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4年6月起,海南岛突然成了一块骚动的热土,全中国嗅觉敏感的商人都夹着钱包往那里赶,一场百年一遇的金钱狂欢正在那里上演。但大戏持续半年,最终以悲剧落幕。
(一)疯狂的汽车贸易
海南岛那时还隶属于广东省,1984年1月,中央决定开放沿海14座城市,比邻香港和深圳的海南理所当然地成为开放的重点区域。当时的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公署主任雷宇“激动得夜不能寐”。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算过一个细账:“海南岛要发展,必须要有原始积累,靠什么呢?靠中央?很重要,但不够。靠外援?不可能。有一快捷的办法是自己‘草船借箭’。”
雷宇的“借箭计”,便是把中央给的特殊政策转化成真金白银。早在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经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其中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 。”不过,这个《纪要》又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雷宇的“借箭计”则把后面的这段文字给轻描淡写地“忽略”了。雷宇日后抗辩说,1984年7月,国家工商局市场司一位副司长在全国一个会议上,宣布广东、福建两省进口汽车可以销往省外。然而,这仅是个人说法,并无文件依据。
为了又快又多地利用政策,完成原始积累,雷宇和他的部属们很自然地想到了汽车,跟进口一些小家电、办公设备等相比,汽车无疑是利润最丰厚、也是内陆市场最受欢迎的一个重量级商品。当时雷宇的算盘是,“进口1.3万辆转卖至内地,赚两个亿就行了”。
出乎他预料的是,闸门一开,事态迅速地变得不可收拾。1984年的海南是一个官贫民穷的偏远之地,当时全岛的财政收入只有2.856亿元人民币,用雷宇的话说:“连开工资都不够,当时的公社改成乡和镇要挂牌子,有的公社连挂牌子的钱都没有。征兵写标语买宣传纸的钱都没有,这是真的。”而如今,弄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这对于海南人来说,无疑是在家门口挖到了一口大油井。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连雷宇日后都无奈地承认:“连幼儿园都来搞汽车批文,因为批文可以变钱,跑到外省卖批文,外地没有批文,海南岛可以有批文啊,他转手之间把这些批文给别人,那不就赚钱了吗?”
这年夏天,海南岛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汽车。随便到哪间茶楼、饭馆、旅馆、商店、机关、工厂、学校、报社,直至幼儿园、托儿所,听得人头昏脑涨的一个词汇,就是“汽车”。日后有一篇报告文学描写过一个细节:“这天早上,一位在机关扫地倒茶的阿婶,扳着手指,给在门口收邮件报纸的阿伯算账,进口一辆12座的日本面包车,只需四五千美元,进口一辆日本超豪华皇冠只需5700美元。以美元和人民币牌价比率1:2.8计算,打了关税,还是有100%、甚至200%的惊人利润。两个人越算越欢喜,因为他们刚刚搞到了一张进口汽车批文。”
在1984年上半年,海南的进口汽车才2000多辆,到7月份,区政府一下子批准了1.3万辆汽车进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数高出36倍。黑市外汇变得公开化了,价格疯狂飙升,美元和人民币的比率成了1:4.4,甚至到了1:6。人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人民币,涌到珠江三角洲换港币。深圳、北京等地的一些人也从海南的政策中嗅到了金矿的气味。当时其他地方進口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等,都要直接由国务院审批,但海南岛却拥有自己进口的特权,谁都判断得出其中的利益空间,于是,“到海南去倒汽车”成了那时最诱人的商机。
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大狂潮,在这个贫穷的孤岛上正式启动了。区直属94个单位,有88个着了魔似地卷入了汽车狂潮中。在党政机关的影响下,全区各行各业都气粗胆壮地做起汽车买卖。仅半年,全岛便出现了872家公司,个个直奔汽车而去。
那是一个酷热难当的夏天,汽车像潮水般涌进海南岛,全部停在海口市内外,密密麻麻,一望无际,在阳光下五彩缤纷,闪闪发亮,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场景。工商局积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办理“罚款放行”手续,只消罚款四五千元,盖上一枚公章,这辆汽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装船出岛了。在这中间,贪污、行贿、受贿、套汇,所有作奸犯科的活动均在阳光下公然进行。事后清查,在短短半年里,海南一共签发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放行批文,对外订货7万多辆,已经开出信用证5万多辆。进口用汇总额,高达3亿美元。
9月,海南大量进口汽车的事情引起中央关注,国务院派人前来调查,海南行政区政府的上报材料与实际情况大有出入:“第一,海南进口的所有汽车,都是在岛内销售的(所有汽车发票上都盖着‘只限岛内使用’和‘不许出岛’的字样,这是事实)。第二,目前已经到货的车,不足1.5万辆。第三,海南对进口物资的管理,十分严格,一律不准出岛,违者要受处分。”就在行政区政府上报这份材料的同时,成千上万的日本汽车,正在海口市的港口源源不断地被卸下。从9月25日至10月10日,海南至少又批准了8900多辆汽车进口。11月25日,雷宇在一份致国务院特区办的电报中仍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进口的汽车全部都是在岛内销售的。”
(二)汽车带来的官场震荡
汽车并不是钻石,成千上万地进口、出岛,却让全天下的人都视若无睹,这未免太过猖狂。到年底,国务院特区办已经不再相信海南的报告。12月,雷宇被召到广州,广东省政府明确命令他停止汽车进口。至此,狂潮才戛然消歇。
1985年初,由中央纪委、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务院特区办,以及省委、省府等机构102人组成的庞大调查组进驻海南。1985年7月31日,新华社播发通电《严肃处理海南岛大量进口和倒卖汽车等物资的严重违法乱纪》,其中称:“中共海南区党委、海南区政府的一些主要领导干部在1984年1月1日至1985年3月5日的一年多时间里,采取炒卖外汇和滥借贷款等错误做法,先后批准进口8.9万多辆汽车,已到货7.9万多辆,还有电视机、录像机、摩托车等大量物资,并进行倒卖。这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事件。海南行政区党委和某些负责人违背中央关于开发海南的方针,从局部利益出发,钻政策的空子,滥用中央给予的自主权。这一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冲击了国家计划,干扰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外汇管理条例和信贷政策,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不仅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害,也给海南的开发建设增加了困难,延缓了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进程。” 不久后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时间里,海南非法高价从全国21个省市及中央15个单位炒买外汇5.7亿美元,各公司用于进口的贷款累计42.1亿元,比1984年海南工农业总产值还多10亿元。除了汽车之外,还进口了286万台电视机、25.2万台录像机。
根据何博传在《山坳上的中国》中披露的数据,1985年中国进口汽车等于1950-1979年进口汽车的总数。海南事件后,利用政策空子,倒卖走私进口汽车的现象一直没有被真正制止,其后续余波一直延续到2000年的厦门远华赖昌星走私案。从1983年到1987年,各地政府动用外汇大量进口汽车,数额高达16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两个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其他商品的进口倒卖也同样没有停止过。1988年1月到9月,通过海关进口的录像机为2万台左右,而实际流入国内的在33万台以上。再以彩色相纸为例,1989年上半年,5个特区就引进4000万美元,占全国消费量的1/3,其中80%以上通过灰色渠道流入内地。1988年,根据海关统计的全国进口消费品价值为13亿美元,
实际从被降职的那一天起,雷宇就成了改革的“英雄”,在很多时候,他常常与海南籍的明朝清官海瑞一起被相提并论。1996年,他在61岁的时候,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的职位上主动退下来,并声称回家侍奉九旬老母亲,由此再成新闻人物,一时颇受社会舆论的同情。
“海南汽车倒卖事件”在客观上,让封闭落后的海南一跃而成为开放的前沿,一向羞于商品交易的海南人如同经历了一场刻骨的金钱教育。1996年,一位叫朱健国的财经记者在海南采访4个月,他发现,“无论到什么單位采访,一提起海南今日的巨变之由,人们首先说,这真是多亏了雷宇啊。”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雷宇之所以如此大胆,与当时很多人急于求变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据他后来回忆,80年代初,主政当局对各地的突破性举措颇有鼓励。他到海南到任之际,曾有中央领导说,中央和广东省对海南岛要无为而治,最起码三年内一不要打棍子,二不要给“绳子”。之后,更有领导鼓励说,你在海南岛工作,胆子大一点,怎么快你就怎么搞。“汽车事件”被公开处理后,北京的措辞固然看上去雷霆万钧,但是在依法处理上却可谓“高举轻放”,雷宇被谪贬为广东花县县委副书记,3年后,复用为广州市副市长,后又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从个人品德而言,雷宇是共和国难得的能吏和清官,他为人刚正不阿,敢于抗上直言,行事霹雳,思路清晰,官声之佳,有众口为证。他在任职期间,努力于肃清“文革”后遗症,将岛上的所有“右派”都平反了。他有亲自处理人民来信的习惯,3年里,亲手批复了5000多封写给他的人民来信,除了让秘书剪开信封口,每一封都是他自己亲自展读,亲自批复。在“汽车事件”的事后清查中发现,雷宇个人在热潮中从未倒过一辆汽车,没有受贿一分钱。也正因此,他在其后十余年,一直受人敬重和同情,在民间流传为一个侠客式的清官。雷宇晚年定居广州。1999年,有记者登门采访时看到,午饭之后,他与99岁的老母亲一起参禅入定,宛若老僧。
(据《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吴晓波/文)
(一)疯狂的汽车贸易
海南岛那时还隶属于广东省,1984年1月,中央决定开放沿海14座城市,比邻香港和深圳的海南理所当然地成为开放的重点区域。当时的海南行政区党委书记、公署主任雷宇“激动得夜不能寐”。他后来回忆说,当时他算过一个细账:“海南岛要发展,必须要有原始积累,靠什么呢?靠中央?很重要,但不够。靠外援?不可能。有一快捷的办法是自己‘草船借箭’。”
雷宇的“借箭计”,便是把中央给的特殊政策转化成真金白银。早在1983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曾经批转过一个文件《加快海南岛开发建设问题讨论纪要》,其中指出:“海南行政区可以根据需要,批准进口工农业生产资料,用于生产建设;可以使用地方留成外汇,进口若干海南市场短缺的消费品 。”不过,这个《纪要》又明文规定“上列进出口物资和商品只限于海南行政区内使用和销售,不得向行政区外转销”。雷宇的“借箭计”则把后面的这段文字给轻描淡写地“忽略”了。雷宇日后抗辩说,1984年7月,国家工商局市场司一位副司长在全国一个会议上,宣布广东、福建两省进口汽车可以销往省外。然而,这仅是个人说法,并无文件依据。
为了又快又多地利用政策,完成原始积累,雷宇和他的部属们很自然地想到了汽车,跟进口一些小家电、办公设备等相比,汽车无疑是利润最丰厚、也是内陆市场最受欢迎的一个重量级商品。当时雷宇的算盘是,“进口1.3万辆转卖至内地,赚两个亿就行了”。
出乎他预料的是,闸门一开,事态迅速地变得不可收拾。1984年的海南是一个官贫民穷的偏远之地,当时全岛的财政收入只有2.856亿元人民币,用雷宇的话说:“连开工资都不够,当时的公社改成乡和镇要挂牌子,有的公社连挂牌子的钱都没有。征兵写标语买宣传纸的钱都没有,这是真的。”而如今,弄到一张批文,倒卖一辆汽车就可以赚个上万元,这对于海南人来说,无疑是在家门口挖到了一口大油井。一时间,全岛陷入疯魔,人人争跑批文,个个倒卖汽车,连雷宇日后都无奈地承认:“连幼儿园都来搞汽车批文,因为批文可以变钱,跑到外省卖批文,外地没有批文,海南岛可以有批文啊,他转手之间把这些批文给别人,那不就赚钱了吗?”
这年夏天,海南岛几乎人人都在谈论汽车。随便到哪间茶楼、饭馆、旅馆、商店、机关、工厂、学校、报社,直至幼儿园、托儿所,听得人头昏脑涨的一个词汇,就是“汽车”。日后有一篇报告文学描写过一个细节:“这天早上,一位在机关扫地倒茶的阿婶,扳着手指,给在门口收邮件报纸的阿伯算账,进口一辆12座的日本面包车,只需四五千美元,进口一辆日本超豪华皇冠只需5700美元。以美元和人民币牌价比率1:2.8计算,打了关税,还是有100%、甚至200%的惊人利润。两个人越算越欢喜,因为他们刚刚搞到了一张进口汽车批文。”
在1984年上半年,海南的进口汽车才2000多辆,到7月份,区政府一下子批准了1.3万辆汽车进口,比上半年的月平均数高出36倍。黑市外汇变得公开化了,价格疯狂飙升,美元和人民币的比率成了1:4.4,甚至到了1:6。人们带着大包小包的人民币,涌到珠江三角洲换港币。深圳、北京等地的一些人也从海南的政策中嗅到了金矿的气味。当时其他地方進口家用电器、汽车、摩托车及零配件等,都要直接由国务院审批,但海南岛却拥有自己进口的特权,谁都判断得出其中的利益空间,于是,“到海南去倒汽车”成了那时最诱人的商机。
一场史无前例的汽车大狂潮,在这个贫穷的孤岛上正式启动了。区直属94个单位,有88个着了魔似地卷入了汽车狂潮中。在党政机关的影响下,全区各行各业都气粗胆壮地做起汽车买卖。仅半年,全岛便出现了872家公司,个个直奔汽车而去。
那是一个酷热难当的夏天,汽车像潮水般涌进海南岛,全部停在海口市内外,密密麻麻,一望无际,在阳光下五彩缤纷,闪闪发亮,形成了一个蔚为壮观的场景。工商局积极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买家办理“罚款放行”手续,只消罚款四五千元,盖上一枚公章,这辆汽车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装船出岛了。在这中间,贪污、行贿、受贿、套汇,所有作奸犯科的活动均在阳光下公然进行。事后清查,在短短半年里,海南一共签发了8.9万辆汽车进口的放行批文,对外订货7万多辆,已经开出信用证5万多辆。进口用汇总额,高达3亿美元。
9月,海南大量进口汽车的事情引起中央关注,国务院派人前来调查,海南行政区政府的上报材料与实际情况大有出入:“第一,海南进口的所有汽车,都是在岛内销售的(所有汽车发票上都盖着‘只限岛内使用’和‘不许出岛’的字样,这是事实)。第二,目前已经到货的车,不足1.5万辆。第三,海南对进口物资的管理,十分严格,一律不准出岛,违者要受处分。”就在行政区政府上报这份材料的同时,成千上万的日本汽车,正在海口市的港口源源不断地被卸下。从9月25日至10月10日,海南至少又批准了8900多辆汽车进口。11月25日,雷宇在一份致国务院特区办的电报中仍称:“到目前为止,海南岛进口的汽车全部都是在岛内销售的。”
(二)汽车带来的官场震荡
汽车并不是钻石,成千上万地进口、出岛,却让全天下的人都视若无睹,这未免太过猖狂。到年底,国务院特区办已经不再相信海南的报告。12月,雷宇被召到广州,广东省政府明确命令他停止汽车进口。至此,狂潮才戛然消歇。
1985年初,由中央纪委、中央军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审计署、海关总署、国务院特区办,以及省委、省府等机构102人组成的庞大调查组进驻海南。1985年7月31日,新华社播发通电《严肃处理海南岛大量进口和倒卖汽车等物资的严重违法乱纪》,其中称:“中共海南区党委、海南区政府的一些主要领导干部在1984年1月1日至1985年3月5日的一年多时间里,采取炒卖外汇和滥借贷款等错误做法,先后批准进口8.9万多辆汽车,已到货7.9万多辆,还有电视机、录像机、摩托车等大量物资,并进行倒卖。这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的一个重大事件。海南行政区党委和某些负责人违背中央关于开发海南的方针,从局部利益出发,钻政策的空子,滥用中央给予的自主权。这一严重违法乱纪行为,冲击了国家计划,干扰了市场秩序,破坏了外汇管理条例和信贷政策,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不仅给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害,也给海南的开发建设增加了困难,延缓了海南岛开发建设的进程。” 不久后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时间里,海南非法高价从全国21个省市及中央15个单位炒买外汇5.7亿美元,各公司用于进口的贷款累计42.1亿元,比1984年海南工农业总产值还多10亿元。除了汽车之外,还进口了286万台电视机、25.2万台录像机。
根据何博传在《山坳上的中国》中披露的数据,1985年中国进口汽车等于1950-1979年进口汽车的总数。海南事件后,利用政策空子,倒卖走私进口汽车的现象一直没有被真正制止,其后续余波一直延续到2000年的厦门远华赖昌星走私案。从1983年到1987年,各地政府动用外汇大量进口汽车,数额高达160亿美元,相当于当时两个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固定资产净值。其他商品的进口倒卖也同样没有停止过。1988年1月到9月,通过海关进口的录像机为2万台左右,而实际流入国内的在33万台以上。再以彩色相纸为例,1989年上半年,5个特区就引进4000万美元,占全国消费量的1/3,其中80%以上通过灰色渠道流入内地。1988年,根据海关统计的全国进口消费品价值为13亿美元,
实际从被降职的那一天起,雷宇就成了改革的“英雄”,在很多时候,他常常与海南籍的明朝清官海瑞一起被相提并论。1996年,他在61岁的时候,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的职位上主动退下来,并声称回家侍奉九旬老母亲,由此再成新闻人物,一时颇受社会舆论的同情。
“海南汽车倒卖事件”在客观上,让封闭落后的海南一跃而成为开放的前沿,一向羞于商品交易的海南人如同经历了一场刻骨的金钱教育。1996年,一位叫朱健国的财经记者在海南采访4个月,他发现,“无论到什么單位采访,一提起海南今日的巨变之由,人们首先说,这真是多亏了雷宇啊。”
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是,雷宇之所以如此大胆,与当时很多人急于求变的心态是分不开的。据他后来回忆,80年代初,主政当局对各地的突破性举措颇有鼓励。他到海南到任之际,曾有中央领导说,中央和广东省对海南岛要无为而治,最起码三年内一不要打棍子,二不要给“绳子”。之后,更有领导鼓励说,你在海南岛工作,胆子大一点,怎么快你就怎么搞。“汽车事件”被公开处理后,北京的措辞固然看上去雷霆万钧,但是在依法处理上却可谓“高举轻放”,雷宇被谪贬为广东花县县委副书记,3年后,复用为广州市副市长,后又调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
从个人品德而言,雷宇是共和国难得的能吏和清官,他为人刚正不阿,敢于抗上直言,行事霹雳,思路清晰,官声之佳,有众口为证。他在任职期间,努力于肃清“文革”后遗症,将岛上的所有“右派”都平反了。他有亲自处理人民来信的习惯,3年里,亲手批复了5000多封写给他的人民来信,除了让秘书剪开信封口,每一封都是他自己亲自展读,亲自批复。在“汽车事件”的事后清查中发现,雷宇个人在热潮中从未倒过一辆汽车,没有受贿一分钱。也正因此,他在其后十余年,一直受人敬重和同情,在民间流传为一个侠客式的清官。雷宇晚年定居广州。1999年,有记者登门采访时看到,午饭之后,他与99岁的老母亲一起参禅入定,宛若老僧。
(据《激荡三十年:中国企业1978-2008》吴晓波/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