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副兼类词“多一半”的句法语义与历时演变

来源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一半”是个数副兼类词:数词“多一半”表示超出总量的二分之一和强调义;副词“多一半”表示对事件进行揣测的大概、通常义.“多一半”元代词汇化为数词,清代又进一步语法化为副词.语义演化的历程是从数量到程度,再到揣测.词汇化的动因主要有句法位置的改变、主观性、隐喻、非范畴化等.
其他文献
谢彬深受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青年时期曾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积极投身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后,他大力倡导“实业救国”,在其所著《中国铁道史》中,通过考察近代中国铁道自西方引进、受挫到发展的曲折艰辛历程以及铁路对中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强国之端首在开辟利源、发展实业,而发展实业又重在铁道建设的主张,对国家建设产生了较大影响.谢彬认为,发展铁道能够强国,而强国就能御侮,就能达到救国的目的.这充分反映了谢彬强烈的实业救国思想.
在抗战历史变成消费性产品的当下,重温阿垅创作的紧贴战场前沿、再现战争原貌的抗战经典,具有唤醒民族创伤性记忆、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撑的现实意义.阿垅的抗战书写对战争所进行的整体性观照与反思,没有停留于狭隘的爱国情怀和肤浅的乐观精神层面,为我们对民族自身精神重负进行审视与反省提供了范例.雄强狂躁的主体情绪与沉郁悲怆的诗性笔触相融合的叙事风格使阿垅成为抗战书写中最具区分度的作家.
两汉鼓吹乐是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论题,当代学者对其起源、分类及人文属性等问题均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它的起源,学者们根据对不同文献的梳理和解读,得出了“北方民族音乐”论、“先秦音乐+少数民族音乐”论和“中国本土音乐”论等多种不同观点;关于它的分类,学界观点尚未达成一致,但“黄门鼓吹”“横吹”“骑吹”和“短箫铙歌”四分法一直以来影响较大;关于它的人文属性,学者们也分别从鼓吹乐与社会的关系、鼓吹乐的政治功能及乐人身份等角度展开了多元解读.但在鼓吹乐的起源方面还存在对相关文献解读主观化、随意性等问题,
儒家友善观指以尊重、包容、同情、关爱等友善情感为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仁爱”价值的思想观点.儒家认为,人的友善情感按照“亲亲”“尊贤”等原则表达,且借助礼乐的社会实践形式,才具有公共、普遍意义.儒家友善观立足于人的本性,蕴涵着强烈的情感关怀取向.这种取向具有当代性,它为思考社会主义友善价值观的实践动力、实践出发点以及友善情感与规范之间的张力等问题提供了传统文化资源和历史参照.儒家友善观的情感关怀取向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思想有内在相通之处,在理论上有助于从人的存在本性角度深化社会主义
公费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建设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重要的源头活水,担负着乡村振兴的使命.据对公费师范生在政策认知、职业认同等方面进行的调查,我们发现,公费师范生中存在大局意识淡薄、乡村奉献精神缺乏、专业认识不全面等问题.高校应从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构建养成教育立体化、开展乡土情怀教育多样化、打造专业认知教育系统化等方面引领公费师范生,落实公费师范生政策设置的初衷,更好地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
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不同产权性质下企业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的影响,并运用DEA模型、熵权法分别测算企业的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不仅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效应研究,也为企业协调效率与公平提供了启示.实证结果表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都有提升作用;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显著提升社会公平,但对经济效率影响不显著,企业社会责任呈现出“奉献型”特征;非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均产生正向效应,企业社会责任表现为“双赢型”特征.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
将宋人的险韵诗创作置于宋代诗学史的视域下观照,能够发现许多生动的诗学细节,有助于加深对宋代诗歌与诗学的认识.宋代诗人的险韵诗创作,相对于宋代以前的时代而言,有范围更大、造诣更深等特点.其中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的创作更是个中翘楚.王安石的险韵诗被认为能够“角立苏黄”,而苏轼、黄庭坚的险韵诗则一被叹为“冥搜至此”,一被赞为“妙不可言”.三位大诗人的险韵诗创作不仅取得了引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而且对后人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值一提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尖叉”唱和,更是引发后人持久的兴趣,成为引人注目的诗学话题.
麦卡锡的《路》以后启示世界的极端条件为背景,深度探讨了人类所面临的伦理选择和伦理困境.《路》对绝境下“不为恶”这一伦理选择的探讨本质,仍然是人性与兽性界限的抉择问题.小说以父子关系及儿子对善恶的认知过程为辅线,强调作为外因的家庭伦理关系对个人伦理选择的重要性及二者的相互作用;而在人的内在驱动力方面,它突出的则是基督式的全人的“爱”和宗教信仰对个人内心良知的感召作用以及对社会伦理道德的规劝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麦卡锡在个人宗教观念中强调的宗教信仰并非是对超验性力量的信仰,而始终是对人的价值和人的超越性力量的肯
南岳神戏是一种仪式性戏剧,它是中国古代巫傩文化的遗存.南岳神戏的仪式表演是由南岳民间的师公主持完成的,表演内容主要包括祭祷、戏剧、说唱、舞蹈等,目的是酬神还愿、祈福驱邪.南岳神戏的传承历史,现在能够确切追溯到的时间是明代.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南岳神戏逐渐出现了两种新的变化:一是师公的仪式表演融合了道教的元素,甚至产生了师公兼学道士的现象;二是师公的戏剧表演出现了与花鼓戏艺人合作的现象,并由此推动了舞台剧《大盘洞》的形成.
王夫之与钟嵘的诗学兼具儒道互补的特征,他们在创作方法论、艺术效果论、诗体偏好、诗风反思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在典范选择、语言风格、社会取向等方面多有差异.相对而言,钟嵘注重灿烂的感性与丰厚的审美意味的统一,呈现出前瞻而纯粹的艺术诉求;王夫之则深刻地认识到审美形态与主体人格、社会风尚的互涵性,强调以隐性关怀、内在超越的方式对现实进行纠偏补弊、正本清源,让诗道和人道回归温雅平和之境,彰显出鲜明的士大夫情怀,其情景化感性的背后沉淀着深刻的理性,较之钟嵘更为复合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