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山一带是北京内城环境最好、最适宜人居的地段,参天古树密布,沉醉不知归路,夏天从沙滩拐进景山东街立刻能凉快几度。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备受青睐,兴建了一些深邃神秘的院落和建筑。最显眼的莫如地安门内大街南口那两座雄楼伟厘。它们被称为“40和41号院”,实际上是总参和总政的家属楼。如果说天安门是京城的心脏,这里则是首都柔软的胸脯。临街的两座大厦双峰并峙,傲然耸立,在成片的平房中十分醒目。1954年新中国立宪,成立了国防部,在北海西侧的厂桥兴建办公楼,40和41号院则是配套的机关家属楼,走路上班不超过10分钟。虽然只是宿舍,但由于位置好,依然备受重视,请来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当时的总建筑师陈登鳌。那时的老百姓谁都没住过楼,压根没有单元的概念,再有才的建筑师也设计不出适合活人居住的楼房。所以那会儿都把宿舍当办公室盖。此举的好处是施工标准超高,钢筋混凝土不说,墙有半米厚,阳台都是汉白玉的。1976年唐山地震,周围平房倒了不少,这些大楼纹丝不动。
北京的军队大院分两种,一种以公主坟空军大院和朝内小街陆军总院为代表,早被王朔等人写滥;另外就是40、41号院这种,比较低调。这可能是由于人少,孩子们抱团的机会不多。而且路西的41号院隶属总参,路东的40号院则属于总政;两栋楼之间是北京的中轴线,也是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分界线,于是,两边的孩子旧距不过几十米,上的却是不同的学校:总参的孩子们就读米粮库和西板桥小学,总政的孩子读的却是景山小学。两边人民上演了现实版的“向左走,向右走”。
这里还涉及中国建筑史上一桩著名的公案,这两座楼是典型的“大屋顶”式建筑。50年代初抗美援朝,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大屋顶受到中苏专家一致追捧,梁思成更是民族风格建筑的坚定倡导者。到了1954年,随着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批判复古主义,中国掀起了针对“大屋顶”的反浪费运动,矛头直指梁思成。《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了地安门宿舍大楼,陈登鳌被迫登报道歉。今天看来,宿舍大楼上的大屋顶格局并无不妥,至少与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十分和谐。
北京的军队大院分两种,一种以公主坟空军大院和朝内小街陆军总院为代表,早被王朔等人写滥;另外就是40、41号院这种,比较低调。这可能是由于人少,孩子们抱团的机会不多。而且路西的41号院隶属总参,路东的40号院则属于总政;两栋楼之间是北京的中轴线,也是东城区与西城区的分界线,于是,两边的孩子旧距不过几十米,上的却是不同的学校:总参的孩子们就读米粮库和西板桥小学,总政的孩子读的却是景山小学。两边人民上演了现实版的“向左走,向右走”。
这里还涉及中国建筑史上一桩著名的公案,这两座楼是典型的“大屋顶”式建筑。50年代初抗美援朝,民族情绪空前高涨,具有民族特色的仿古大屋顶受到中苏专家一致追捧,梁思成更是民族风格建筑的坚定倡导者。到了1954年,随着斯大林去世、赫鲁晓夫批判复古主义,中国掀起了针对“大屋顶”的反浪费运动,矛头直指梁思成。《人民日报》点名批评了地安门宿舍大楼,陈登鳌被迫登报道歉。今天看来,宿舍大楼上的大屋顶格局并无不妥,至少与中轴线上的古建筑十分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