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技能人才质量评价的校企差异与调适机制

来源 :职业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wd_cl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院校担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与责任,其人才培养质量也日益成為社会、企业、家长关注的焦点。调研显示,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校企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和分歧:学校强调人才培养的发展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企业则突出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看重学生的适岗能力。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进程中必须正视这一问题,通过构建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学校治理、文化育人等机制予以调适,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 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人才质量评价;调适机制;企业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05-0055-05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校企存在差异
  1999年,我国开始大规模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在经历跨越式发展、占有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之际,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社会、企业、家长关注的焦点。科学、客观评价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其重要性毋庸置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高职院校所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无论是就业、创业还是升学,企业都是其最重要的发展平台。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高度重视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取向、教育评价的重要遵循。然而,一项在江浙沪等地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受访者认为,针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企业与高职院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与分歧。
  首先,高职院校强调对学生进行系统性专业培养,可在企业看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尚未真正形成体系。企业作出如此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专业知识点主要来自书本和课堂,对学校图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网络信息碎片化浅度学习倾向突出,导致知识零散、信息过载;一些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又有厌学心理,对专业相关的核心知识、前沿理论的学习与理解存有难度;学生所掌握的部分专业知识比较陈旧、更新滞后,未能体现产业技术进步与企业工艺变革趋势,脱离企业工作实际,跟不上企业发展步伐;学校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方面的训练,学生又不注重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些都制约了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形成。知识体系的不完备直接影响学生的适岗能力与发展后劲,调查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现象,受访者认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次是职业素质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专业知识陈旧和动手能力偏弱。
  其次,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高职院校应坚持就业导向,致力于培养具有生产经验与劳动技能的人[1]。然而,一些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占比偏高,又与实践教学环节相分离,加之实训设备与场地有限、双师型教师短缺,进一步降低了学生独立操作时间与实训教学效果。校企双方对学生顶岗实习、毕业实习管理未能形成有效合力,也影响到学生实习效果。在实践实训中,学生又不注重对问题现象的探究,轻视知识的积累与应用,以至于学生进入企业,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生产经验匮乏、操作技能偏弱、适岗能力不强等弱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上岗培训、师傅帮带才能承担本职工作。这些与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要求存有一定的差距。
  第三,高职院校强调其实施的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院校注重校园文化浸润、工匠精神熏陶,但学生管理与专业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现象,未能扭转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缺乏引导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热爱,也没有按照职业人的标准规范学生的日常言行,致使一些学生连守时、合作、忠诚等基本职业素养也呈现缺失状态[2]。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上存在的问题,占据前三位的分别是眼高手低、怕苦怕累和行为懒散,这与企业“能岗匹配”用人原则相背离;迟到早退、请假缺勤、行为懒散、频繁跳槽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与现代企业管理规范相去甚远。
  二、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校企之间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问题,存在如此明显的差异和分歧,究其根源,既有双方认知的偏差,也有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观念滞后、机制僵化、脱离企业实际等因素。
  (一)源自双方主体属性的差异
  作为营利性的市场主体,企业发展必须紧跟市场步伐,企业强调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即学生一经毕业离开学校进入企业,就能熟悉业务、上手操作,为企业创造价值。而学校是传授知识、完善人格的教育机构,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既要考虑学生进入企业后的适岗能力,也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在校期间应系统性地教授学生知识、理论和技能,至于技术、能力则需在工作实践中逐渐得到锻炼和提升。
  (二)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不足
  高职院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实际需要、学生缺少实操锻炼机会、校企合作紧密程度不高等。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实训条件、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三教”改革任重道远。
  (三)企业在人才使用上存有偏差
  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总体上还有待提高。调查表明,近70%的受访者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仍有30%表示“不太满意”。导致这种不满意的原因既有高职院校自身的因素,也源于企业在人才使用上存在偏差。企业所提供的岗前培训不足、专业对口性不强、角色转换时间过短,以及企业文化欠佳、员工职业发展前景不明,制约了员工适岗能力的提升和职业潜能的激发。不可否认,企业在人才使用上有急功近利、“高消费”的倾向。
  (四)校企合作尚未有力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工作
  高职院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因企业需要而生,因企业发展而兴。一大批技术技能人才相继走上工作岗位,因其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较强而受到企业欢迎,成为企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主力军,为此也推动了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校企协同育人活动贯穿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从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兼职教师聘请到人才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安排、现代学徒制试点等诸多方面,高职院校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也得到稳步提升。然而,当前校企合作广度和深度都难以满足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也难以持续推动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从产学研结合、工学结合到产教融合,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校企合作的政策举措,但校企双方依然难以找到利益的契合点,没有真正建立起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三、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差异调适机制的构建
  人才培養与评价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的主要着力点[3],也是高职院校在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正视与亟待解决的课题。校企之间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上存在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水平上,还反映在人才培养质量内涵之中。高职院校应从教育现代化的视域,坚持“教育性”和“职业性”的价值取向[4],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地方支柱产业这一宗旨,通过构建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学校治理、文化育人等机制予以调适和对接。
  (一)深化产教融合是调适校企评价差异的基本路径
  校企之间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认知、评价差异,实质上是教育价值功能与市场需求导向之间的分歧。这也恰恰反映出双方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各自所具有的优势。在教育性方面,学校的优势则是得天独厚的;在职业性方面,企业的优势是天然的。如果校企双方只看到对方的劣势、只满足自己的需求,校企合作培养人才便无从谈起。如果把校企两者的优势、强项融合起来,则是优势互补、相得益彰,校企协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当下,校企这种认知差异也呈缩小、趋同之势。学校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企业也开始加强岗前培训、重视毕业生的职业发展。
  不管学校如何强调自身的教育属性,仍须有清醒的认识,那就是“人才用武之地在企业”,企业是学生毕业的去向、职业发展的平台。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接产业、紧贴行业、服务企业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指向。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学校既不能忽视市场变化、企业需求,也不能一味地迎合企业、放弃教育使命。精准对接、积极引领、主动服务企业,才是高职院校发展之道、使命所在。学校要围绕学生可持续发展,围绕企业需求、市场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产教融合”的深度上下功夫,学校主动对接地方支柱产业,行业企业也要更加积极地参与职业教育。
  学校的“对接”方式上,宏观层面涉及学校的办学定位,学校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致力于为区域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点”;中观层面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对接主导产业,开设相关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紧扣产业发展需求打造高水平“专业群”;微观层面是教学实施,要求学校要根据行业规范、技术标准、工艺流程、职业资格等,校企双元组织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形成“课程包”。当然,学校对接行业企业的不仅仅是资源,还有观念和机制。
  行业企业的“参与”途径有三个层次。宏观层次是行业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区域支柱产业人才需求信息,为学校明晰办学定位、动态调整专业结构确立“风向标”;中观层次是行业企业要提供必要的实习场地、实训设备,学生实习实训融入企业生产过程,搭建好行业企业与学校交流合作的“大平台”;微观层次是企业参与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技术管理人员指导专业建设、直接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当好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参谋长”。
  (二)推进“三教”改革是化解校企评价差异的关键之举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石。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牛鼻子”,直面“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核心问题[5],是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由之路,也是调适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校企差异的关键之举。
  首先,教师是“三教”改革的主体,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学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专业学识、国际视野、爱心与情怀,还应契合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技术服务、参与创业等途径,成为谙熟课堂教学、了解企业经营的“跨界者”。学校应创新管理运行机制,实施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聘请更多企业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探索专兼职教师11结对,提高教师企业实践能力,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分工协作进行课程模块化教学,实现教师教学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相辅相长。
  其次,课程与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的选取显得至关重要,既要内容浅显、系统呈现,也要站位前沿、动态更新,及时吸纳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实训教学安排要源自企业工作任务、工程项目或实际业务。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及时引用企业实际案例,配套开发线上学习资源。与此同时,将劳动教育、工匠精神等写入教材、融入课堂,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第三,深化以高效课堂为导向、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改革。一项针对高职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中,“教师授课方式”高居首位。这表明,在网络互联、信息发达的时代,青年学子已不再满足于教师课堂上单一的知识讲授,更多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思维训练、观点碰撞、学生主体角色的展现。据此教师应注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
  第四,强化实训、实习、实践环节管理,突破制约动手能力的瓶颈。实训、实践、实习“三实”教学是培育学生动手能力的核心环节,也是当前制约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卡脖子”环节,是教学模式改革的重中之重。除提高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推广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式外,实训环节必须采取实战化教学。学校落地“1 X”证书制度试点,通过技术服务、课程外包、引厂入校等途径,将企业实战项目引入实训教学环节,通过实战型教师、实战化项目、实绩性考核,让学生在真项目、真设备、真环境中接受职场技能训练、素质养成教育,并通过实训实战化、实习连续化、实践常态化,将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素质养成教育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融为一体。与此同时,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软技能的训练。
  (三)完善治理体系是弥合校企评价差异的机制保障
  高职院校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围绕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应遵循学校《章程》,全力推行共同治理、实施组织变革、践行生本理念、改进评价模式。   首先,推行共同治理,建立多元主体联动的质量保证机制。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是在法治环境下由众多利益相关者建构起来的关系系统[6]。推进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促进多元质量主体参与学校治理,是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建立政府、社会、企业、家长等利益相关主体参与的学校工作平台,使各主体在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改革中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形成良好的多元主体联动的质量保证机制。推进学校与企业组建基于校企深度合作的协同育人共同体;推动教师、学生从单一的课堂管理转向师生共同治理,建立师生关系和谐的“教学共同体”,提高师生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参与度,进一步夯实学校内部质量自主保证体系的微观基础;加强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定期向社会公布年度质量报告、第三方评估结果等,为利益相关者参与质量监督提供便捷条件;充分发挥教学诊改在学校治理中的应有功能,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信息化水平、学校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其次,促进组织变革,再造课堂教学新形态。组织变革、激发内部活力是提升组织治理能力的有效方式。组织变革涉及学校组织架构的诸多方面,如系部二级管理、专业群运作、教研室建设等。学校往往重视系部管理、教研室功能,而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组织——课堂却被忽略了。生源在变、学情在变,外部环境也在变,高职院校也不可能置身事外。再造课堂教学组织,构建新形态课堂,已是学校教育改革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应从环境、内容、模式、评价等方面构建新形态课堂:创建新形态教学环境,尤其是依托现代信息和智能技术建设智慧教室,提供虚拟情景等教学交互便捷条件;开发新形态教材,基于互联网开发配套网站或APP,提供音频、视频课程资源以及背景学习资料,实现纸质教材与电子教材、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一体化;采用新形态教学模式,运用案例教学、行动导向、翻转课堂等,突出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参与性、探究性和体验性;建立新形态评价体系,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有效互动和创新能力等纳入学业评价范畴。
  第三,践行以生为本管理理念,健全学生成长辅导机制,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整合学校相关资源,以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为主体,聘请企业兼职教师,通过导师制、项目制等方式,建立健全学生的成长辅导机制。品行辅导關注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观和职业操守;生活辅导重点在于关爱经济困难群体、实施心理疏导;学习辅导是针对课业上存在困难的学生,协助其与任课教师加强沟通、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帮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择业辅导是对准备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倾向测试、就业信息、应聘技巧指导,对创业意愿强、有创业潜质的学生提供创业条件,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升学帮助。
  第四,改进教学评价方式,为企业培养各类有用之才。教学评价是指挥棒,必须树立科学的成才观念。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一张试卷已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实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信心不足。学校要关注学生的不同成长需求,针对学生文化基础、职业倾向和个人潜能的差异,量身定制选择性强的培养方案和互换性强的考核机制,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更多的选择。学生可选修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课程,也可以拿自己的创业成果、竞赛成绩、学分银行里的学分予以互换。此外,要建立学生就业能力成长评价体系,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自信心,让每个学生在每个阶段都知晓自己的努力方向和进步程度。
  (四)融入企业文化是缩小校企评价差异的无形力量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规章制度等,是员工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处事方式,是彰显企业特质、员工素质的基本元素,也是企业生存、发展和竞争的力量之源。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先进的管理机制,从而产生一个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场景[7]。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育人功能,将其导入与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融入企业文化,营造职教环境。校企之间的合作,不仅需要企业设备、人力的支持,也需要企业文化的融合,共同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学校选取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领悟并内化为职业素养的一部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强烈的竞争意识。在教学场所、生活空间,引入诸如6S等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课堂出勤考核、实训安全教育、宿舍卫生管理,约束学生日常行为举止,养成守时、严谨、规范的职业习惯。
  融入企业文化,覆盖育人全程。汲取优秀企业文化精髓,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以课程或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中外优秀企业文化。借鉴企业员工管理方式,加强学生出勤管理,强化学生纪律观念;改进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强化学生团队合作和绩效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开展企业文化交流,丰富学生课外文化生活。
  融入企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现代企业十分注重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强化劳动观念、敬业精神、纪律要求和质量意识等。职业素养单纯依靠书本知识和课堂教学是难以养成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素养的核心,是由爱岗、敬业、忠诚、合作、奉献等元素组成,这也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通过引导学生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熏陶,组织劳动模范进校园、技术能手上讲台,开展顶岗实习等活动,着力培养学生具备良好职业素养。
  融入企业文化,压实质量责任。校企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存在差异,还与双方的质量管理机制有关。企业产品质量受到市场检验、法律约束,如果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就会被市场淘汰、法律严惩,因此,企业视质量为生命,质量责任大、质量意识强、质量管理严。而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即使出现问题,也难以检测,更难以追责,这就造成学校、教师、学生的质量意识淡薄,承担质量责任压力较小。为此,高职院校需接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汲取企业质量文化精髓,融入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办学传统等元素,营造“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使之成为学校的文化自觉,切实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与质量,全员、全程、全方位推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走向卓越。   參 考 文 献
  [1]申培轩.提质培优,打造现代职教的样板标杆[N].中国教育报,2020-04-14(9).
  [2]方晓红.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6):26-27.
  [3]梁克东,王亚南.基于“三教改革”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创新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8):28-34.
  [4]胡彩霞,檀祝平.教育现代化视域下的高职教育评价:价值观照与类型赋能[J].职业技术教育,2020(1):19-23.
  [5]周建松,陈正江.高职院校“三教”改革:背景、内涵与路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9(9):86-91.
  [6]俞淼,马钟范.建构多元主体合作关系: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构的实践导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19-23.
  [7]张怀钊,何华.试论高职院校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J].教育与职业,2015(15):30-31.
  Abstract
其他文献
入选理由 回顾职业技术师范教育40年的发展历程,将国内与国外、历史与现实、宏观和微观、实践和创新、专题研究与典型案例相结合,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培养模式,对职教师资培养院校的教育教学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主要观点 书中认为,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作为一类特殊的师范教育,有其自身的特色,既要坚持师范教育教书育人的特色,也要体现普通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特点,还要体现职业教育操作性的特性,集中表现为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推进之下,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数量以及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了保证建筑施工可以获得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在建筑施工之中如何做好施工安全以及项目
以我国内地26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单元,选取公园绿地面积、城区人口指标构建市际面板数据模型,采用弹性系数法分析1997—2018年各城市公园绿地面积增长的时空分异并对其
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能反映肝脏摄取、处理和排泄ICG的全过程,可有效评价肝储备功能,是反映肝功能储备的理想指标[1]。ICG排泄障碍的患者极为罕见,目前
高职院校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跨界能力,不仅是对零工经济发展人才需要的必然回应,也是对劳动力市场"泛零工化"新形态的必然响应,更是对新时代高职人才培养改革需要的必然呼应
新一轮高职教育升级建设任务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持续深化提升。根据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育目标,高职双创教育升级深化的逻辑关系在于专创融合、技术赋能、文化赋能。从以人
以中国创新水平较高的9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探讨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对城市创新的影响程度。以城市发明专利申请数代表城市创新水平,采用温湿指数和风效指数的组合模
期刊
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运用因子生态分析方法分析2010年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结果表明:文化程度与职业、外来人口与农业人口、家庭生命周期、新建商品房、住房
通过参数分析,探讨曲线桥梁支座布置、平面圆心角和曲率半径对其抗倾覆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墩采用双支座、减少单联桥梁圆心角,能有效改善曲线桥梁的抗倾覆稳定性能;当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