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细胞分裂素培养基上高效的大豆下胚轴外植体器官再生

来源 :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ping121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已经有大豆下胚轴再生植株的很多报道,但再生率总是很低并且不定芽的再生都是在添加细胞分裂素的培养基上取得的。这种培养基使外植体形成大量愈伤组织且阻碍了再生芽的进一步生长。为此本实验将表面灭菌的成熟种子置于2种培养基上萌发,一种添加2mg/L苄基腺嘌呤(BA)而另一种不添加;6d后将小苗的下胚轴切下作为外植体培养到两种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上,同样一种添加2mg/LBA而另一种不添加。在9个当地、2个美国和1个巴西共12个供试品系中,最好的培养结果是在含2mg/LBA的培养基上萌发、长苗、切取下胚轴并在不
其他文献
以转反义TRXs基因小麦纯合系为材料,分析了转基因小麦TRXh活性和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各组分及其还原状态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成熟期转基因小麦籽粒和胚乳中TR
针对江淮平原小麦生长期常见的渍害问题,对早先自主研制的小麦栽培模拟优化决策系统(WCSODS)加以精简与改造,即删去小麦栽培优化模型部分,增加渍害对小麦光合作用、干物质分配和叶
以水稻(Oryza sativa L.)感病品种浙辐802为材料,研究了3种不同因子处理后其悬浮细胞中活性氧及其一些抗病酶系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3种因子均能导致H2O2的形成和积累。XOO.
利用改进的差异显示技术从烟草中分离受乙烯利调控的新基因。在分离到的24个差异片段中,通过点杂交验证,表明其中17个为阳性。对这些阳性片段的序列分析表明有4个新基因(DF6,DF8
利用98个家系组成的日本晴(粳稻)/Kasalath(籼稻)//日本晴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k)群体(BC1F10),研究水稻光合功能相关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基于水稻抽穗后7d叶片全氮
小麦EST数量的迅速增加为开发新的SSR标记提供了宝贵的数据资源,本实验从国际小麦族EST协作网(ITEC)上公布的10380条EST序列中检索到444条含有SSR的序列,检出率为4.1%。其中含二
根据△^12-脂肪酸脱氢酶(FAD)保守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简并引物进行RT—PCR扩增,获得了花生属不同基因型的全长为1140bp的cDNA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序列编码379个氨基酸的开放阅
利用酶联免疫检测(EusA)技术,研究了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和杂种一代花药在造孢细胞增殖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四分体至小孢子释放期、花粉发育期和花粉成
以耐湿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土柱栽培法,研究了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发育、32P的吸收、分配及根系衰老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期土壤渍水逆境
科丰1号×南农1138-2的P1、P2、F1和180个重组自交家系接种SC-7株系群的鉴定表明,P1与F1全抗,P2全感,说明抗性为显性;重组自交家系抗、感按1:1分离,说明抗性由一对基因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