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八大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来源 :党史博采·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八大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集中、明确地就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并形成文件、决议内容的大会。党的历史使命和当时国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八大将民主作为重要议题进行讨论。八大对我国实行的民主进行了阐释,提出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方法和途径,强调扩大民主和保障民主。八大的探索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将永远指引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八大;民主政治;探索
  
  1956年9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党进入新中国时期以来极其重要的一次大会。这次大会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集中、明确地就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探索并形成文件、决议内容的大会。它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的诸多见解和主张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本框架。就此而言,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历程中,八大的探索无疑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
  
  一、决定中共八大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因素
  
  八大之所以将民主政治建设作为重要议题,是由其历史使命和所处的时代所决定的。
  首先,这是我党的奋斗目标使然。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民主就是我党所举的一面旗帜。党的二大更是以革命纲领的形式将民主确定为我党的奋斗目标规定,规定党的革命目标是对外实现独立,对内实现民主与和平。民主革命时期,为争取国人的民主权利,无数共产党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革命胜利后,国家和民族获得了独立和解放,对外独立的目标已经实现。此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此时对内民主的实践还只是开始,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而且社会主义的实现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上,还包含了另外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者缺一不可。正如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了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完成我党的历史任务,八大秉承这一历史使命,适时地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次,是由当时的国内环境所决定的。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由阶级矛盾转化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此时,我党清晰地认识到,在时代发生变化的条件下,不能再像以前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和阶级斗争的方式来解决主要矛盾,而应通过有秩序地发展经济和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方式来解决。八大准确地把握住了国内环境的这些变化,在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的同时,对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进行讨论,并形成决议。
  再次,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推动了我党讨论民主政治建设的相关问题。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及赫鲁晓夫所做的秘密报告暴露出苏共党内民主生活极其不正常的问题。由于我党是以苏联共产党为榜样建立起来的,因而苏共暴露出的问题在我党身上或多或少也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领导人很敏锐地注意到这些问题,并在八大上予以集中讨论。
  正因为此,民主政治这一语汇进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我党领导人的视野,并作为八大的一个关键词为我党所关注和讨论。讨论的成果形成了我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奠定了我国进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框架。
  
  二、八大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探索的重要成果
  
  (一)强调我党所坚持的民主是属于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曾多次谈到民主问题。例如他在1945年中共七大的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中就主张成立民主的(包括更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联合政府。但当时实现民主的一个重要障碍(国民党独裁政权)尚未清除,所以民主更多地是在号召民众的层面来阐释,对其涵义并未作更深入地解释。1949年革命即将取得胜利,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进一步指出,我们要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享有民主权利的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如果说革命时期民主的实现还很遥远的话,那么革命胜利后,民主将成为一种现实,如何认识民主成为当务之急。因此,当国内政局逐步稳定之后,各项工作都步入有序的轨道,八大对我国现行和建设的民主进行了说明。刘少奇在八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与少数人统治多数人、剥削者统治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主不同,我国的民主是属于绝大多数人的,是属于工人、农民和其他一切劳动人民以及一切拥护社会主义和爱国的人民的。刘少奇的这段论述清晰地揭示了我国民主的特点,即民主应有人民的广泛参与,民主权利应为绝大多数人所享有。否则,就不是真正的民主,而是假民主、虚伪的民主。八大对民主的这一说明和阐释不仅秉承了中国共产党人一贯的主张,而且使享有民主的人民所包含的对象更为具体化,实施民主的范围也大大拓宽。如果说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一直是将民主作为追求的目标来认识的话,那么八大则将民主作为建设的对象来加以说明。它对民主的阐释更为清晰,并成为我党认识民主的基础性理论。
  (二)强调扩大民主
  在明确我国民主的涵义后,如何使民主属于绝大多数人成为第二个需要思考的问题。对此,,八大认为必须扩大民主,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着手:
  1.从党自身做起,充分发扬党内民主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者,是由中国的先进性分子所组成的,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党内生活是否民主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民主建设能否顺利开展。
  为发扬党内民主,八大提出了许多宝贵思想,例如,鉴于苏联共产党在个人崇拜问题上的错误,八大明确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并提出了防止个人崇拜现象出现的措施和方法,同时在党章中加以规定,开创了从制度上反对个人崇拜的先河;八大意识到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提出注意保护和扩大党员的民主权利,使党员能够创造性地、实事求是地、独立地解决问题,并享有在党内自由讨论、保留自己意见以及申诉的权利,以创造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为避免党的代表大会的权力流失到党的中央委员会,八大提出建立定期召开党的代表大会、实行党代会常任的制度,使代表大会成为党的充分有效的最高决策机关和最高监督机关,避免了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中央委员会,充分体现了党内民主;八大还着力推进废除党和国家领导终身制的工作,在八大通过的党章中增加了一个新的规定,即“中央委员会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这个规定意味着毛泽东可以在适当的时机从党中央主席的位置上退下来,为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定期换任奠定了基础。八大关于发扬党内民主的这些主张为我党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了我党进行党内民主建设的基本依据。
  2.与各民主党派进行民主政治协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和他们的知识分子是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在革命时期他们曾为革命胜利做出了贡献。建国后,曾有人提出将民主党派解散。到底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毛泽东做出了回答:“还是有民主党派存在的好。”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初步提出了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八大政治报告重申并确定了这一方针。报告批评了一部分共产党员搞“清一色”,不愿意党外人士参加国家机关的工作,或有事不同党外人士商量,不尊重党外人士的职权。指出,党外人士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力量,因此,必须团结他们,同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共事关系。李维汉还指出:“政治协商是我国实现人民民主的重要方法”,这样既能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又能尊重少数人的民主权利。同民主党派政治协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确定表明中国共产党人愿意倾听党外人士的意见,允许出现不同的声音,这种对待党外人士的态度实际是民主精神的一种体现。
  3.进行基层民主建设
  扩大民主,除了发扬党内民主、与民主党派合作共事之外,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人民群众直接、广泛行使民主权利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八大从扩大企业职工的民主权利着手,认为劳动者应具有管理企业的权利,并将此作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途径。中共中央工业交通部部长李雪峰在八大上提出建议:将现行的由工会主持的企业职工代表会议改为职工代表大会,采取固定代表制,一年改选一次,代表向他们的职工负责。按照这一建议,八大提出建立党委领导下的职工大会制,这实际是我党在推进经济民主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同时也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举措。
  (三) 关注民主的有效保障
  扩大民主是对民主内容的阐释和充实,民主的有效实施还需要有外部条件的保障。对此,八大有其独特的思考,第一次在党内提出保障民主的两条途径:民主监督和健全法制。
  1.实施民主监督
  邓小平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强调,我们需要实行党的内部的监督,也需要来自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于我们党的组织和党员的监督。要使党员干部有三怕,一怕党、二怕民主党派,三怕群众。刘少奇在八大政治报告中也提出,必须加强党对国家机关的领导和监督;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对中央一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对地方各级政府机关的监督;加强各级政府机关的由上而下的监督和由下而上的监督;加强人民群众和机关中的下级工作人员对于国家机关的监督。刘邓二人分别从执政党和国家工作的角度谈到监督问题,谈论问题的出发点虽有不同,但对监督问题的强调表明共产党人强烈地意识到实施民主监督是使党和国家各级工作人员按照民主程序办事的强有力的保障。
  2.健全法制,依法办事
  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国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长期以来形成了人治传统。建国后虽然颁布了宪法,制订了许多重要的法律、法规,但不重视、不尊重法制的现象仍然存在,侵犯人民民主权利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除了历史根源外,直接原因是法制不健全和法制意识欠缺。因此,董必武在八大发言中指出,需要制定一些比较完整的基本法规,如刑法、民法、劳动法等,同时对已有的不适应现时情况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或重定。除了完备法律,使人们做到有法可依之外,还必须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必依。只有这样,人民的民主权利才能得到有效保护,民主程序才能有效运转,民主机制才能发挥作用。
  中共八大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上述三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到,八大的探索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它不仅强调和阐释我党所坚持和建设的民主是何种民主,而且探讨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富有创见性的主张和建议,将党内民主、党外民主、基层民主相结合,内在要求和外在制约(民主监督和依法办事)相结合,形成有序的民主氛围。这种探索在我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是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将永远指引着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参考文献:
  [1] 石仲泉等.中共八大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2]梁柱.《毛泽东民主政治建设思想探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梅丽红.《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田湘红(1976——),现为北京物资学院法政系讲师,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工作。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
其他文献
5月11日,四川省剑阁县老促会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就如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进行了座谈。县老促会会长苟少海传达了学习要求。会议要求,要针对老促会工作特点,发挥“老”
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柱子位移和错台、模板漏浆等质量通病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参考。
培养大学生树立劳动维权意识,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而且有利于减少劳动争议和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当前,大学生的劳动维权意识现状堪忧,如何加强对学生未来职业应具
以城轨快线轨道结构为对象,根据其特点采用弹性地基叠合梁模型理论建立模型,分析了不同速度、不同扣件刚度及不同扣件支撑间距情况下轨道结构的动力响应情况及不同参数对轨道
几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尽管退休多年,仍然凭借在长期的工作生涯中铸就的坚定党性和优良作风,为革命老区建设不辞辛苦,奉献着光和热。桑榆未晚夕阳红,甘洒余晖献老区。
五十多年前,晋州(原晋县)人民曾选派自己的优秀儿女杨吉恒、孙小红参加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已是耄耋之年的杨吉恒、孙小红每每谈起当年的慰问,总是
期刊
8月18日,洛阳市社会化产业扶贫“金果树工程”电商扶贫项目签约仪式在伊川县举行。
2009年,对于"中赵"这个大山深处的革命老区村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它按照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描绘的科学发展示范样板村蓝
期刊
【正】近年来,满城县交通局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大局,以"发展交通奉献社会"为己任,把"走放心路、乘放心车、送放心货、办放心事"作为各项工作的切入点,不断强化精神文明建设
结合工程实例,针对先张法预应力空心板梁施工的特点,介绍了该施工方法的适用范围及工艺原理,阐明了其标准化施工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