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管理单位,其中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良好的班风、优秀的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树立正确观念的关键所在。小学生在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不同的阶段,会因为年龄的增长出现不同的心理表现和心理需求。而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就需要细心观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如果班级里的问题学生过多,教师的责任应占很大比重。教师应该掌握更多的职业技巧,适时地转换角色,既要传道授业,又要担任严父和慈母的工作,用自己的经验和方法,去征服学生、家长和社会。因此,面对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教师要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行为,分析其心理状况,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将不良影响以及问题都及时消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
一、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学生每天与班主任打交道的时间最多,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成为学生议论的话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班主任还要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一腔热诚,送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温暖;用自己雨一样的点点水珠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送给他们渴求的营养和知识。
例如,刚刚接触新班级的时候,学生们对我不很了解,往往会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遥遥观望,而不敢与我多接近。我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对一些学生的情况做了初步了解,然后在班会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很高兴能够认识这么多可爱的、快乐的小朋友们,作为大家的班主任——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荣耀和骄傲。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呢?我想,是因为我们这个充满荣誉感、具有良好风气的班级,把素不相识的我们带到这里,欢聚一堂。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们既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让我们以后一起相互鼓励,一起将我们的班级打造成全校最优秀的班级,好吗?”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喊道:“好!”然后就是热烈的掌声。班会结束后,学生们都围在我的周围,叽叽喳喳地和我谈话,简直让我有些应接不暇了。这次班会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逐渐从陌生变得熟悉。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初步激励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要想让学生都能团结一心、茁壮成长,还需要长久的熏陶。于是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怎样和人交流,还帮助学生设计黑板报。我的热情感染了学生,他们都因此乐于帮助别人,并从中获取了快乐。这样一来,学生们形成了一股团结一心、充满凝聚力的劲头,让班级始终处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
二、指导学生,引领他们朝着健康的态势发展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客观的评价;要运用好班会、晨会等时间,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更是不能放弃和训斥,要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一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接受别人,惧怕和别人说话、打交道,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不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别的学生也不愿意跟他们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这些学生生活优越,在家独处惯了,再加上父母和长辈的骄纵,从而造成了他们唯我是从、独来独往的个性。很多教师都不喜欢这样的学生,觉得他们过于娇气,一个个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我对于班里出现的这类学生,基本上是“另眼相看”,区别对待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会让这些学生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适时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我还会找这些学生交流、谈心,告诉他们: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优秀,都和他们一样是家里的小宝贝,但是来到了我们班级这个大集体里,就好像新组建的一个大家庭,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应该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把我们的家庭建设的越来越好。同时,我也经常设置一些让学生们共同提高的游戏,帮助他们融入到集体当中。经过这样的一番疏导,“问题学生”逐渐转变成“优秀学生”,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由此可见,教师在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要容忍学生的一些错误,用合适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的习惯,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健康心理。
三、严格要求,讲究化解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把握不好一个“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多,纵容其犯错,就是束缚得太紧,让学生都不敢松口气。这样都起不到治理班级、优化学生的作用。因此,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回家后,忽然没有来由地就闹情绪,既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写字。家长也大多是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批评,让孩子觉得很委屈。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也会出现短暂的厌学状况。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适时地挖掘学生的心理原因,询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而应避免直接批评,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大部分学生其实只是一时犯懒,这时教师只要告诉他们:“学习太累了,就要学会自我调节,好好地休息一下。但是我们要做到一点,就是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让自己身心放松下来;学习的时候,就要努力学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够劳逸结合,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在与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从而使对话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理服人,才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听从、去实施,并且把老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和困惑讲给老师听。
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地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使班级的德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还要尽量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题海、学海中抬起头来,有一定的时间去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总之,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去熏陶、去感化、去培养,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适应学生的需求,就一定会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责编 张晶晶)
一、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学生每天与班主任打交道的时间最多,在学校里,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成为学生议论的话题。“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应有的教育外,班主任还要用自己火一样的热情去点燃学生的一腔热诚,送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和温暖;用自己雨一样的点点水珠去滋润学生的心田,送给他们渴求的营养和知识。
例如,刚刚接触新班级的时候,学生们对我不很了解,往往会产生敬而远之的态度,遥遥观望,而不敢与我多接近。我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对一些学生的情况做了初步了解,然后在班会上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很高兴能够认识这么多可爱的、快乐的小朋友们,作为大家的班主任——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荣耀和骄傲。是什么样的缘分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呢?我想,是因为我们这个充满荣誉感、具有良好风气的班级,把素不相识的我们带到这里,欢聚一堂。我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你们既是我的学生,也是我的朋友。让我们以后一起相互鼓励,一起将我们的班级打造成全校最优秀的班级,好吗?”这时所有的学生都大声喊道:“好!”然后就是热烈的掌声。班会结束后,学生们都围在我的周围,叽叽喳喳地和我谈话,简直让我有些应接不暇了。这次班会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也让我们逐渐从陌生变得熟悉。但是我知道,这只是初步激励了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要想让学生都能团结一心、茁壮成长,还需要长久的熏陶。于是我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困难,指导他们怎样和人交流,还帮助学生设计黑板报。我的热情感染了学生,他们都因此乐于帮助别人,并从中获取了快乐。这样一来,学生们形成了一股团结一心、充满凝聚力的劲头,让班级始终处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
二、指导学生,引领他们朝着健康的态势发展
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客观的评价;要运用好班会、晨会等时间,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有问题的学生,更是不能放弃和训斥,要引导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有一些孩子性格孤僻,不愿意接受别人,惧怕和别人说话、打交道,以自我为中心,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面,不能和其他同学友好相处,别的学生也不愿意跟他们玩。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般是由于这些学生生活优越,在家独处惯了,再加上父母和长辈的骄纵,从而造成了他们唯我是从、独来独往的个性。很多教师都不喜欢这样的学生,觉得他们过于娇气,一个个好像小皇帝、小公主似的。我对于班里出现的这类学生,基本上是“另眼相看”,区别对待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我会让这些学生发挥一下自己的特长,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展示,让大家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适时提高这些学生的自信心。另外,我还会找这些学生交流、谈心,告诉他们:我们班里的每一个学生都非常优秀,都和他们一样是家里的小宝贝,但是来到了我们班级这个大集体里,就好像新组建的一个大家庭,同学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应该融入到这个集体当中,把我们的家庭建设的越来越好。同时,我也经常设置一些让学生们共同提高的游戏,帮助他们融入到集体当中。经过这样的一番疏导,“问题学生”逐渐转变成“优秀学生”,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
由此可见,教师在疏导学生心理障碍的时候,需要有自己的方法,不能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要容忍学生的一些错误,用合适的方式去改变他们的习惯,用自己的热心和爱心,唤起学生积极上进的健康心理。
三、严格要求,讲究化解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往往把握不好一个“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多,纵容其犯错,就是束缚得太紧,让学生都不敢松口气。这样都起不到治理班级、优化学生的作用。因此,如何把握好其中的“度”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例如,有的学生回家后,忽然没有来由地就闹情绪,既不愿意读书,也不愿意写字。家长也大多是不分青红皂白,上来就是一顿批评,让孩子觉得很委屈。我发现,有一些学生在学校里也会出现短暂的厌学状况。作为班主任,我们就要适时地挖掘学生的心理原因,询问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舒服”,而应避免直接批评,否则就会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大部分学生其实只是一时犯懒,这时教师只要告诉他们:“学习太累了,就要学会自我调节,好好地休息一下。但是我们要做到一点,就是玩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地玩,让自己身心放松下来;学习的时候,就要努力学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这样才能够劳逸结合,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小学生虽然年纪不大,可是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在与他们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说话的技巧,从而使对话起到预期的促进作用。教师只有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平等对话,以理服人,才会让学生心甘情愿地去听从、去实施,并且把老师当作可以信赖的朋友,愿意将自己的苦恼和困惑讲给老师听。
同时,我们还要认真地落实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建立健全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综合考评制度,使班级的德育教育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我们还要尽量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从题海、学海中抬起头来,有一定的时间去积极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可以组织各种课外兴趣小组,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条件。总之,学生健康的心理需要教师去熏陶、去感化、去培养,只要我们付出足够的细心、耐心、爱心和责任心,适应学生的需求,就一定会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责编 张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