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开放式”教学的反思

来源 :现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OF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具有其独特的语文特性。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开放的实质。认为所谓开放就是多学科、多知识、多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
  一时间,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算又是画,似乎热闹得很。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教学吗?显而易见,这只是开放教学的“形”而已,离其“神”还有相当的距离。语文有语文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开放的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开“文本”与“人本”之间的直接对话。
  这一条主线,好比是我们音乐中的那一条上下波动、富有弹性的主旋律,有波动,有弹性,当然也得有一个回归,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显得无比的宽泛和厚实。对此,古人就有"文灭质,博溺心"的警示。那种语文课不象语文课的开放,其实质是假开放而已。
  六年级学生在校园里显得更为活跃,他们有热情,也显得任性、容易冲动。有时他们会在桌面上、厕所里涂写,几句小诗、一行话语,好象像以此表达对学校的留念,更多的学生早在第一学期就忙着写临别赠言。
  教师如何因势利导,抓住学生的情感契机,引导他们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实践证明:积极疏导,把他们的心语得以外化,由此激发他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是有效的路径。恰逢学校大建设,校园面貌有了大改观,组织学生为新砌的花坛写温馨的宣传用语,为新建的大楼内部选择格言警句、写凡人小语,为校园电视台积极撰稿。
  在练笔、讨论、推敲中学生乐而不疲,尊师爱校、友爱同学的美好情操得到提升。例如,为了给学校的纪念石碑起个悦耳的名称。
  新的课程观正逐渐改变着师生传统的教学观念,呈现给人们新的教学视野,从单一的知识传授到建构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价值已为大势。在这些新的教学呼唤声中,开放式教学以其独有的价值取向,成为我们当前教学中新的热点,但反观我们当前的开放式教学,颇有点矫枉过正,重新陷入新的谬误之嫌。
  其一在于学科的特质明显淡化。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是一门语言交际的工具性课程。相对于每一学科的教学来讲,语文教学有其独特的语文特性。但有些教师片面理解了开放的实质。认为所谓开放就是多学科、多知识、多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性学习。
  一时间,语文课上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算又是画,似乎热闹得很。这就是我们语文的开放教学吗?显而易见,这只是开放教学的“形”而已,离其“神”还有相当的距离。语文有语文自身的教学任务和其本身具有的特质,开放的过程始终不能脱离开“文本”与“人本”之间的直接对话。
  这一条主线,好比是我们音乐中的那一条上下波动、富有弹性的主旋律,有波动,有弹性,当然也得有一个回归,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才显得无比的宽泛和厚实。对此,古人就有“文灭质,博溺心”的警示。那种语文课不象语文课的开放,其实质是假开放而已。
  其二在于教师主导作用有明显的弱化趋势。大家都知道开放教学是学生自主、综合实性的学习,那么其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不要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要!如果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需要教师的主导,还需要我们的教师干什么!当前某些开放式教学,教师用纯粹的放羊式教学,似乎教师只要布置一下学习任务,到时来验收一下就可以了,至于学习的过程那是学生的事。
  学习的过程属于学生固然不错,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并非一帆风顺。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并不是十分强,疑惑与不解,有些学生的学习可能还游离于本课的学习要求之外,甚至组织纪律性的散漫,这些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讲都是正常的。对此,教师岂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由此可见,开放式的教学不同于放羊式教学,更不同于放任自流。
  其三是对于开放式教学的评价有明显的滞后性。开放式教学为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构建了一个不断生成,不断转换的评价平台。但从目前来看,我们很多的开放式教学在评价机制上并无建立。
  评价大权依然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师说了算;学生学得好不好,要看结果对不对。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开放式教学的评价之中仍未能从高高的权威神坛上走下来,标准答案的惯性思维仍然深远地左右着我们的教师,从而影响着我们学生的学习的方式,只求结果,不问其他。
  在开放式的教学上,只要我们单一的结果性评价体制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也就很难有真正意义上的开放式教学。
  在实际课堂中,特别是五年级语文教学中,难以听到琅琅的读书声,如果我们基于以培养学生的读写兴趣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必然会摒弃。学校广播电视台对五年级的这一活动进行了全场摄像在全校播出了。
  这一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同学们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同学们觉得毕业前的学校生活是紧张有序的,也是丰富多彩的,令人回味的。在他们的习作里、日记中有生动的记录;在他们的影集里、校园网里有珍贵的镜头;还有的以诗与画的形式、书信的方式告诉自己的亲朋好友,这是没有预设的、水到渠成的语文学习活动。
  我想,这是在问老师,又不仅仅是,我们该认真反思反思教学中的一些行为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探讨实施决非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文章、出几份试卷所能含涵盖的,我想,它的积极实施是体现在每个教学进程中的,五年级的师生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应共享一片艳阳天。
  实践证明,在生动活泼、师生互动的课堂里、在丰富有趣的活动中,五年级学生的知识、能力会喜获“双赢”,他们的情感会得到升华,语文学科的魅力才足以得到展现。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二小)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一
期刊
讲到素质教育,有以下几个问题想提出来和同志们商榷。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智力因素培养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及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着眼于素质教育等问题。    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没有考试的教育也是不全面的教育,显然也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谁也不会认为“交白卷”是素质高的表现。然而,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公民,而不是培养“考试得高分,其余不沾边”的高分低能的公
期刊
叶圣陶曾说:“教育就是培养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几点做法。    一、 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习兴趣是促进学生学好数学的保证。唤起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在良好的动机驱使下全神贯注积极思考,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  在教学中
期刊
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对现代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意义     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重要手段,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人类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宽广,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曾经发挥过重要
期刊
一、小语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西身能力提高的必须。语文素质教育要紧密结合课堂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突显综合素养、渗透学科知识、引导主动参与等方式,达到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主题词:语文 教学 素质教育 方法    素质教育是根据学生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身体、劳技、心理等素质为根本的目的,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必,注重开发学生潜
期刊
我国数学教育传统的情形为教师在教学中起着绝对的支配作用,教学中特别强调记忆和反复练习,学生和教师处于考试的高压之下,所以,我国数学教学必须进行一次重大的新课程改革。  但是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模式得教师与学生慢慢的相互适应,要真正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得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摸索,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我校已经开展了中学课堂教学中同伴交往的优化研究课题,以下是我的一些认识
期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管是多么差的孩子,他都有自己值得骄傲的闪光点。如果我们用感情培育它,用道理巩固它,用行动呵护它,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马可连柯说:“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    当孩子有稍许进步的时候,应及时予以肯定,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当他们做错了事,应在批评的同时,换一个角度找一找他的亮点,从中激发他的兴趣,改正他的缺点;当他们有一件事情感动你时,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习对大量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整理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和创造力。其主体是学生,而研究的客体是课本上或我们周围活生生的地理事像。  研究性学习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从研究性学习的地点看,一般分为在课堂上和课外进行两大类。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课本的知识(地理课程标准所列的教学内容),这是非常
期刊
语文是由语言文字组成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绚丽多姿的语言是语文课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缺少了语言的课堂则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语文课就应该在浓浓的语文味中,在满怀诗意的情境中,在丰富的语言想像中,让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去享受语言的魅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使语文课返朴归真,充满浓浓书香。    一、抓住文眼读中品味    在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