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资本市场在这一进程中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创新驱动发展”是今年两会的一个关键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党委书记、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涛雄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领悟其根本内涵,一是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必然逻辑,二是顺应当前所处时代背景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过去更多的是追赶性的发展,吸收世界的先进技术,完成其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进程,但是发展到今天,该学的、该补的课、该进行的工业化都已经差不多了,再往前发展必然要靠创新来驱动,需要做各个国家之前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中国自己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逻辑。”刘涛雄说,很多工业化国家都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要看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现在正好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开端,特别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像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实用阶段,有人也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虽然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是总体大家都认为,现在又是一波新的技术革命的开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能不能赶上最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前景怎么样。”刘涛雄认为,现在碰上新的科技革命,所以创新驱动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特别是在各国之间存在贸易战苗头的档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尤为突出。
“在当前这个时点上,全球经济很疲弱,世界经济目前的出路,就在于科技进步。”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向《经济》记者表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谁能把东西卖出去,谁就发财,实现经济发展。
所以从全球经济来看,在没有一个好的消费热点、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那大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抢市场份额。“要抢得过别人,自己必须比较强,本来全球经济要发展,需要产品创新,但是产品创新上不去,所以世界各国只好在工艺或生产技术方面各自进行创新,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的生產技术比较高,成本又低,谁就能抢到更大的份额,谁的日子就好过。”苏剑说。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15%,以3%-4%的全球经济增速带动6%-7%的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愈发困难。而美国301调查对于中国进口设限的,恰恰是我国竞争力提升较快、出口增速较快的行业,这部分产业也是我们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所需依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01调查对于技术转让以及投资收购的限制,也增加了我国产业层面实现技术赶超的难度。但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降低对于海外的依赖,也是我国在转向创新驱动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中信建投宏观研究员黄文涛向《经济》记者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还拥有广大而有潜力的国内市场,并且在政治上我国也更加独立自主,拥有更多的反制手段,因此,在中国的人才储备与科研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的背景下,贸易战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中国未来转型发展的道路。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看来,中国提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美国挑起贸易战列出来的全是电子、高新技术、新能源车、智能手机、高铁设备这些中高端的、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产品。所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就要靠创新驱动。”
牛犁告诉《经济》记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十九大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新的动能来加快经济运行。“既然要向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整体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自己研发,自己干,现在我们在高铁、核电、造船等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都是自主创新、努力的结果。”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不断加快,要真正做大用创新驱动发展未来还有哪些路要走?
刘涛雄表示,真正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做的工作非常多。
“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在于体制机制上,因为创新驱动发展不仅在某一个点上,更多的要营造合适的体制机制环境,让整个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发展起来。”刘涛雄说,体制机制的核心命题,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怎么样能够让创新的活力迸发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和市场要各自做不同的事情,而且要相互配合。
刘涛雄分析称,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很多真正面向应用的创新绝大部分是在市场中生长出来的,是企业来完成的,企业是创新的真正主体,那么要让企业去做这件事情,让市场成为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就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比如金融体系的安排、市场进入的门槛等,因为创新的行为很多时候是新的产业对旧的产业的替代,如果新的产业进来的门槛和成本太高,替代就很难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所以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制度环境。
“过去我们国家的发展更多的是学习、模仿发达国家,现在要进入自主创新,这两种状态所需要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相应制度的完善。创新的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不是说只靠市场就够了,更多的面向应用的创新,绝大部分是由市场来完成的,但是这些市场做的工作也不是从无到有或凭空产生的,一些重大的、原始的知识创造更多的是靠政府的支持,靠一些研究单位、科学家来完成的,所以创新体系的形成就需要市场有市场的职能,政府有政府的职能,政府要弥补市场的不足,更多地支持那些基础研究,这些基础研究是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去支持那些风险非常高的探索性的工作。”刘涛雄说,在这一点上,政府不能缺位。
在苏剑看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政府给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松绑,把科研经费给充足一点,然后放手让那些单位去做,不要搞政治评奖、项目评测,以往政府分配的资源一般都是效率很低,分到了一些不需要的人手里,需要的人拿不到钱。 第二件事是把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搞好。“例如高校要评职称,科研院所要评研究员也是职称,那么这个时候评价机制是什么?评价机制如果好,大家就有积极性去好好做科研,如果这项技术不好,大家就只能想着去拉关系、走后门,所以你投资源进去,其中可能就打了水漂。”
在牛犁看来,建立体制机制来培育完善这个环境,当下努力要推进的,还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产权保护,企业好不容易研发出新东西,一夜之间都给人家模仿了,那没戏了,企业就亏大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结果该收获的时候被别人剽窃了,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做到位。第二是要素市场化,我们的商品完全市场化了,但是劳动力、人才、资金、资本这些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下一步要努力推进这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从近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市场能够驱动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市场的助推作用。在刘涛雄看来,“金融市场助推创新发展,就是让资本能够去发现创新的机会,创新的机会是非常分散的,而且有时候不能提前预料,或者能够去计划好,那谁来识别这些创新的机会、去鼓励这些创新的行为?资本市场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现代的、非常完善的市场风险投资体系,从种子阶段开始,来识别市场创新的机会,给创新的行为一个价格。创新能够同步发展起来从根本上来讲,是我去做了创新而且是正确的创新,我可以被市场所认可,我的正确的创新到底是有多大价值,谁来定价和评估呢?这都要资本市场的发育,就是给投资者识别的机会,对创新的价值进行评估。”刘涛雄说,一个完善的鼓励创新的资本市场是创新的必须条件。
对此,牛犁表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当中,创新研发一定是市场为主体,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的功能发挥是在基础研发领域。“比如投入了大量钱,但是一时不能見效、长期才能见效的,这些企业熬不到收获的时候就已经倒闭了,所以基础研发领域需要政府来引导,但是将来我们的技术要商业化、市场化,那肯定是要依赖企业、依赖市场,市场才是真正的主体,这个方向是很明确的。”牛犁说,资本市场要加大对于创新的支持力度,我们现在提出相关的改革都是在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资本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向《经济》记者介绍称,现在谈得很热的BAT回归,这都是去鼓励这些资金支持创新发展,不管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好,或者出台一些政策去鼓励创新,都是在用资产扶持这些科技产业的发展,这是金融行业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我们有很多政策陆续出台,包括产业引导资金等,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大概有七八项科技方面的重点扶持领域,包括制造强国、AI人工智能等,围绕这些领域的创新,实际上都是资本重点投资、关注的方向,在资本投资上早就已经出现了,例如概念股的涨幅。”尹振涛透露。
刘涛雄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为起步相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发展是非常快的,例如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可以说非常惊人,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风险投资,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活跃的地方,这就说明资本市场已经在创新面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毕竟时间短,体制机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资本对创新最初的尝试,一般称之为种子基金。我们的创业板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板,起的作用还比较小,不完善,下一步就是要把从最源头的知识创新的市场,一直到最后比较成熟的企业的资本市场,逐步完善整个系列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刘涛雄说,一个好的、发达的资本市场的普遍规律就是,长期的价值投资。“比如几十年之前,企业家要去做一个投资,如果要等到十年以后才能见收益,这种事情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去做,但是如果有一个很成熟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一棒、一棒地交下去,可能十年以后才能见效益的事现在也有企业家愿意去投资。所以衡量鼓励创新的资本市场健全的程度怎么样有很多指标,最简单的就是去看多久以后才能产生效益,现在的市场上有多少人去投资。这个市场越健全,越久以后才能产生效益的事,就越可能现在就有人去做。”
对此,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向《经济》记者分析了他的观察情况。“现在我们需要一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去跃进,只能靠自主创新,因为外部后发优势没了。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之前的CDR回归、独角兽上市等政策引领,其实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通过资本和产业更紧密的连接来带动整个结构调整。”
据他介绍,目前资本市场比较看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游的智能制造、自动化领域,这些中游需要一些新的技术,包括新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创造性破坏,还包括上游的一些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这两个领域一般都是技术进步的根基,此外,市场还关注军民融合,就是军工的高技术,这种溢出效应带动整个民企技术的发展。
世界经济的出路在于科技进步
“创新驱动发展”是今年两会的一个关键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党委书记、经济研究所所长刘涛雄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领悟其根本内涵,一是符合中国发展阶段的必然逻辑,二是顺应当前所处时代背景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过去更多的是追赶性的发展,吸收世界的先进技术,完成其他发达国家已经完成的进程,但是发展到今天,该学的、该补的课、该进行的工业化都已经差不多了,再往前发展必然要靠创新来驱动,需要做各个国家之前都没有做过的事情,这是中国自己发展的一个必然的逻辑。”刘涛雄说,很多工业化国家都是这样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要看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
“现在正好处在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开端,特别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像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也开始大规模进入实用阶段,有人也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虽然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但是总体大家都认为,现在又是一波新的技术革命的开端,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因为一个国家的发展能不能赶上最新的世界科技革命的潮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发展前景怎么样。”刘涛雄认为,现在碰上新的科技革命,所以创新驱动发展就显得特别重要。
特别是在各国之间存在贸易战苗头的档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尤为突出。
“在当前这个时点上,全球经济很疲弱,世界经济目前的出路,就在于科技进步。”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向《经济》记者表示,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产能过剩,谁能把东西卖出去,谁就发财,实现经济发展。
所以从全球经济来看,在没有一个好的消费热点、没有新产品的情况下,那大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抢市场份额。“要抢得过别人,自己必须比较强,本来全球经济要发展,需要产品创新,但是产品创新上不去,所以世界各国只好在工艺或生产技术方面各自进行创新,谁在这方面做得好,谁的生產技术比较高,成本又低,谁就能抢到更大的份额,谁的日子就好过。”苏剑说。
由此可见,随着中国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已经超过15%,以3%-4%的全球经济增速带动6%-7%的中国经济增速已经愈发困难。而美国301调查对于中国进口设限的,恰恰是我国竞争力提升较快、出口增速较快的行业,这部分产业也是我们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的过程中,所需依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301调查对于技术转让以及投资收购的限制,也增加了我国产业层面实现技术赶超的难度。但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降低对于海外的依赖,也是我国在转向创新驱动过程中的必经之路。中信建投宏观研究员黄文涛向《经济》记者表示,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不同的是,中国还拥有广大而有潜力的国内市场,并且在政治上我国也更加独立自主,拥有更多的反制手段,因此,在中国的人才储备与科研水平与美国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的背景下,贸易战并不会在根本上改变中国未来转型发展的道路。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看来,中国提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美国挑起贸易战列出来的全是电子、高新技术、新能源车、智能手机、高铁设备这些中高端的、具有自主研发创新能力的产品。所以我们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就要靠创新驱动。”
牛犁告诉《经济》记者,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几年前就已经提出来,十九大提出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要培育新的动能来加快经济运行。“既然要向高质量发展,要增强整体的竞争实力,就必须自己研发,自己干,现在我们在高铁、核电、造船等许多领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这都是自主创新、努力的结果。”
营造创新驱动发展大环境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步伐不断加快,要真正做大用创新驱动发展未来还有哪些路要走?
刘涛雄表示,真正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做的工作非常多。
“最重要的问题,首先在于体制机制上,因为创新驱动发展不仅在某一个点上,更多的要营造合适的体制机制环境,让整个市场和社会各方面发展起来。”刘涛雄说,体制机制的核心命题,最重要的还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怎么样能够让创新的活力迸发出来,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政府和市场要各自做不同的事情,而且要相互配合。
刘涛雄分析称,从市场的角度来讲,很多真正面向应用的创新绝大部分是在市场中生长出来的,是企业来完成的,企业是创新的真正主体,那么要让企业去做这件事情,让市场成为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就需要有相应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比如金融体系的安排、市场进入的门槛等,因为创新的行为很多时候是新的产业对旧的产业的替代,如果新的产业进来的门槛和成本太高,替代就很难发生,这就是所谓的创造性破坏,所以需要有利于创新的市场制度环境。
“过去我们国家的发展更多的是学习、模仿发达国家,现在要进入自主创新,这两种状态所需要的市场环境和制度有很大区别,这就需要相应制度的完善。创新的工作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不是说只靠市场就够了,更多的面向应用的创新,绝大部分是由市场来完成的,但是这些市场做的工作也不是从无到有或凭空产生的,一些重大的、原始的知识创造更多的是靠政府的支持,靠一些研究单位、科学家来完成的,所以创新体系的形成就需要市场有市场的职能,政府有政府的职能,政府要弥补市场的不足,更多地支持那些基础研究,这些基础研究是创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去支持那些风险非常高的探索性的工作。”刘涛雄说,在这一点上,政府不能缺位。
在苏剑看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需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政府给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松绑,把科研经费给充足一点,然后放手让那些单位去做,不要搞政治评奖、项目评测,以往政府分配的资源一般都是效率很低,分到了一些不需要的人手里,需要的人拿不到钱。 第二件事是把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员的评价机制搞好。“例如高校要评职称,科研院所要评研究员也是职称,那么这个时候评价机制是什么?评价机制如果好,大家就有积极性去好好做科研,如果这项技术不好,大家就只能想着去拉关系、走后门,所以你投资源进去,其中可能就打了水漂。”
在牛犁看来,建立体制机制来培育完善这个环境,当下努力要推进的,还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是产权保护,企业好不容易研发出新东西,一夜之间都给人家模仿了,那没戏了,企业就亏大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资金,结果该收获的时候被别人剽窃了,知识产权保护一定要做到位。第二是要素市场化,我们的商品完全市场化了,但是劳动力、人才、资金、资本这些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下一步要努力推进这些要素的市场化改革。”
从近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市场能够驱动创新,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金融市场的助推作用。在刘涛雄看来,“金融市场助推创新发展,就是让资本能够去发现创新的机会,创新的机会是非常分散的,而且有时候不能提前预料,或者能够去计划好,那谁来识别这些创新的机会、去鼓励这些创新的行为?资本市场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现代的、非常完善的市场风险投资体系,从种子阶段开始,来识别市场创新的机会,给创新的行为一个价格。创新能够同步发展起来从根本上来讲,是我去做了创新而且是正确的创新,我可以被市场所认可,我的正确的创新到底是有多大价值,谁来定价和评估呢?这都要资本市场的发育,就是给投资者识别的机会,对创新的价值进行评估。”刘涛雄说,一个完善的鼓励创新的资本市场是创新的必须条件。
对此,牛犁表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完善的过程当中,创新研发一定是市场为主体,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的功能发挥是在基础研发领域。“比如投入了大量钱,但是一时不能見效、长期才能见效的,这些企业熬不到收获的时候就已经倒闭了,所以基础研发领域需要政府来引导,但是将来我们的技术要商业化、市场化,那肯定是要依赖企业、依赖市场,市场才是真正的主体,这个方向是很明确的。”牛犁说,资本市场要加大对于创新的支持力度,我们现在提出相关的改革都是在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资本密切关注创新主题
资本的参与热情也空前高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向《经济》记者介绍称,现在谈得很热的BAT回归,这都是去鼓励这些资金支持创新发展,不管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也好,或者出台一些政策去鼓励创新,都是在用资产扶持这些科技产业的发展,这是金融行业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现在我们有很多政策陆续出台,包括产业引导资金等,十九大报告提到了大概有七八项科技方面的重点扶持领域,包括制造强国、AI人工智能等,围绕这些领域的创新,实际上都是资本重点投资、关注的方向,在资本投资上早就已经出现了,例如概念股的涨幅。”尹振涛透露。
刘涛雄认为,我国的资本市场因为起步相对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发展是非常快的,例如中国风险投资市场的发展可以说非常惊人,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风险投资,可以说是全世界最活跃的地方,这就说明资本市场已经在创新面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另一方面,毕竟时间短,体制机制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比如资本对创新最初的尝试,一般称之为种子基金。我们的创业板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创业板,起的作用还比较小,不完善,下一步就是要把从最源头的知识创新的市场,一直到最后比较成熟的企业的资本市场,逐步完善整个系列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刘涛雄说,一个好的、发达的资本市场的普遍规律就是,长期的价值投资。“比如几十年之前,企业家要去做一个投资,如果要等到十年以后才能见收益,这种事情基本上也不太可能去做,但是如果有一个很成熟的、比较健全的资本市场,一棒、一棒地交下去,可能十年以后才能见效益的事现在也有企业家愿意去投资。所以衡量鼓励创新的资本市场健全的程度怎么样有很多指标,最简单的就是去看多久以后才能产生效益,现在的市场上有多少人去投资。这个市场越健全,越久以后才能产生效益的事,就越可能现在就有人去做。”
对此,华创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君向《经济》记者分析了他的观察情况。“现在我们需要一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去跃进,只能靠自主创新,因为外部后发优势没了。所以在这个背景下,之前的CDR回归、独角兽上市等政策引领,其实都是出于这样的考量,通过资本和产业更紧密的连接来带动整个结构调整。”
据他介绍,目前资本市场比较看好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中游的智能制造、自动化领域,这些中游需要一些新的技术,包括新的组织形式来进行创造性破坏,还包括上游的一些新材料、新能源领域,这两个领域一般都是技术进步的根基,此外,市场还关注军民融合,就是军工的高技术,这种溢出效应带动整个民企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