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万零一个 一部科普读物的故事

来源 :讲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anr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名原是借来的,没有“十万”个“为什么”
  1949年11月,文化部设立了科学普及局,新中国迎来第一个科普高峰。1956年党中央号召“向科学进军”后,参与科普创作成了一种“时尚”,更是知识分子为人民服务、与工农相结合的进步表现。以华罗庚、钱学森等大科学家为代表,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为科普写作和宣传投入了重要精力。
  当时出版社无论大小,几乎都参与了科普读物的出版,但出版的主要是给工人农民看的实用技术类科普书 ,少儿科普则严重短缺。
  说干就干,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决心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这套书,正好能赶在1959年10月前出版,作为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第一个问题就是要确定一个叫得响、传得开的书名,编辑们经过几天讨论,淘汰了“你知道吗?”“知识的海洋”等本土标题,一致同意借用苏联作家伊林写的一本经典科普读物的名字:《十万个为什么》。伊林这本书出版于1929年,在苏联广受欢迎,在我国也大为流行,到1949年3月,开明书店已将此书再版了9 次。
  “十万个为什么”也并非伊林的原创,而是来源于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诗人约瑟夫?吉卜林诗歌中的一句:“一百万个怎么样,两百万个在哪里,七百万个为什么!”这首诗翻译成俄文后却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据懂俄语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分析,这是不同语言的数字表达习惯造成的,在俄语中,“十万”形容数量很多。
  这一书名在几十年的实践当中被证实大获成功。很多读者回忆,小时候真的仔细数过目录,根本没有十万个“为什么”,只有几千个。
  叶永烈:用“为什么”做提亲礼物
  52年前,还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叶永烈成为了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一,“我是当时最年轻,也是写得最多的作者”。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最新出版,73岁的叶永烈身上多了一个特别的头衔:唯一参与过第一版至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写作的作者。叶永烈说:“《十万个为什么》是我一生的财富。”
  叶永烈头一次写《十万个为什么》时,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1960年暑假,他把自己写的一部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书稿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一个月后收到了出版社的回音。出乎意料的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还是《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责任编辑。
  “当时化学分册请来一些中学化学老师写稿,但曹燕芳觉得他们写得像教科书,她看我文笔活泼,让我试写了五个‘为什么’。”叶永烈回忆说,五个“为什么”寄出去了,曹燕芳很满意,就又寄给他化学分册其他的问题。叶永烈从头写到尾,这些回答竟然全部被相中了。“化学分册176个‘为什么’,我写了163个。”
  此外,叶永烈还为天文、植物、农业、生理卫生分册写稿,“1961年出版的5个分册中,共有900多个问题,我就写了300多个,我是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写作量最大的作者。”回忆起年轻时的这一幕,已年过古稀的叶永烈依然难掩自豪之情。为此,叶永烈也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一个“为什么”稿费5元钱。“我当时写了300多个,一共拿了一千多元。当时在学校一个月的伙食费才13.5元,一千多元绝对是一笔巨款!”叶永烈说。
  而更让人称奇的是,就连叶永烈的终身大事也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功劳。“我回浙江温州老家相亲,上门提亲送给女友的第一份礼物就是第一版的《十万个为什么》。”
  跨越50年,打上时代烙印
  在1980年出的第四版《十万个为什么》里,对于“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的问题,回答是“长期适应环境的结果”。但在第五版中,在这段话的后面,编者却话锋一转,“随着遗传学、基因学说的问世,这种说法受到越来越多科学家的怀疑。”
  对此,编辑们解释说,建国初期,国内生物学界受苏联的影响,否认基因的存在,认为环境是影响物种的主导因素。但当时,上海正好有位在国际上也很有名的生物学家谈家桢,指出这一观点是错的。国内学术界的争论,使得前4版《十万个为什么》对基因都避而不提,在一些无法绕开的问题上,也只采用当时的“主流”观点。
  到了1999年,新世纪版即第5版《十万个为什么》才首次正式承认了基因和基因的作用。有关基因的问题,在植物和动物分册中分别有好几条。
  5个版本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时,由于当时国人的科学素养普遍都比较低,提出的问题都比较浅显,有大量类似“饺子煮熟了为什么会浮起来”“水为什么烧到100度才会沸腾”“空气里面有什么”等这样较为简单的问题。
  到了第五版,当时为了从科学上揭穿“法轮功”的谎言,编辑们煞费苦心,编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人真的有第三只眼吗?”,另一个是“九星连珠会引起大灾难吗?”其实这两个问题,即使不考虑特殊背景,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有科学价值和趣味性。
  至于第二版《十万个为什么》,很多人都认为,是5个版本中较完美的一版。它是在第一版基础上的扩充,1980年出的第四版,也是以第二版为原型。但叶永烈认为,由于1964年已是“文革”前夜,第二版的文字与风格,已比第一版略显拘束。而文革版与第四版,则愈发呆板僵化。至于新世纪版即第五版,虽然它更新了相当大一部分内容,在当时创造了一个销售奇迹,并获奖无数,但过分强调专业性,损失了一部分文学性和趣味性。因此,在他个人看来,抛开内容陈旧不提,第1版仍是至今难以超越的经典。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出新题了
  在今天的新《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编辑们看来,这套书除了要秉持人文精神,还应重拾科学精神的本义——开放与不确定性。
  第六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分18册,其中有4500多个妙趣横生的新“为什么”都是从孩子的提问中得来。钢铁侠的盔甲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球王贝利对足球比赛结果的预测远不如章鱼保罗……这些问题你会回答吗?比起过去的孩子常问“我是从哪里来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等,现在的孩子更想知道“为什么有人在牛奶里面加三聚氰胺”“为什么要用瘦肉精来喂猪”“女孩为什么比男孩温柔”“为什么我有时候会很伤感”,现在的孩子提的问题更尖锐更敏感。值得关注的是,在新版中,有1/10的“为什么”是得不到标准答案的。据出版方透露,这是为了给孩子们保留一个开放的空间,希望能够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此外,其编审的豪华阵容为近十余年科普界所未见,有媒体称之为是一次“中国一线科学家的总动员”。
  第六版新题新探
  蜈蚣那么多脚,为什么不被自己绊倒
  答: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共发现蜈蚣3000余种,足的数目从15对到191对不等。我们人只有两条腿,但走路一不协调,也可能被自己绊倒。蜈蚣在爬行的时候,之所以不会被自己的脚绊倒,是遵循了一个游戏规则,那就是“不妨碍相邻的脚”。只要满足了这个条件,蜈蚣就能有条不紊地前进,并且产生优美的节奏。这就是所谓的“系统理论”。也就是说,在系统理论中,每个构成要素是不需要知道系统整体状态的,只要根据与其他构成要素的关系来决定自身的行动就足够了。如果拿人类社会来打比方,那就是:每个人对自己负责、对近邻负责,社会就和谐了。在仿生学领域,人们从蜈蚣和其他多足动物的爬行原理中获得启示,用系统理论成功解决了控制机器人行走步伐的难题。
  爱因斯坦能靠克隆技术复活吗
  答:科学家爱因斯坦去世以后,他的身体被火化,大脑被科研机构保存了下来。大脑中的细胞,无论是神经细胞还是胶质细胞,都是“体细胞”。如果这些细胞还完好无损,是不是能用这些体细胞制造全能干细胞,再用全能干细胞无性繁殖出一个爱因斯坦呢?
  遗憾的是,以目前人类的科学和技术水平,这是做不到的。我们能通过无性繁殖得到爱因斯坦的身体,但“复制”出的爱因斯坦即使在逻辑思考方面有过人之处,也不一定会对物理学感兴趣。
  为什么北半球的马桶水流不一定是逆时针旋转的
  答:地球一刻不停地自转着,可以视作一个转动参考系。法国数学家科里奥利指出: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会受到指向运动方向右边的(科里奥利)力,在南半球这个力则指向左边。那么,马桶冲水逆时针流的原因看来就是科里奥利力了?未必,由于地球的自转非常缓慢,科里奥利力的效应也相当微小。具体的计算表明,即使马桶的直径有1米,而水流从这个“巨型”马桶边径直冲向中心,到达中心的时候由于科里奥利力产生的偏转还不到半毫米,所以难以产生明显的效应。即使有什么效应,也会轻易被各种干扰所抵消,比如水流之间的冲击。
  (根据新华网、人民网、战略网、《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第45期、《新华月报》(天下)2008年第5期综合)
其他文献
某些陈旧的事物虽已为我们所熟悉,并已开始不知不觉地进入我们的思想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是,当我们后来以新的、觉醒的眼光批判地看待这些事物时,它们却面目全非,卸下了伪装,显得陌生而又邪恶。  而某些新生事物,当我们实事求是地看待并愿意了解它们的实质时,便开始呈现出我们久已相信和熟悉的事物特征,即我们自己坚信不移的那些东西。我们以一种新的眼光来洞察自己的生活,从而我们的精神也为之一振。  我们的生活拥有一
期刊
当司令的人一定要抓装备,不然拿什么去作战  1998年刘华清正式退休,之后便开始写回忆录,我也参与了《刘华清回忆录》的编写,写了大量关于刘华清抓海军装备的内容,后来回忆录中只采用了一部分,因为有的同志说,这部分内容写得太多,刘司令都写成装备部长了。其实刘华清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当司令的人一定要抓装备,不然拿什么去作战?”他任司令期间我担任装备技术部部长,有一次他很严肃地对我说:“斯大林二战期间杀过
期刊
没有高度共识未必是坏事。各种对立的思想观念相互碰撞,正是新思想、新文化、新文明孕育产生的前提条件  胡锡进(环球时报总编辑):  舆论往往是两极的。官方媒体经常会把这个国家说得非常光明,这是一种倾斜;然而在互联网上,舆论又往往把国家说成一团漆黑。现在这样的两极舆论比较严重。我宣扬“复杂中国”针对的就是这一现象。我觉得在对外宣传上,真实的中国应该定位在“复杂中国”上。此外,虽然每个国家都复杂,但是中
期刊
“不用怀疑,当这个女人走近时,总统们就会发抖。她有刀子似的舌头和利剑般的智慧。”  半个世纪以来,在白宫的新闻发布室,海伦·托马斯用她粗哑的嗓音和尖锐的问题,质问了10任美国总统,从肯尼迪到奥巴马。想方设法地挑战总统,几乎是她一辈子的事业。他们中有人曾希望她能闭嘴,比如小布什就曾连续3年没有给她在记者会上发问的机会。现在,她永远闭上了嘴。7月20日,这位美国传奇女记者在位于华盛顿的家中病逝。原本到
期刊
中国梦有自己的细节和内涵,而不是给你一个很大很空的东西  Q有关中国梦,目前提得极其频繁,很好奇你为什么用这个名称来做展览?  A现在提“中国梦”的人很多。中国这三十多年来高速发展,其实中国梦本身的内涵很复杂也很宏大。我记得有一张照片,当时到了深圳,大家跨下送我们的丰田小巴,我看西方记者的丰富肢体语言传达出一个信息,就是没有一个人会相信时任深圳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说的那些远景规划的话会兑现。当时这位
期刊
Q微博上那么多人骂你,你沮丧过吗?是否觉得自己不被理解?  A我对此并不感到惊慌,要骂就骂吧。我愿意的话,就看看那些跟帖和评论,不愿意就不看。  Q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老骂你?  A可能有些人在微博上把我当成了政府的象征,因为看起来我很喜欢为政府说公道话,而且是“体制内的人”,所以人们就天然地表示反对。《环球时报》在政治上跟那些与政府“对着干”的媒体不同,我们有底线,很多人据此就把我们当作了政府的一个
期刊
英国《自然》期刊在2012年末刊出2012年对科学界影响最大的“年度十大人物”,36岁的华大基因研究院执行院长王俊是其中唯一一位中国人。  “基因测序本身只是个技术,这个技术希望达到的目的是对人类自身和我们身边的世界在基因水平上的认识。”王俊说,“不管是谁最终引领,生命科学这个浪潮都会往前走,我更希望我们能够在其中起到引领作用。”  被导师“激将”成为华大“元老”,用速度和韧劲占据基因研究领域前沿
期刊
好的社会就应当是这样的:用平等的心去看每一个人,同时,又用不平等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  就慈善的外部特征来看,慈善就是帮助他人、有益于他人。打个比方,饥饿来临了,给饥饿者送去馒头,这就是慈善。是这样么?显然不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要谈慈善,光谈慈善的外部特征是不够的。  我们首先要面对一个大问题,我们要帮助的对象是什么?是人,是生命。这样一来慈善的本质问题也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我们如何去面对人、面
期刊
似乎在一夜之间,“慕课(MOOC)”成了许多世界名校不得不面对的新事物。  随着2012年“慕课”井喷现象持续发酵,“慕课”正在拆掉大学围墙,震醒昏昏欲睡的课堂,把老师和学生卷入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全球教育变革浪潮中去。  当你在车站等待下一班公交,当你在地铁上需要打发时光,当你躺在床上准备就寝却丝毫没有睡意,当你为了生活忙碌奔波苦于无暇学习充电……当时间被碎片化,“慕课”(MOOC,又译作“幕课”
期刊
我们看到很多产品,像Twitter之类的都非常简单,它的规则简单到你们都瞧不起它,但是这样的东西是最有生命力的  为什么我们喜欢简单?因为上帝创造宇宙的时候,他定下来的规则非常简单。就如爱因斯坦在建立质能方程的时候,用了一个很简单的公式表示了一个复杂的理论,简单而且美。  很多物理学家会说我们发现宇宙的规律是很简单的,既然宇宙的规律都这么简单,我为什么要把很多事情搞复杂化?为什么说产品经理是站在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