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职业教育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经过了15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得到迅速发展,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历史重任。
随着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近些年,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与英国开展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可以说,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对话平台和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开展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起始国家,蒸汽机的发明使用让英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推动下,各种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英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不过,较之享誉全球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处在英国教育体系的末端。此后,英国意识到其职业教育的落后,因此积极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到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改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再一次助推了英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相似:其一,职业教育在两国教育体系的定位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培养各种各样的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其二,两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类似,都是从最初的重学术轻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以职业技术能力教育为主;其三,从国家意识层面来说,政府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发展职业教育同提高国家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联系在一起。
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但相比于英国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将中英职业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汲取英国职业教育在发展历程、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这对于改革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1.中英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对比
我国的制造业可以用“大”而不“强”来描绘,当前职业教育只能为制造业提供5%的高级技工人才,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职业歧视,这种歧视也可以称之为“知识歧视”,从中考、高考的录取成绩就能明显看出,中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处于排序的最末端。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以就业为导向,几乎所有职业学校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这便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其具体表现为只选择社会上的热门专业,而不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实用程度。虽然学生毕业时就业率很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职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在未来的竞争中后劲不足。
英国的职业教育则强调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以需求为导向成为英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管理者和教师的共识。在英国,高级技工人才在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方面十分优厚,换言之,职业教育在英国的发展“风光无限”。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职业教育出发点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既能够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为社会量身打造合格的技术型人才,又能够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提升学生的自身竞争力,使其拥有更加过硬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全球经济的迅猛变化。
2.中英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对比
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受硬件设施、课程模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两层皮”,互相分离。教室是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地方,很少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即使有所涉及,由于缺乏具体的实践对象,操作也只是抽象空洞的演示,导致了学生很难直接、有效地掌握技能。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不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很多课堂的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此外,我国的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前两年主要是讲授理论知识,第三年是实习,两者之间间隔很大,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一言以蔽之,“知识本位”难以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
而英国的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是由某一单方面制定的,学生、企业一起参与其中,从而保证学习内容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扮演着传教者的角色,围绕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通过小组讨论、角色对换、案例分析等形式,在理论教学时加入技能培训,在具体操作时也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与众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职业教育也采用弹性学制,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灵活的学制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有活力,使人才培养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中英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比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合二为一”,有的则采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双轨并行”。显然,我们属于后者。尽管国家自2007年开始通过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进行政策支持,鼓励具有农村户口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初步实现,但由于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培训等多种成分混杂在一起,我国的职业教育显得格外庞大、复杂和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数量和质量以及效益与效率之间矛盾重重,因此,至今仍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进行反馈沟通的渠道不畅通,暴露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体系的弱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因经费问题导致的办学条件不达标,二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不规范,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
比较而言,英国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是形成了以需求、管理、运行、服务和监督等环节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评估由两个全国性机构——技能资助局和教育标准办公室来开展,技能资助局掌握着职业院校发展的资金,一个院校评定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经费的多少。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使得技能资助局的评价结果具有公平公正性。教育标准办公室则主要负责检查、评估教育教学和培训服务的质量。其次是在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统一了上下贯通的资格标准制度,为学生的能力本位培养进行量身定制。还有一个特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职业教育经费资助制度是以学生信息系统为基础,注重考查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的内容。
三、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给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1.改革传统的认识误区,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就现实而言,很多老百姓并不认可职业教育,在很多人眼中,“职业教育”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要想改变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想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政策,把职业教育从教育体制的最末端解放出来,让其和普通教育处于同一位置。二是要改变“拥抱资本、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的社会风气,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媒体宣传,都要保持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三要消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让职业教育文凭在就业、升学、公务员考试等方面都不受歧视。四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奖学金等。
2.改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加大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办学力度,是保障职业教育效率的重要前提。职业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服务。除此以外,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围绕提升学生的能力来开展,把讲授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改变原来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单纯地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而是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更加凸显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现状。因此,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督促和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评估,督导报告要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督导的职能作用。
(责编 周继平)
随着各项事业的长足发展,近些年,在职业教育方面,我国与英国开展的合作项目越来越多。可以说,通过建立职业教育对话平台和开展交流合作,加强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有助于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开展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原因及意义
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起始国家,蒸汽机的发明使用让英国快速进入工业化时代,在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推动下,各种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也随之扩大,英国的现代职业教育应运而生。不过,较之享誉全球的高等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处在英国教育体系的末端。此后,英国意识到其职业教育的落后,因此积极学习借鉴他国的先进教育理念,把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摆到重要的位置,致力于改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而再一次助推了英国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我国的职业教育和英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极为相似:其一,职业教育在两国教育体系的定位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培养各种各样的技术型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保证;其二,两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轨迹类似,都是从最初的重学术轻技术发展到现阶段的以职业技术能力教育为主;其三,从国家意识层面来说,政府都已经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发展职业教育同提高国家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联系在一起。
尽管我国的职业教育拥有一个光明的前景,但相比于英国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所以,将中英职业教育进行对比研究,汲取英国职业教育在发展历程、政策制定等多个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这对于改革我国职业教育现状、促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中英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1.中英职业教育的教育理念对比
我国的制造业可以用“大”而不“强”来描绘,当前职业教育只能为制造业提供5%的高级技工人才,其主要原因在于职业教育理念的滞后性。当前我国社会普遍存在职业歧视,这种歧视也可以称之为“知识歧视”,从中考、高考的录取成绩就能明显看出,中国的职业教育基本处于排序的最末端。现阶段,我国的职业教育仍然以就业为导向,几乎所有职业学校教育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这便导致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时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和跟风性,其具体表现为只选择社会上的热门专业,而不考虑专业的发展前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的实用程度。虽然学生毕业时就业率很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职校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脚步,在未来的竞争中后劲不足。
英国的职业教育则强调以发展的眼光去培养学生,以需求为导向成为英国职业教育领域中管理者和教师的共识。在英国,高级技工人才在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方面十分优厚,换言之,职业教育在英国的发展“风光无限”。这主要得益于英国的职业教育出发点是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既能够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为社会量身打造合格的技术型人才,又能够从学生长远发展出发,提升学生的自身竞争力,使其拥有更加过硬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全球经济的迅猛变化。
2.中英职业教育的教学实施对比
很长一段时期,由于受硬件设施、课程模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是“两层皮”,互相分离。教室是教师教授理论知识的地方,很少涉及到具体的实践操作;即使有所涉及,由于缺乏具体的实践对象,操作也只是抽象空洞的演示,导致了学生很难直接、有效地掌握技能。由于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能力和自我意识不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很多课堂的内容和实际应用脱节。此外,我国的职业教育学制一般为三年,前两年主要是讲授理论知识,第三年是实习,两者之间间隔很大,学生很难把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一言以蔽之,“知识本位”难以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长久发展。
而英国的职业教育是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内容不是由某一单方面制定的,学生、企业一起参与其中,从而保证学习内容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扮演着传教者的角色,围绕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通过小组讨论、角色对换、案例分析等形式,在理论教学时加入技能培训,在具体操作时也讲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与众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职业教育也采用弹性学制,学生学习时间的长短往往按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而定,一般没有年龄和时间限制。灵活的学制使得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加有活力,使人才培养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中英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对比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尽相同,有的国家将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合二为一”,有的则采用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双轨并行”。显然,我们属于后者。尽管国家自2007年开始通过发放助学金、减免学费等进行政策支持,鼓励具有农村户口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保证了教育公平的初步实现,但由于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培训等多种成分混杂在一起,我国的职业教育显得格外庞大、复杂和不成熟,在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数量和质量以及效益与效率之间矛盾重重,因此,至今仍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质量管理评价体系。用人单位和学校之间进行反馈沟通的渠道不畅通,暴露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体系的弱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因经费问题导致的办学条件不达标,二是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不规范,三是人才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
比较而言,英国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一系列特点。首先是形成了以需求、管理、运行、服务和监督等环节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评估由两个全国性机构——技能资助局和教育标准办公室来开展,技能资助局掌握着职业院校发展的资金,一个院校评定结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教育经费的多少。由于具有相对独立性,使得技能资助局的评价结果具有公平公正性。教育标准办公室则主要负责检查、评估教育教学和培训服务的质量。其次是在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中发挥市场机制的激励作用,统一了上下贯通的资格标准制度,为学生的能力本位培养进行量身定制。还有一个特点也不容忽视,那就是职业教育经费资助制度是以学生信息系统为基础,注重考查过程和结果两方面的内容。
三、中英职业教育对比给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1.改革传统的认识误区,重视职业教育工作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职业教育,但就现实而言,很多老百姓并不认可职业教育,在很多人眼中,“职业教育”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要想改变这种轻视职业教育的想法,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一是改革现有的职业教育政策,把职业教育从教育体制的最末端解放出来,让其和普通教育处于同一位置。二是要改变“拥抱资本、疏远劳动、轻视劳动者”的社会风气,无论是领导讲话还是媒体宣传,都要保持正确的劳动价值导向。三要消除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文凭差别,让职业教育文凭在就业、升学、公务员考试等方面都不受歧视。四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学校的教学环境,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购买先进的教学设备,提高学生的奖学金等。
2.改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加大企业与学校的联合办学力度,是保障职业教育效率的重要前提。职业学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需求,确保培养出的学生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服务。除此以外,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围绕提升学生的能力来开展,把讲授知识和技能操作结合在一起,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时应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不断改善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改变原来的学生评价体系,不单纯地以学习成绩论英雄,而是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更加凸显学生的创新能力。
3.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现有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无法适应职业教育现状。因此,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研究制定职业教育学校督导评估标准和实施方案,督促和引导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改革和完善教育督导与评价工作机制,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对职业学校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督导评估,督导报告要向社会公布,充分发挥督导的职能作用。
(责编 周继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