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兜:一头特立独行的猪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部名为《麦兜响当当》的动画电影再一次激发了内地观众的“麦兜情怀”。从2001年起,“麦兜”系列一次次地向世人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这种令人着迷的力量归功于动画的特性、戏剧艺术及电影艺术的约定性等方面,并且是结合了动画本身特有的强烈虚构性而诞生的代替一般剧情电影演员的人化的角色,是带有个性过滤、能所指高度集中统一的人物,因此它们能够通过其亲切的外表和美好的人性获得动画观众的青睐。
  关键词:拟人化 假定性 双重属性 扁平人物
  
  今年夏天,一头名为麦兜的粉红色小猪再次占据了人们的心:首映全国票房突破千万,截至8月5日全国票房已达6300万元,是继《麦兜故事》、《麦兜菠萝油王子》、《春田花花同学会》之后的第四部影院片。也是这只香港土生土长的小猪首次内地之旅。
  为什么麦兜可以在大片纷纭的暑期档,以中等投资、中等放映规模一跃成为票房黑马?除了此前的宣传造势和前三部电影的观众基础,我们听到有关这部动画片最多的评价则是诸如“麦兜代表了草根阶级”这样的感慨,“麦兜”这头小猪,当他眼中噙着泪水。手捧一碗稀粥时,观众看到的却是碗里自己的倒影。事实上不仅仅是麦兜,我们从狮子王辛巴、加菲猫与欧迪狗等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动物”明星身上,是否都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里我们姑且不去评论动画片营销手段的成功与否,仅从用拟人化手法刻画角色这一方面来论述动画片区别于一般剧情片和纪录片的独特存在。
  
  一、选择对象与指代人物的相似性
  
  (一)灵魂的转移
  关于“拟人”。《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为“一种修辞方式,把事物人格化。例如童话里的动物能说话”,《辞海》中收录的“拟人观”词条指的是“把人类的特性、特点加于外界事物上,使之人格化的观点。”这两者都说明了“拟人”是一种将人格转移的修辞手段,接受方必须是除人以外的任何事物。
  这种修辞手法在文学、影视作品中广泛存在,而在动画电影中。拟人化则进一步上升为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当然这跟动画本身的特性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动画(AnimatIon/Animated film)一词源于拉丁字根anlma,意为灵魂。颜惠、索亚斌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中指出,动画电影的本质应当是“利用电影特性来创造生命力,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形象活动起来,animatiorl一词在英文中,本身具有‘赋予生命’的意思。”与其它影视艺术形式所不同的是。动画主要以绘画构建虚拟世界和人物,并赋予其人类意识而拥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可以这样说。基于绘画艺术的动画电影是一种彻底虚拟的影片,它记录的是艺术,“同客观世界没有关系”。
  (二)约定
  既然照相术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那么电影中的角色通常是演员真实行为实施后的再现,动画片由于技术基础和资金投入的差异,一般不可能细腻地表现出人脸复杂的表情,较多代之以动物形象来成为人物。唐李商隐有诗云“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说的就是两者之间存在的契合点,才有可能带来彼此心灵上的共鸣。在选取原型和塑造目形象时,如何权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狮子王》的主题有关家族血统和复仇,描述了小狮子辛巴如何在艰辛的生活中锻炼自己,然后击败篡位的叔叔并最终回归王者宝座的故事。编剧用“狮子”这一通常意义上强者的象征物而不是选择一只猫或者兔子是有道理的,这个动画版的“王子复仇记”如若用一般意义上的弱者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事实上动画片中动物主角的形象问题。必须严格按照长久以来在人们心目中已约定俗成的概念为依托,即假定性的问题。
  所谓的假定性。也就是一种以假当真的契约关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关假定性的条目写道:“假定性源于俄文,接近于中文‘约定俗成’的词义……艺术形象绝不是生活自然形态的机械复制,艺术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当作现实。”因此观众所能接受的就是这样一种情况:拥有王者风范的狮子必定要在大草原上展开生活,而带着草根性质的麦兜,则要以一种憨厚、平凡的形象跃然纸上。
  约定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对性格刻画的省略。俗语道“画龙画虎难画骨”,人类的心理活动和他所表现出的表情行为并无直接的联系,人类学家对于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性格的研究至今仍方兴未艾。因此影视作品中选取并表现出来的人物显然不同于生活中的人,在某些方面他们具备典型性和夸张性——这和电影时长和拍摄成本的限制有关,但更多的是对大众观看行为的一种妥协:有谁愿意花钱去看和自己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的琐碎再现?相比起平淡如水的君子之交,人们更愿意接受高潮迭起的个性冲突和碰撞。再反观动画。既然作为一种高度娱乐性(不可否认绝大多数商业动画片都是如此)的影视片种,利用动物属性去填补人的生活无疑是新奇搞笑、最能让人入迷的。
  
  二、人化的动物、动物化的人
  
  动画片中的动物能和人一样有丰富的表情、讲着动听的话语,这是假定性的长期作用使我们习以为常并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猫与鼠》的汤姆和杰瑞一会儿可以住在猫窝或者鼠洞,一会儿则可以打扮得衣冠楚楚前去歌剧院演唱《功夫熊猫》的阿宝身为熊猫却不吃竹子,并且和自己的父亲——一只鸭子常年以开面馆为生:而麦兜和麦太虽有着猪的外表但却住在香港尖沙咀,除了几个幼儿园小动物同学外,身边其他人就连老师和校长都是人的形象……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动画片中的人物虽然有些偏离了其本体的动物性,但我们一般还是承认它们有着双重的身份,或者可以这么说,他们各自“人化”的程度不同。从根本性上看。汤姆还是具有想吃掉杰瑞的本性,阿宝的笨拙和慵懒也源于人们对熊猫的认识,麦兜并不聪明甚至有些憨傻的性格也完全符合大众对“猪”这一生物的印象(虽然事实上猪并不笨)。
  这些同时具备动物与人双重人格的角色因为其习性和身份的扩展而使受众产生了新鲜感。麦兜有着猪的外表和人的内在,他生活在人类的都市里,可以自由到小饭店吃饭、去武当山拜师学艺,在一群人当中他的存在格外显眼。另外在其他的此类影片里,处于主角地位的动物们往往分属不同的种类,有着截然不同的外形和习性——当然因此受到了不同观众的喜爱。相比之下那些“群众演员”则相对平庸的多,经常成群出现且没有明显特征。这也和其他剧情影片的安排如出一辙:例如《狮子王》里的斑马、野牛群,《麦兜响当当》里除太乙春花门外其他武术班里的小朋友们,等等。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麦兜这个人物虽然表现的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孩子,但他这个形象过滤了一般人类小孩调皮任性的一面,而另用小猪憨厚、质朴、甚至有些低能的印象补充成了“麦兜”。动画片中这种有意识的个性选择和融合往往出自剧作中“扁平人物”的设置需要:由于动画片独特的区别于剧情片和纪录片的制作手段,使得它的运转周期和成本大大高于同时长的其他影视作品,所以剧中人物的个性形象必须向单纯化、符号化发展——一个正面角色大多要求外形健康可爱、头脑灵活思想端正:而一个反派通常面目可憎、行为猥琐,能让观众轻易地识别。所以,一个受人喜爱的角色即便是存在一定的缺点,那也必须是可以原谅的:而获得观众原谅的这些性格上的小缺陷,则利用拟人化手法转嫁到他动物属性上去是最为便利且讨巧的,能够完美处理这种人、物双方特性的借鉴和推诿通常是人们公认的经典形象。
  
  三、他应当是谁?——外形和思想何者为第一性
  
  万事皆有其两面性。拟人化的动物明星们。他们的身份定位究竟是什么?是人、是物、还是两者皆而有之?这是个至今悬而未决的问题,有些类似于成分属性研究。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一部成功的此类动画片应当将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利用外表的动物属性来达到完美的统一,即外貌能指良好地服务于所指意义。
  但真正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又谈何容易,我国动画长期以来的一大症结就在于错误地将动画认识成为了儿童接受教育的途径,以为只要向下一代灌输好思想教育就可以与一般影视片区别对待。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荧屏中活跃跳动的动物们大多都只是徒有其表地向着观众传输着这样那样的道理,以至于一段时期内“国产动画”甚至成了刻板说教的代名词。“拟人化”向“人”性的过度倾斜将直接导致“动物”性的尴尬存在——一个张口闭口理论道德的动物,还能有什么本性的存在,更谈不上带给观众感同深受的体验了。所幸近几年来这种趋势已有所改观,《喜羊羊与灰太狼》等一系列作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四、结语
  
  归根结底,动画片中的拟人化手段就是以动物性能指向观众传达人性所指意义的过程,是对动画人物性格单纯化、生动化的最有力刻画。虽然我国在动画人物性格塑造这一点上尚存不足。但至少可以从香港“麦兜”系列影片中学习,在角色的双重身份中找到平衡点,使观众从憨态可掬的动物形象中发掘出人性的闪光点,那样才是这群特立独行的动物们活跃于荧屏的根本价值。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小说《飘》以女性的视角描绘了美国南北战争中的南方社会生活及战后重建,在小说中赋予女性中心地位,小说塑造了一个爱憎鲜明敢作敢为却又让人褒贬相加的“乱世佳人”郝思嘉的形象,体现了浓郁又复杂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 《飘》 郝思嘉 女性意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废奴运动和女性主义运动对美国南方文化传统产生了巨大冲击,部分妇女开始觉悟,在生活、自由和对幸福的追求上要
《乡村公路和三叶杨》是1960年代后期罗伯特·亚当斯开始拍摄的《新西部》系列之一。他的作品体现着非常鲜明的视觉风格:直射阳光、顺光或前侧光,大地一片苍白;树影落于地面,天空中白云翻卷,泛白的沙土、灰色的田野與天空连接,铺满画面影像清晰锐利,反差强烈。  这幅照片一方面给视觉提供了非常丰富而细腻的影调层次,另一方面观众观看时又感觉整个画面缺少立体空间,仿佛被压缩至扁平。看他的照片会有强烈的带入感,仿
河北 抚宁 杨越峦 摄阵亡将士公墓 杨越峦 摄  沙土而为砖,砖而为长城;百姓而为战士,战士而为烈士;战而为士,殁而成殇;长城砖而为墓碑,墓碑而为百姓家用之物;长城砖墓碑而为文物,文物而为艺术影像文献……长城砖墓碑,经与人的种种遇合,在土、砖、碑、日用、文物、文献之间辗转—这期间,有着难以描述的历史逻辑。”  ——汪素 文艺评论家  万里长城激荡着2000年金戈铁马的历史风云,承载着与民族生死存亡
[摘要] 进入新世纪,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道路,表现手法的多元化成为纪录片发展的必然趋势,真实性是纪录片的本质属性,“情景再现”表现手法借助于人物扮演、动画特技等方式再现历史,增强了纪录片的可视性。  [关键词] 纪录片 情景再现 真实    随着《故宫》、《复活的军团》、《大国崛起》、《圆明园》等诸多纪录片的热播,“情景再现”表现手法的视觉魅力得以展现,以致很多栏目片也纷纷效仿
[摘要]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密勒的代表作之一《推销员之死》表现了推销员威利·洛曼一生追求美国梦、最终却自杀身亡的人生悲剧。剧中威利与周围环境和他人相处的种种不可调和矛盾直接致使威利走上了自杀绝路。  [关键词]密勒 《推销员之死》 生态批评“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    阿瑟·密勒(Arthur Miller)是二战后美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推销员之死》被公认为战后美国戏剧的杰作,曾经荣获普
[摘要]网络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使得网页的艺术设计从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只有充分的考虑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达到设计与技术的协调,才能获得良好的网页浏览效果。对网页设计而言,网页版面设计与构图的意义在于:如何把表现网页的各种元素安排在网页上,把分散的元素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以获得最佳布局,更好的表现设计者的思想。  [关键词] 网页 构图 艺术设计    1.引言  一个网页是艺术与技术相结
[摘要] 作为视听艺术的影视,其长处是具象的形象和声音,但同时也成为他的短处,相对于小说来说,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受到很大的局限,通常是把人物的内心情感外化为可见的行动。通过对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的巧妙利用可以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塑造人物形象,从而达到影视创作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 人物内心世界 主观镜头 客观镜头    镜头从整体上来说不外乎两种:客观镜头和主观镜头。客观镜头即客观视点,
[摘要]遵循艺术有多种声音的理念,沿归属于边缘题材策略创作途径的解析角度,一方面讨论受禁映影片《苹果》的败笔缘由,另一方面,挖掘该影视文本自身的警示价值和边缘灰色主题内涵,并从观念、阶层、性别文化的视点,剖析其中的边缘人群在大都市商业化语境下自我迷失的存在状态,以期丰富辨别与鉴赏此类影视文本的视野和方法。  [关键词]《苹果》 边缘人物 自我 迷失    有些新潮的先锋电影虽然受禁映了,但由于它们
[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中约翰·汤姆林森对文化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批判梳理,完成了对全球化这一现象从政治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的扩展。  [关键词]全球化 文化帝国主义 多元文化    我们生活在如麦克卢汉描绘的“地球村”之中,整个世界都在消费一些同质的产品,比如Disney的动画片、Hollywood的电影大片、可口可乐、麦当劳。电视节目、电影作为传播文化的娱乐方式。也影响了大众的部分生活方式。就一
[摘要]生存意识是日本电影涉及的重要主题,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表征。无论从自然环境,还是战后社会环境来看,生存意识都让日本人无法回避。日本电影导演今村昌平创作历程自二战后始,其作品对个体的生存状态和国族的身份变迁的探讨,亦构成对“生存意识”明确而深入的影像表达。  [关键词]生存意识 个体生存 身份变迁    生存是日本文化中经常探讨的主题,有其特定的文化原因。每个民族的文化与其所在的地理环境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