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段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开展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M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低年段自主阅读实践中,很多学生和家长只注重读书的数量,忽视了读书的质量,忽视了阅读习惯与方法,最终导致学生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在小学低年段开展自主阅读教学,教师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除了看一看、想一想,必须得有深度体验,既可以体验自主阅读的乐趣,也能进一步提升阅读能力和自身涵养。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自主阅读;阅读教学
  从幼儿园开始就让学生涉猎绘本阅读,进行阅读的启蒙;小学阶段正式开展文字自主阅读的训练与培养,为学生增长知识与提升内涵奠定一生的基础。本文立足于小学低年段语文教学,努力探究小学低年段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开展。
  一、唯“读书破万卷”的怪圈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直以来是人们鼓励自己勤奋读书的座右铭,这句诗催人上进,指明读书的追求目标,也适用在阅读范畴。可在阅读实践中,很多人歪曲了它的真正意义,走进了唯“读书破万卷”的怪圈。
  “我一共读了100本书。”“我读了140本。”“我读了150本。”……在一次巡班过程中,二(2)班正在召开学期读书反馈会,教师提出了“你本学期一共读了多少本书?比比看,谁是阅读小能手”等类似的问题,台下天真烂漫的学生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回答着。有的小手举到了头顶,有的索性边举手边站起来,有的还在勾着手指,生怕数漏了,导致自己不能评为阅读小能手。“经过汇报,杨英同学本学期一共读了150本书,是真正的阅读小能手,我们一起为他鼓掌。”教师的表扬把反馈会推向了高潮,课室里好不热闹。“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家可要记住!”教师最后进行画龙点睛的总结。随手翻开学生桌面上的《作业登记本》,语文作业中每天都有这样一项:看一本有意义的书。照这样计算,每个学生一个学期至少看了100多本书。
  二、唯任务式、开放式阅读的现象
  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每天阅读。或许是兴趣,或许是任务,或许是压力,學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尽量读够一定数量的书。
  但是,经调查了解,绝大部分小学生自主阅读都是囫囵吞枣式的。
  目前教师还未对学生提过多的阅读要求,也许教师认为学生年纪小,还缺乏一定的阅读能力以满足阅读要求。因此,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只是简单地阅读,只注重一些情节内容,忽视精彩优美的语句。只要学生能快乐地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快乐,让阅读成为兴趣和习惯,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阅读兴致高昂,但这样随意的阅读,学生并不能形成正确的、良好的阅读习惯。
  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曾遇到这样的难题:遣词造句时、落笔写作时,学生词汇贫乏,更遑论委婉动人、引经据典。平时读了那么多书,除了记住书的名字、故事的情景以外,好像什么都没记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可能大家都忽视了“熟读”是模仿、创作的前提。
  三、小学低年段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开展
  (一)必须从习惯抓起
  “百丈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这可见打好扎实基础的重要性。“少成则若性也,习惯若自然也。”从这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若家庭和学校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们怎么做到出口成章或者落笔如行云流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在阅读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1. 引导学生学会随时随地读
  阅读若成为习惯,其实就像呼吸一样自然;阅读若成为乐趣,无人而不自得。不以上课、写作业、做家务、参加运动等为借口,不以看书是教师布置的任务、家长的要求为理由,随手翻,随意看。当学生了解阅读、亲近阅读、爱上阅读,就会随时随地地展开阅读。引导学生在碎片化的时间中进行阅读,不一定要完整地看完一本书,只要每次看上一小段,慢慢地就能积累起来。
  2. 学会必要的背诵
  李白三岁读书,五岁背古籍,诗书过目不忘且能出口成章;胡适四岁就开始读古诗,六岁开始背古文;郭沫若五岁就开始背“四书五经”。近代大作家如鲁迅、老舍、朱自清、徐志摩、钱钟书、林语堂等,都是从幼年开始背诵古诗文。腹中有诗书,靠的是积累。背诵是最好的一种积累方式。它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意识,是一种能力的培养,更是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曾经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两个语文水平相当的学生,要求他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阅读《国学经典故事》。对A生阅读的要求是看,反复看;对B生的阅读要求是除了看,还要选取重点进行背诵。两个学生都十分认真地按照要求自主阅读。一个星期以后,对两个学生进行访问调查:读了《国学经典故事》,你有什么收获?A生将书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人物关系等娓娓道来;B生对故事的情节、人物关系也说了个大概,还能引用书中的名句表达看法。自主阅读的反馈结果显示,背诵式的阅读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让阅读更有层次感,更有内涵。
  3. 学会借助工具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应用多种阅读方法。”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有限,这成为他们阅读的一大障碍。学会使用工具书,能让学生多掌握阅读和学习的方法,多习得自主阅读和学习的能力。教师和家长应该鼓励他们多使用工具书帮助阅读。就阅读而言,最基本的工具书是字典、词典。学生可以借助这些最基本的工具书弄懂阅读中遇到的生字、新词。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使用工具书,家长可以做好榜样,在阅读中遇到生字、生词时,先查阅工具书,学生受到感染,也会对查阅工具书产生兴趣。另外,家长还可以与孩子进行查字典、词典比赛,以提高其的积极性。
  (二)必须有深度体验
  “一天读一本书”的固定模式比较落后,每天机械式的阅读难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明显提升。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成长发展规律,对于他们的自主阅读,我们必须有清晰的原则:允许阅读节奏放慢,阅读内容有限,阅读方式有趣。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边学边思考。当学生对阅读内容越来越熟悉时,会自然而然地与角色对话、与同伴分享,也会通过表演、绘画、辩论等再现故事情境或进行无限的延伸。这样的深度体验,不仅让知识走进了学生的生活,也使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发展了思维能力。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笔者在二年级里布置了以“童话经典再现”为主题的六一活动。这在级里掀起了童话阅读的热潮。学生迫不及待地从各种渠道找到各种不同的童话故事书,并且津津有味地读起来。年级里顺势推出“我爱童话甜甜的味道”演讲比赛、“我手绘我心”童话绘本展览会、“经典·童心”童话故事剧场等。据二(3)班班主任李老师反映,他们班的学生想在童话故事剧场中表演《白雪公主》,并在家长义工的指导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准备工作。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多次集中讨论故事的情节、要表达的理念、角色的分配、道具与服装的设计。在排练的过程中,针对某一个角色、某一个动作、某一个表情、某一句对白等各抒己见,甚至有时争得面红耳赤,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表演的过程中,尽管表现得并不完美,但他们对童话经典的理解非常到位。整个“童话经典再现”活动相当成功,也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学生体会到深度阅读带来的愉悦,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和开拓了思维。
  我国著名电视主持人董卿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端庄、高雅、知性。她曾说过自小喜欢阅读各种经典,至今也坚持每天阅读一小时。武亦姝,自小饱读诗书,实力强大,气魄淡定,不仅拿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的总冠军,还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教育部一再强调:不管语文怎么改革,都不能离开读书。从小好读书,读好书,孩子将不断地从书中获益。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羡慕别人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其实,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也不是囫囵吞枣式的阅读可以做到的。从小喜欢读书,开心读书,使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阅读,多去了解,多去看看,多去体验,多去深化,总会有所收获。
其他文献
楚国郢都上驶来一辆豪华富贵的车辆。车上坐的不是别人,正是楚国士大夫仲由。仲由,大名鼎鼎,提及他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之所以景仰他,不但因为他是孔仲尼的弟子,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天下闻名的大孝子。  豪华车辆徐徐驶进了府邸。  “老爷回来了,老爷回来了!”原来,仲由从临国出访回来。  “快上菜,请老爷用餐。”  不一会儿,家人给仲由端来了山珍海味,鸡鸭鱼肉,这些菜肴色香味俱全,全是上乘的佳肴。这是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流方式,尤其是微信等交流平台,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微信群,不仅方便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还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并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以此增进师生感情。  【关键词】微信群;小学语文;课前预习;阅读能力;教学任务;师生交流  一、微信群概述  1. 微信群的概念  微信群是指通过微信软件,将有共同目标的人组织到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罗家桥虹小学,广州510000)  【摘 要】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工作,因而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应怎样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呢?本文认为,必须从这几方面着手: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和自己的学生;其次,要重视学生个人潜能的发展;再者,要“胸中有书,目中有‘生’”;最后
摘 要: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笔者基于整体观视野下对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考,提出教学策略:整体研读教材,读懂数学本质;整体把握教学,认知螺旋上升;整体设计练习,全面提升能力;整体渗透策略,促进潜力发挥。  关键词:整体观;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数学教学  分数、百分数解决问题的数与量都比较抽象,数量关系复杂且变化多端,对学生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将实践探索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文章指出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具有活动性、主体性、多元性、灵活性的特点,并提出小学数学实践学习课的学习策略和实施策略,以及上好小学数学实践学习课应注意问题,从而在数学实践活动课中体现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体
摘要:阅读对学生有深远的影响。适应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绘本逐渐成为小学英语教师推崇的阅读材料。笔者认为,教师自行创编绘本能够提升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经历以及一些成果,探究教师自编绘本对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价值及策略。  关键词:自编绘本;英语写作;写作能力  一、教师自编绘本的自身优势与价值  绘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图书,由于特别强调图文联系以及图画的叙事性,可以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而猜
摘 要:“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以“研学案”为载体,小组合作学习为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设计有效的研学问题能够引领小组合作学习。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从“设计动手操作的研学问题”和“设计情境性的研学问题”两方面探讨“研学后教”理念下有效的研学问题的设计。  关键词:研学问题;小组合作;合作学习 
【摘 要】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生学习的工具,它拓展了小学生的学习空间,同时也存在着弊端,如沉迷于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而掌握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这是信息时代的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要求。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文章从培养良好的课堂习惯、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学习知识技能、开展课堂游戏、实行小组合作课堂模式、正确使用网
摘 要: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学段课程目标对此尚未涉及,然而在第一学段渗透几何直观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文章阐述第一学段渗透几何直观依托一定载体,通过显性学习和隐性的氛围感受相结合的实践,帮助学生在主动尝试中感受几何直观的价值,积累利用几何直观理解数学的活动经验。  关键词:几何直观;小学数学;第一学段;画图策略  几何直观是数学课程的一个核
摘要:文章通过对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栏目解读,以四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主题“很久很久以前”为例,从“抓住文体特点,明确阅读目标”“激发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1 X联读方式,推动阅读全过程”“建立阅读能力测评,让阅读有实效”四个方面谈谈“快乐读书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统编教材;“快乐读书吧”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一、“快乐读书吧”内容的编排特点及教学存在的问题 整个小学阶段“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