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的提出
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教师和学生从抢时间、拼体力的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和渴求解决的问题。
物理课的复习如何实现最优化?衡量的标准应该从省时、省力、捷径、高效诸方面来考虑。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发现,程序复习法比较符合最优化条件。
二、程序介绍
程序复习法是根据课本内容,按力、热、光、电四个板块进行复习,每板块的复习分为四个程序。
(一)知识归类:即提纲挈领,理线索,抓本质,明目标,变厚书为薄书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给出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范例,然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分章分块归类整理,每章和各板块分别评出“最优小节”二至三篇,供学生传阅。有些章节可由教师事先设计出表格、填空题或问答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书独立完成,对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或师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一程序中,一忌教师包办代替,二忌学生盲目马虎。
(二)理解记忆: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储存在大脑中。物理课切忌死记硬背,但根据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遗忘规律,坚持在理解的前提下,把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和公式、定则等记住,却是学好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教师要举例示
范,指重点、定时间、划范围、教方法,让学生掌握怎样正确理解、科学记忆知识的技巧。举例介绍理解概念定律的常用方法:整体概念支解法、关键字词理解法、内涵外延理解法、举一反三法等;常用的科学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
(三)知识常用:指学生把所学的概念、定律、原理、公式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过程。这一程序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知道、理解、掌握”的“度”。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以“初步、简单、实际”六个字为指导思想组织复习程序。
知识应用程序可分为三个子程序:
1、过好课本作业关。这是学生再过教材关的过程(这一步常常易被学生和新教师所忽视)。但绝非全书作业重做的过程,而是采取浏览、思考、举一反三的方式进行。即先让学生将全章的作业浏览一遍,然后思考其中哪些题目未弄清楚,则重点看书或请教“同桌”或请老师指点,最后总结本章类型题、举一反三。每一板块过完后,学生必交“举一反三类型题”一套(要求附有解答过程),教师将学生格式新颖的类型题精选归类,编成一套题,刻印后发给学生传阅练习,其中要附上编选学生的姓名,并加“自学奖励分”,让学生在自激竞争中巩固知识。
2、简单应用:即典型例题和学生练习的过程。教师示范例题,要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精心求解、规范书写、细心检查、归纳小结、举一反三”的良好习惯。为避免学生盲目做题,张冠李戴的现象,教师应重点把好“三关”: 审题关、小结关、举一反三关。
3、综合运用:即把力、热、光、电各板块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综合应用过程。方法是先复习各板块知识结构(常用幻灯片或大白纸抄出来),然后例题和练习。这一程序一忌教师独占讲台,二忌大搞题海战术。要做到“巧、活、精”。巧——巧选例题、巧设疑问、巧开巧门、巧给方法;活——教法要活、解题思路要活,让学生触类旁通、灵活自如;精——指精讲、精练。
(四)考核评价;主要用来检验考查以上程序的效果实施及补偿教育过程。它包括三个子程序。
1、考查考核:主要方式是笔试和实验操作测评。常按力、热、光、电各部分分别检测一次,然后全书综合模拟测试一至二次。其中实验操作,常采用任课教师组织课代表、班委干部分别把关,实践考核,教师巡回检查的办法进行。
2、自我评价:指学生对自己复习效果的自我检查过程。学生通过“试图回忆法”·“課本目录法”、“试卷检测法”等了解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的地方便作为补救的重点。每次检测的试卷,教师可采取抽样评查,学生对改或自评的方式进行评阅。即每次考试之后,教师将刻印好的理由详尽(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的答案发给学生,最后把试卷收起来取样分析。对共同性问题教师仅作简要讲评,教师主要精力用于分层教学,个别辅导,解答疑难。
3、查漏补缺:指师生共同寻找知识遗忘、疏漏点并及时补救的过程。这一过程力求达到四个功能:即诊断性功能、矫正性功能、调节性功能和强化性功能。教师常采用试卷分析法、师生座谈法、专业反馈法、知识疑点问卷法等方式,让学生把易忘、易淆的知识点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个别同学的问题,可采取同学间“互助”或教师单独辅导质疑,共同性的问题分专题讲座解决。
三、程序复习法应遵从的九条原则
1、主体主导性原则。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它既是程序复习法的一大特点,又是程序复习法的核心。
2、巩固性原则。指整个程序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技能高效地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应用时能迅速、准确地予以重现。
3、可行性原则。指复习程序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不超大纲,不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负担合理,难易适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要求下都能顺畅地接受知识。
4、最优化原则。指复习的手段、过程、效果均要尽可能达到最优化。这既是程序复习法的立足点,又是程序复习法的归宿。
5、因材施教原则。指各程序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其达到各自预订的目标。
6、启发性原则。指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启迪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达到各自预订的目标。
7、整体性原则。指要使学生掌握整体化、系统化、序列化的知识和技能。
8、互补性原则。指所设计的程序必须具备相辅相成、互为调节、互为补充的功能。
9、激励性原则。指程序的设置要至始至终创造一种竞争激励的氛围。变“受激型”为“自激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
复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复习方法,把教师和学生从抢时间、拼体力的题海战术中解救出来?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非常关心和渴求解决的问题。
物理课的复习如何实现最优化?衡量的标准应该从省时、省力、捷径、高效诸方面来考虑。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发现,程序复习法比较符合最优化条件。
二、程序介绍
程序复习法是根据课本内容,按力、热、光、电四个板块进行复习,每板块的复习分为四个程序。
(一)知识归类:即提纲挈领,理线索,抓本质,明目标,变厚书为薄书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先由教师给出简单明了的知识结构范例,然后让学生通过看书分章分块归类整理,每章和各板块分别评出“最优小节”二至三篇,供学生传阅。有些章节可由教师事先设计出表格、填空题或问答题发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看书独立完成,对有一定难度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或师生通过讨论来完成。这一程序中,一忌教师包办代替,二忌学生盲目马虎。
(二)理解记忆:即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所学的知识消化储存在大脑中。物理课切忌死记硬背,但根据中学生心理、生理特征和遗忘规律,坚持在理解的前提下,把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原理和公式、定则等记住,却是学好物理学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教师要举例示
范,指重点、定时间、划范围、教方法,让学生掌握怎样正确理解、科学记忆知识的技巧。举例介绍理解概念定律的常用方法:整体概念支解法、关键字词理解法、内涵外延理解法、举一反三法等;常用的科学记忆法: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歌诀记忆法、比较记忆法等。
(三)知识常用:指学生把所学的概念、定律、原理、公式进行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过程。这一程序的关键是准确地把握“知道、理解、掌握”的“度”。初中物理教学大纲《《教学目的》》明确指出:“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因此,物理教师要以“初步、简单、实际”六个字为指导思想组织复习程序。
知识应用程序可分为三个子程序:
1、过好课本作业关。这是学生再过教材关的过程(这一步常常易被学生和新教师所忽视)。但绝非全书作业重做的过程,而是采取浏览、思考、举一反三的方式进行。即先让学生将全章的作业浏览一遍,然后思考其中哪些题目未弄清楚,则重点看书或请教“同桌”或请老师指点,最后总结本章类型题、举一反三。每一板块过完后,学生必交“举一反三类型题”一套(要求附有解答过程),教师将学生格式新颖的类型题精选归类,编成一套题,刻印后发给学生传阅练习,其中要附上编选学生的姓名,并加“自学奖励分”,让学生在自激竞争中巩固知识。
2、简单应用:即典型例题和学生练习的过程。教师示范例题,要培养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精心求解、规范书写、细心检查、归纳小结、举一反三”的良好习惯。为避免学生盲目做题,张冠李戴的现象,教师应重点把好“三关”: 审题关、小结关、举一反三关。
3、综合运用:即把力、热、光、电各板块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综合应用过程。方法是先复习各板块知识结构(常用幻灯片或大白纸抄出来),然后例题和练习。这一程序一忌教师独占讲台,二忌大搞题海战术。要做到“巧、活、精”。巧——巧选例题、巧设疑问、巧开巧门、巧给方法;活——教法要活、解题思路要活,让学生触类旁通、灵活自如;精——指精讲、精练。
(四)考核评价;主要用来检验考查以上程序的效果实施及补偿教育过程。它包括三个子程序。
1、考查考核:主要方式是笔试和实验操作测评。常按力、热、光、电各部分分别检测一次,然后全书综合模拟测试一至二次。其中实验操作,常采用任课教师组织课代表、班委干部分别把关,实践考核,教师巡回检查的办法进行。
2、自我评价:指学生对自己复习效果的自我检查过程。学生通过“试图回忆法”·“課本目录法”、“试卷检测法”等了解自己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对于那些不太熟悉的地方便作为补救的重点。每次检测的试卷,教师可采取抽样评查,学生对改或自评的方式进行评阅。即每次考试之后,教师将刻印好的理由详尽(包括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的答案发给学生,最后把试卷收起来取样分析。对共同性问题教师仅作简要讲评,教师主要精力用于分层教学,个别辅导,解答疑难。
3、查漏补缺:指师生共同寻找知识遗忘、疏漏点并及时补救的过程。这一过程力求达到四个功能:即诊断性功能、矫正性功能、调节性功能和强化性功能。教师常采用试卷分析法、师生座谈法、专业反馈法、知识疑点问卷法等方式,让学生把易忘、易淆的知识点全部暴露出来,然后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个别同学的问题,可采取同学间“互助”或教师单独辅导质疑,共同性的问题分专题讲座解决。
三、程序复习法应遵从的九条原则
1、主体主导性原则。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它既是程序复习法的一大特点,又是程序复习法的核心。
2、巩固性原则。指整个程序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知识和技能高效地持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应用时能迅速、准确地予以重现。
3、可行性原则。指复习程序必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适性。不超大纲,不超出学生的接受能力,负担合理,难易适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的教学要求下都能顺畅地接受知识。
4、最优化原则。指复习的手段、过程、效果均要尽可能达到最优化。这既是程序复习法的立足点,又是程序复习法的归宿。
5、因材施教原则。指各程序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其达到各自预订的目标。
6、启发性原则。指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启迪性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其达到各自预订的目标。
7、整体性原则。指要使学生掌握整体化、系统化、序列化的知识和技能。
8、互补性原则。指所设计的程序必须具备相辅相成、互为调节、互为补充的功能。
9、激励性原则。指程序的设置要至始至终创造一种竞争激励的氛围。变“受激型”为“自激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