与城市
期刊
摘要:从概率统计的历史渊源及在我国一百年间的发展谈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课程在我国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解读该课程在我国高校的地位和意义。探讨了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的内涵融入基础课“概率统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实践。  关键词:概率统计;教学体系;概率论;数理统计;数学软件  作者简介:贺兴时(1960-),男,陕西富平人,西安工程大学理学院,教授。(陕西西安710048)刘达卓(1
期刊
摘要:拱桥计算中的“弹性中心”是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以理论知识联系实际应用、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角度研究“弹性中心”的教学方法,从力法的基本思想引入基本概念,在弹性压缩、拱轴线偏离、温度变化和拱脚变位等不同荷载作用下,采用“弹性中心”求解无铰拱结构内力的特点着手归纳和总结,在给学生教学时可将基本概念由知识点上升到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经实践检验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在强化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