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策略浅析电影《迷失1971》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amirei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迷失1971》是扬·德芒热的处女作,它荣获了最佳英国导演奖。这部影片选取了一个大的时代背景,讲述的却是一个普通士兵的遭遇,折射出一些社会问题。这个大时代背景便是北爱尔兰独立问题,它反映是历史上难以解决的冲突与民族矛盾,也成为观众接受叙事背景的共同心理基础。本文从叙事策略角度,详细地剖析了影片《迷失1971》的独特叙事视角、情节设计与深邃主题。
  一、独特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源自俄国形式主义,后经结构主义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叙事学。通常,人们认为叙事视角指的是“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在电影中,视角通常被称为“视点”,仅指“视点镜头”。但从电影叙事学角度来看,它明显不应仅限于视点镜头。大多数电影中,作为故事的叙述者、观察者和感知者的人物,常常作为被拍摄的对象呈现在银幕上。西蒙·查特曼就指出:“视点是身体所处,或意识形态方位,或实际生活定位点,基于它,叙事性事件得以立足。”这说明电影中叙事视角不应只局限于视点镜头,叙事视角不仅是叙事者的视觉所见,更是其知觉、感受所及之范围。在《迷失1971》中,每一个镜头视点,如愤怒反抗的群众,被爆头的英国士兵的惨状,街边燃烧的汽车,被炸掉胳膊昏迷的热心男孩,昏黄的灯光下淋漓的大雨,受伤躲避帮派追杀的男主角加里等,都将叙事者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活动呈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电影的叙事者大致可以分为作为电影最高叙述者的“大影像师”、作为其代理叙述者的“人物”,以及根据前两者提供的银幕文本信息的提示来建构故事的“观众”。“大影像师”操控视听媒介,一方面呈现貌似全知的客观叙事视角,另一方面也会以人物为代理叙事者,呈现人物的主观叙事视角。
  另外,观众也会根据“大影像师”、人物提供的信息和他们以往的接受习惯来建构故事,形成自己的叙事视角。无论是小说叙事学研究还是电影叙事学研究,读者或观众对于叙事的重要作用都没有被忽略过。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大卫·波德维尔非常重视观众在电影叙事活动中的作用。他认为电影叙事更宜被理解成建构一个故事而提供一套信号的组织,它假定了一个信息的视听者,却没有发送者,观众才是故事建构的主体,电影叙述则是“电影的情节和风格相互作用,暗示和引导观众建构故事的过程”。他认为电影的叙事是个动态过程,而非给定的,是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观看《迷失1971》的过程中,观众一方面因“大影像师”所设定的加里逃命的遭遇而惊心动魄,另一方面以加里为模型呈现出自己的主观叙事视角,它们共同构成银幕文本的叙事内容。每一个环节,观众都建构自己的动态故事。加里遇见小男孩时,弹幕显示这个男孩会不会是诱饵,将他引入激进派巢穴杀掉。加里被老兵和他的女儿相救时,弹幕显示老兵会怎么对待加里,把他交给谁。他的女儿会不会因此与男主角产生浪漫爱情故事。诸如此类所有的问题,都是观众在观影时心里构建的一系列故事。
  二、大背景下节奏紧张的叙事情节
  电影《迷失1971》就是围绕1971年北爱尔兰独立问题拍摄的,新教与天主教两大教派的观点截然相反,它一直都是困扰20世纪以来英国历届政府的“政治毒瘤”。新教徒坚决主张留在联合王国之内,而天主教徒则主张脱离英国,实现爱尔兰的统一。在议会中,代表新教徒利益的统一党占据多数地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两大教派都组织了自己的武装组织,企图以暴力、暗杀、爆炸等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北爱尔兰两个教派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爆发了大规模的流血冲突和骚乱。
  1971年7月2日,英国政府派大批军队前往镇压,英军在贝尔法斯特的天主教居民区搜查武器,并将居民驱赶到狭小的街道中以便军队挨家挨户搜查。在执行任务时英军挖地三尺地寻找武器,毁坏了天主教居民的房屋,引发了天主教居民的强烈不满。影片开始时,新兵艰苦训练,处于备战状态,为整部影片营造一个浓重的悬疑气氛。接着一纸调令将他们派往北爱尔兰的最前线,维护秩序,没收爱尔兰闹事群众私藏的武器。通过此紧急行动,影片把观众的“眼睛”带到主要的叙述地点——贝尔法斯特。在这里的冲突中,男主角与战友为了抢夺一支被小孩拿走的枪支,奋力追赶,中尉见场面混乱,无法短时间内降服抵触群众,便下令迅速撤退,于是部分士兵掉队了,战友被北爱尔兰的天主教激进武装分子一枪爆头,男主角负伤逃命。从一个英国士兵被爆头的那一瞬间开始,影片就把观众带入了一个极度混乱但又秩序井然的贝尔法斯特。
  对于影视作品而言,“情节间的相互作用使叙事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结局推进。”最关键的是确立叙事的终点,而所有的情节都是指向它的。导演在《迷失1971》围绕着新兵加里,设置了悬念,让观众时刻为加里的逃离而揪心。在街头暴乱中逃离北爱尔兰激进派的追杀时,加里恰巧目睹了北爱尔兰保守派的阴谋。未被炸弹炸死,他有幸在逃脱的路上被当地一位退役的军医和她的女儿救回家中,帮其治伤。后来,保守派要找同伴对加里灭口时,泄露了加里的踪迹,致使激进派抢先一步将加里找到。激进派要一个新手枪毙加里,新枪手在人性与仇恨的矛盾中迟疑起来。之后,保守派找到加里,对新枪手开了一枪,然后为了不让营内士兵找到加里,准备将他掐死,但是那个新枪手为了拯救加里,朝保守派开了一枪,加里获救,新枪手却被打死了。
  片中大量交叉运用过肩镜头与全景镜头,在这个叙述过程中超前出现的声音造成期待、悬念的心理效果,让观众做好心理准备,同时使前后场景的叙事、情绪、气氛表現出内在联系。叙述者似乎站在观众之中,令观众与人物感同身受,以致难于呼吸,充满恐惧、惊慌、惶惑、茫然等,无一不逼近极致刺激的心理和感官体验,将观众的全部身心紧紧牵系于加里的历险之旅,深陷应接不暇的声光视觉冲撞之中,从而实现对观众的高度控制。随着镜头的转换,观众的心都被吊了起来,迫切想知道最后的结局。
  三、深邃主题的剖析
  《迷失1971》虽然是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但是扬·德芒热以深厚的功底,呈现出老练的动作场景以及美学风格,尤其是昏黄灯光的使用,燃烧的汽车,衰败的街道,夹杂着瓢泼大雨,不安的夜晚气氛,紧紧契合了“迷失”的主题。从一个英国士兵的视角去重新审视当年北爱尔兰的局势,加里在逃命的途中,不断遇到追杀,一次次陷入迷失中,他不知道谁能帮他找到营地,在信任之后被出卖,遇到新的危机,他无法找自己的位置,心里也充满失落与迷茫。不知道谁值得信任,在发现自己的生死被官员玩弄时,他只知道逃命,却不知逃到哪里。因为加里目睹了自己与其他人的阴谋,北爱尔兰当地的英国官员为了保全自己,丧失了基本立场,爱国主义、保护国人的使命都被抛之脑后,与其他人联合杀害加里,掩盖罪恶。影片常借助加里的眼睛去展现新兵在战争中就是任人宰割的牺牲品。在受战争冲突折磨的群众中,一些激进派为了争取独立,内心充斥着仇恨,迷失在人性的罪恶中,杀掉无辜的士兵,造成了无休止的纷争。
  当观者跟随导演的镜头深入,就会发现内乱的战区远远比地面部队正面交火更为可怕,因为除了有子弹与杀戮,更为可怕的是谎言与背叛。但是,在仇恨与背叛的丑陋中,也闪现出人性的光芒。即使在战争敌对状态,人们也不愿意见死不救,北爱尔兰妇女拼尽全力保护两个士兵,遭到当地群众的反对,老兵和他的女儿冒着生命危险救加里回家包扎伤口,肖恩在迟疑中不肯对加里开枪,他在剩下最后一口气时将试图掐死加里的军官打死,加里在受伤时将小男孩从爆炸的酒吧里抱出,呼喊当地人送小男孩去抢救。这些人用爱心照亮战争的黑暗,让温暖驻留饱受摧残的受害者心间。结尾处加里脾气暴躁地对待弟弟幼儿园的看门人,战争好像改变了他温和的性情。人们更加明白,和平才是每个人最大的福祉。
  (长春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憧憬rn多久了?我已不习惯于憧憬rn后现代的爱情刺伤了我?后现代的目光rn我曾经就站在河边rn憧憬我的新娘
期刊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姜文的优秀作品,这是一部有关青春、有关成长、有关回忆的影片。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通过成年以后的主人公马小军的口吻,追忆了激荡青春的成长历程。个性化的叙事方式与令人回味无穷的声音艺术所带给观众的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是该片能够引起观众共鸣、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原因,巧妙的人物造型艺术以及永恒青春主题的审美价值,更是影片的过人之处。本文从审美价值、叙事艺术、声音艺术和造型艺
期刊
从1978年改革算起,国企改革已经走过36年。随着国企面貌的更迭替换,中国工人的形象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建国之初直至计划经济时期,建设和支撑国家工业的是国企产业工人,他
江泽民关于“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然要求 ,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和在国际竞争
去温哥华的格兰维尔岛( Granville Island)无需搭乘摆渡船,汽车经格兰维尔桥可直达岛上. 20世纪初,格兰维尔岛是温哥华支柱产业的工厂街,后来逐渐衰落. 现在岛上有商店、餐饮
期刊
本文对电子聊天记录的法律定位和证据效力进行了分析.电子聊天记录的法律定位主要有视听资料说、独立证据说、混合证据说等说法,其中混合证据说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说法.要分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实现健康老龄化,是全球共同努力的目标.老年患者疼痛、活动受限、心理孤僻等症状存在于入院前、住院期间、居家康复全过程.如何提供有效的全程照护成为重要的医疗议题.为改进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也在逐渐的扩大.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应用的领域增多,智能化技术特别体现在现代电子工程领域方面的应用.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