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NVH性能的拓扑优化

来源 :机电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IANYU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要介绍利用HyperMesh_OptiStruct模块对某乘用车车轮进行拓扑优化,以满足NVH性能要求.该方法以响应点的侧向动刚度及一阶模态为约束,以质量最小化为目标,对车轮进行拓扑优化分析;之后对优化前后的模型进行模态及动刚度计算,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拓扑优化方法对车轮结构的局部微调有着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优化车轮减重窝的结构,建议在不大改造型的情况下使用.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教师标准化病人运用于神经外科相关带教工作中的教学作用.方法 课题数据来自2018年3月—2020年3月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学习的42名学生的相关统计所得资料,2组构建所使用方法是掷骰子,每组归入21名,实验组选用教师标准化病人开展教学,参照组选用常规带教方法开展教学,记录不同方面对应调查分数结果、对不同方面对应能力提升状况认可情况.结果 实验组问诊、查体、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度方面调查分数均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提升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自主性、提升学习兴趣、提升沟通能力方面认可人
从激光器原理出发,总结出激光器扫描的相关特性并得出其扫描线方程,进而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建立一些基本形状的空间坐标系数学模型,结合激光器扫描线的旋转平移,并考虑检测误差、反射率因素等激光器的特性影响,求取其对基本形状物体的有效交点,从而模拟计算出激光器2D或3D扫描的点云数据,为后续模拟算法计算结果以及微调参数提供基础性理论数据支撑,从而便于前期可行性论证及中期的详细系统设计.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在能源来源、尾气排放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鉴于此,针对某新能源电动车进行电磁兼容检测时遇到的典型问题,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标准,给出了相关项目的测试结果,描述了出现的典型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查找过程及查找方法,提出了新能源电动车进行测试整改的一种思路.
目的 分析中医教育在西医院校的现状,浅析未来改革方向及模式.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并分析西医院校医学生接受中医教育程度、专业兴趣及发展意见.结果 纳入调查的医学生对中医药认可程度高,学习兴趣强,但因课程中存在思维模式差异大、教学方法不够多元等问题,使得学生难以深入理解并临床应用.结论 西医院校的中医教育应寻求多种教学模式,重视中医思维的培养,增加中医临床实践,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中药、推拿、针灸等临床实用技能,提高西医院校中医教育质量.
直流应急电源接入冲击性负载会对其输入、输出造成影响,现提出一种基于大电容补偿和硬件限流的直流应急电源冲击性负载补偿策略,并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研究了大电容补偿的设计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既能够抑制冲击电流,又能够减小输出电压的跌落,保障负载的安全稳定运行,且具有实现简单、易于工程化应用的优点.
以GIS设备预制舱为研究对象,研究具备泄压口的预制舱内电力设备电气故障引起舱内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采用CFD软件进行瞬态流场分析,获得了各时间点舱内压力分布情况和流体流动情况,由分析可知舱内压力在3 s内始终小于3.7 kPa,在预制舱压力安全阈值以内,证明舱体安全可靠.
中医学认为,血瘀证形成的原因是气滞、气虚、痰凝、寒凝、血热和外伤等,导致离开经脉之血瘀滞于某处没有及时消散,或是血流不畅、机体内无法正常运行、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中呈凝滞状态而导致的病症.损伤血瘀证也被称为“外伤血瘀证”,是血瘀证的证候类型之一,常由外伤如:刀枪棍棒、碰撞、坠落、跌扑损伤、扭挫伤、手术后创伤等引起,症状表现为:损伤处皮下瘀肿或形成瘀斑,疼痛呈现针刺样,夜间加重等,临床上很多损伤性疾病多与其密切相关.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杰出代表,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其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快构建中医院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增强中医院校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推进中医院校思政课课程的内容建设,传播中医养生知识和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课要研究教学内容中的中医药文化元素,改革教学方法,深化实践教育,从而实现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增强学生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双赢效果.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目前以线下讲授式为主,线上教学模式使用较少,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依托线上教学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将医学理论灵活应用到临床实操中,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加入思政元素和利用线上平台进行虚拟仿真实验项目的实施,丰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
金家渠煤矿综采工作面初采期间坚硬顶板未能及时垮落,造成工作面采空区侧大面积悬顶、支架接顶不实、刮板机下滑严重等采场问题,采取水力致裂技术对坚硬顶板岩体进行弱化,在距工作面50 m处的回风巷侧向110#~160#支架尾梁老顶段施工6个致裂钻孔,钻孔开口位置间隔1 m,钻孔直径56 mm,钻孔朝工作面方向呈扇形分布,终孔位置分别位于160#、150#、140#、130#、120#、110#支架尾梁上方,距支架顶梁垂直高度约30 m.L1、L2、L3钻孔位于煤层顶板,按照每隔3 m压裂一次,每次压裂30 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