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吐鲁番的历史印证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t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我们认识和理解新疆历史问题的基本原理。吐鲁番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就是记载新疆各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边疆历史的“活化石”,是展现马克思主义“五观”最好的历史印证。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 意识 吐鲁番  历史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正确认识和了解新疆历史,对于增强各族群众思想政治认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是我们认识和理解新疆历史问题的基本原理。吐鲁番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就是记载新疆各民族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祖国边疆历史的“活化石”,是展现马克思主义“五观”最好的历史印证,为我们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历史素材。
  一、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印证
  新疆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是中华大一统历史的组成部分,新疆统一于祖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如果以中央政府设官建制、行使有效行政管辖为标志,相较于我国东北、北方以及西南等边疆地区,新疆则更早地统一于祖国,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并始终都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这是新疆地区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公元前60年,汉朝政府设立西域都户府,从此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吐鲁番成为中央政府管辖治理天山南北各地军政事务的中心之一,中原地区的汉人逐渐迁入并在这里定居。汉朝以后,历代中央王朝时强时弱,和西域的关系有疏有密,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管治时紧时松,但任何一个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行使着对该地区的管辖权,这在吐鲁番的历史遗迹遗存都有文字记载或实物印证。
  从历史进程看,2000多年前的汉代开始,吐鲁番盆地即为驻军屯田之地,汉人与原有的土著居民共同在此繁衍生聚。公元前108年,汉遣将军王恢及赵破奴率骑数万克楼兰、破姑师,改姑师为车师(今吐鲁番)。公元前48年,汉朝政府在吐鲁番设置戊己校尉,驻交河城,负责掌管西域屯田事务,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公元前21年,屯田部队修建高昌壁并将戊己校尉移驻至此,这是高昌故城的初型。公元327年,前凉王张骏在高昌建立高昌郡,吐鲁番在新疆首先实行了郡县制管理。公元442年,北凉沮渠无讳等人带领一万多汉族人从甘肃迁徙到吐鲁番建立高昌大凉政权,并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高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公元640年,唐朝在交河设立安西都护府,同时在高昌设立西州,实行州、县、乡、里的行政建置(相当于现在的市、县、乡、村)。1251年,西域实行行省制。元末明初,吐鲁番分设柳城(今鄯善县鲁克沁)、火洲、吐鲁番三部。明代,中央政权设立哈密卫作为管理西域事务的机构,并在嘉峪关和哈密之间先后建立安定、阿端等6个卫,管理西域事务。清代,对新疆实行军政合一的军府体制。1775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始筑广安城(今老城)。1884年在新疆地区建省。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迪化即今乌鲁木齐)。1912年新疆积极响应辛亥革命,同全国一道推翻帝制。1913年吐鲁番直隶厅改为吐鲁番县。
  上述史实充分印证,在多民族大一统格局下,新疆地区始终都在中央管辖之下,这是新疆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
  二、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的历史印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民族大一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坚持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正确认识新疆历史的基础。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辽阔的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多民族大一统格局,是包括新疆各族人民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奋斗造就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于发展,是中原各民族、文化同周边诸侯和文化连续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华各民族在长期发展中,最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多元融合以及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吐鲁番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了这块土地。汉族在吐鲁番定居的历史比较久远,据《史记》《汉书》等文献中的明确记载,西汉时期出于反击匈奴、开通丝绸之路的需求,已有不少内地军民陆续进入新疆,与当地民族共同从事开发建设事业。公元前48年,西汉政府在吐鲁番设置戊己校尉,负责屯田事务。魏晋南北朝时期,河西一代汉族人为躲避战乱,迁徙到吐鲁番。据《魏书·高昌传》记载,至北魏时,吐鲁番更是“八城皆有华人”。在吐鲁番盆地还有北方民族柔然人、高车人,中亚的粟特人、天竺人等,他们逐渐与当地汉族居民融为一体。
  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融合形成的。自今上溯,维吾尔人的先民主体是隋唐时期回紇或回鹘人,活动在蒙古高原,回鹘人的先民是丁零人,丁零人的先民是北狄人。突厥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回纥与突厥是不同的两个古代民族,历史上突厥汗国统治的回纥族与突厥政权为敌近二百年。《新唐书》列传一百四十卷记载,公元744年,回纥人为了反抗突厥的压迫和奴役,在唐朝支持下灭亡了突厥汗国,并受到唐朝册封,突厥也随着汗国的消亡于8世纪中后期解体。公元840年,生活在蒙古高原的回鹘人因遭到天灾人祸,被分离成三支,其中一支迁徙到吐鲁番盆地定居,与当地汉族等不同民族融合,逐渐形成吐鲁番现在的维吾尔族。吐鲁番博物馆收藏的出土石碑“亦都护高昌王世勋碑”,正面是汉文、背面为回鹘文,碑文记载了回鹘人的来源与发展,是研究回鹘历史文化的珍贵史料,充分印证了维吾尔族是在公元九世纪从漠北高原迁到新疆,在此之前包括汉族在内的多民族就已经生活在新疆的史实。
  从历史遗迹看,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等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遗址,见证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和拥有的地方。交河故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生土建筑城市遗址,是由古代车师人、汉人、回鹘人等民族共同建立的历史丰碑。高昌故城曾是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之一,是西域最大的国际商会、宗教中心以及亚洲巨大的印刷中心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古代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枢纽。阿斯塔那古墓群是高昌城居民的公共墓葬,这里以汉族为主,还有不同民族的人也葬在这里,他们曾经是高昌城的居民,去世后埋葬在这里,充分说明了吐鲁番曾经是以汉族为主、多种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   三、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印证
  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史,各民族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多民族多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地区就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在这里长期交流交融,既推动了新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吐鲁番出土的文物充分印证了中华文化始终是新疆各民族的情感依托、心灵归宿和精神家园,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如: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伏羲女娲像绢画”,表明中华文化很早就传播到新疆并与当地的文化交流交融,这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有机融合的重要物证,也是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的历史印证。如:出土于吐鲁番交河沟西墓地康氏家族莹院的康业相墓志,其中记载内容清楚的显示,定居在吐鲁番的粟特人不但在姓名、习俗上基本与汉族相同,去世后跟汉族一样实行家族土葬,并刻字立碑,在思想上认同中华文化。如:吐鲁番出土的文书有官府文书、佛教典籍、买卖契约等,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文书有汉文、粟特文、回鹘文等十
  多种文字、二十多种语言。
  上述史实充分印证了吐鲁番历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和多种文化交流交融的地区,汉文在当时吐鲁番地区通行,表明内地中原文化对西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域各民族文化已经逐渐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向心力。
  四、新疆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的历史印证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宗教的国家,除了组织性、制度性较强的几大宗教外,还存在大量的民间信仰,这其中除道教和民间信仰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之外,其他都由国外传入。新疆多种宗教并存格局形成和演变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从原始居民的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和祖先崇拜中,又形成了萨满教,并长期在民间流传。吐鲁番自古以来不仅是多民族聚居地的地区,同时也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在丝绸之路沿线传播过的宗教,如萨满教、祆教、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都曾经在吐鲁番传播过,吐鲁番也是多元一体文化的一个缩影。
  以上史实充分证明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信仰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既不是维吾尔族天生信仰的宗教,也不是唯一信仰的宗教。一教或两教为主,多教并存是新疆宗教格局的历史特点,交融共存是新疆关系的主流。
  参考文献
  [1]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 马品彦 吐鲁番报 2019-07-29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依法呵护民族团结进步 萨仁蒙古日报  2021-02-08
其他文献
摘要:影片《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是迪斯尼电影公司2007年推出的奇幻历险电影,也是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的第三部作品,讲述了一个海盗与海盗,海盗与东印度公司,水手与大海,之间的故事,影片运用了大量有趣的镜头语言来进行推动影片的讲述与描写,刻画并突出影片主题,加强大众的观影体验。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充满了魔幻的讲述手法,不是说弹指可惊雷,也不是说呼风可唤雨,而是体现在人物、和故事的传奇有趣,电影运用
期刊
摘要:审计项目档案管理是审计机关的基础工作,也是审计机关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审计项目档案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料收集归档与保管,也是审计干部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更是推动审计工作前进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因此,做好审计项目档案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伴随审计工作的不断发展,审计项目数量增加,审计覆盖面日益扩大,新型审计项目正不断涌现,随之而来的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正日趋复杂化。为了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大部分审计机关
期刊
摘要: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目前社会对煤炭的需求逐年增加,国家非常重视煤矿安全生产,贯彻落实“管理、装备、素质、系统”,促进煤矿生产安全发展,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等“四化”建设,是今后煤矿发展的趋势。而四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培训,本文主要分析新形势下煤矿安全培训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安全培训;煤炭煤矿;煤矿安全  引言  新时期安全培训教师必须深刻把握成人培训实践性强、实用性强、针对性强
期刊
摘要: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目標之一。然而基于本国国情及社会发展基础的不同等因素影响,实现共同富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形势下,完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也是达到这一目的举措之一。通过社保保障低收入群体的日常生活及消费,能够保证他们的生活,也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与和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在不断调整改进的进程中已取得一定成就,但随着人民生活和我国国情瞬息
期刊
题记:六年的开元时光像一根细线,长长地牵起了我的童年/那些隐去在时光深处的记忆/在翻看《阳光·足迹》时,像电影一一回放/那些记录下心路历程的话语/在捧读“三封信”时,似清泉汩汩流淌/那些传承着感恩精神的文字/在学弟学妹打开捐赠图书的扉页时,如烙印深深镌刻……  ——节选自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毕业辞》  毕业,在济南外国语学校开元国际分校,不仅是一场离别,更是一场盛典!在家长、老师、同窗共同
期刊
摘要:养老保险是居民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养老保险的制度现如今在不断完善。养老保险是保险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很多家庭的重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负担。国家在不断进步,带领全民迈向小康社会,为了减小城乡发展差距,国家出台了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一齐发展,减小贫富差距。养老保险为家庭生活兜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面临最有挑战的时刻,也是最有提升的时刻。为社会主义长远发展提供了有效基础。  关键词:城
期刊
摘要:对于徐州,大运河是这座城市的生命之河。徐州北面有微山湖,南面有骆马湖,它们在古代都因运河而形成,并且都是徐州的水源地。如果没有大运河取水调水,市民生活就会受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运河是徐州这座城市的生存命脉。徐州段运河文化需要我们继承与传播,徐州运河文化传播还有一段很长路程。讲好运河故事,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关键词:徐州运河文化;文化传播;新媒体  徐州段大运河遗产保护存在薄弱环
期刊
摘要:定边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的风沙地带,气候干旱,缺林少绿,实施植树造林、林区建设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发展,一些问题也直接的保留出来了,一些技术性措施依然是进行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的关键,因此我们有必要针对榆林市定边县造林整地和植树造林进行再探讨。  关键词:榆林市定边县;造林整地;植树造林  前言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将植树造林作为一个民生工程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榆林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普惠金融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的关键词之一,在此背景下,国内银行业及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积极贯彻落实普惠金融规划,从各种渠道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金融支持力度,普惠金融业务全面提速,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角度进行应用分析及研究。  关键词:普惠
期刊
摘要: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计算机软件是信息技术体现最直接的技术成果。本文通过论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保护对象内涵、侵权界定特征,从邻接权和人身权两方面论述侵权行为,着重从人身权方面论述侵权的行为。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行为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has m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