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树人格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hguozhi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诵读经典,对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厚实文学功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经典 诵读 青少年 道德
  中华传统经典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她积厚流光,内容广泛,思想深邃,语言精辟。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就像一面面镜子,反映社会生活,映照人们的心灵,启迪人们的心智。诵读经典,对于帮助中学生了解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厚实文学功底,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诵读经典古诗文,能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加深认识,体验和感知我们民族的伟大灵魂,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离骚》让人感受到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高尚品德和爱国情感。《岳阳楼记》体现了范仲淹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经典语句都教育学生要关心祖国、民族的命运,要有忧国忧民的情怀。
  二、诵读经典,净化心灵,健全学生人格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了,但与此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诵读经典能健全学生的人格魅力,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激励学生要有坚强的意志,经受住磨难的考验。
  文天祥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民族奋然前行,慷慨赴死。学生读罢,定能感受诗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学生诵读经典,也是在与历史文化名人对话交流,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熏陶,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做一个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三、诵读经典,传承美德,陶冶学生情操
  中华经典诗文中承载着“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伦理观,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文明习惯,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经典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孔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弟子规》中说:“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些经典教导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保持和悦的心情去对待父母。
  传统经典强调,择友需慎重,“子曰无友不如已,益损三友正如斯,端人正士当结纲,阿谀迎奉应远之,酒肉之交难长友,忤逆为朋人笑痴,汪博痞徒宜戒拒,风雨急难见心机”要远离那些阿谀奉承、酒肉朋友,正直高尚、能够共患难的人才是我们择友的对象。
  在诵读中,教师不仅指导学生诵读,还引导学生对照自己找差距,辨别自己哪些行为是对的,那些行为是不对的,应该怎样做,为什么這样做。在诵读中不仅使学生积淀了知识,还在脑海中刻下了发愤读书、孝敬父母以及行为准则的印迹。
  四、拓宽途径,诵读经典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了多种形式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和积极性,举办丰富多采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1、经典诵读与日常学习结合。每天利用早读前10分钟;每周一节经典赏析指导课;经典晒书会等,使之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语文老师和班主任积极参与其中,帮助学生选择古诗文内容,指导学生诵读,以达到诗文积累、学法引导、习惯巩固的目的。
  2、精心营造经典诵读的良好氛围。创设以“孝道文化”为主题,彰显经典文化的校园文化长廊;在校园楼道、走廊悬挂师生书画、诗配画作品;在校园广播台、宣传栏内开设古诗文诵读欣赏栏目;各班级在教室的文化角抄写古诗文相关内容;利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讲述中华圣贤故事,对学生进行中华美德教育……使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经典文化的气息,学生耳濡目染,在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结合节日庆祝活动诵读。每年的端午节、教师节、母亲节、国庆节、“一二九”、元旦等节日,都可以开展以“爱国主义教育”“感恩教育”“自强教育”等为主题的诗文朗诵、征文等活动。学生在领略古诗文优美韵律的同时,也深深为其深刻的内涵所感动、震撼,从而接受古文经典中有价值的教育观念
  4、立足课堂,开展诵读活动。我们的语文教材,有很多经典名篇,就是进行国学教育的最好教材。要求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在备课、上课、反思中必须充分体现经典诵读活动的内容。语文组还要求教师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教研,探讨怎样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并纳入教师及教研组的学期工作考核。
  每天的语文课,我班都要进行三分钟“名著推荐”,每个同学都要推荐自己所积累的作品,并且不能重复,还要向大家展示自己的诵读,如果是大家都熟悉的作品,就全班共同诵读。
  5、开展校园诵读比赛。
  诵读比赛,是检验全校诵读活动开展情况的盛会。我校每年都进行班级诵读比赛,各班别样的名称,响亮的口号、铮铮的誓言、朗朗的诵读、整齐的步伐、饱满的精神,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阵阵掌声。参赛班级分别诵读的《中华少年》、《祖国呀、我亲爱的祖国》、《三字经》《弟子规》等经典作品。
  同学们在诵读中加入吟唱、配乐、情景剧表演,形式多样,精彩纷呈,他们抑扬顿挫、婉转悦耳、声情并茂的朗诵抒发了对祖国悠久文化的赞美,让现场的师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体验到诗文的经典。
  6、开展经典诵读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语文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好素材。通过组织学生走进邓颖超纪念馆,毛主席冬泳亭、学生军墓实地考察,调查研究,获得地方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同学们或诗、或文、或感,把自己对地方胜景及文化的认识诉诸于笔端,使学生在优秀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下,更好地笃学、明志、立德与做人。
  总之,经典古诗文是我们民族的思想宝库,引导学生诵读古诗文,他们受到更多的是一种民族性格的熏陶。古诗文诵读课的开展,在提高青少年资质品格,陶冶情操,学习传统美德,激发爱国热情方面是有很大作用的。
  参考书目:
  [1]鞠文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新问题与对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2]协力:《道德素质教育》,国家教委《中国新一代》杂志社,时事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3]罗国杰:《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1月第1版。
其他文献
摘要:以生为本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核心理念的教育体系,在教育中,采取激扬生命的路线,培养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向上,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充分发展的学生。本文中,笔者为探索教育“轻负高质”之路,对以生为本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实践作了些浅显的探究,阐述了实施以生为本语文教学的具体做法和收获。以生为本,为了学生的一切,充分尊重学生的生命权,让语文课堂还给学生一片广阔自由遨
期刊
摘要:节点定位技术是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对常用的节点定位算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现有定位算法存在成本和锚节点稀疏问题,并提出了利用移动锚节点来进行优化定位的方法,能够有效节约锚节点成本。  关键词:无线传感网络;节点定位;移动锚节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低功耗、低成本、自组织的能力, 能够自动进行配置和适应环境的变化, 具有动态可重构性等特点,能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期刊
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操作活动。几年来,我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新教材突出学具操作的优势,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操作,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了智力,又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同步发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一、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
期刊
作为以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活动的方式传递地理教学信息的“活动版块”是初中地理新教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教材独到创新之处。“活动”内容具有丰富多彩、启发性、探究性、可参考性强的特点;活动的安排灵活多样,活动设计富有思考性、趣味性,答案具有辩证性。它是教学内容的延续和深化,也是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视而不见,很少把它当学生的有效的
期刊
教师自身需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渊博的知识。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最需有爱岗敬业的思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还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了解现代化科技知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手段;另外,需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在教育中勇于探索,创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用生动、形象的教育方法吸引学生,使学生觉得听你的课有趣、有味,从而能够自觉地、认真地投身学习。  一.实际教学中的必备“三招” 
期刊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告别一支粉笔几张图画上语文课的现状,应该适应教育媒体的现代化趋势,把握现代化教学技术、课件、运用网络,达到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所需要求。在此我浅谈一下语文教学中的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一些看法。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要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一、二年级学生是最富有想象力,最具有童趣的,他们的嘴巴个个厉害,口头表达的欲望很强,如何让这些语言变成文字表达,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迈向写作之门的脚步刚刚抬起,打开他们的写话思路就显得至关重要,这将直接影响他们今后对写作的情绪。但是,在低段教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三亚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实践教学和海南省三亚市地方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阐明了旅游英语教学中引入地方特色文化的意义,探讨了如何加强在旅游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地方本土文化的对策,以期达到培养优秀涉外旅游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旅游英语教学;地方文化;三亚旅游;  随着海南省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三亚“国际旅游城市”的打造,三亚学院作为三亚市为数不多的高校之一,对培养涉外旅游人
期刊
“伯特兰·罗素精选”——由罗伯特·E·埃格纳教授摘选  似乎看上去人类是从树栖类人猿进化而来的。类人猿在热带森林过着快乐的生活,饿了就吃椰子,不饿就互相扔椰子。他们终日忙着在树上像做体操一样荡来荡去,这让他们拥有了令我们吃惊的灵敏度。可是这样天堂般的树栖生活过了几百万年之后,类人猿的数量大增,导致椰子供不应求。这种数量过剩的问题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途径解决:那些住在森林中央的类人猿学着把椰子精准地投
期刊
面对中考的激烈竞争,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取得更好的复习效果,这是师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基于对中考试题的深入研究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本文提出了提高中考政治复习效率的建议,以便对同学们参与中考竞争有所帮助。  一、讲究复习策略  复习策略作为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值得同学们高度重视。恰当的复习策略可以使同学们在复习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使同学们疲于应付繁重的复习任务。就中考政治科目的复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