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的探索

来源 :美术文献·学校体音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paann85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段的音乐教学中,如何发挥它的这一作用?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根据小学低年级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趣味”是教学的侧重点。什么是音乐审美趣味?审美趣味是指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姆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发生兴趣。”这说明兴趣是学习的基础。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小学低年级段音乐教材(无论是部编还是省编)都为我们提供了培养审美趣味的有利条件。教材中选择了许多适合于低段儿童的结构短小、旋律动听、节奏明快、形象鲜明的音乐作品。教师应充分发挥教材优势,做好这项工作。许多老师在这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如:创设优美的音乐教学环境;进行乐音化教学活动的训练;用音像结合的方式进行欣赏教学;用角色化的歌表演与游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竞赛”评比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教学活动……然而,也有一些教师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还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本文想就此谈几点认识。
  一、培养审美趣味获得美感体验
  美好的音乐作品是能带给人快感的,其中包含了生理快感的成分。音乐不仅对人类,对动物也是这样(国外有给奶牛听音乐以提高牛奶产量便是一例)。但这毕竟不是音乐审美的本质表现。我们有的教师看到女孩喜欢跳舞,男孩子喜欢打击乐,在还没有听完全曲,学会新歌,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表现的情绪时便让学生盲目地跳起来,敲起来。还有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粗粗一听,简单一讲:“这首歌曲表达的音乐情绪是欢快的”,“这首乐曲是优美、抒情的”便草草了之。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审美趣味时,不能满足于对感官的刺激,生理的快乐。以上老师的片面做法,究其根源还是对审美教育认识不足。
  人的音樂美感属于社会意识。美感必须是“赏心悦目”“悦耳动听”的,由五官快适进而使精神需要获得满足而产生的那种愉悦,“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熟悉音乐教材,面向全体学生,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挖掘教材的歌词美、旋律美、节奏美、力度美……以教师动情的演唱、演奏,生动有趣的讲解,结合使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趣味、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应该指出,当前的一些年轻人沉溺于震耳欲聋的音响、声嘶力竭的演唱,把音乐当作一种官能满足和生理刺激的工具,不能不说是我们基础音乐教育失败的一种表现。


  二、扩展学生的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在美学界流行着一句话:“趣味无争辨。”这是说,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低年级段儿童由于受年龄、文化、生活经验的局限,审美趣味是狭窄的。教师有责任通过音乐教学活动让他们的审美趣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扩展,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低年级段的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然而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在人类历史长河下创作了极为丰富的音乐作品,这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小学音乐教学肩负着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音乐,对古代、近代、现代的优秀音乐作品也能逐渐欣赏、喜欢。教材中安排的唢呐独奏曲《百鸟朝风》、管弦乐《春节序曲》片断、民歌《马灯调》、男声齐唱《大路歌》等内容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除此以外,还可以利用课外音乐教学活动,如学校艺术节中让有文艺特长的学生演奏民乐,演唱民歌、名歌,有的放矢地介绍民族乐器、乐曲、民歌或历史上有名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民族音乐,热爱民族音乐。
  低年级学生往往对本民族、本国家的音乐作品感到亲切,因而产生兴趣。然而,世界上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秀音乐作品,这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风格和式样。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另一方面,从审美规律来看,人们本来就有寻求新颖、向多元化发展的审美倾向。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我们不仅要教好本民族、本国的歌曲、乐曲,还要让孩子们欣赏和喜爱外国歌曲和乐曲。一位教师在教唱美国歌曲《祝你生日快乐》时,作了这样的导入尝试:①创设生日情景:在一个生日蛋糕上点燃蜡烛;②教师手持贺卡,声情并茂地表演《祝你生日快乐》。熟悉的情景、熟悉的歌声唤起学生强烈的共鸣,学生情不自禁地拍着手跟着老师唱起来,老师也拍着手鼓励学生用情演唱这首歌。在学生充分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和因为成功演唱而获得创造美的喜悦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了《祝你生日快乐》是两位美国老师在1893年创作的歌曲,不少学生感到意外,教师抓住时机发问:为什么一首歌曲能长上翅膀超越时空飞过万水千山,飞遍世界?为什么在100多年后的今天,男女老少在过生日的时候还会常常唱起它?学生回答:“它有意义”,“它有感情”,“它好听”。教师总结:“对,同学们说得好!一首好的歌曲不受时间的限制,它永远不会老;一首好的歌曲不受国界的限止,可以传到世界的各个角落,让大家都喜爱它!”   这个导入设计非常浅近,非常生动,非常煽情,视觉、听觉获得的美感,情感想象获得的审美喜悦,最终懂得的音乐无国界的道理深深地留在孩子的心里。
  当然,审美趣味的扩展是以生活经验、知识结构和情感体验的增长为基础的,我们进行扩展审美趣味教育时不能脱离这个基础。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不断进行音乐教改的探索,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养料,扩展音乐审美趣味,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音乐是一门很特殊的艺术,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却又能最深刻、最細腻、最准确地反映人的情感!欣赏者从这门特殊的艺术中感受歌曲(乐曲)的丰富情感和思想内涵,从中获取精神力量,使思想得到升华,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许多哲学家和音乐大师对音乐的这一功能作用都作出了充分的估量,给予高度评价。或曰“浸润心灵”,或曰“净化灵魂”,或曰“改进德行”。但是,是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当前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在相当范围内主旋律不响亮,优秀民族文化不占主导地位,流行歌曲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渗透到各个角落,学校也不例外。低年级段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而好奇心与模仿能力却特别强。他们居然也跟着哼起了“哥呀,妹呀”、“情呀,爱呀”,成了儿童追星族。这种现象导致学生心态扭曲,迷失了人生奋斗目标,严重地危害了少年儿童的身心,影响他们健康成长。音乐老师应从中省悟自己身上的重任,在音乐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优秀音乐作品,精心设计音乐教学课内外活动,通过听听、唱唱、讲讲、跳跳、演演、比比等教学手法,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我们可以在安静、严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启发学生从那雄壮的旋律,那有力的节奏,那铿锵的“起来,起来起来”歌声呼唤中,联想中国人民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与敌人战斗的情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及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在音乐游戏“好朋友来了”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愉快地边唱边进行角色表演:“客人”来了,轻轻“敲门”,主人“开门”,互相问好;主人招待客人“请坐”,告别再见。在唱唱、动动的活动中学生体验了朋友见面的快乐,懂得了团结友爱、礼貌待人的重要……事实就是如此,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已进入全面深化、巩固提高的阶段。新课程标准的论证实施,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结构评价上都有了重大突破。作为新课程的具体实施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思想,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结构,积极探索和发展运动技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特点,搞好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期刊
尊敬的各位同事,rn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rn大家好!rn很高兴同大家以视频方式相聚昆明,共同出席《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期刊
随着中国反贫困治理过程进入后脱贫时代,其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空间、治理方式等也需要作出同步调整,呈现出治理主体的多维均衡性构造、治理对象的相对多样性发展、治理空间的散点化城乡融合、治理范式的常态化长效扶贫等新的表现形态.而其在“变”的创新发展逻辑中保持着“不变”的精神实质,即在领导主体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的政治立场不变、价值理念上坚持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变、目标追寻上坚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梦想不变、能力水平上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的底线思维不变.中国反贫困事业的伟大胜利就是在“变
新的国际盛会,新的历史起点.在云南昆明举办COP15 ,既是对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云南继续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鞭策.云南将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在推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上作出更大贡献.rnCOP15是历届缔约方大会中最特殊的一次会议,也是历时最长的一次会议.大会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召开,第一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宣言”,第二阶段会议将审议和决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在昆明总结过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实施进展与经验,规划
期刊
一、教学背景  艺术是主体建构的产物,没有学生主动的参与,仅靠教师传授艺术知识的学习是被动低效的。合作学习应从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基本假设出发,创设以小组合作为主要组织形式的教学,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彼此尊重,体现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尊严,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强烈愿望。  学校提出了打造“学得”课堂,实现和谐教学的教学理念,即每个学生都能学得了、学得到、学得有趣、学得有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
期刊
基于多面Rasch模型(MFRM),对某中央直属系统公务员遴选策论的主观评分偏差进行分析,探讨考生的能力水平,评分者宽严度、评分内部一致性、维度难度和评分量尺等因素对遴选考试决策的影响.结果发现:评分者的宽严度差异显著;评分者对特定评分维度的使用差异显著;评分者与评分维度间交互作用显著,不同评分者在特定评分指标上评分偏差明显.通过M FRM分析公务员遴选策论的测评结果,可深入了解考生的真实能力差异,策论评分维度的难度,并对公务员遴选测评中的主观评分偏差来源进行甄别,以完善国家公务员策论试题命制,建立评分者
濒危物种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云南已建成166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际自然保护地12处,为亚洲象、滇金丝猴、云南华盖木、巧家五针松等濒危物种提供庇护.云南法院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2018年以来共审理各类环境资源案件10725件,其中涉濒危物种案件2811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濒危物种.
期刊
在众多的人文艺术门类中,音乐是人内心情感体验最直接的表达方式,是培养人审美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正因为它的这种特殊性,音乐教育在审美教育中的作用是其他艺术学科所不能替代的,是培养人的审美能力的最佳途径。那么如何能够在中学的音乐课上,充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呢?笔者结合实践,浅谈以下几个方面:  一、音乐审美教育中,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要想让学生去感知、体验一个具有美感的事物或环境,就要创造一
期刊
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WISEs)是社会企业中最普遍、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类型,它通过促进弱势群体就业创造社会价值,但是已有研究对这些社会价值的实质内容及创造过程的讨论付诸阙如.基于我国台湾地区一家具有多阶社会使命的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蒙恩听障烘焙坊的过程追踪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组织安排,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能够将弱势群体就业—弱势群体权益倡导—促进社会公平三层级社会价值创造勾连在一起.这一运作机制拓展了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创造的价值类型和层级,而且把受惠者从企业员工扩及更广泛群体.这对于拓宽工作整合型社会企业的
对我国台湾地区5个身心障碍自组织个案研究发现,身心障碍自组织领导主要有自组织内部精英、外部精英以及官员或企业代表等三种类型,自组织资源来源于当局福利支出、公益彩券的经费划拨、企业或个人的捐赠等.自组织推行使用者付费理念,并善于利用网络动员,注重身心障碍者安全性.不过,自组织发展也面临一些困境,特别是因自组织领导者变更而引发的资源变动,以及受活动安全性、体验性,特别是社会偏见等因素影响,组织动员的难度随之提升.借鉴台湾地区的身心障碍自组织发展经验,从两岸社会融合角度出发,加快推进大陆地区社会组织立法,广泛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