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文观测技术与接收信号的波长密切相关。在可见光波段,哈勃空间望远镜已做出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但在更短波长的×射线高能领域,尚有若干重大科学问题有待突破。这为中国空间天文探测冲击世界领先水平提供了难得机遇。
高能天体物理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极端物理环境中的神秘天体,包括超新星爆发之后的致密残骸——中子星或黑洞。它们与星系的产生和演化,以及时空和物质的基本物理特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人类架设起一座气体动力学、粒子加速和辐射过程的天然实验室。这些高能天体在可见光波段通常都很暗弱,有些还被厚厚的尘埃遮挡;但如果有一双观察×射线的眼睛,我们就会看到遍布宇宙的超新星、中子星、伽马射线暴、黑洞吸积盘都在像灯塔一样源源不断地辐射能量,让整个天空都变成高能天体的世界。
还有一个科学概念需要说明,那就是×射线的“软硬”之分。×射线和可见光一样,本质上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波长与能量不同,所以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射线因为波长极短,能量又很高,在传播的时候更接近粒子。按照科学家的传统划分,能量在20千电子伏(keV)以上的×射线,被称为硬×射线;能量在10 keV以下的,就被称为软×射线。高能天体发出的硬×射线,更容易穿透宇宙尘埃和气体云团,不受它们的遮挡。
然而,要想获得硬×射线的天空图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最大的困难在于X射线穿透力太强,当我们把一台普通的光学望远镜对准×射线天体的时候,×射线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在镜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而是直线穿过镜面,另有一部分被吸收。因此,使用普通的光学成像系统,无法汇聚零散的×射线光子来形成较为明亮且可被识别的天文图像。所以早期的×射线观测都是简单地探测来自天体源的光子数目,没有空间分辨能力。
要给×射线成像,一般要用到“掠入射”这一物理现象,也就是让望远镜的镜片尽可能光滑,并让×射线从侧面入射。这时反射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与“打水漂”的原理比较相似。整个接收器被设计成光滑的漏斗形状,并具有多层嵌套结构,×射线在其中不断反射前进,就会在漏斗尾部汇聚起来。
1999年,欧洲空间局发射的XMM牛顿空间望远镜实现了能量在10keV以下的软X射线聚焦成像;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标志着×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钱德拉”的镜面有多平滑呢?如果把这个镜面放大到地球一样大小,按照镜面的粗糙程度计算,这个“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只有不到2米高。
然而,对硬×射线来说,即使这么平滑的镜面反射概率仍然太低。直到2012年,美国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 r SpectroscopicTelescope Array)才以世所罕见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硬×射线聚焦成像,将能够成像的能量范围提高到了79 keV。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镜面由高密度材料和低密度材料反复重叠200层左右镀成,每层的厚度和表面精度都达到了原子量级。由于这项技术加工难度巨大,装配周期长,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一种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的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编码成像技术并不追求直接汇聚×射线,而是在探测器阵列前面加上一块具有编码孔的遮挡板。不同方向入射的光子流穿过编码板,在探测器上会形成不同形态的投影叠加,就像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形成光斑一样。不同方向入射的X射线经过编码板后会形成不同的投影,利用数学模型,从投影可以反推得到入射×射线的方向,从而实现成像。但是编码成像技术也有缺点,它需要编码板和探测器定位极为精准,而且由于编码板的遮挡,入射的×射线受到过滤,探测效率较低。
如果能有效解决硬×射线空间分辨的技术难题,就可以实现许多新的科学目标,包括对高能天体做定点观测、获得巡天观测图像、追踪短时爆发现象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会将高能天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瞄准这一历史契机,中国科学家开始着手建造新的观测设备,也就是2018年年初刚刚投入科学观测运行的“慧眼”硬×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Telescope,简称HXMT)。
“慧眼”是如何突破上面这些技术瓶颈的呢?“慧眼”团队的老一辈核心成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惕碚院士和吴枚研究员,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孜孜不倦地思索着如何改进×射线成像的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探索出“直接解调”的方法,即通过准直器来限制入射的×射线,只允许与准直器成一定夹角的X射线穿过,实现对入射X射线的调制。在数据处理中,他们使用非线性数学手段,直接解原始的测量方程,实现反演成像。由于更充分地利用了测量对象和测量仪器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直接解调可以得到比用传统方法更好的成像效果。与复杂昂贵的编码孔径成像系统相比,用简单的准直探测器扫描数据直接解调成像分辨率高,同时噪音干扰被有效抑制,背景异常干净,从而用简单成熟的硬件技术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硬×射线巡天。
经过长期不懈的试验改进,直接解调接收系统的研发顺利完成。卫星在运行中,通过调整姿态使准直器扫过天空的不同地区,就可测量得到天空×射线强度的分布,实现硬×射线成像。而且,由于“慧眼”采用了非成像探測器,探测器的数目由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的10000个降到了只有18个,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学数据读出的流量需求,同时降低了功耗。相较于其他×射线空间望远镜,“慧眼”具有更大的面积,因而在观测短时间瞬变和爆发源时,就可以一次性探测到更多的光子数,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
高能天体物理之所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是因为它的研究对象是那些极端物理环境中的神秘天体,包括超新星爆发之后的致密残骸——中子星或黑洞。它们与星系的产生和演化,以及时空和物质的基本物理特性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人类架设起一座气体动力学、粒子加速和辐射过程的天然实验室。这些高能天体在可见光波段通常都很暗弱,有些还被厚厚的尘埃遮挡;但如果有一双观察×射线的眼睛,我们就会看到遍布宇宙的超新星、中子星、伽马射线暴、黑洞吸积盘都在像灯塔一样源源不断地辐射能量,让整个天空都变成高能天体的世界。
还有一个科学概念需要说明,那就是×射线的“软硬”之分。×射线和可见光一样,本质上都是电磁波,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只是波长与能量不同,所以在传播过程中显现出来的性质也有所不同。×射线因为波长极短,能量又很高,在传播的时候更接近粒子。按照科学家的传统划分,能量在20千电子伏(keV)以上的×射线,被称为硬×射线;能量在10 keV以下的,就被称为软×射线。高能天体发出的硬×射线,更容易穿透宇宙尘埃和气体云团,不受它们的遮挡。
然而,要想获得硬×射线的天空图像,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最大的困难在于X射线穿透力太强,当我们把一台普通的光学望远镜对准×射线天体的时候,×射线不会像可见光那样在镜面上发生反射或折射,而是直线穿过镜面,另有一部分被吸收。因此,使用普通的光学成像系统,无法汇聚零散的×射线光子来形成较为明亮且可被识别的天文图像。所以早期的×射线观测都是简单地探测来自天体源的光子数目,没有空间分辨能力。
要给×射线成像,一般要用到“掠入射”这一物理现象,也就是让望远镜的镜片尽可能光滑,并让×射线从侧面入射。这时反射率就会大大提高——这与“打水漂”的原理比较相似。整个接收器被设计成光滑的漏斗形状,并具有多层嵌套结构,×射线在其中不断反射前进,就会在漏斗尾部汇聚起来。
1999年,欧洲空间局发射的XMM牛顿空间望远镜实现了能量在10keV以下的软X射线聚焦成像;美国航空航天局的钱德拉X射线空间望远镜标志着×射线天文学从测光时代进入了光谱时代。“钱德拉”的镜面有多平滑呢?如果把这个镜面放大到地球一样大小,按照镜面的粗糙程度计算,这个“地球”上最高的山峰只有不到2米高。
然而,对硬×射线来说,即使这么平滑的镜面反射概率仍然太低。直到2012年,美国发射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clea r SpectroscopicTelescope Array)才以世所罕见的制造工艺实现了硬×射线聚焦成像,将能够成像的能量范围提高到了79 keV。核光谱望远镜阵列的镜面由高密度材料和低密度材料反复重叠200层左右镀成,每层的厚度和表面精度都达到了原子量级。由于这项技术加工难度巨大,装配周期长,并没有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另外一种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开发出的编码孔径成像技术。编码成像技术并不追求直接汇聚×射线,而是在探测器阵列前面加上一块具有编码孔的遮挡板。不同方向入射的光子流穿过编码板,在探测器上会形成不同形态的投影叠加,就像太阳通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形成光斑一样。不同方向入射的X射线经过编码板后会形成不同的投影,利用数学模型,从投影可以反推得到入射×射线的方向,从而实现成像。但是编码成像技术也有缺点,它需要编码板和探测器定位极为精准,而且由于编码板的遮挡,入射的×射线受到过滤,探测效率较低。
如果能有效解决硬×射线空间分辨的技术难题,就可以实现许多新的科学目标,包括对高能天体做定点观测、获得巡天观测图像、追踪短时爆发现象等。这些目标的实现会将高能天文学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瞄准这一历史契机,中国科学家开始着手建造新的观测设备,也就是2018年年初刚刚投入科学观测运行的“慧眼”硬×射线调制望远镜(Hard X-ray ModulationTelescope,简称HXMT)。
“慧眼”是如何突破上面这些技术瓶颈的呢?“慧眼”团队的老一辈核心成员——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惕碚院士和吴枚研究员,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在孜孜不倦地思索着如何改进×射线成像的问题。经过艰苦努力,他们探索出“直接解调”的方法,即通过准直器来限制入射的×射线,只允许与准直器成一定夹角的X射线穿过,实现对入射X射线的调制。在数据处理中,他们使用非线性数学手段,直接解原始的测量方程,实现反演成像。由于更充分地利用了测量对象和测量仪器的信息,同样的数据经过直接解调可以得到比用传统方法更好的成像效果。与复杂昂贵的编码孔径成像系统相比,用简单的准直探测器扫描数据直接解调成像分辨率高,同时噪音干扰被有效抑制,背景异常干净,从而用简单成熟的硬件技术就可以实现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硬×射线巡天。
经过长期不懈的试验改进,直接解调接收系统的研发顺利完成。卫星在运行中,通过调整姿态使准直器扫过天空的不同地区,就可测量得到天空×射线强度的分布,实现硬×射线成像。而且,由于“慧眼”采用了非成像探測器,探测器的数目由新一代伽马射线望远镜的10000个降到了只有18个,极大地降低了电子学数据读出的流量需求,同时降低了功耗。相较于其他×射线空间望远镜,“慧眼”具有更大的面积,因而在观测短时间瞬变和爆发源时,就可以一次性探测到更多的光子数,大大增加了数据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