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纳错误信息 生成灵动课堂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决定作为。课堂中学生出现的某些错误,或许也是一种教学资源,如果利用得当,会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
  
  一、透视处理错误信息的失误
  
  [案例一]“求平均数的应用题”教学片段
  教师出示:“一辆汽车上午3小时行270千米,下午5小时行30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
  生1:(270+300)÷(3+5)=71.25(千米)。
  师:很好!谁再来说一说想法?
  生2:老师,我还有一种算法,但结果却与他算的不一样。
  师:既然答案不一样,说明你做错了,一道题目怎么能出现两个不同的答案?快将它改过来吧!
  分析:课堂教学的知识达成度,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于是,有些教师在课堂(特别是公开课)中,惟恐学生出现差错,常千方百计掩盖、封锁学生的不同见解,让学生在模仿中求同,在练习中强化教师所授予的标准方法。
  现代教学论指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并以主体内在的“观念冲突”为主要前提。在上面的片段中,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让学生在与他人交流中找到问题的症结,以求对知识的深刻认知与认同。有学生先求出这辆汽车上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270÷3=90(千米),然后求出这辆汽车下午平均每小时行的千米数,列式为300÷5=60(千米),最后再求题目所问,列式为(90+60)÷2=75(千米)。如果我们让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想法后,以此为契机展开讨论:这种算法到底错在什么地方?我们能否求两个速度的平均数?教师在让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做适当的引导。如果还想再深入一点,可以探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求两个速度的平均数?这样教学,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会大有裨益。
  [案例二]“确定位置”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师:学校在什么位置?
  生1:(4,5)。
  生2:(5,4)。
  教师边点头边说:认为是(5,4)的举手。学生小手如林,教师欣喜,道一声“很好”后,对生1说:你知道了吗?
  分析:这位教师面对不同的见解,能巧妙利用“少数服从多数”的策略,避免了课堂的分歧,求得了统一,让正确的知识迅速植根在学生的头脑里。但是“少数服从多数”是解决生活中许多分歧的一种途径,它不能作为科学论证的手段,因为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在学习知识时使用“少数服从多数”,要考虑它的负面影响:科学探究要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提出,不是依靠“人多与权威”,而是凭借“事实”说话,我们不能给学生灌输用“权威”、“人多”来定夺正确与错误的观点。数学课堂应是人与人对话的阵地,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想法,教师应该为对话提供平台,不以强“欺”弱。面对学生的两种答案,应留出一点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议一议,评一评学校的位置,如果有人用(4,5)表示,又有人用(5,4)表示,会发生什么问题,从而得出不同表示的后果,显示统一的必要性,进而阐述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如果教师再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让出错的学生找出(4,5)的位置,既给该生树立了学习信心,又给全体学生增强了认识。课堂需要教师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但决不是强制灌输,而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让课堂生发出活力。
  
  二、探索接纳错误信息的方法
  
  在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呢?能否将接纳错误信息的方法形象地比喻为学会“点火”、“观火”、“添火”?
  1.“取石点火”——教师要有捕捉的意识。
  我们的课堂,不是不能创造精彩,而是缺少一双慧眼来捕捉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其实,看似平常的一个错误,也能演绎出精彩,只不过需要人将“火”点起。在课堂中,教师不能视学生的分歧为课堂教学的障碍而回避,应把分歧当成一种资源,以争辩的形式,让学生的思维在交锋中提升。我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一课时,有一位学生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如果是3、6、9,那么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如果不是3、6、9,这个数就不能被3整除。”于是,我把问题抛给大家:“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们不妨先命名为‘某某猜想’,但这个猜想是否正确,还需要大家来验证。”在讨论中,有学生赞成,理由是:21的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2+1=3,因而21能被3整除。也有学生反对,根据是:453的各个数位上数的和是4+5+3是12不是3、6、9而453却能被3整除。大家的验证结果,激起了那位学生的灵感,他将自己的想法做了修改:如果一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数的和不是一位数,再把它的和的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一直到是一位数为止,看它是不是3、6、9。这就使原本一个错误的猜想演绎成正确的定理。可见,教师应有发现课堂“生成”的意识和能力,并让学生在探索中体验,在交流中辨明,在师生互动中共同发展。
  2.“隔岸观火”——教师要有平和的心境。
  美国教育家罗恩菲尔德认为“教育应向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在课堂中,当学生出现思维碰撞时,教师要有一个“静观其变”的心境,让学生按自己的希望,充分发挥创造的智慧。
  教师追求表面上的“静”,是为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行计算。应该用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而他却用除数乘被除数的倒数。这样就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主地从正反两方面对问题进行剖析,学会对数学问题作深入的思考,学生学得愉快,理解深刻。
  3.“加油添火”——教师要有调控的智慧。
  在数学课堂中,由于学生对问题的本质理解不够,或对某个错误问题分析的力度、深度还不够,因此常常出现持“错误”论点的人多于持“正确”见解的人。此时,教师应引领学生剖析错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让课堂之“火”更加“旺盛”。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了分歧,有学生认为,因为将平行四边形对折后,两边一样大,而形状也是一样的,所以是轴对称图形。也有学生认为,由于两边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教师启发引导:将平行四边形对折后,再用剪刀沿着折痕剪开,不就能重合了吗?学生据理反驳:在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中,没有让我们剪开,只是看对折以后有没有完全重合。一问一答,促使学生独立思考,对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又拿出一张菱形纸片沿着对角线对折,让学生发现能完全重合。促使学生认识到:一般的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其中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如菱形和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样的教学,既使课堂充满着“火药味”,又使得学生的思维不断碰撞,产生新的火花生成灵动课堂。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成功的开始。一般情况下,课堂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常的独特的智慧。教师应能慧眼识真金,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展示其思维过程,显露错误中的“闪光点”,并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合理成分”激活,让他们自己的思维过程做出修正,助其迈向成功的道路,使错误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化弊为利,使课堂演绎出精彩!
  
  作者单位
  江苏省滨海县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价值。方法:颈椎病患者80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均有40例患者,单纯针灸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针灸推拿组在针灸的基础上加推拿治疗
实际家居空调噪声的大小是与两个因素有关的,一个是产品本身输出的声功率级的大小,另一个是摆放空调的实际家居的声学特点.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提出了干衣机内衣物温度控制问题,应用分布参数控制理论建立了衣物温度控制模型,运用滑摸控制技术,进行了状态反馈控制器设计。模拟结果显示,采用所得到的Bang—Bang式变结构控制
<正> 一、浙江丝绸业走农工科贸一体化体制是必由之路1.生产现状要求走集团化的道路浙江省是全国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及外贸基地之一。浙江丝绸产品在世界享有盛誉,丝、绸产
蜂胶制剂及其应用浙江温州登造坊19号(325000)陈裕光蜂胶又称蜜蜂脂胶,具有愉快的芳香味,由蜜蜂采自乔木,灌木及一些草本植物。由于蜂胶复合物来源于不同品种的植物群、采集场地和时间,因此
无字绘本中的细节有助于幼儿理解故事情节、享受阅读的乐趣。研究选取9名大班幼儿作为调查对象,以《灰袍奶奶和草莓盗贼》这一无字绘本为阅读材料,采用观察和访谈等方法对幼
绘画是一种体现自我主观情感比较强的艺术形式,情感常常是创造者灵感的源泉,绘画艺术是有生命的,而画家所投入的真挚情感,则是其对生活有深刻体验,对生活有独到观察的一种想象反应
研究了MSK(最小频移键控调制)的基本理论,结合MSK信号调制原理,给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MSK信号调制方法,并在MAX+PLUSⅡ采用VHDL语言编程实现了MSK信号调制方法的仿真。根据仿
开发面向行业和过程的三维CAD系统是未来CAD产品发展的趋势。本文论述了一个面向家电行业产品设计的专用CAD系统的模型,介绍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和相关技术,展现了一套面向家电产品设计全过程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在开发国产专用三维CAD系统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