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与田野调查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野調查一词在科学中被广泛使用,它指的是走出实验室,在现实世界里检验理论模型并发现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异同。对社会科学家来说,田野调查指的是在田野中观察和采访中收集数据,无论这个“田野”是一个遥远的地方、一个现代的城市还是一个虚拟的环境。对人类学家来说,田野调查是他们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学田野调查包括在被研究的社区中长期生活并与之互动,如此深度的沉浸可以让研究者对社区形成深刻而亲密的认识。通过这样的参与,人类学家可以挑战既有的、也许已是陈规定型的知识,并且对日常现实提供新的认识。
  大部分的人类学田野调查都采取了参与式观察的方法。这种方法包括培养与正在研究的社区成员的关系,以及参与社区的日常生活,以便在长期的观察中获得真知灼见。大多数人类学家对于他们所研究的社区而言都是局外人,但他们努力获取一种内部人的视角。参与式观察并不是一种固定僵化的工具,而是需要在介于作为内部人/参与者和作为局外人/观察者之间的可能性范围内寻找一个可变通的位置。
  尽管摄影师并不倾向于使用这个术语,但参与式观察和纪实摄影师在从事与人或社区相关的长期项目时所做的,其实非常接近。它们都在田野中花时间与人建立关系,与社区有更紧密的接触,以拍摄出体现亲密感和加深理解的照片。


  视觉人类学领域包含了人类学家对电影和摄影(以及其他视觉形式)的使用,同样还有在原生社区(host communities)中表现出的对这些媒介的研究。对许多人类学家来说,静态摄影主要是一种信息收集工具,这一媒介被用来提供照片和数据来源,以便在之后的专著中对其进行分析和书写,照片本身并不是其最终目的。然而确实也存在着一种持久的人类学电影的传统,并且一些运用摄影的人类学作品也取得很好的效果。
  从事与人或社区有关的长期纪实摄影项目的实践和人类学的实践有着明显的联系,尤其是记录人类活动、文化和亚文化的纪实摄影。但对于大多数纪实摄影师来说,田野调查不是收集以供分析的数据,而是一个创造性的记录过程,旨在制作一系列丰富的、通常用于出版或展览的图像。当然,有些纪实摄影项目也使用大量的文本—书面陈述、详细采访、档案文件或其他材料。它们为照片提供了语境,但静态摄影这一视觉媒介始终占主导位置。
  从我作为一名纪实摄影师的角度来看,田野调查是在实地进行研究,通过持续不断的实践去发现一个逐渐成形的项目的本质。田野调查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首先是与你所记录的人群交流的经历:与之互动、会面、对话甚至偶尔的对抗,在本地社群中不断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进入他人的生活并进入他们的世界十分重要,这是一种非常个人化的体验,它体现了你的能力和社交技巧、态度、局限、偏见和价值观。这个过程如何影响作为个体和摄影师的你,这会是该项目的关键。所有这些接触的过程可能非常缓慢且耗时,但这也是这种工作方式如此吸引人的原因。这种基于田野调查的项目会成为你自己生活的延伸,而不只是可以用相机拍摄的材料。其次是这些交流和互动的经历会挑战、改变甚至拓宽你的视野。倾听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认识到你正在探索的领域中的现有知识是有限的,从而接受新的可能,这通常是田野调查产生新知识的方式。
  我是从人类学开始接触摄影的,在英国杜伦大学(Durham University)学习人类学,随后在纽波特(Newport)跟随导师约翰·查理蒂(John Charity)和马格南摄影师大卫·赫恩(David Hurn)学习纪实摄影。当时我的许多同学想为报纸和杂志工作,但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是那种注定要成为自由摄影师、接受短期编辑委托工作的人。我想以自己的方式展开自己的长期项目,速度可以很慢,决定可以自己做,而不是受制于编辑指示和图片编辑工作的控制。那时候有几本书影响了我,并且提供了我想追求的那种摄影模式:丹尼·莱昂(Danny Lyon)有关德克萨斯监狱的《和死者的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the Dead)、约瑟夫·寇德卡(Joseph Koudelka)的《吉普赛人》(Gypsies)和英国摄影师詹姆斯·拉维利奥乌斯(James Ravilious)的《国家之心》(The Heart of the Country)。每一个项目都是几乎等同于人类学般深度且长期参与的结果。这些书与卡蒂埃-布列松(Cartier-Bresson)或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等伟大摄影师的书籍在方法上有着本质区别。


  我的第一个田野调查项目叫做《湿地:萨默塞特平原的生活》(Wetland: Life in the Somerset Levels)。我设法获得了一笔小额的艺术委员会补助金以支付一些基本费用,我下决心去过一段苦日子。我搬到萨默塞特平原,租了一个房间,在英格兰西部的这片小区域生活和工作了18个月(主要集中在1982年2月至1983年9月,1984-1985年有过短期的田野调查)。我一直假定在项目结束时自己会出一本这个作品的书籍,而正是这个愿望和追求让我坚持了下来,最后在1986年出版了这部作品。





  在湿地项目工作的基础上,我獲得了一个有偿的委托,拍摄格里马索普(Grimethorpe)矿区。格里姆索普当时是一个完全以煤为主的小村庄,有一个煤矿,还有一个生产无烟燃料的大型煤矿厂。这与在萨默塞特的工作完全相反,不仅仅是从农村到工业社区的转变,还在于我与社区建立联系的过程和反馈。我花了很长时间才得到村里的认可。当时撒切尔首相领导下的保守党政府决心关闭煤矿,削弱矿工工会的工业力量,一场重大的工业性对抗迫在眉睫。我是一名中产阶级摄影师,在一个政治紧张时期,我试图在一个工人阶级社区工作。矿工们对外来人十分警觉,许多人认为我可能是一名卧底记者。社区担忧媒体对他们的斗争的负面报道。由于这种情况,我只在一个短暂的时刻被允许进入煤矿井下。但我可以在矿工俱乐部喝酒,获准参加工会会议,最后在罢工开始后加入了抗议队伍。这个项目历时六个月(1983年10月至1984年4月),最终在谢菲尔德的无题画廊(Untitled Gallery)展出。
  1984年5月至1984年10月,我被印象艺廊(Impressions Gallery)选中拍摄约克郡的集约型农业,项目叫《农场枯萎》(Farm Blight),而它与《湿地》形成鲜明对比。我特意选择一种截然不同的主题入手。我想拍摄英国最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最难的部分是得到准许进入火鸡农场、鸡蛋孵化场和屠宰场。我在这些机构里的时间非常有限,如今我想自己不可能再有这样的机会了。这个项目在印象艺廊展出,但我也把照片卖给了《独立》杂志。这个项目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奖(World Press Photo Award),可以说是我诸多项目中最有新闻性的一个。




  和《湿地》一样,这个项目也是关于环境的。集约型农业是对英国环境有着巨大破坏性的力量之一。随着项目的进行我明确了将风景与动物的照片并列的方式。在屠宰场拍摄戏剧性的、令人震惊的动物死亡的画面太容易了,并且在英国这样一个热爱动物的国家,这样的照片必定会引发震撼人心的反应。但我想避免这种粗暴的冲击策略,更多地关注农业生产过程,而不是动物个体的痛苦。一些照片详细描述了这个行业内工人的沉闷枯燥活动,屠杀在这里变得稀松平常。我努力寻找办法表达现代农业与风景之间的侵略性关系,而最终在空中喷洒作物的照片中找到了它。
  之后我筹集了资金,展开一个在英国各地入海口拍摄的项目《河口》(Estuaries,1990年8月至1991年9月)。这是另一个关注环境的项目,记录受工业化和发展威胁而被人类介入的景观。如同萨默塞特平原,入海口的风景往往是平淡无奇和毫无特色的,这与英国人对于什么是值得保护的美丽风景的既有观念背道而驰。然而,它们因其环境价值而具有国际重要性。这个项目歌颂了在英国各地入海口的人们和其入海口的奇特品质。最后这个项目做了一个巡回展览,并在《独立》杂志上发表。


  进行长期项目的核心问题是很难在财务上得到支持。1993年,我开始全职教书,但同时在印度北部的斯皮提山谷(Spiti Valley)开始了一项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摄影项目。这个项目已经持续了25年,目前仍在进行。它在这段时间内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并且获得好几个资金来源。
  这个项目里最早的照片是用35mm黑白胶片拍摄的新闻报道式的照片。我以这些照片做了一本书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勒松,这些作品在英国和国际上展出,并把它们卖给了杂志。然后我继续进行这个项目,记录了斯皮提独有的一群名为巴卜谦(Buchen)的宗教戏剧表演者。我在冬天好几次来到斯皮提,和他们一起旅行,记录下他们的表演。我将一些黑白照片作为回报送给他们,其中一个人告诉我,我的照片太丑陋了,我走后人们会把它们撕碎扔到火里。这个奇特的反应使得项目进入了新的阶段。我尝试去拍摄一些不仅对于在社区之外的世界、更是对于表演者本身有记录价值的照片。经过讨论,我们最终一起完成了一系列工作室风格的肖像,这些肖像成了我们完成《疯狂圣徒的追随者:斯皮提的巴卜谦》(Disciples of a Crazy Saint: The Buchen of Spiti)这本书的中心内容。
  从那以后,我开始着迷于斯皮提人在墙上展示的各种照片。它们通常是经过电脑修改的、软件处理的拼贴照、个人肖像或集体肖像。下一个项目是一本关于这些照片的书。
  无论如何定义,在田野工作是许多纪实和报道摄影的核心。这种摄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偶然的相遇和际遇,尤其依靠通过花大量时间在项目上的“在现场”(being there)。意想不到的相遇产生了计划之外的、并未预见的图像,也产生了新知识和理解我们周围世界的新方式。
其他文献
湿地是脆弱的栖息地,以国际标准衡量,英国的大部分湿地面积都很小,但由于生长在此的植物和野生动物,它们仍然是重要的国家生态资源。上世纪80年代,在由欧洲农业促进会资助的新的排水技术的冲击下,英国的湿地面临的威胁与日渐增。湿地快速毁灭的背后,是农民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的斗争。  萨默塞特平原是位于英格兰的一块湿地,一个古怪的地方,一个位于低洼地带的农村落后地区。五千年前,这里曾是一大片沼泽,沼泽之上住着新
期刊
对很多摄影人来说,“田野调查”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汇。一方面,它在鼓励摄影师关注当下的种种努力中,作为一种将拍摄引向深入的策略被时常提及。另一方面,它的源起与发展历程、它在摄影项目中如何发挥作用、摄影者在其中所秉持的态度和操作方式以及在传播环境不断演进下,它又将获得怎样的丰富与发展,凡此种种,细究之下又似乎不甚了了。正是这种陌生与熟悉,使“摄影”与“田野调查”的相遇在本期成为可能。  像
期刊
案例1:  越来越多的“走出去”的企业正以大举并购为手段,以独树一帜的品牌、技术、资金打破世界对“中国制造”廉价、低附加值的印象,致力于成为可持续的伟大企业,赢得世界的尊敬。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走出去,实现国际化,对许多中国企业而言,曾经是一个理想,现在理想已照进现实。越来越多的“走出去”的企业正以大举并购为手段,以独树一帜的品牌、技术、资金打破世界对“中国制造”廉价、低附加值
期刊
过去你拍长城、拍故宫,这些年发现你对街拍也十分投入,这种转变是为什么?  实际上,我最初爱好摄影时就是进行街拍。“文革”期间,我是“逍遥派”,有大量时间上街闲逛,就用家里的一台相机进行街拍,但当时我拍的内容非常单一,就是拍街上我能看见的那些漂亮的女生。后来从事职业摄影,无论是为杂志拍封面还是拍摄长城、故宫,我都没有忘记街拍。  为什么你喜欢拍摄北京的三里屯?  到了21世纪,北京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
期刊
巨化集团公司,让人感触的地方很多:化工园区,繁花夹道绿树如荫;操作室内,处处透着温情气息;领导带头,管理问责不护短;干部夜访,贴近职工听心声……  “十二五“时期,是巨化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的目标,是实现产业领先,履行社会责任。”巨化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杜世源说。  奏鸣曲:清新之风迎面来  巨化格言:没有干不成的事,只有干不成事的人。  “管理企业,要像玻璃一样透明。领导者支持
期刊
6月20日,甘肃庆阳,在丽晶百货大楼窗外踌躇四个小时后,19岁的女孩最终挣脱了消防员的手……  拍摄于现场的一条视频记录了在消防员撕心裂肺的痛哭声中,楼下围观的人群里居然有人鼓掌、哄笑起来;而几乎同一时刻,社交媒体上弹出了这样的留言:终于跳了。  没有人知道这场线上、线下的围观始于何时。事后,一家媒体报道,女孩爬上大楼后不久,楼下便聚集起了十几位围观者。有人掏出手机拍了几段视频,发布在朋友圈。其中
期刊
我們开着车沿著一条笔直的道路向前探寻,两旁是高过头的不知名野草,而在感觉永无止境找寻一个仿佛建筑物不存在的漫长几分钟内,一路上都没有别人。从一个尽头开到另一个尽头,大家睁大眼睛找寻着写有“中科路”的标示,在一片荒芜气氛下,我们很确定走错路了,“掉头吧!”同行的友人说。不过在下一秒,另一个人却大喊:“等等,前方左手边似乎有个小小的建筑,是那栋吗?”我们眯起眼,真的,在远处,有一栋小小的白色建筑。  
期刊
高貴的野蛮人、失落的城市、原始的荒野—亚马逊丛林总是引起种种浪漫的传说或刻板印象。但其实这片丛林在21世纪的真正样貌是什么呢?2011年,我踏上了一条找寻答案之旅。  我对亚马逊的兴趣其实在2008年就开始了,当时我正在巴西的东北部,和一个当地的土著社区一起重建当地的丛林。那个村庄里的年轻人喜欢谈论部落生活的纯粹,但那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和大多数那个年纪的孩子一样,他们跳舞、喝酒、踢足球。一
期刊
尧告村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的一个行政村,坐落在海拔1938米的摩天岭下,是苗、瑶两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农耕村落。“尧告”一词由苗语相近语音的“徭禞”简化而来。“徭”即尧告村始祖的名字,“禞”是边缘的意思,尧告村的位置在杆洞乡的边上,与贵州交界。全村现有19个自然屯(田边、大寨、江边、培苗、大冲、培同老寨、培同新寨、周口、上周理、下周理、成降、大塘、乌交、乌飞1、乌飞2、乌戈、大朝、培翁、乌德),
期刊
龍岩小学位于嘉义县大林镇芎蕉山社区,校园本身位于丘陵地带,对外地人而言稍属偏僻,附近著名地标为中正大学、嘉义大埔美智慧型工业园区以及一处军营。校园人数曾达上百人,然而随着人口外移流失,少子化问题相当严重,不可避免的最终面临废校危机,消逝在历史洪流之中。  2015年10月4日初访校园,整间学校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具有完整的副科教室,从保健室、厨房、电脑教室到图书室,应有尽有,即便是台北市中心内的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