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十一册《海洋——21世纪的希望》教学设计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es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海洋;激趣;热爱;感悟;行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08)07/08-0052-02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悟“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2.借助语言材料,引导学生用“由于”说说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了解人类与海洋的密切关系,深切体会“海洋——21世纪的希望”的真正内涵,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情感。
  3.引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将真实的情感转化为有效的行为。
  设计理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遵循 “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原则,紧紧扣住“过渡段”这条主线展开教学,教学中,引导学生用“由于”说说对教材的理解与感悟,培养概括能力,延伸说写,体现说明文教学的“语文味”。
  教学流程:
  一、破题导入,质疑激趣
  1.同学们,你看到过大海吗?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
  (1)海洋很广阔。
  (2)海洋上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波涛汹涌。
  (3)海洋有丰富的物产和矿产。
  (4)海洋上一旦发起风暴非常可怕,它可以掀翻船只,引起海难。
  ……
  在学生交流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充满深情的小结,如:
  2.是呀!大海神秘莫测,有时她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她是那么汹涌、可憎。她给人们带来无尽的欢乐,也给人类带来无限的痛苦。对于大海的功过评述,可谓喜忧参半,莫衷一是。可是,金涛先生却坚定而乐观地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脉络、透视文章中心的窗口,培养学生读文先读题的习惯,有助于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领略文章的主旨。这篇课文首先从题目上就给我们留下疑问,教学时,从题目入手,借课题设置疑问,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概括内容
  1.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朗读、理解。
  (2)检查读课文情况,同时,相机要求学会抓“关键词、中心句”等方法,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2.学生交流段意。
  (1)海洋和我们人类关系密切。
  (2)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时代。
  (3)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
  (4)应该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3.练习抓关键段,训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海洋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人类将迎来开发海洋和利用海洋的时代,海洋将成为人类在新世纪的希望,告诫人们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4.小结学法: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读懂课文讲了什么,是检验学生语文基本能力的一个窗口,是阅读教学必须最先做到位的事情,是学习文本最基本的要求,是深入学习课文、进行思维与语言训练的前提。在生生交流和教师点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习得一定的学习方法(抓关键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三、紧抓过渡,训练语言
  (一)出示过渡段,理解过渡段。
  出示过渡段,自读,思考: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1.从这段文字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抓住“由于”,理解句子的内部关系,并用换词的方式进行言语表述。
  【设计意图】过渡段,能使文章结构完整,逻辑严密。抓过渡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课文。教学中,我将充分运用过渡段展开教学,以抓过渡段这个点,带动整篇文章教学这个面。
   (二)反推上文,巩固训练。
  过渡段前,课文主要讲了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海洋既给人类提供航行便利,也能慷慨地给予人类所必须的食盐和丰富的水产品,但他发起脾气来,又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所以,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只能望洋兴叹。针对这部分语言的逻辑特点,我将以“由于”的句式为载体,实现文本语言的吸收、筛选、过滤、组合,发展思维,增加一次语言训练的机会。
  1.学生自学语文二、三自然段,找好中心句,练习用上“由于”这个词,概括自己的学习收获。完成句式:由于
  。
  2.交流收获:
  (1)由于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慷慨的给予人类丰富的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所以人类热爱海洋。
  (2)由于海洋发起脾气来,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跨海堤,毁灭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所以人类敬畏海洋。
  (3)由于海洋喜怒无常,所以人类既热爱海洋,又敬畏海洋,面对浩瀚的海洋,只能望洋兴叹。
  【设计意图】针对这部分语言的逻辑特点,我以“由于 ”的句式为载体,实现文本语言的吸收、筛选、组合,发展思维,又增加了一次语言训练的机会。
  3.理解“望洋兴叹”,思考:人类为什么会望洋兴叹?带出第二自然段中人类与海洋密切关系的句子,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学:
  出示句子: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这段话中,哪些词语最能反映大海对待人类的态度,从这些词语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段,读出大海的慷慨与无情。
  (3)个别朗读之后,可安排一次引读:
  千百年来,人们热爱海洋,是因为_____________,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为_________,人们对待海洋的情感是
  ___________,海洋的脾气也真是_______________,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只能是___________。
  (4)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快速写下来。
  交流:
  A.海洋啊海洋,你有博大的胸怀,为什么不能拥有平静的心情呢?如果你风平浪静,将带给人们多少好处啊!
  B.海洋,你温柔时如同母亲,爱抚着人们,你愤怒时,如同雄狮,吞噬着人们的生命。你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我们不能征服你吗?
  ……
  4.对学生的写话即兴点评后,再进行激情总结:
  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回答是肯定的。
  【设计意图】在处理这部分的教学时,我以“望洋兴叹”中“叹”为生发点,围绕“为何而叹”“叹什么”“怎样叹”等,溯本求源,拓展说话。一方面进一步深刻“大海无常难驾驭”之印象,另一方面调动学生课堂与课外关于海洋知识的积累,综合表述,实现知识的整合、语言的组织提炼,使科学知识与语言发展合辙共振。
  (三)学习过渡段,引出后续部分。
  1.再次出示过渡段,齐读:
  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正在迎来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新时代。
  2.引导质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是怎样开发海洋、利用海洋的?
  3.学习课文五——八自然段。
  (1)自读课文五——八自然段,仍然练习用上“由于”这个词,概括自己的学习收获。
  完成句式: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将_______________。
  (2)交流:
  A.由于陆地能源发生危机,人类致力于开发海洋矿产资源。
  B.由于食物匮乏的威胁,人类将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物。
  C.由于海洋能带来无穷无尽而又价格低廉的电力,人类将在海洋上建立发电站。
  D.由于地球上淡水资源稀少,人类将利用海水淡化的方法缓解水荒。
  E.由于人口急剧增长,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人类将在海底建设城市,拓展生存空间。
  (3)读文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三个细节:
  一是“一座座石油平台”“一艘艘考察船”“一件件探测器”它们都在做些什么?引发学生的知识积累,展开说话训练。
  二是“来自海洋的高蛋白食品”,借助于资料去理解。(《充满生机的海洋》)
  三是海洋发电,借助于中国三峡工程去理解。(拓展阅读《海洋新能源》)
  (4)你还能结合自己平时的学习与观察,谈谈我们还能怎样去开发、利用海洋呢?
  (5)最后总结: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
  【设计意图】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课文在阐明了海洋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之后,提出了人类正迎来开发、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接着从矿产资源、高蛋白食品、水力发电、淡化海水、建海底城市等方面——说明了人类利用海洋的现状及设想。
  “希望”,源于现实的“困窘无望”而生。针对这一段的教学,我将仍然采用“由于”的句式练习,统领性问题“为什么说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的提出,牵引着学生读懂人类走向海洋的背景原因,从文本表面走向文本深处,经历肤浅到深刻、局部到整体的思维演绎、概括的过程。补充相关资料,提供交流的内容,以内容为本,探寻语言的形式,展开拓展说话,内外关联,实现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启示,促进学生内部语言文字组织能力的拔节。
  四、激发情感,落实行动
  1.面对人类开发的现状,科学家向人类发出了警告,你知道是什么吗?请读一读第九自然段。
  2.听了科学家的警告,你有什么要说的吗?请为人类的未来——海洋,写一条公益广告,提醒人们时刻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
  【设计意图】科普性说明文的教学,肯定要承担起“激发热爱科学之热情,激发阅读科普读物之兴趣,激发关注生活科学之敏锐”的任务。创设公益广告,是对当下生态现状的思考,是对日常言语的提炼和浓缩。这样,就把学生的思想引领到更加广阔的自然社会中,捕捉自己最需要的语文资源,强化了资源意识。公益广告语言的特点,催促着他们把原本寻常朴素的话语,提炼加工成富有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的短句。这就是语文。
其他文献
Reporter: At Fort Lauderdale’s Tundra restaurant, you can really chill out, and so can your food.   I feel like I’m stepping into the ice age. One part ice factory, one part fine dining, Tundra resta
〔中图分类号〕D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1)05—0001—1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建党纪念文本等文献对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的关系作了深刻阐述,建构了以“中华民族”“民族解放”“民族复兴”等为核心术语的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体系,其基本内容为:中国共产党受命于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是在旧民主主义时
Wi-Fi signals use very low intensity radio waves. Whilst similar in wavelength to domesticmicrowave radiation, the intensity of Wi-Fi radiation is 100,000 times less than that of a domesticmicrowave o
Two years ago it was my problem, because I sat on the edge of my bed, I was suicidal. And if you were to look at my life on the surface, you wouldn’t see a kid who was suicidal. You would see a kid wh
Russians love to smoke. In fact, 40% of them do. That’s 44 million people lighting up in restaurants, bars and on public transport. But that was before. Now, if you want to smoke in Russia, you’re exi
内容提要 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社员的生产行为,不仅影响农合社的运作效率与伦理氛围,更决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农合社生存发展中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基于组织支持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对社员反生产行为的影响模型,并揭示了内部作用机理及其边界条件。通过对105位农合社社长和561位社员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民专业合作社支持能有效缓解社员反生产行为,且对人际偏差行为的作用强度高于组
关键词:薄(bao)雾;薄(bo)雾;合成词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QX(2008)12-0012-01    “薄雾”一词出现在冀教版新课标小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匆匆》:“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中,词语中“薄”是读bao还是读bo,同事们莫衷一是。该套教材配套的教师用书四年级上册《观潮》中(第100
摘要:“文本解读个性化”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秉持的一种策略,追寻的一种理想。然而在践行中,由于教学的“作秀”对学生的误导,应试的“功利”对学生的戕害,“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目标、过程、结果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真”问题。让教学成为一种真诚的对话,让考试成为一种真实的应答,是其“归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现状;考察;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一座庐山,由不同角度去看,产生的落差层次,形成了参差之美。参差之美在大自然里处处可见:山峰的起伏绵延,波浪的层层翻滚,树木的高低错落,花朵的颜色浅深,星空的深邃浩渺,大地的广阔无垠……   参差,是活泼的,不古板;是丰富的,不唯一;是摇曳的,不僵化;是开放的,不垄断;是个性的,拒绝整齐划一。   文学艺术,因参差之美而风采无限。   我们都熟悉一首
堂堂六尺昂然之躯,也仍由细小的眼珠代表一个人;高台广室,也仍由明亮的窗来做它的颜面,因为它才是光线焕发的原点。   我们以向日葵的向日性作为其生命的本能。人们同样有这种习性:婴儿醒来会爬向窗户,中了瓦斯毒挣扎的人头会向着门口。   窗,就像千等万等却等不到怀念的人一样,什么地方都设有它:土墙堆积起来的土屋的屋檐下必有它,茅屋上也附个纸糊的窗子,不去计较它是否仅仅成为老鼠钻来钻去的洞孔。實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