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模刘利在美国的华丽转身

来源 :交际与口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们奋斗;她们抛弃本土富裕的大款男友,去美国读书、发展、经历人生;她们当博士、当设计大师、当华尔街女强人,一概成名成家,衣锦还乡或载誉而归时看到当年大款男友即将破产,惊出一身冷汗。
  刘利说,她的许多经历都是很偶然的。上高中时她想考中文系,但爸爸不同意,说年龄这么小怎么能去写作?被爸爸没收了准考证,她一赌气,就去考模特,因为身材高挑的缘故,一去面试就被挑中了。“我就是为了摆脱父母的控制做一个自由的女性,就这样来北京,参加比赛,就突然变成全国名模了。而我们同学正准备参加高考呢,都说,哇!你一夜之间成了名人了。但我很快觉得很无聊,我还是喜欢看书写作,就在93年参加高考,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那时21岁。”
  刘利其实是一个沉静的姑娘,当名模们一同去演出或者巡游,别的女模特的狂热爱好,比如服装、美食、购物、金银首饰,她统统没兴趣。她就喜欢呆在房间里看书。在那些花团锦簇的日子里,刘利开始隐生厌倦感觉。她拿出中学课本开始复读。
  进了中戏之后,她更是从模特圈里翩然飞离,渐行渐远。当时陈娟红、瞿颖很快在影视圈发展蹿红,名利双丰,而刘利选择默默地离开,走进校园。
  
  三、去了美国
  
  大三的时候,刘利突然去了美国。
  偶然的,她跟在美国当律师的一位朋友聊天,刘利开玩笑说,我想去美国提高外语,怎么办?而律师却认真地说,你可以作为杰出人才去美国的。在那一刻,刘利心里一动。去国外看看,也许是每一个年轻女孩子的心愿。刘利就请律师朋友代办一切事宜,没想到一个月就办好了。而那时刘利的大学学业还差一年完成,她略作衡量,毅然选择赴美。
  刚到美国时,刘利首先尝试着做模特,当时她已经23岁了。她跟美国一家模特公司签了约,但是很失败,因为英文不好。刘利想了想,决定还是去念书吧,她觉得大概只有这个是自己所擅长的。
  刘利去了耶鲁大学读戏剧管理,读着读着,她发现自己对商业很感兴趣。于是她又去了纽约大学商学院。试了半年之后,很吃力,但是她决定学下去,咬着牙读了两年MBA。她说,最大的收获,一个给了她一个系统化的训练,再一个建立了一个关系网。同学中许多人都是各个国家有身份、或者有地位、或者富商家庭的儿子女儿,经常在周末就乘私人飞机去迈阿密度个假。而同学关系又是人际关系中最单纯的。“也许我比你聪明呢,也许你的功课还是抄我的呢!”刘利笑说。
  在妥善安排好个人生活的同时,刘利全面展开写作的计划。她在国内多家杂志开专栏写经济类文章,既专业,又深入浅出。同时她还计划涉足国内电视剧领域甚至撰写武侠类小说。
  
  四、嫁人和职业怎么选择
  
  有记者这样对她说:从你的经历我们似乎感到,美国改造了你。
  刘利说对呀,如果我还在国内,早嫁人了。
  其实,嫁人不是重要的,有时嫁人也能改变。我们看到的是,刘利融入了美国社会。美国社会对你是有要求的,这就是职业要求,也就是职业化。
  刘利到美国以后,经历了几个大的转折。说明一个人的决心,来自于一个人的魄力、和对自己有信心和对社会了解。没有这些,是根本做不到的。
  每年都要回国探亲办事的刘利总是轻松地坐在北京国贸的咖啡厅里,一如既往地谈笑风生,成熟、自信有风度。
  她总是能在北京悉数见到各路闺中好友,因为大家都喜欢跟她相聚,想染上一些成功的光圈。如果你有迷惑的、恍惚的、愁苦的、婚姻不幸的,她都一概地说:欢迎来美国奋斗!你要是说,都三十多岁了,都四十多岁了,她还是乐呵呵地说:来美国读几年书,5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她那样柔弱,却燃着奋斗的激情。她说美国社会,要求你努力努力,终生都默默努力;改变再改变,东撞撞西撞撞,然后才会撞出芝麻开花。中国人动不动三十岁不学艺,三十岁上就丢盔卸甲。其实,人的潜力是自己不预知的。她就是很好的例子。她说,在美国华人里,她算不得大智大勇,也算不得大获成功,不是说任何事情只要知难而进都可以成功,要分析自己,迂回改变。也许这就是刘利的脚印提供给我们的一个经验。
其他文献
中国股市从2006走向2007,再走向2008,巨大的财富效应让所有的人都热血沸腾,从短期上看,很多人都认为国家和专业的投资机构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从长期上看,经历了股市暴涨的一代年轻人是最终的获益人。从来没有哪一个时期,我们的社会和每一个家庭,像今天这样关注着财富意识的觉醒,关注着对下一代的财富教育和理财能力的培养。  财商(MQ)终于和智商(IQ)、情商(EQ)一起,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当知
期刊
狂妄、邪恶和欺骗,都应受到惩罚,请看几种惩罚的绝妙口才。  一、严厉警告型。达·芬奇为圣玛丽亚修道院创作壁画《最后的晚餐》时,常常丢下画笔跑到街头,和种种形迹可疑的人厮混在一起,目的是要寻找一张邪恶的脸做模特,以便画出那个出卖耶稣的可耻的犹大。对此,修道院的—位副院长不仅全然不懂,还多次指手画脚批评达·芬奇,达·芬奇忍无可忍,也就毫不客气地警告他说:“您要是再纠缠不休,我就把您当做犹大画。”副院长
期刊
口水典藏    体味世事  世上分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做戏的人。做戏本身并不可恨,可恨的是他们往往把自己当成做事的人。  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以独自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可存放在家里;但如果是一条河,你即要学会与人分享。  有一些人,他们区别盐和糖,需要三天化验,五天观察,七天分析,九天研究,只是不知道用嘴去尝一下。  一个国家,只有它的文化和历史都活着,这个国家才活着。  好多
期刊
母亲突然大驾光临我的办公室,记忆中还是第一次。  “过得好吗?”  她叫着我的小名,亲情的感觉一刹那流遍全身。我们虽住同一个小县城,却也有两个多月没见面了。  落坐。茶水侍候。  关于身体的问候之后,母亲说,我们谈谈吧。  嗯,我说,好的,妈妈。  自十五岁那年因母亲藏起我心爱的课外书籍,我跟她吵得天翻地覆之后,她一改家长作风,不再把我当小孩看待,有事儿总是以商量的口气征求我的意见,甚至以“谦恭”
期刊
【案例】    大学毕业一年后同学聚会,莎丽迟到了,进门就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这附近的车位太难找了!”  大家聊得挺热闹的,顿时静了下来。好一会儿,同寝室的好友菁菁试图打破僵局:“哦哟,工作一年就买车了?”莎丽撇撇嘴:“老爸送的,一个破车,才20多万。”有人开始装模作样地咳嗽,还有人小声说:“20多万,要我不吃不喝干5年了。”  菁菁见势不妙,忙转移话题:“学车很难吧?女孩子胆子小,有人要考好
期刊
“潜台词”,是指在某一话语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那些没有直接、明白表达出来的意思;或者说,潜台词就是“话中话所含有的意思”。有人说:“旮旯胡同里新开张的发廊,居然真的有理发工具。”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胡同里的发廊,过去都是挂着理发、美发的牌子,干着下流勾当的。”  说话时,巧妙地利用“潜台词”,能够使语言表达取得委婉含蓄、绵里藏针之类的效果。下面,我们概括出了几种常用的方法,为读者巧用潜台词提供一些借
期刊
交际润滑剂    ●沉着的将军  一位将军由一名作战部的指挥官陪同,到前线去看望士兵。到了目的地那天,刚好下起雨来,到处泥泞不堪。将军站在一个活动讲台上向士兵演讲,演讲结束后从台上走下来时,一不留意便滑倒在泥浆里,士兵们哄然大笑起来。   指挥官一边制止士兵们的哄笑,一边惊慌地把将军扶了起来,谦恭地向他道歉。没想到将军却笑着说:“没关系,相信这一跤比我的演讲更能激发士气,因为我摔得很有水平嘛!”
期刊
马歇尔·戈德史密斯(Marshall Goldsmith):领导力培训领域的世界级权威,曾获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学位。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管理培训师排行榜中,戈德史密斯名列前五名;在美国《人力资源》杂志的评选中,他当选为“世界顶级人力资源咨询师”。名列美国管理协会最近评选的“对过去80年的管理领域产生重大影响的50位卓越思想家和商业领袖”和《华尔街日报》的“十大高级管理教育家”。    如果有幸,每
期刊
在一个物质繁荣的环境中读简单生活,容易被人批评为娇情,就像我十多年前看美国和台湾的社会学家的著作,会尊重“简单生活”的想法,却不容易理解。早在读校罗的经典散文《瓦尔登湖》同样如此,那些貌似世外桃源的场景,细细一看,哟,过的什么日子呀,忒苦啦,回来吧。  虽然没有过“千金散尽”,也没有怎样“朱门酒肉”,我如今在“不发达”国家中比较发达的城市生活,但是已深深体会到寻求简单生活之真谛,那就是:一个人生命
期刊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故事:一所大学里,教授请一个女生与他一起做一个游戏。教授说:“请你在黑板上写下你难以割舍的20个人的名字。”女生照做了,她写下了一串自己的亲人、朋友和邻居的名字。教授说:“请你划掉一个这里面你认为最不重要的人。”女生划掉了她的邻居。教授又说请你再划掉一个,女生划掉了她的一个同事。在教授的一再要求下,女生划掉了一个又一个她认为不重要的人。  最后,黑板上只剩下四个人,她的父母、丈夫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