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斗、升、合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ifan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五十年代,小学算术课曾教授“石斗升合”这四种农村的旧制计量单位,从此我便记住了这个说法。
  石、斗、升、合之间的换算是很简单的十进制: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读音却很复杂:如果用作计量单位,石,要读“但”音;合,得念“各”。然而,我们当年没有教读音,于是按照字面的音默默念叨了几十年。
  将石、斗、升、合四样计量单位并列,这个说法,出自传统蒙学读物《四言杂字》或曰《杂字》。《杂字》一般用于业余教育,不限年龄,不拘身分,男女老幼都可以选择这条识字途径,在正规教育中也作为不准备走仕途的子弟的一种读本。《杂字》品类很多,有全国通用的,也有地方独有的。内容深浅不同,范围各异。作者大多佚名,可能是以其为小道,不屑署名。不过,也见到一本署名嘉庆举人黄文燮编的《四言杂字》,开头是这样说的:“石斗升合,分寸丈尺,斤两毫厘,买卖交易,戥子秤锤,金银铁锡,铜钱钞贯,贵贱价值,黏谷糯米,芝麻粟麦,典当赊借,取讨粜籴,挑夫詹脚,雨伞斗笠……”
  以“石、斗、升、合”等容积单位用以计量米或者麦等固体颗粒的体积。大体上因为当时农村秤比较少,磅秤或地中衡更加少有,粮食又是大宗商品,大量过秤比较麻烦,用容积计量则比较方便。所以,至1950年代初期,“石、斗、升、合”这种古典计量方法在中国农村仍一直沿用。以前在农村,人们会说:“今年一亩地打了几斗麦子?”“你家今年收了几石粮食?”日常生活中也常说“一升面”、“二升米”等,所以以前的小学算术课里才会教“石斗升合”。
  不过,“石斗升合”四种计量单位中,“升”和“斗”最常见,“石”和“合”这两种,可能因为过大或太小,都不常用,与老百姓的生活关系要远些。所以“升”和“斗”的成语与熟语非常普及,如:升斗小民、日进斗金、车载斗量、不为五斗米折腰、海水不可斗量等……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还有一篇叶圣陶先生的名著《多收了三五斗》。而“斗”作为量具,可以引申为胸襟才气的度量,比如人们常说“才高八斗”。南朝著名诗人谢灵运曾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今天下共分一斗。”这个其实是典型的通过抬高别人来抬高自己,后世唯有一哂。
  儿时跟着家人回乡下,见到过“搞米机”(碾米机),旁边会摆放上斗、升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从外观上看,斗就像个木桶,不过形状有点特殊。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方形,大口小底,上有横梁便于把握提取;另一种是圆形,底大口小。升子也有用毛竹筒制成的,形状相仿,容量小十倍。
  制作米斗的木料,有楠木、樟木、榆木、榉木之类杂木,也有金丝楠、鸡翅木、钱梨之类硬木,板壁致密而又富有弹性,既不怕水又可防虫蛀。制作工艺则以精密的榫卯互嵌结合,严丝合缝,浑融一体。能适应冷热干湿及重量的变化,不涨不裂,坚实耐用。
  逢年过节,搞米机、米斗、升等量具,以及箩筐、竹匾等容器,都会贴著红纸,上面写个吉利的大字。一般都是“满”字,以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石、斗、升、合”在实际使用中,也有许多“文章”。在过去,斗的大小没有成文的标准,民间只能仿造,随意性很大,没人限制。卖粮的斗小,收租的斗大,已成自然。商家常以“秤平斗满”标示自家规范经营,有的还写成标语张贴在店堂内。“大斗进,小斗出”,是不良粮商常用手法,也最受百姓痛恨。
  以前还有一种“租斗”,专用于地主收地租。佃农来交租时,地主就拿出专用的租斗来,它较普通市斗大一至两成。各家地主的租斗大小不一,并无同一标准。佃农对此似乎并无异议,大概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吧!
  到了1950年后,斗和升的制作终于有严格的标准,底部有火印标明是由国家监制。私自制作视为非法,不得在市面上使用。
  最后,关于斗,还有一事值得一书,市面上的粮行常用的斗,旁边会常备一根制作十分精巧的竹棒,用于抹平量具口沿的粮食,叫作“概尺”。民间的往来中,升子装满后是用手指或筷子沿升子口刮平,這叫“平升”。如果升子装满了再往上加,加到堆不下为止,则叫做“满升”或“尖升”。在那食不果腹的年代,升子还担负著借粮“调头寸”的责任。长辈常常会告诫后生,还粮的时候一定要“尖升”,以此表示对邻居、乡亲们搭救之情的谢意。
其他文献
“阿依沙拉洛”是彝族女子一生中重大的礼仪,  是女孩由童年到成年的标志,更是一种神秘的文化符号。  三月的马边油菜花竞相绽放,空气格外清新,飘着甜甜的味道。带着对母体文化的崇拜,走了一个多小时山路,我们来到拟举办“阿依沙拉洛”仪式的阿句阿布家。他住在一所小学校旁,操场上几个戴着鹦鹉帽的孩子围在一起,屋外几个大人在抽着兰花烟。  阿句阿布是个乐观开朗的彝族中年,他热情地迎接我们。我迫不急待地向他请教
期刊
在湖南省安仁县农村,办红白喜事时,少不了要喊乐师班子来家里吹打弹唱(俗称“引乐”)一二天。乐师在乡下称为“八仙师傅”,说是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等八人成仙后常常各拿其乐器,逍遥快活地游山玩水,所以,乡人又通常把乐师称为“乐神”。  在红白喜事时喊乐师前来帮忙,一是为了热闹——过去,生活条件困难,不像如今家家户户有电视机、录放机、音响之类,那时候乡下除了鸡鸣狗
期刊
青团子是江南地区一带的传统特色小吃,明代记载:“古人寒食,采桐杨叶,染饭青色以祭,资阳气也。  今变而为青白团子。乃此义也。”即青团子由明代“青色染饭”演变而来。  在用作清明祭祀之外,明清时民间还流行吃“清明团”,因为“清明”与“聪明”谐音,  许多人家抱着婴儿向邻里乞讨“清明团(青团子)”,谓之“讨聪明”,给孩子的成长讨一点口彩。  青团子最初的来源,已很难考证。  清明时节吃青团子的习俗已经
期刊
[摘 要]通过信息化技术搭建培训活动服务平台,提升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随着移动互联应用的普及和群众对文化服务需求的剧增,需要为群众提供一种便捷的信息化服务应用平台,通过 Web 应用技术搭建信息化平台把文化馆培训管理、活动管理等业务整合进入统一的平台,群众用户可以在PC端或手机微信端上通过一键操作的形式便捷地使用文化馆的提供的培训、活动服务。本文以广州市文化馆为例,谈设计文化馆信息化平台公共服
期刊
旧时,不少山东青壮年,为生活所迫,抱着挖人参养家糊口甚至发财的愿望,  历经千辛万苦,从山东老家来到了东北的大森林里寻找人参,  这里至今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  家住莱阳本姓孙,漂洋过海来挖参,半路丢了亲兄弟,  顺着蛄河往上寻,三天吃个蝲蝲蛄,你说伤心不伤心!  这首歌谣,道出了从前山东人闯关东挖人参艰苦历程。  采参人因为职业的关系看山吃饭,也留下了不少独特的习俗,值得后人们细细研究与品味。
期刊
南美洲国家苏里南位于巴西以北,  是加勒比海边一个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  虽然国内很少人知道这个小国,但这个国家和中国的关系却是非浅:  对中国护照免签,总统曾是华裔,中国的客家话是其法定语言,  连中国传统的农历春节也是其法定节日。  怎么样?现在是不是对这个小国充满兴趣了?  加勒比海边的明珠——苏里南  苏里南在南美大陆北边,加勒比海南面,地处赤道热带,气候湿润,大约90%的面积是森林,是中
期刊
每年的正月初二凌晨,天还没亮,位于广东惠州博罗县龙华镇,有千年历史的陈孝女祠外,早就已经站满了人。而在人流最前边的十几位男丁,头上都戴着插了柏树枝或红花的黑色礼帽,这些人被称为“丁头”,也称“灯头公”,都是附近村里在过去一年内,家里有添丁的男户主。头顶上插着的柏树枝预示百子千孙,子孙昌盛。此时的祠堂前边亦已经摆好各式竹编花灯,丁头们会在此买灯,然后,手拿花灯进入祠堂进行庆祝添丁的“上灯”仪式。  
期刊
瓦匠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能工巧匠当属鲁班,他也被木匠、瓦匠、石匠等手工行当尊为祖师爷。据说鲁班小名是一个单字“双”,所以,瓦匠在盖房铺瓦时忌讳把瓦片的行数铺成双数,这犯了祖师爷的名讳。工匠们每次说到“一双”这个意思,就用“一对”“一副”来代替。瓦匠做完活后,忌用水冲洗工具,而是干擦洁净。他们认为,洗工具意味着活干完了,以后就不会有活干了。  瓦匠盘炕时,炕的长与宽,尾数都不能离“七”,因为“七”的
期刊
迷人的卑尔根  对我来说,挪威是一个神奇的北欧国家。  在狭长的国土上,有闻名遐迩的峡湾风光,有惊险刺激的悬崖峭壁,  有神秘的山妖传说,还有曾经强大无敌的维京海盗……  卑尔根是挪威西南部一座古老的海港城市,  也是游客前往挪威几个峡湾游览的出发点,它入选了9个欧洲文化城市之一。  人们漫步卑尔根,随处可见传统的痕迹,许多建筑仍然保持着数百年前的面貌。  整个卑尔根就是一个浑然天成的美术馆,所有
期刊
在自己家里挂一幅钟爱的书画,瞬间会觉得高端大气有内涵。  不过,书画的摆放可是大有讲究,下面就介绍家居书画摆放当中的一些规律,  回头再看看您家的那幅国画牡丹又或者一帆风顺图是不是摆对了地方?  家里面适合挂何种书画?  每个人都向往美好吉祥,所以家里挂牡丹画、长寿图、优雅山水画、古典诗词书法等等都可以,从风水上来看,内容光明正大者为宜。  相对的,一些意境萧条的书画就不合适了,比如夕阳残照、落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