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 :大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e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完善闲暇教育,以帮助中小学生合理利用闲暇时间,对于幸福生活与实现自身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阐明闲暇的相关概念,述评我国现今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阐明闲暇教育的重要性,并从知情意行方面提出闲暇教育实施的建议。
  【关键词】 闲暇教育 自我实现 问题与对策
  在“中国梦”的道路上,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在不断增加。据《中国公众休闲状况调查总报告》统计,整体上中国公众普遍享有国家法定假日全年为 114 天。学生和教师,加寒暑假全年约160天,但是应试教育影响已使中小学生丧失了闲暇时间与闲暇教育,对中小学生闲暇教育开展研究意义重大。
  一、闲暇教育的涵义
  (一)“闲暇”的涵义
  柏拉图给“闲暇”下了四个层次的定义,分别是“空闲”“从活动中获得自由”“自我控制的自由状态”“休闲的状态。”我们可以看出,闲暇更多强调“自由。”闲暇,在《辞海》里是安宁无事;空闲;悠闲自得貌。我们可以看到闲暇的根本之义是“自由”,闲暇就是生活的自由,灵魂与精神的自由而不是无所事事。
  (二)闲暇教育的涵义
  各类研究文献中对“闲暇教育”的概念界定出现过很多。闲暇教育就是指教会人们具有利用闲暇时间充实本人生活,发展个人兴趣的本领,以及如何“有价值地”“民智地”利用闲暇时间发展个性的教育。闲暇教育前提是闲暇时间;其着眼点是提升人的精神需求和提高闲暇生活的质量;它的特殊意义集中在通过闲暇教育提高人的闲暇认知能力和支配能力,以增进人们对生活的幸福的体验,理解与享受生命,培养占有自由时间的主体。闲暇教育的初级目标就是获得闲暇的意识,培养闲暇的情感,利用闲暇的技能与技巧养成良好健康的闲暇行为习惯。闲暇教育的终极目标则是培养心智健全,人格完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与生命的自由的人。
  (三)闲暇教育思想的国内外发展溯源
  在国外,闲暇教育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到“我们一切行动的第一原则是为了求得闲暇。工作与闲暇都是需要的,但是闲暇优于工作,并且它就是工作的目的。”斯宾塞在《教育论》写道“教育应该为人们的未来生活做准备,认为在未来,随着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多,闲暇教育将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之后闲暇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的焦点。国内闲暇教育这四个字虽未明确提出,但在各类古文献中闲暇教育依然能够窥见一斑。《学记》就有记载“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贤们已经对学习与闲暇娱乐的关系做出分析。
  二、我国中小学生闲暇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基本国情与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的作用下,勤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忽视“闲暇教育”。
  (一)闲暇教育时间被剥夺
  “学而优则仕”与“应试教育”传统教育观念下,我国中小学生一直尊崇着“囊萤映雪”“头悬梁锥刺股”的勤奋刻苦书生精神,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闲暇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面。某些学校即使有闲暇教育,例如兴趣小组活动,户外野营,音乐艺术等课程,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作业过量,考试频繁,学习要求高,时间长,使得闲暇教育的实施艰难。
  (二)闲暇教育空间受限
  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中设有艺术,体育,音乐,手工制作等人文科目和各类兴趣小组活动等,具有一定的闲暇教育性质,但是闲暇功能未获得充分呈现。闲暇教育更多的在学校教室里实施,却很少与校外即社会建立紧密的联系。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深入人心,时时有教育,处处有教育是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闲暇教育应该被视为正规教育的补充。若是教育只能束缚于教室中,就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闲暇内容单一低俗
  双休日与节假日期间,大部分中小学生发展为“人机模式,”泡网吧,看录像,玩游戏,睡懒觉。这些闲暇的内容毫无营养,缺乏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势。这应该也是导致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生活没意思”,“我对学习不感兴趣”这类现象的原因之一。
  三、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闲暇时间是珍惜宝贵的,闲暇时间的利用也是重要的。本研究将从心理学方面,社会家庭学校等层面来谈闲暇教育的必要性。
  (一)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人有7种基本需求,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美的需要与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统称为缺失需要,后三种称为成长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部分满足后才会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闲暇则属于自我实现需求范畴。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教育是人与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播的活动。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我价值,年老时心灵感到幸福与灵魂的自足,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其与闲暇追求的价值异曲同工。“不会休闲的人就是一个不会生活的人”,可见闲暇与闲暇教育的必要性。闲暇时间里的生活质量反映的其实就是我们生命的质量,精神的质量。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提到“如果教育并不提供健康的休闲活动的能力,那么被抑制的本能就要寻找各种不正当的出路,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局限于沉迷于想象。教育没有比适当提供休闲活动的的享受更加严肃的责任;这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健康,更重要的,如果可能,是为了对心灵习惯的永久的影响”。
  (二)社会政治意义
  科学经济的发展使我们得物质生活质量获得提升,闲暇时间不断增加。闲暇的不当利用对社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闲暇道德的缺乏。闲暇强调自由支配时间权利,但自由是相对的自由,不可随心,否则会威胁社会安定与和谐。因此,閑暇教育是不可缺的,它是整个社会闲暇行为的得以纠正并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手段。闲暇教育有助于国家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的繁荣。其最终追求的是“和谐的生活”,是工作与闲暇的和谐,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和谐,甚至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个体发展意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闲暇教育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能使青少年迈上科学思维的道路,是个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闲暇教育对于我们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有帮助的。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急需具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新青年。古今许多发明创作是在闲暇之中产生的,科学家牛顿在工作之余,树下休息而被苹果砸到,从而萌发了“万有引力”的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使用5至7小时的时间,才有可能培养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培养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中小学课堂长期以来注重功利性的知识学习,在综合能力上是明显缺乏的,在踏入社会后这个弊端就会显露无遗。中小学生应该在必要学习之余,从事其自己感兴趣的爱好的各类活动,从中获得未来生活所需的各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闲暇教育是可有效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
  四、闲暇教育的实施策略
  为帮助更好地实施闲暇教育,本研究将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探讨。
  (一)闲暇认知的获得
  闲暇认知指对闲暇的基本知识的认识,从而树立闲暇意识。一直倡导的素质教育很多时候并未发挥实质性的效果,中小学生们读书学习只是为了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更多的是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学习是为了什么,最终是为了生活。闲暇教育恰好是对我们传统教育缺陷的最完美弥补。闲暇的学科课程是必须的,其目的是向我们传授有益的闲暇价值观与闲暇生活的基本知识,无论是课外活动还是兴趣小组等活动都是值得倡导的。
  (二)闲暇情感的培养
  闲暇情感是对待闲暇的态度,指对闲暇持有的是喜欢或讨厌,亲近或疏远的情感表现。一个和谐的闲暇环境与氛围是很重要的。学校课堂教育虽然是闲暇教育的主体,但是学校与社会环境也不容忽视。校园环境或是社区环境可分为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其就是环境建设的两双翅膀。硬件包括环境的绿化,网络构建,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中心例如学校的图书馆,社区的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社区教育实践基地等,软件指师生关系,民主关系等。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闲暇教育就是要通过这些良好闲暇氛围的作用,树立积极的闲暇态度,让人们摆脱“网络依赖”,激发学习的兴趣,热情与动机,体会到学习与生活的情趣,由“谋生”向“乐生”态度的转变。
  (三)闲暇技能的训练
  闲暇技能指有效利用闲暇的技巧与能力总称。未来工作与生活我们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其他各领域的涉及也是重要的。闲暇活动课程的设立是必须的,目的是组织并培养学生在闲暇活动中获得闲暇的技能技巧,以个人生活情趣和爱好为核心的趣味型活动;以健康文明科学的娱乐休养为宗旨的休闲型活动;以丰富公益知识和增强公益能力为主体的公益型活动;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运动型活动;还有各类勤工俭学和志愿者活动等等。对于中小学生应从小开展闲暇教育,从而能在闲暇期间,获得生命意义与生活价值提高的知识与技能。在社会中,陶冶闲暇性情的各类活动还有户外消遣,社交活动例如旅游等。
  (四)闲暇行为的养成
  闲暇行为习惯指养成的持久不变的利用闲暇的行为方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论只有付诸实践才能体现其真正的含义。中小学生生活中,需要从小做起,脚踏实地怀着自由快乐的情感好好利用闲暇时间。通过美育,培养其审美情趣;通过人文教育,培养和谐的人格;通过体育,锻炼刚强的品行等等。闲暇道德是正确闲暇应用的保障。在闲暇行为的实施过程中,始終坚持“慎独”的原则。亚里士多德说:“闲暇愈多,也就愈需要智慧、节制和正义。”因此,只有在实施闲暇行为时坚持闲暇道德,享受相对的自由,这样一定才能获得闲暇的真谛,获得灵魂的陶冶与升华。
  虽然我国很早就提到了闲暇的应用观点,但是对于闲暇教育的研究出现的较晚且研究还比较少。我们在此提到更多的是关于中小学生闲暇与闲暇教育的理论上的观点,希望大家能够对闲暇与闲暇教育能获得更详细的了解,但是对于闲暇教育的具体实施仍有待研究。
  【参考文献】
  [1] [美]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223)。
  [2] 杨丹霞:“论闲暇教育”,《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4(3)。
  [3] 裘指挥:“闲暇教育初探”,《江西社会科学》2001(7)。
  [4] 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 1991。
  作者介绍:王晓梅(1991-),女,四川乐山人,硕士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外语教学论。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也逐渐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企业人事档案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改革指明了新的发展道路,本文从建立健全企业人事管理的制度出发,论述加强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企业人事档案管理; 企业; 人事档案  1 当前企业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  1.1 企业人事材料的规格、尺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铁路网发展迅速,特别是高铁建设持续发展,铁路部门所需的物资品种越来越多,数量越来越大,这对铁路物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提高铁路物资管理水平,降低物资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本文分析了铁路物资管理现状及问题,探讨了供应链模式在铁路物资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应用策略,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铁路物资 管理现状 问题 供应链模式 应用策略  1 前言  随着我国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及进步,档案资源的查询借阅量明显增多,档案资源的服务对象和利用领域逐渐扩大,刺激了档案存在模式的快速转变,即由封闭和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然而,在开放环节上,怎样实现档案的作用,体现档案本身价值的同时,还保证提供档案利用时不泄漏机密,是需要仔细考虑的问题。作者发现,只要正确客观分析档案资源保密和开放的辩证关系,合理解决保密和开放之间的矛盾,就能切实实现档案資源保密和开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石化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物资管理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物资管理效益的挖掘,造成了生产成本的过度浪费。物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价值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供应链理论对企业材料管理,材料管理是今后发展的主要趋势,基于现有的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材料的供应链管理理论应用的一些具体措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供应链理论 物资管理 应用研
期刊
【摘 要】 本文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应该从教育主管部门、旅游高等院校、旅游企业以等相关主体出发,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最终使旅游专业学生能够适应市场并且学以致用。  【关键词】 旅游 管理 专业中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星级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高级人才。这不
期刊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升,这也使得很多人的健康观念发生了一定改变,人们对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要求也变得愈来愈高。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并占据了政府大部分医疗卫生资源,这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了根本性动力,但在管理机制方面也暴露了一定问题。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管理创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新医改 管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之前的社会保障模式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转变社会保障模式已是大势所趋,建立一种适合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迫在眉睫。本文拟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必要性、对世界上现有的几种模式的简要分析以及在我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中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入手,阐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保障 模式 影响因素 
期刊
【摘 要】 工作—家庭冲突是指工作过多干涉家庭所导致的矛盾,许多员工都正经历着或经历过工作—家庭冲突。随着员工工作压力的增加,使得工作与家庭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日益突出并为企业和员工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重视。为此,分析员工工作—家庭冲突的危害并提出对策建议十分的必要。  【关键词】 工作—家庭冲突 危害 对策建议  一、引言  生活中往往会发现,无论是商场、
期刊
【摘 要】 社会运动向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查尔斯·蒂利的抗争政治作为前沿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与现实有着较强的解释力。将该理论作为解读视角,研究发生在L小区的维权运动,尤其对动员和遣散的机制与过程作出了微观层面探讨,不仅解释了抗争事件的一般规律,更揭示了地方政府从维稳到治理的逻辑转向,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内在需求。  【关键词】 抗争政治 地方治理 维权  引论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垄断社会资源的格局
期刊
【摘 要】 股票技术形态分析方法由来已久,但在得到广泛使用的同时,其原理与使用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其焦点在于技术分析在操作中的高度主观性。本文应用非参数核回归来建立一种系统的、自动的技术形态识别算法,并采用基于模拟的方法对30只个股及上证综指进行实证检验,以此评估技术分析的有效性。  【关键词】 技术形态分析 有效性 核回归  一、引言  股票技术形态分析,作为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之一,一直是证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