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望远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woce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文观测技术与接收信号的波长密切相关。在可见光波段,哈勃空间望远镜已做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但在更短波长的×射线高能领域,尚有若干重大科学问题有待突破。这为中国空间天文探测冲击世界领先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
  高能天体物理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极端物理环境中的神秘天体,包括超新星爆发之后的致密残骸——中子星或黑洞。它们与星系的产生和演化,以及时空和物质的基本物理特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人类架设起一座气体动力学、粒子加速和辐射过程的天然实验室。这些高能天体在可见光波段通常都很暗弱,有些还被厚厚的尘埃遮挡;但如果有一双观察×射线的眼睛,我们就会看到遍布宇宙的超新星、中子星、伽马射线暴、黑洞吸积盘都在像灯塔一样源源不断地辐射能量,让整个天空都变成高能天体的世界。
  还有一个科学概念需要说明,那就是×射线的“软硬”之分。×射线和可见光一样,本质上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波长与能量不同,所以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射线因为波长极短,能量又很高,在传播的时候更接近粒子。按照科学家的传统划分,能量在20千电子伏(keV)以上的×射线,被称为硬×射线;能量在10 keV以下的,就被称为软×射线。高能天体发出的硬×射线,更容易穿透宇宙尘埃和气体云团,不受它们的遮挡。


  然而,要想获得硬×射线的天空图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最大的困难在于X射线穿透力太强,当我们把一台普通的光学望远镜对准×射线天体的时候,×射线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在镜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而是直线穿过镜面,另有一部分被吸收。因此,使用普通的光学成像系统,无法汇聚零散的×射线光子来形成较为明亮且可被识别的天文图像。所以早期的×射线观测都是简单地探测来自天体源的光子数目,没有空间分辨能力。
  要给×射线成像,一般要用到“掠入射”这一物理现象,也就是让望远镜的镜片尽可能光滑,并让×射线从侧面入射。这时反射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与“打水漂”的原理比较相似。整个接收器被设计成光滑的漏斗形状,并具有多层嵌套结构,×射线在其中不断反射前进,就会在漏斗尾部汇聚起来。


  1999年,欧洲空间局发射的XMM牛顿空间望远镜实现了能量在10keV以下的软X射线聚焦成像;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标志着×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钱德拉”的镜面有多平滑呢?如果把这个镜面放大到地球一样大小,按照镜面的粗糙程度计算,这个“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只有不到2米高。
  然而,对硬×射线来说,即使这么平滑的镜面反射概率仍然太低。直到2012年,美国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 r SpectroscopicTelescope Array)才以世所罕见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硬×射线聚焦成像,将能够成像的能量范围提高到了79 keV。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镜面由高密度材料和低密度材料反复重叠200层左右镀成,每层的厚度和表面精度都达到了原子量级。由于这项技术加工难度巨大,装配周期长,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一种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的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编码成像技术并不追求直接汇聚×射线,而是在探测器阵列前面加上一块具有编码孔的遮挡板。不同方向入射的光子流穿过编码板,在探测器上会形成不同形态的投影叠加,就像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形成光斑一样。不同方向入射的X射线经过编码板后会形成不同的投影,利用数学模型,从投影可以反推得到入射×射线的方向,从而实现成像。但是编码成像技术也有缺点,它需要编码板和探测器定位极为精准,而且由于编码板的遮挡,入射的×射线受到过滤,探测效率较低。
  如果能有效解决硬×射线空间分辨的技术难题,就可以实现许多新的科学目标,包括对高能天体做定点观测、获得巡天观测图像、追踪短时爆发现象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会将高能天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瞄准这一历史契机,中国科学家开始着手建造新的观测设备,也就是2018年年初刚刚投入科学观测运行的“慧眼”硬×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Telescope,简称HXMT)。
  “慧眼”是如何突破上面这些技术瓶颈的呢?“慧眼”团队的老一辈核心成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惕碚院士和吴枚研究员,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孜孜不倦地思索着如何改进×射线成像的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探索出“直接解调”的方法,即通过准直器来限制入射的×射线,只允许与准直器成一定夹角的X射线穿过,实现对入射X射线的调制。在数据处理中,他们使用非线性数学手段,直接解原始的测量方程,实现反演成像。由于更充分地利用了测量对象和测量仪器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直接解调可以得到比用传统方法更好的成像效果。与复杂昂贵的编码孔径成像系统相比,用简单的准直探测器扫描数据直接解调成像分辨率高,同时噪音干扰被有效抑制,背景异常干净,从而用简单成熟的硬件技术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硬×射线巡天。
  经过长期不懈的试验改进,直接解调接收系统的研发顺利完成。卫星在运行中,通过调整姿态使准直器扫过天空的不同地区,就可测量得到天空×射线强度的分布,实现硬×射线成像。而且,由于“慧眼”采用了非成像探測器,探测器的数目由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的10000个降到了只有18个,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学数据读出的流量需求,同时降低了功耗。相较于其他×射线空间望远镜,“慧眼”具有更大的面积,因而在观测短时间瞬变和爆发源时,就可以一次性探测到更多的光子数,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
其他文献
最近,国内外很多网友都表示自己目击了一个非常科幻的场景,那就是星星竟然排着长队从天空中划过。   我们都知道,星星是不可能排着队移动的,所以这要么是什么来自外太空的不明飞行物,要么就是人为造成的。当然,这一定不是外星来的飞船舰队,它们其实叫作“星链”(Starklink),来自地球人埃隆.马斯克的公司。   如果你不知道埃隆.马斯克是谁,那么这3点就足以让你大致了解他了:支付工具PayPal的创始
期刊
失重是太空带给所有人的第一直观印象,因此在诸多太空科幻作品中都能看到人工重力这个概念,但由于艺术正确、拍摄方便优先而非科学正确优先的本质,这些影视作品在对科学幻想进行实景展示时,都做了不同程度的妥协。现在就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当一回吹毛求疵的“死理性派”,来分析一下在大家熟知的几部太空科幻影视作品中,所展现的人工重力,究竟有几分科幻,几分现实。   首先需要说明:重力,或称引力,本质上并不是力。爱
期刊
2020年开局   蓝色星球驶入艰难纪元   为守护心中温暖宇宙和身边爱人亲朋   很多人肩负使命,向暗夜深处逆行   更多人,怀抱信念,彼此隔绝,闭门在家   庞大的陆地与海洋突然空旷   城市寂静,村落掩门   我们集体踏入一场漫长的时空旅行   房间如同船舱   口罩和手套就是宇航服   每個人运行在自己的空间轨道   日夜驻留,遥相守护   信念化作风,终于吹落坚冰,消融冬雪   爱则点亮
期刊
对于现代人的起源以及他们如何成为存活至今的优势物种,科学家一直存在多种争论。长期以来,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发掘的化石和物品,来获得人类祖先的相关信息。比如,骨骼可以告诉我们他们长什么样子,牙齿能够揭示他们的饮食状况,日常工具、艺术品可以讲述有关他们文化的故事,等等。   有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的每个细胞都可能含有来自人类灭绝物种的遗传密码碎片。DNA研究能够揭示我们与那些未知神秘种群的关系。   基因
期刊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科学圣殿里有七大神兽: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巴甫洛夫的狗、麦克斯韦妖、莎士比亚的猴子、薛定谔的猫和洛伦兹的蝴蝶。分别对应着微积分、经典力学、生物学、热力学第二定律、概率论、量子力学和混沌学。  这七大神兽独霸一方,各擅胜场:芝诺的乌龟时空双修能缩地成寸,拉普拉斯兽明察大道推演万物,巴甫洛夫的狗能瞬时响应抗拒理性,
期刊
天文望远镜是天文学家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随着望远镜各方面性能的提高和改进,天文学也正经历着巨大的飞跃,迅速推进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你是我的眼”,这句脍炙人口的歌词准确道出了现代天文望远镜与天文工作者之间的关系。  从伽利略磨制的第一架33倍率小型折射望远镜,到2016年在中国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落成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现
期刊
沙漠怪圈?如果从纳米比亚的高空俯瞰,幸运的话你将有机会看到分布在茫茫沙海中的许多怪圈:连绵成片的野草仿佛依循着某种神奇的规律,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形成一个圆形的"禁区"。在那里,红色的沙土裸露在外,任何植物都不能生长。
期刊
1940年2月27日清晨,化学家马丁·卡门坐在寒冷黑暗的警察局里。警方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实验室外逮捕了这位衣冠不整的科学家,他们指控他涉嫌参与前一天晚上发生的一系列谋杀案。   但警方无法确定卡门犯了什么罪,因为这位科学家过去3天一直被关在实验室里,和他的同事——化学家塞缪尔·鲁本一起,做一个把氘粒子投射到一小块石墨样品上的实验。被释放后,卡门回家小睡了一会儿,然后回到实验室,做出了20世纪最
期刊
“我不是吸血鬼!”2018年11月,硅谷投资人彼得·蒂尔(PeterThiel)在《纽约时报》的年度论坛上说了这么一句话。   过去几年,坊间一直流传一个八卦:为了实现长生不老,彼得·蒂尔开始往自己身体里注射年轻人的血液。甚至有媒体写道:“彼得·蒂尔每个季度都会花费4万美元,从一名18岁的年轻人那里获得新鲜血液。”由此,彼得·蒂尔被冠以“吸血鬼”的名号。   这并不是蒂尔第一次试图对抗衰老和死亡。
期刊
当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未知探索领域。  在2000多年的時间里,我们一直争论着宇宙的生命形式,尤其是宇宙中是否潜在地外高等智慧生命。然而,这场争论似乎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这种局面很可能已经接近尾声。在过去20年的系外行星革命中,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充满了系外行星。更令人兴奋的是,我们掌握到这些星球的大气层可能暗示生命形式存在的直接证据,用于证实地外生命形式的存在。  在未来几十年里,我们可能最终获得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