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既有线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特性分析

来源 :兰州工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angzh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依托中兰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工点,既有路基帮宽段地基采用高压旋喷桩处理,为得出高压旋喷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采用钻芯取样、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及理论分析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高压旋喷桩桩身完整、均匀,桩长、桩径均满足设计要求,无侧限抗压强度均大于设计要求的3 MPa;桩顶应力和桩间土应力随荷载的增大而增大,桩土应力比在荷载为50~200 kPa时增长较快,250~310 kPa荷载作用下增长变缓,加载至310 kPa时桩土应力比为25.42~27.93;桩的最终沉降量为21.94~24.88 mm,按相对变形值确定的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70.3~192.0 kPa,理论计算值为260.2 kPa;该复合地基成桩质量及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针对普通旋流器在矿井水的浓缩分离作业过程中,由于进料浓度低造成底流浓度低,导致底流产物后续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间歇排料式浓缩旋流器.在旋流器底流口处串接浓缩斗并间歇关闭安装在浓缩斗排料口处的气动阀门,增加物料在浓缩斗内的浓缩时间,提升底流浓度,所得底流产物可直接经皮带机运输.通过数值模拟和对比试验探究物料在旋流器内的沉积情况和间歇排料式浓缩旋流器的浓缩性能,利用Dynamic?Mesh技术实现数值模拟过程中边界参数的改变.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浓缩时间的增加,浓缩斗底部物料浓度明显升高,在进料浓度为4%的
针对目前有关OpenFOAM对带导叶这种特殊结构的离心泵的计算研究较少且没有形成系统性研究的现状,为了验证OpenFOAM开源软件在导叶式离心泵数值计算方面的可靠性,分别对0.6Qd~1.4Qd流量工况下的导叶式离心泵进行外特性试验以及稳态和瞬态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OpenFOAM计算得到的外特性结果贴近试验数据,最大误差在4.1%以内;叶轮内存在低压区,导叶出口处压力最大但随着流量增大而减小;小流量工况0.6Qd下导叶流道内漩涡严重,随着流量增大,流场流动趋于平缓;叶轮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压力脉动均受叶
为解决NACA65系列翼型叶片后缘轮廓线内切圆半径收敛至0引起的铸造工艺问题,采用三次多项式函数生成叶片后缘厚度函数,精确调整叶片后缘末端厚度.基于Ansys软件对不同叶片后缘厚度的风机进行流体仿真,并分析其气动性能与静力结构特性.结果表明叶片后缘增厚使得叶片附面层分离损失增加,尾迹与叶栅主流区的掺混损失增大.叶片载荷分析表明,1.5?mm-0.80翼型、3?mm-0.80翼型风机叶片所受的最大等效应力分别增加0.59%,1.58%,叶片出风口位置处的等效应力随着厚度增加而略减.1.5?mm为风机叶片后缘
针对船用二级调压阀空化问题,建立流域瞬态仿真模型,结合Singhal空化模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对调压阀流体空化现象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流场气体体积分数分析,得出了流体空化强度及分布形态的演变规律,通过流体速度场和压力场分析,阐明了空化演变过程调压阀流场特性,进而研究了开度、流量和背压对调压阀流体空化现象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空化初生阶段,节流口处压力梯度大且流速高达69.89 m/s,形成冲击射流,在节流口和阀芯壁面处产生固定型空化;在空化发展阶段,壁面处空化强度增强,范围变大,局部气体体积分数可达80
针对变流量加热及冷却系统水力和热力失调的问题,设计一种动态压差控制阀.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建立不同阀芯开度下动态压差控制阀三维流道模型.对比研究了不同阀芯开度下阀内流场分布以及流量变化,得出了动态压差控制阀在不同阀芯开度下阀内压降曲线的变化规律、阀芯节流口处速度曲线及湍动能曲线的分布规律,拟合了阀门出口流量控制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不同阀芯开度下动态压差控制阀内部压力和速度的分布存在差异;平衡阀芯小开度时,随着调节阀芯开度的减小,阀门压降约增大294.5%,调节阀芯节流窗口处流速增大48.7%;
针对某核电站机组4#汽动辅助给水泵蒸汽管道在大修后验收试验期间发生的振动超标问题,通过对蒸汽管道振动现象及测试数据分析,推测管道振动机理为主汽门活塞卡滞引发汽锤,汽锤激发管道气柱共振,并使得阀杆产生相应频率即69 Hz的振动.由于阀杆控制系统频响特性,69 Hz与阀杆控制系统耦合,导致管道振动烈度严重超标,达到76 mm/s.基于上述推测,通过推导平面波动方程,开展气柱固有频率计算方法研究,其次运用有限元软件仿真计算管道气柱固有频率;搭建调阀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实物模型,对阀杆控制系统频响特性展开分析.研究
为了研究水压锥阀空化流场与流量特性的相关性,对两种阀座结构的水压锥阀内部的空化射流开展了三维动态流场仿真.结果表明,直角型锥阀和倒角型锥阀均在阀芯后沿存在分离流诱发的附着型空化,在阀口下游有漩涡空化;此外,倒角阀座流道内亦存在分离流现象并形成附着型空化.倒角型流道入口处的分离流造成流体的局部加速,对于0.6 mm开口度,在非空化流动下倒角型锥阀的射流中心流速比直角型锥阀高约30%,其节流系数分别为1.02和0.7,表明节流系数与射流中心流速值相关.在空化流动条件下,直角型锥阀的空化区域位于阀口较下游处,射
针对长输供热管网摩擦阻力系数目前常用的显式计算式结果不准确而隐式计算式Colebrook-White公式计算不方便的问题,首先根据长输供热管网的运行特点,选取20个Colebrook-White公式的近似计算式,然后在供回水温度为20~130℃、压力为0.5~2.5 MPa、管径为DN1200~DN1600的范围内,分别计算每个近似式计算结果与Colebrook-White公式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进行对比分析并初步确定其中3个误差较小近似式,最后进一步分析管内相对粗糙度对这3个近似式准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回路热管机房空调在数据中心冷却中的适用性问题,总结了数据中心用回路热管空调系统最新研究进展,对比分析了重力型、气相动力型和液相动力型3种回路热管机房空调系统,并介绍了3种回路热管自然冷却与蒸气压缩主动制冷相结合的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的构成方式与运行性能,结果表明3种回路热管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都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从驱动方式而言重力热管节能效果最优;从使用地区而言,寒冷地区优于温和地区;蒸气压缩/回路热管一体式机房空调系统全年能效比可以达到10.0以上,年均可节能30%左右.并指出了该技术所需关注的技术问
考虑滑移的影响,建立了在半波正弦荷载下组合箱梁的挠曲微分方程,推导了挠度的解析式.结合一座跨径30 m的组合箱梁桥,建立空间实体有限元分析模型,以箱间横联的数量与刚度为参数进行分析,获得了挠度分布规律.结果 表明:滑移效应会增大组合梁的挠度;在对称荷载下,箱间横联数量和刚度的增加会减小主梁挠度;在偏载荷载下,主梁的挠度会随着箱间横联数量和刚度的增加而增加;箱间横联的位置宜设置在梁端和跨中位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