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SWD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投入既是衡量学生学习过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投入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还缺少足够的实证研究.为此,文章对北京市A大学一门混合教学模式课程2个学期学生的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的学习行为投入、认知投入和情感投入进行研究,发现学生按时完成在线学习的比例在前几周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混合教学模式下在线学习和课堂学习在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上存在一致性,学生对课程的挫败感、焦虑感等消极情感往往与表层学习相伴而生.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混合教学设计的三条建议:对学生的在线学习明确提出较高的学习要求;测验难度应该合适,特别是在线学习阶段的测验不应该太难;通过层次化设计,来减少学生的焦虑感和挫败感.
其他文献
《诫子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与道德价值.循着关于“诫”的三个问题解读文本,即“诫”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而“诫”和如何进行“诫”,探寻《诫子书》中所蕴藏的儒家传统文化、丰富情感和深层意蕴.
在信息社会中,计算思维的培养显得日益重要.文章首先阐述了计算思维的内涵,并以Korkmaz设计开发的CTS作为评价学生计算思维的工具.之后,文章深入分析了严肃游戏的优势,结合Kolb体验式学习模型,将学生的学习过程描述为一个游戏周期体验过程,并将计算思维的五个维度作为核心培养内容,构建了“基于游戏的体验式学习计算思维培养模型”.为验证此模型的有效性,文章选用教育类Flash编程游戏Lightbot,进行了此模型的教学应用.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文章发现:基于游戏的体验式学习计算思维培养模型能有效提升
经验汇兑法是一种文本解读方法,可用于词语的理解、句子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生活图景的理解、主题思想的理解、写作手法的理解.直接经验汇兑有演示、比照、移情、想象、表演等方式,间接经验汇兑有调取作者经验、补充他人经验、补充知识性经验等方式.教学解读既要充分调动经验参与理解,又要避免经验对文本解读的遮蔽.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当代大学生的必备关键能力之一,而促进跨文化能力主要有服务式学习、国外教育学习两种主要途径.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协作环境,并且创设尽可能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情境,可以让他们在特定的专业课程中体验跨文化学习,并逐渐形成跨文化能力.为此,文章基于一项中美虚拟协作项目,对参与“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全英文课程的37名中、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呈现出“倒U”型上升趋势,各维度的发展呈现不同规律;相较于低社交小组学生,高社交小组学生具有敏锐的跨文化意识,
构建精准的学习者模型,是实现智能导学系统与智能化教育服务的关键.知识追踪可以对学习者知识掌握状态进行动态估计和预测,是建立学习者模型的核心技术.文章聚焦于知识追踪建模,首先介绍了知识追踪模型的基本含义,系统梳理了知识追踪建模的研究进展.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基于马尔可夫过程、基于逻辑回归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三类知识追踪模型的基本原理、发展过程和应用现状,尤其关注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深度学习的知识追踪模型.最后,文章总结和分析了知识追踪模型应用的现状,并针对知识追踪模型构建研究的未来方向提出建议,
[课文精析]rn《昆明的雨》是一篇综合表现了汪曾祺散文创作特点的文章,有“真正的文人散文”的味道.汪曾祺中国传统文化修养深厚,写凡人小事、叙民俗风情的文章,有清新的语言、清朗的结构和清俊的画面.《昆明的雨》就是这样的文章.汪曾祺有美食家之誉,笔下不少谈吃的文章同样能够让人们感受到文趣和雅趣.《昆明的雨》就是这样的文章.
期刊
近年来,项目化学习受到越来越多语文教师的热捧,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重形式轻目的、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轻学生、重实施轻评价、重设计轻教材等误区.为避免这些误区,教师需要深入理解项目化学习理念,精心设计驱动性问题,同时还要做到与统编教材高度融合.
《咏雪》中“柳絮”与“撒盐”之争向来是课堂教学和思考探究的重点,且公认的说法是雅致的“柳絮”之喻比近乎俚语的“撒盐”之语更加高妙.然而,在《世说新语》整本书的审美生态中,在魏晋风度的时代背景下,彰显个性觉醒与多元审美的“柳絮”与“撒盐”并无优劣高下,都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学自觉时代的凝核.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的重要手段.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烘托环境气氛,有助于完成形象塑造,从而揭示主题.鲁迅小说中细节描写的运思和选用,同样独步文坛,令人叹为观止.
研讨文言文教学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教学《二则》为例,详细介绍参与情境、比较情境、现实情境、体验情境等情境支架的创设与作用,指出创设能够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的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能够改变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耗时低效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