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祖父一生獨立思考,表里如一,不怀私意,洒脱旷达,本着自己的思想去实行、实践。”采访开始不久,梁漱溟的长孙梁钦元先生,就直截了当地说出了自己对祖父的印象。
在梁漱溟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日记里,孙辈们的名字频频出现。从不顾家的他在七十岁之后成了照顾孩子的行家里手。
梁钦元至今记得祖父带他们出游时用餐,只给四个孩子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孩子的胃口是被撑大的,但我们都没吃饱,回去就和奶奶控诉”。另一件事是祖父后来告诉他的,一次他生了病,喝药怕苦,父母给了他一块糖。正好祖父来,说:“糖吃多了不好。”他反问:“多少算不多?”“你的回答非常不同,想把这个‘度’搞清楚。”
“不要贪”是梁漱溟给儿孙们的忠告。“我父亲回忆,他一生中耳提面命的教诲只有一次,祖父只谈了三个字‘不要贪’。后来我堂弟通宵看书学习,祖父也告诫他‘不要贪’,有行有止,不沉溺不放任。”
“文革”年月中,古稀之年的梁漱溟早上起来要扫公厕和大街,白天要开批判斗争会。在这段混乱动荡的日子里,他开始写作《儒佛异同论》,参考资料都被没收,下笔仅凭记忆,不到半个月就写完了“论一”。虽然身处恶境,内心依然平静澄澈。“一切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惊骇,不讶异,不幽怨,随感而因,行其所当行。”梁钦元如此解释祖父的人生态度。
酝酿于二十年代的《人心与人生》在1975年完稿。次年,在给学生的信中,梁漱溟称自己“使命完毕,可以去矣”。不久之后,他坚持了数十年的日记也不再记了。
1979年底,梁漱溟搬入北京木樨地的“部长楼”,“陈永贵在楼上,曹禺在楼下,对门是丁玲”。孙辈们陆续成年,梁漱溟并不要求他们继承学问,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他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强众从我’,只要发愿为大众服务,生命力得到发展,就是好的人生。八十年代的时候流行迪斯科,我弟弟拿着录音机给他表演了一段舞蹈。爺爷扶了扶眼镜,笑笑说,‘你喜欢就好。’”
1980年,梁家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来自美国的艾恺教授。早在1973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他就试图拜会梁漱溟,未能如愿。此次前来,他带着笔记本和录音机,半个月里每天都到梁家做访谈。后来访谈结集出版,名字正是梁济(梁漱溟之父)的临终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艾恺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称为“最后的儒家”,因为他“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这个称谓曾引起一些人的争论和不满,对此,艾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是儒者,而你们是儒学工作者。”
【原载2016年第31期《环球人物》】
在梁漱溟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的日记里,孙辈们的名字频频出现。从不顾家的他在七十岁之后成了照顾孩子的行家里手。
梁钦元至今记得祖父带他们出游时用餐,只给四个孩子要了二两米饭,“他认为孩子的胃口是被撑大的,但我们都没吃饱,回去就和奶奶控诉”。另一件事是祖父后来告诉他的,一次他生了病,喝药怕苦,父母给了他一块糖。正好祖父来,说:“糖吃多了不好。”他反问:“多少算不多?”“你的回答非常不同,想把这个‘度’搞清楚。”
“不要贪”是梁漱溟给儿孙们的忠告。“我父亲回忆,他一生中耳提面命的教诲只有一次,祖父只谈了三个字‘不要贪’。后来我堂弟通宵看书学习,祖父也告诫他‘不要贪’,有行有止,不沉溺不放任。”
“文革”年月中,古稀之年的梁漱溟早上起来要扫公厕和大街,白天要开批判斗争会。在这段混乱动荡的日子里,他开始写作《儒佛异同论》,参考资料都被没收,下笔仅凭记忆,不到半个月就写完了“论一”。虽然身处恶境,内心依然平静澄澈。“一切荣辱得失之来完全接受,不惊骇,不讶异,不幽怨,随感而因,行其所当行。”梁钦元如此解释祖父的人生态度。
酝酿于二十年代的《人心与人生》在1975年完稿。次年,在给学生的信中,梁漱溟称自己“使命完毕,可以去矣”。不久之后,他坚持了数十年的日记也不再记了。
1979年底,梁漱溟搬入北京木樨地的“部长楼”,“陈永贵在楼上,曹禺在楼下,对门是丁玲”。孙辈们陆续成年,梁漱溟并不要求他们继承学问,而是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他的一个原则是不要‘强众从我’,只要发愿为大众服务,生命力得到发展,就是好的人生。八十年代的时候流行迪斯科,我弟弟拿着录音机给他表演了一段舞蹈。爺爷扶了扶眼镜,笑笑说,‘你喜欢就好。’”
1980年,梁家迎来了一位特别的访客——来自美国的艾恺教授。早在1973年第一次来中国时,他就试图拜会梁漱溟,未能如愿。此次前来,他带着笔记本和录音机,半个月里每天都到梁家做访谈。后来访谈结集出版,名字正是梁济(梁漱溟之父)的临终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艾恺将自己的研究对象称为“最后的儒家”,因为他“表里如一,心口如一,言行如一”。这个称谓曾引起一些人的争论和不满,对此,艾恺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他是儒者,而你们是儒学工作者。”
【原载2016年第31期《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