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实施生态文明战略的重要领域,袁河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秉持绿色、生态、低碳理念,延续城市整体风貌规划确定的路网结构和滨水空间格局,深化和细化用地布局,结合丰富的滨水资源打造开放式、外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将生态指标体系落实到用地构成、道路网体系、生态社区、绿地系统、绿色建筑、水资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同时重点协调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强调紧凑混合开发,优化生态景观环境,实现生态新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新城;功能复合;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然而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增加带来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交通拥挤、住宅短缺以及城市风貌被破坏等一系列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的转变,迫切要求城市建设工作者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索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城市作为追求保护生态、建设宜居环境、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由外延式、资源消耗型模式逐步转变为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
本文以新余市袁河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分析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的现状着手,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落实低碳、生态发展目标,提出总体战略定位和规划理念,突出规划特色,制定合理的生态指标体系,将袁河生态新城规划建设成功能复合、空间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新城。
2 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现状
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2012年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26个生态城项目进行综合评定,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无锡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坦未来方舟生态新区以及昆明市呈贡新区等8个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建设生态新城帷幕。
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迅速席卷中国大地,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一百多个新建的生态城项目,然而我国当前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及规划技术手段等尚未达成共识,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和可借鉴的示范指引,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进行的大量实践
探索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生态城市认识不足、概念化严重;过度关注新城建设、忽视城市生态化改造;重生态技术发展、轻生态人文关怀;新城选址远离老城、快速公共交通建设缓慢;路网结构缺乏特色、路网密度偏低;建设成本大于综合效益、城市可持续发展较差等。
3 袁河生态新城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3.1 建设背景
新余是江西省重要工业名城,伴随着钢铁业兴衰,新余走过了因钢设市、因钢撤市、因钢复市、因钢兴市的城市发展之路。为了更好的指导新余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新余市政府作出委托我公司编制《新余市城市风貌整体规划》的战略决策,希望通过风貌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从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经过深入研究,规划将整体风貌定位为“山水绿城、活力轴带”,确定风貌结构为:两条风貌轴带、十个风貌片区、八个风貌中心、十二个风貌节点、十二条风貌道路。同时提出重点打造孔目江中央活力轴带,串联高铁组团、高速公路组团、孔目江城市中心组团和仙来组团,通过整合滨水土地资源,有机联系新余南北功能片区;并提出跨袁河打通天工大道,加强两岸交通联系,开挖天工湖,建立孔目江中央活力轴带南端的核心节点——袁河生态新城,成为新余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和新余市城市中央服务业集聚带的节点区域。
基于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国家节能示范城市以及中国光电产业最佳投资城市,城市环境优美,高新产业集聚,具备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条件,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建设袁河生态新城,促使新余跨袁河南进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一举措是新余市实现产业调结构、发展转方式的新突破。
3.2 现状分析
袁河生态新城位于老城区东侧,袁河与孔目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规划范围西起新欣大道,东接经十一路,北临浙赣铁路,南至纬二十四路,总面积约1185.6公顷。基地现状以农林用地为主,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沿河建设了生态滨河公园,具备建设滨水特色生态新城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新欣大道的贯通、抱石大道的建设,增强了袁河生态新城与新余中心区的联系,为生态新城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战略定位
基于新型城镇化和国家建设低碳生态城的时代背景,根据新余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及对基地发展条件的分析,袁河生态新城项目应整合袁河及孔目江周边土地资源,将袁河、孔目江两江四岸的开发建设与城市重大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住宅开发、旅游开发等相结合,规劃战略定位为“活力轴带、城市中心、两江四岸、生态新城”,以低碳、生态为主题,打造集商务商业、娱乐休闲、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新城。未来的袁河生态新城将是承接新余城市转型、功能提升的重点区域和最具活力的城市发展核心区域。
5规划理念
5.1 紧凑城市
强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中布局城市功能要素,形成具有紧凑性和整体性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土地的低强度、高密度和混合使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 滨水城市
对两江四岸地区进行适度开发,增加休闲娱乐、创意教育、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设置开放的滨水广场和休闲步道,将袁河生态城建设为功能复合、空间和活动多样的滨水城市,实现滨水空间由单一滨水绿化空间向功能复合的开放空间转变。
5.3 绿色城市
设置丰富的滨水绿地、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广场,强调疏林草地的环境品质,同时结合城市道路和水系设置功能复合的生态绿色廊道,开发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建设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城市。
5.4 慢行城市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和慢行一体化的道路系统网络,同时构建安全舒适、连续的生态步道,设置连接公共建筑、公园广场的步行空间以及连续的滨水林荫步道和自行车道,建设慢行交通优先的慢行城市。
6 规划特色
本次规划延续城市整体风貌规划确定的路网结构和滨水空间格局,深化和细化用地布局,形成以下特色:
6.1 外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袁河生态新城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三带、六区、多点”的空间结构。
“两心”指结合滨水港湾、大型城市公园建立的外向型城市中心,包括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三轴”指沿三条城市主要道路形成的发展轴,包括经一路功能景观轴、抱石大道城市发展轴和春龙大道城市发展轴;“三带”指沿袁河、孔目江和纬一路形成的袁河休闲旅游景观带、孔目江生态景观带和仙来生态休闲廊带;“六区”指以水域和城市主要道路划分形成的仙来商业服务区、天工湖综合服务区、袁河滨水风情小镇和三大居住社区;“多点”主要指以公园绿地和社区中心形成的空间节点。
6.2 集约型的用地布局模式
规划注重土地的集约高效使用,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集中”促“集约”。
袁河生态新城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以袁河为界形成南北两大组团,规划通过打通天工桥,加强袁河两岸组团的交通联系和功能融合,重点对抱石大道以南、经一路以东的袁河两侧土地进行复合开发,集中布置公共设施、居住等用地,并设置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形成连续公共的滨水空间。
规划增加混合用地比例,形成紧凑集约的城市用地布局模式,同时增强了土地性质的弹性化操作。居住用地主要沿春龙大道、抱石大道、纬六路布置;公共设施用地主要结合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商业用地主要沿经一路、滨河南路等城市干道和各社区中心布置,整体强调开放式的环境品质。
6.3 人性化的道路网格局
通过梳理规划区现状道路网,形成以方格网为主,局部结合水系、地形变化和用地功能形成自由式的道路网布局形态。本次规划将道路网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按照10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主干路、 5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次干路、200—300米的间距设置支路系统,规划道路网密度为7.9千米/平方千米。
局部区域加密道路网,形成小尺度街区。本次规划在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两个核心区域加密路网,形成“200米×150米—300米×200米”的小尺度街区,增加商业临街面,增强商业氛围。
建设经一路景观大道。规划在经一路设置中央绿化带、两侧景观绿带和步行空间,将其打造成门户性景观大道。
打造纬一路复合道路空间。在纬一路北侧打造一条长3千米、宽60米的复合公共空间,设置公园绿地、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公共设施,聚集人气,提升生态新城土地价值。
6.4 分级配套的生态社区模式
简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采用居住片区和社区两级配套体系,统筹安排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完善、高效的分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以袁河生态新城主要道路为界,形成十个生态社区,每个社区服务半径约500米,人口规模约1万人,用地规模约1平方公里。并在各社区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或临近公交站点集中配套社区公共设施,保证居民步行7—8分钟、自行车3—4分钟以内可达,降低居民使用机动车交通工具的频率。
6.5 多样性的绿地系统网络
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将绿地系统建设与生态保护、环境修复有机结合,打造品质化的绿化景观环境,构建公园绿地、滨水生态绿廊、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的多样性绿地系统网络。其中,公园绿地与城市文化、体育、休闲设施结合,强调均质化布置原则,包括中型城市公园、小型街头绿地和社区公园;滨水生态绿廊打破原有单一绿化格局,增加风情商业、休闲娱乐功能,通过引水入城、引绿入城,强调绿化空间的渗透性。
合理确定各级公共绿地布局,除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园外,其他公共绿地按服务半径结合社区中心、慢行交通系统布置,其中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为500米,街头绿地服务半径为300米,并规定新建的公园、街头绿地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公园、街头绿地500米服务范围覆盖城区的比例≥60%。
6.6节约循环的水资源利用系统
以节水为目标,优化用水结构,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采取节水措施降低袁河生态新城人均水耗。袁河生态新城实行分质供水,供水系统由高质水系统和杂用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采用高质水,其它采用杂用水,杂用水由规划的杂用水厂供给,水源采用区域内收集的雨水以及生态新城南部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
6.7 低耗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余有较好的太阳能、地热资源条件,建议生态新城优先发展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规定生态新城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不低于总能源的5%,居住建筑达到65%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达到55%节能标准。
6.8规模化的推进绿色建筑
袁河生态新城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其中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不低于30%。生态新城内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实行建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施工阶段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和乡土植物,鼓励建筑全装修,全装修比例不低于30%。
本次规划因地制宜对各个地块星级潜力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袁河生态城一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68.5%,二星级绿色建筑占27.2%,三星级绿色建筑占4.3%。
7 指標体系
袁河生态新城指标体系包括9大类,57项指标,涵盖规划、建筑、生态环境、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化、碳排放和人文等方面,其中:21项控制性指标、36项引导性指标,具体如下:
8 结语
袁河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整体风貌规划指导下,本着生态优先原则、适度超前原则、高效集约节约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落实了生态优先、科学开发、绿色出行、公益优先、节能减排、控制三废等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依托丰富的滨水资源打造外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强调空间开敞性和活动亲水性;依托老城区和高新区,建立与老城区直接联系的主干道,强调新老城区的关联和互动;同时提高新城道路网密度,采用小尺度路网格局,配合形式多样的慢行系统,构建以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的绿色交通网络;并强调绿量的建设和绿化景观环境品质的打造,生态人文关怀与生态技术发展并重,为新余市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泉,叶兴平,赵毅等.低碳生态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式与任务[J].城市规划.2012(12):9—18
(3)刘琰.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5):35—41
(4)颜文涛,王正,韩贵锋,叶林.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 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5)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07):81—86
(6)周焱.《城乡规划法》实施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践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2(07):45—50
(7)臧鑫宇.生态城街区尺度研究模型的技术体系构建[J].城市规划学刊.2013(04):81—87
(8)戴慎志,刘婷婷.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体系与编制方法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13(04):101—108
关键词 生态新城;功能复合;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城市发展取得瞩目成就,然而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经济与人口的增加带来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交通拥挤、住宅短缺以及城市风貌被破坏等一系列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随着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从物质型转为精神型、从户内型转为户外型的转变,迫切要求城市建设工作者协调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探索城市的低碳、生态、绿色转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城市作为追求保护生态、建设宜居环境、减少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发展模式逐渐成为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它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城市建设由外延式、资源消耗型模式逐步转变为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
本文以新余市袁河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从分析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的现状着手,探讨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如何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落实低碳、生态发展目标,提出总体战略定位和规划理念,突出规划特色,制定合理的生态指标体系,将袁河生态新城规划建设成功能复合、空间多样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生态新城。
2 生态新城开发建设现状
在建设美丽中国背景下,2012年底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26个生态城项目进行综合评定,批准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市曹妃甸生态城、无锡市太湖新城、长沙市梅溪湖新城、深圳市光明新区、重庆市悦来绿色生态城区、贵阳市中坦未来方舟生态新区以及昆明市呈贡新区等8个全国首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标志着我国正式拉开建设生态新城帷幕。
生态城市的发展热潮迅速席卷中国大地,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一百多个新建的生态城项目,然而我国当前对生态城市的概念、内涵、指标体系及规划技术手段等尚未达成共识,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技术体系、政策体系和可借鉴的示范指引,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区进行的大量实践
探索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生态城市认识不足、概念化严重;过度关注新城建设、忽视城市生态化改造;重生态技术发展、轻生态人文关怀;新城选址远离老城、快速公共交通建设缓慢;路网结构缺乏特色、路网密度偏低;建设成本大于综合效益、城市可持续发展较差等。
3 袁河生态新城建设背景与现状分析
3.1 建设背景
新余是江西省重要工业名城,伴随着钢铁业兴衰,新余走过了因钢设市、因钢撤市、因钢复市、因钢兴市的城市发展之路。为了更好的指导新余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2012年新余市政府作出委托我公司编制《新余市城市风貌整体规划》的战略决策,希望通过风貌规划的编制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从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经过深入研究,规划将整体风貌定位为“山水绿城、活力轴带”,确定风貌结构为:两条风貌轴带、十个风貌片区、八个风貌中心、十二个风貌节点、十二条风貌道路。同时提出重点打造孔目江中央活力轴带,串联高铁组团、高速公路组团、孔目江城市中心组团和仙来组团,通过整合滨水土地资源,有机联系新余南北功能片区;并提出跨袁河打通天工大道,加强两岸交通联系,开挖天工湖,建立孔目江中央活力轴带南端的核心节点——袁河生态新城,成为新余市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地区和新余市城市中央服务业集聚带的节点区域。
基于新余是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城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国家节能示范城市以及中国光电产业最佳投资城市,城市环境优美,高新产业集聚,具备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条件,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力建设袁河生态新城,促使新余跨袁河南进发展的战略思想,这一举措是新余市实现产业调结构、发展转方式的新突破。
3.2 现状分析
袁河生态新城位于老城区东侧,袁河与孔目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规划范围西起新欣大道,东接经十一路,北临浙赣铁路,南至纬二十四路,总面积约1185.6公顷。基地现状以农林用地为主,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沿河建设了生态滨河公园,具备建设滨水特色生态新城的自然资源优势,同时新欣大道的贯通、抱石大道的建设,增强了袁河生态新城与新余中心区的联系,为生态新城发展奠定了基础。
4 战略定位
基于新型城镇化和国家建设低碳生态城的时代背景,根据新余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及对基地发展条件的分析,袁河生态新城项目应整合袁河及孔目江周边土地资源,将袁河、孔目江两江四岸的开发建设与城市重大公共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及住宅开发、旅游开发等相结合,规劃战略定位为“活力轴带、城市中心、两江四岸、生态新城”,以低碳、生态为主题,打造集商务商业、娱乐休闲、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生态新城。未来的袁河生态新城将是承接新余城市转型、功能提升的重点区域和最具活力的城市发展核心区域。
5规划理念
5.1 紧凑城市
强调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集中布局城市功能要素,形成具有紧凑性和整体性的城市空间结构,通过土地的低强度、高密度和混合使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5.2 滨水城市
对两江四岸地区进行适度开发,增加休闲娱乐、创意教育、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设置开放的滨水广场和休闲步道,将袁河生态城建设为功能复合、空间和活动多样的滨水城市,实现滨水空间由单一滨水绿化空间向功能复合的开放空间转变。
5.3 绿色城市
设置丰富的滨水绿地、社区公园和街头绿地广场,强调疏林草地的环境品质,同时结合城市道路和水系设置功能复合的生态绿色廊道,开发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建设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城市。
5.4 慢行城市
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和慢行一体化的道路系统网络,同时构建安全舒适、连续的生态步道,设置连接公共建筑、公园广场的步行空间以及连续的滨水林荫步道和自行车道,建设慢行交通优先的慢行城市。
6 规划特色
本次规划延续城市整体风貌规划确定的路网结构和滨水空间格局,深化和细化用地布局,形成以下特色:
6.1 外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
袁河生态新城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三带、六区、多点”的空间结构。
“两心”指结合滨水港湾、大型城市公园建立的外向型城市中心,包括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三轴”指沿三条城市主要道路形成的发展轴,包括经一路功能景观轴、抱石大道城市发展轴和春龙大道城市发展轴;“三带”指沿袁河、孔目江和纬一路形成的袁河休闲旅游景观带、孔目江生态景观带和仙来生态休闲廊带;“六区”指以水域和城市主要道路划分形成的仙来商业服务区、天工湖综合服务区、袁河滨水风情小镇和三大居住社区;“多点”主要指以公园绿地和社区中心形成的空间节点。
6.2 集约型的用地布局模式
规划注重土地的集约高效使用,通过整合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以“集中”促“集约”。
袁河生态新城采用组团式布局形式,以袁河为界形成南北两大组团,规划通过打通天工桥,加强袁河两岸组团的交通联系和功能融合,重点对抱石大道以南、经一路以东的袁河两侧土地进行复合开发,集中布置公共设施、居住等用地,并设置广场、公园等公共活动场所,形成连续公共的滨水空间。
规划增加混合用地比例,形成紧凑集约的城市用地布局模式,同时增强了土地性质的弹性化操作。居住用地主要沿春龙大道、抱石大道、纬六路布置;公共设施用地主要结合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商业用地主要沿经一路、滨河南路等城市干道和各社区中心布置,整体强调开放式的环境品质。
6.3 人性化的道路网格局
通过梳理规划区现状道路网,形成以方格网为主,局部结合水系、地形变化和用地功能形成自由式的道路网布局形态。本次规划将道路网划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个等级,按照10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主干路、 500米左右的间距设置次干路、200—300米的间距设置支路系统,规划道路网密度为7.9千米/平方千米。
局部区域加密道路网,形成小尺度街区。本次规划在天工湖商务中心和仙来商业服务中心两个核心区域加密路网,形成“200米×150米—300米×200米”的小尺度街区,增加商业临街面,增强商业氛围。
建设经一路景观大道。规划在经一路设置中央绿化带、两侧景观绿带和步行空间,将其打造成门户性景观大道。
打造纬一路复合道路空间。在纬一路北侧打造一条长3千米、宽60米的复合公共空间,设置公园绿地、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等公共设施,聚集人气,提升生态新城土地价值。
6.4 分级配套的生态社区模式
简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分级,采用居住片区和社区两级配套体系,统筹安排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立完善、高效的分级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以袁河生态新城主要道路为界,形成十个生态社区,每个社区服务半径约500米,人口规模约1万人,用地规模约1平方公里。并在各社区交通便利的中心地段或临近公交站点集中配套社区公共设施,保证居民步行7—8分钟、自行车3—4分钟以内可达,降低居民使用机动车交通工具的频率。
6.5 多样性的绿地系统网络
贯彻生态优先原则,将绿地系统建设与生态保护、环境修复有机结合,打造品质化的绿化景观环境,构建公园绿地、滨水生态绿廊、防护绿地和广场用地的多样性绿地系统网络。其中,公园绿地与城市文化、体育、休闲设施结合,强调均质化布置原则,包括中型城市公园、小型街头绿地和社区公园;滨水生态绿廊打破原有单一绿化格局,增加风情商业、休闲娱乐功能,通过引水入城、引绿入城,强调绿化空间的渗透性。
合理确定各级公共绿地布局,除文化公园、体育公园等城市公园外,其他公共绿地按服务半径结合社区中心、慢行交通系统布置,其中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为500米,街头绿地服务半径为300米,并规定新建的公园、街头绿地用地面积>3000平方米,公园、街头绿地500米服务范围覆盖城区的比例≥60%。
6.6节约循环的水资源利用系统
以节水为目标,优化用水结构,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通过采取节水措施降低袁河生态新城人均水耗。袁河生态新城实行分质供水,供水系统由高质水系统和杂用水系统两部分组成,其中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采用高质水,其它采用杂用水,杂用水由规划的杂用水厂供给,水源采用区域内收集的雨水以及生态新城南部规划建设的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再生水。
6.7 低耗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新余有较好的太阳能、地热资源条件,建议生态新城优先发展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形成与常规能源相互补充的能源利用模式。规定生态新城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不低于总能源的5%,居住建筑达到65%节能标准,公共建筑达到55%节能标准。
6.8规模化的推进绿色建筑
袁河生态新城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实现绿色建筑的规模化发展,其中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不低于30%。生态新城内建筑在方案设计阶段实行建筑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模拟分析,施工阶段大量采用本地建材和乡土植物,鼓励建筑全装修,全装修比例不低于30%。
本次规划因地制宜对各个地块星级潜力进行详细分析,得出袁河生态城一星级绿色建筑面积占68.5%,二星级绿色建筑占27.2%,三星级绿色建筑占4.3%。
7 指標体系
袁河生态新城指标体系包括9大类,57项指标,涵盖规划、建筑、生态环境、交通、能源、水资源、信息化、碳排放和人文等方面,其中:21项控制性指标、36项引导性指标,具体如下:
8 结语
袁河生态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在城市整体风貌规划指导下,本着生态优先原则、适度超前原则、高效集约节约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落实了生态优先、科学开发、绿色出行、公益优先、节能减排、控制三废等规划指导思想。规划依托丰富的滨水资源打造外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强调空间开敞性和活动亲水性;依托老城区和高新区,建立与老城区直接联系的主干道,强调新老城区的关联和互动;同时提高新城道路网密度,采用小尺度路网格局,配合形式多样的慢行系统,构建以非机动车和步行为主的绿色交通网络;并强调绿量的建设和绿化景观环境品质的打造,生态人文关怀与生态技术发展并重,为新余市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和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泉,叶兴平,赵毅等.低碳生态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形式与任务[J].城市规划.2012(12):9—18
(3)刘琰.低碳生态城市——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下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发展研究.2010(5):35—41
(4)颜文涛,王正,韩贵锋,叶林.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 城市规划学刊.2011(3):39—50
(5)李海龙,于立.中国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2011(07):81—86
(6)周焱.《城乡规划法》实施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践述评及展望[J].规划师.2012(07):45—50
(7)臧鑫宇.生态城街区尺度研究模型的技术体系构建[J].城市规划学刊.2013(04):81—87
(8)戴慎志,刘婷婷.面向实施的城市风貌规划编制体系与编制方法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2013(04):1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