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孩子来说,失去心爱的东西就是一次打击,也是一次不小的逆境。父母该如何处理生活中的这类事件?如何利用生命中不可避免的“丧失”来提升孩子的抗逆力?其实这样的时刻,是难得的教育契机。
案例
石榴是个4岁的小姑娘。两周前她在游乐园钓到了一条小鱼,带回家养。石榴可精心了,每天给它喂食,提醒家人给它换水,一天要去观察好几遍。
这两天,不知为什么,小鱼不吃食,也懒洋洋的不爱游动。妈妈有些担心了,“小鱼可能是野生的,不适合养在家里,要不就是生病了。”妈妈看出了石榴的难过,继续给她做工作:“小鱼也许是生了很严重的病,我得带它去看病。”石榴的眼眶里泛起了泪花。“你不要伤心,明天你去幼儿园后,我先把它送到宠物医院救治一下,希望医生可以把小鱼治好。只是,妈妈希望你有个心理准备,万一医生说治不了,咱们还是把它放回大自然吧,你不要太难过了。”石榴当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脸上还满是泪痕。
第二天早上,石榴出发去幼儿园之前来到阳台,和小鱼告别。石榴跟它说:“小鱼,你乖乖去治病,一定要治好哦!”可是,石榴进幼儿园后不一会儿,幼儿园老师就给石榴妈妈发来了信息:“石榴妈妈,孩子今天怎么了?一到幼儿园就哭了,一直在哭,早饭都不吃。”妈妈跟老师做了解释,复述了昨晚母女的对话。老师放心了,和石榴妈妈说会劝劝孩子,妈妈也表示晚上会再与石榴好好聊聊。
专家
点评
让情感成为孩子抗逆力生长的土壤
故事中的小女孩石榴,因为一条小鱼而情绪失常。可能很多大人会觉得,这条小鱼刚养了没几天,只是要把它放回大自然,不至于让孩子这么伤心吧?!就这么几天,感情就这么深了吗?其实,这是我们大人不懂孩子的心,这条小鱼,对我们来说,只是公园里钓上来的“匆匆过客”,但对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的情感寄托。
“情感黏性物”是美国学者贝尼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附着人们情感的事物,这一事物黏合着人的情感记忆或情感关系,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承载人的情感活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情感黏性物,小到一张贺卡,大到一间老屋;近到手上的戒指,远到回不去的家乡。情感是人类特有的生活内容,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情感理解情感,感染情感,升华情感是抗逆力教育中一个特殊但关键的环节。
小鱼就是小姑娘石榴的情感黏性物。它是生命,是石榴经过自己努力带到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小生命。每天喂食、看它游动、看它长大、为它换水、感受它,这之间融入了石榴的感情,牵动着石榴的好奇、兴趣、开心、牵挂、激动,极其丰富的感情生活。小鱼生病了,即将从石榴的生活中消失,意味着情感的断裂,孩子会体验到失去的痛苦、不舍和难受。
小鱼可以很快地放入城市或郊野的河流湖泊中进行处理,但孩子的情感连接不能简单处理。要将断裂的情感链条连接、延伸并扩展。失去的是一条小鱼,建构的是一个大系统。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怎样巧妙地帮助孩子過渡这个心理危机,提升抗逆力呢?父母可以尝试这样和孩子沟通:
爱的连接
“小鱼生病是因为离开了妈妈。小鱼很小,需要跟妈妈在一起,需要妈妈的照顾。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小鱼不开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容易生病。我们要让小鱼回家,重新回到妈妈身边,它的病就能好起来。”
引导孩子懂得爱,珍惜爱。不但自己享受与妈妈相处的快乐时光,也要关心其他小动物、小生物、小朋友对妈妈的需要,由此形成与亲人、家人、他人的爱的连接。有爱的孩子才能给予爱,给予爱是建构亲社会关系的黏合剂。帮助孩子在爱的网络里形成良性的、友善的、积极的社会网络。
群体的连接
“小鱼想回到朋友身边。虽然石榴对小鱼很好,很爱惜,但这里毕竟不是它出生的地方。小鱼来到咱们家之后,远离了自己的小伙伴,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它很伤心。很多天都在伤心中,就生病了。要想让小鱼好起来,就要把它送回朋友当中。小鱼的朋友都生活在河流里、池塘里、海洋里,回到那些地方,它才会高兴。”
小朋友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与大家在一起。与群体相处,小朋友有共同的乐趣,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读书。在群体当中,小朋友学习与人相处,学会善待他人,学会表达自己。这是社会化过程,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构建自己生态系统的必要。
责任的连接
“小鱼是动物的一种,人的身边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群体,它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圈和生物链,与人类生活有很多不同,人类不要干扰小动物的生活,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改变小动物的习惯,而要与动物和平相处,友善相待。”
爱惜小动物就是爱惜人类自己的家园。在爱惜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懂得了尊重,学会替小动物着想,学会处理自己与动物、植物的关系。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更广大的世界,孩子建立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是在心中种下了与环境共生的意识,这是一种可以持续的发展意识,也是抗逆力在内心生长的基石。
田国秀
中国抗逆力研究与推广的先行者,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破茧而生:走进离婚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我们这一代》(“培养青少年抗逆力”系列译丛)《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等10余部作品。
案例
石榴是个4岁的小姑娘。两周前她在游乐园钓到了一条小鱼,带回家养。石榴可精心了,每天给它喂食,提醒家人给它换水,一天要去观察好几遍。
这两天,不知为什么,小鱼不吃食,也懒洋洋的不爱游动。妈妈有些担心了,“小鱼可能是野生的,不适合养在家里,要不就是生病了。”妈妈看出了石榴的难过,继续给她做工作:“小鱼也许是生了很严重的病,我得带它去看病。”石榴的眼眶里泛起了泪花。“你不要伤心,明天你去幼儿园后,我先把它送到宠物医院救治一下,希望医生可以把小鱼治好。只是,妈妈希望你有个心理准备,万一医生说治不了,咱们还是把它放回大自然吧,你不要太难过了。”石榴当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但脸上还满是泪痕。
第二天早上,石榴出发去幼儿园之前来到阳台,和小鱼告别。石榴跟它说:“小鱼,你乖乖去治病,一定要治好哦!”可是,石榴进幼儿园后不一会儿,幼儿园老师就给石榴妈妈发来了信息:“石榴妈妈,孩子今天怎么了?一到幼儿园就哭了,一直在哭,早饭都不吃。”妈妈跟老师做了解释,复述了昨晚母女的对话。老师放心了,和石榴妈妈说会劝劝孩子,妈妈也表示晚上会再与石榴好好聊聊。
专家
点评
让情感成为孩子抗逆力生长的土壤
故事中的小女孩石榴,因为一条小鱼而情绪失常。可能很多大人会觉得,这条小鱼刚养了没几天,只是要把它放回大自然,不至于让孩子这么伤心吧?!就这么几天,感情就这么深了吗?其实,这是我们大人不懂孩子的心,这条小鱼,对我们来说,只是公园里钓上来的“匆匆过客”,但对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的情感寄托。
“情感黏性物”是美国学者贝尼希提出的一个概念,指附着人们情感的事物,这一事物黏合着人的情感记忆或情感关系,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承载人的情感活动。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情感黏性物,小到一张贺卡,大到一间老屋;近到手上的戒指,远到回不去的家乡。情感是人类特有的生活内容,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情感理解情感,感染情感,升华情感是抗逆力教育中一个特殊但关键的环节。
小鱼就是小姑娘石榴的情感黏性物。它是生命,是石榴经过自己努力带到自己生命中的一个小生命。每天喂食、看它游动、看它长大、为它换水、感受它,这之间融入了石榴的感情,牵动着石榴的好奇、兴趣、开心、牵挂、激动,极其丰富的感情生活。小鱼生病了,即将从石榴的生活中消失,意味着情感的断裂,孩子会体验到失去的痛苦、不舍和难受。
小鱼可以很快地放入城市或郊野的河流湖泊中进行处理,但孩子的情感连接不能简单处理。要将断裂的情感链条连接、延伸并扩展。失去的是一条小鱼,建构的是一个大系统。对于父母来说,应该怎样巧妙地帮助孩子過渡这个心理危机,提升抗逆力呢?父母可以尝试这样和孩子沟通:
爱的连接
“小鱼生病是因为离开了妈妈。小鱼很小,需要跟妈妈在一起,需要妈妈的照顾。长时间见不到妈妈,小鱼不开心,心情不好,心情不好就容易生病。我们要让小鱼回家,重新回到妈妈身边,它的病就能好起来。”
引导孩子懂得爱,珍惜爱。不但自己享受与妈妈相处的快乐时光,也要关心其他小动物、小生物、小朋友对妈妈的需要,由此形成与亲人、家人、他人的爱的连接。有爱的孩子才能给予爱,给予爱是建构亲社会关系的黏合剂。帮助孩子在爱的网络里形成良性的、友善的、积极的社会网络。
群体的连接
“小鱼想回到朋友身边。虽然石榴对小鱼很好,很爱惜,但这里毕竟不是它出生的地方。小鱼来到咱们家之后,远离了自己的小伙伴,离开了熟悉的地方,它很伤心。很多天都在伤心中,就生病了。要想让小鱼好起来,就要把它送回朋友当中。小鱼的朋友都生活在河流里、池塘里、海洋里,回到那些地方,它才会高兴。”
小朋友需要群体生活,需要与大家在一起。与群体相处,小朋友有共同的乐趣,一起做游戏,一起唱歌跳舞,一起读书。在群体当中,小朋友学习与人相处,学会善待他人,学会表达自己。这是社会化过程,是个体融入社会的必经之路,也是孩子构建自己生态系统的必要。
责任的连接
“小鱼是动物的一种,人的身边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群体,它们有自己的生活习惯、生活圈和生物链,与人类生活有很多不同,人类不要干扰小动物的生活,不要因为自己的喜好改变小动物的习惯,而要与动物和平相处,友善相待。”
爱惜小动物就是爱惜人类自己的家园。在爱惜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懂得了尊重,学会替小动物着想,学会处理自己与动物、植物的关系。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更广大的世界,孩子建立起尊重自然、尊重生命的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是在心中种下了与环境共生的意识,这是一种可以持续的发展意识,也是抗逆力在内心生长的基石。
田国秀
中国抗逆力研究与推广的先行者,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破茧而生:走进离婚家庭孩子的内心世界》《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我们这一代》(“培养青少年抗逆力”系列译丛)《抗逆力研究运用于学校与青少年社会工作》等10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