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全球公共危机治理新挑战及中国智慧

来源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全球公共危机呈现出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扭结相缠、风险全球化程度加剧、信息技术影响凸显、次生危机复杂性加剧等一系列新特征.现行全球公共危机治理体系面临着诸多挑战,特别是资本的扩张本性导致全球公共危机治理实践忽视生产力发展实际并违背世界历史运行总体规律.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发展大势,以全人类共同利益为基本出发点,在推进全球公共危机治理进程中,努力构建全球公共危机治理共同体.作为世界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同世界各国一道积极应对全球公共危机治理新挑战,推动全球公共危机治理共同体的建构,为实现有效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视,作为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逐步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它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缩小了我们和世界的距离.邻里间从原来的唠嗑到后来的集体看电视剧;家庭里的饭后活动从原来的读书看报变成看新闻联播;孩子们放学后的娱乐也从原来的捉迷藏、跳皮筋变成看动画片.每个人都在小小的电视里找到了自己的“新世界”.
期刊
纵观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从殷、周的甲骨文、金文,到秦时的大篆、小篆及稍后的隶书,直至汉末的楷书、宋代刻板印刷的宋体,汉字逐渐从以象形为主的图画性文字过渡到以表意为主的符号性文字.汉字构造法,展现了汉字产生和孳乳发展的历史.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的形体结构尤其在表明词义的功能上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
多年来,“野鸡大学”屡禁不止.外国有之,中国亦有之.民办者有之,官办者亦有之.由是笔者想到两个问题:第一,这种大学在我国到底出现于何时?第二,这种大学何以冠名为“野鸡”,而非“野鸭”“野猪”之类?
期刊
清代书法大家何绍基(1799-1873),分明是湖南道州人(今永州道县),却见他自署“九子山人”,让笔者好生纳闷.后去读他的诗,才有了幡然之悟.rn道光二十年(1840)二月五日,历任工部、吏部、户部尚书等朝廷要职的何凌汉(何绍基父亲)去世了.那年八月,何绍基扶柩自京南归返乡,十二月抵达长沙,厝居南门外洪恩寺.他四处为父亲寻找墓地,终在长沙城外河西(今长沙望城)觅得一块叫“九子山”的风水宝地,次年四月葬父于斯.
期刊
国民党元老之一的陈立夫(1900-2001)驰骋国民党政坛22年,曾任过国民党政府教育部长、立法院副院长等职,权倾朝野,跻身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他曾任过国民党中央秘书长、组织部长,操纵国民党党务多年,是CC系掌门人,有“蒋家天下陈家党”之说;他还曾任过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局长,是国民党特务的开山鼻祖.
期刊
在汉、唐、宋几个朝代里,贵族经常享用的牛肉、羊肉,对普通百姓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南宋时期的羊肉价格一度涨到每斤九百钱,连外交官洪迈都感慨“俸薄如何敢买尝”,穷苦百姓只能望而却步.rn不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老百姓吃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宋朝,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老百姓吃上猪肉的机会也多了起来.虽然享受高官厚禄的宋朝士大夫们瞧不起猪肉,说它“贱如土”“贫家不解煮”,但老百姓可不管,北宋都城汴京门外,每天早晨都有猪贩子赶着猪入城.南宋临安城里,也是“肉铺不知其几”,且“每日不下宰数百口”.
期刊
《诗经·小雅·六月》描述了西周宣王时,大臣尹吉甫北征玁狁得胜归来,宴请亲友时的情景.笔者读到“饮御诸友,炰鳖脍鲤”一句时,仿佛置身热闹的大殿,眼前满桌的佳肴美馔,顿觉口舌生津.炰鳖,即以文火煮甲鱼;脍鲤,就是细切鲤鱼肉,也就是今日之生鱼片.
期刊
苏轼的一生,遭遇过不少“小人”,而遭遇“小人”之后,苏轼的姿态与心胸,值得我们学习.rn一rn苏轼人生旅途遭遇的第一个“小人”,叫谢景温.rn谢景温曾经在官场苦苦钻营却成效不大,后来,他把自己的妹妹嫁给王安石的弟弟,这在今天看来,他便与王安石成了姻亲兄弟.王安石那时乃当朝宰相,谢景温的攀附,果然见效,很快跻身朝臣.
期刊
我的老家石镜(属湖南耒阳)长期交通闭塞,未通公路的年代,村民所用生活生产物资全靠肩挑.我父亲少年时代曾跟随爷爷那辈人,到400多里外的广东乐昌挑过盐,来回一趟大半个月,苦不堪言.解放后,县里、公社先后通了公路,人们就不用跑那么远的路了,但用的煤炭依然要翻山越岭,去20多里外的邻县永兴挑回.
期刊
青龙山位于江西吉安市安福县三舍村的东南面,是盆地中央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岗,由于地形突出,山顶上曾修筑了一座碉堡,那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特殊产物.rn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三舍村属较早发展的苏区之一,与毗邻的吉安县梅花村、水源村、天河村同为革命根据地.因三舍村地处山区,便于隐蔽疏散,曾多次集中驻扎工农部队,因此当地人也把三舍称作“小井冈山”.陈毅、曾山、胡耀邦、谭余保等都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活动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