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央戏剧学院
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东棉花胡同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是,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姜文、陈道明、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现在中央戏剧学院前面的那条巷道也不是特别宽,不过很多老百姓称作这里是“星光大道”。我骑着自行车,将车速放慢,车轮碾在路上,幻想着巩俐从我身旁走过,还真有一种追星族的兴奋感。现在不是招生季节,如果是招生季节,这里恐怕早就被帅哥美女们“占据”了呢。那可是一道盛景!
而这里过去是靳云鹏旧宅。靳云鹏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受袁世凯信任任山东都督。后任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缘际会,靳云鹏买下这里,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靳云鹏辞职后,长期在天津居住。上世纪60年代,院里仍有几处旧楼,当时作为办公楼和单身教师宿舍。又过去了40年,旧建筑已全部拆除。虽然,靳宅无迹可觅,但是,这片土地上的中央戏剧学院,风采依然,传递着一种英姿飒爽。
僧格林沁王府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的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他能征善战,在历史上颇有建树。
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听附近的老人说,原王府正门外有大影壁,门旁有上马石、下马石,内有枪架子。腰厅、垂花门、上房院、后罩房等均有抄手游廊相通。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自己心里不禁揣测,这么大的宅子,以前住在里面的主人,是不是从卧室到餐厅都要花费上大把时间啊!
绮园
从南锣鼓巷往北,路东的第五条胡同便是秦老胡同。
秦老胡同里,有一座精美的宅院,这座宅院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是很大,但十分精致。他的书房前有一小花园,名绮园。园内有叠石假山、游廊池榭,还有一个船形敞轩,虽小巧却意境深邃,颇有江南园林的况味。站在大门前,仅门楼上的砖雕,已让我赞叹不已,雕工极为精美,保存又十分完好,真是不可多得的砖雕珍品。
齐白石故居
东棉花胡同对面路西是雨儿胡同,进胡同不远,路北一扇开着的大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就是这里曾住过我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我将车子停在门前,踏门而入。左边是传达室。一位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客客气气地问我找谁,我说明是想参观齐白石的故居。这位先生书生气十足,言语和善,他说这里现在需要买票参观,我便依照他的建议,买了票,走进院内,一眼便看到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书桌、画案和被子……
南边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身处其中,仿佛时间倒转,回到了齐白石那个年代。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边看,这位先生还边给我讲。他说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解放后,齐白石老先生在此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便搬走了,留下了一方气魄在这里,令人敬仰。
可园
沿着南锣鼓巷继续往北,路西第四条胡同便是帽儿胡同。在南边的几条胡同里,我断断续续看见几拨背包旅行者,但人数不多。我想可能是这几天降温,天气寒冷,阻止了旅行者的脚步。但刚拐进帽儿胡同,就发现自己错了。帽儿胡同里人群熙攘,热闹非凡。胡同边停着数十辆“胡同游”三轮车,拉车的师傅们热情叫喊着。一拨拨的外国游客或是围着导游听讲解,或是跟着小旗子在游览观看,摄像拍照,个个神情专注,兴趣盎然,也是南锣鼓巷一道特有的风景。
可园,便隐藏在这一片热闹与人潮的背后。
据史料记载,可园是清末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
走到可园门口,想进去看看,但它没有对外开放。好几个人围在院门前议论:可园何时才能对外开放,让大家欣赏一下其“庐山真面目”。
只见远处围着一群人,走近了,原来是一个叼着烟火袋的老人,正在给大家讲可园里面的故事。
老人说,可园中路庭园南北长不过100米,分前后两进,原东西两边都有游廊与左右相通,现西游廊已有部分拆除,东游廊保存完整,但亦不能通往东院了。房东边与游廊相接,游廊依山势由高渐低直抵后园。前园疏朗,后园幽曲,建筑物小巧多姿,在不足10000平方米的园内,有凉亭、水榭、暖阁、假山、走廊、拱桥、清池、怪石、花木、翠竹,布置精巧,错落有致。在老人的描绘下,画面栩栩如生地在脑中浮现,一个虽不大但是趣味十足的园林形象,顿时饱满了起来。
奎俊宅
南锣鼓巷西边第七条胡同是黑芝麻胡同。
进了胡同,突然下起了雨,我快步走到一个门洞避雨。门在高高的台阶上,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对面是高大的影壁。门洞里有两个男孩在玩耍。我问他们:“你们住这里吗?”“是啊。”“这院子大吗?”“非常大!”“你们知道这里过去住过什么大人物吗?”他们摇头说:“没听说过。”几句话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我告诉他们这里可住过一位叫做奎俊的总督啊。他们很感兴趣。我说:“我能进去看看吗?咱们边走边聊。”男孩们热情地带我走进了院子。
院内虽搭建了一些小屋,但大体格局还看得出来。共五进院落,都比较完好。我本想照几张相片,但因为下着雨,没有达成心愿。我辞别了热情的孩子,再回门洞避雨。我想下次来一定多照几张,但下次还能遇到这么可爱的孩子吗?还会让我再次进去吗? 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再往西走,路旁便是郭博勒氏的家。说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点说,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十一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婉容的父亲荣源,由于女儿“册后”,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这所府邸就成为承恩公府,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规格。比如将原来一间的院门,改为三间的府门,内外影壁,左右屏门都重新修建。
现在看到的房子,三间府门,已经砌墙变为三间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间南房的后檐墙,开了两个门,述说着过往。
从一些资料上看,再往西45号,是清提督衙门。我满怀兴趣往前走,可再没有看到什么像衙门的建筑。突然看到45号的门牌,里面却是一片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的六层宿舍楼,临街竟有一栋高达十多层。我心里一凉,这可能是这一街区唯一的一座高层建筑,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中,突然出现了一抹异响。
茅盾故居
与黑芝麻胡同相对,东面是后圆恩寺胡同。进胡同不远,便能看到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平常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走进四合院,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东厢房为饭厅,其余为家属和服务人员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间和西厢房两间,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卧室。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是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的。这样平常的四合院,不禁让人联想,矛盾创作时,有着怎样的心境与超脱。
蒋介石行辕
出了茅盾故居再往东走,隔不多几个门,看到一个很大的院落,这里便是清代庆亲王次子的府邸。宅院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一座西洋式洋楼,楼前有一水池,池有喷泉,假山堆叠,还有从圆明园移来的刻石相点缀。池子东南方向还有一座西式圆亭。西路是一座二进四合院,东路庭院开阔,花厅轩敞,凉亭游廊优美,十分精致。这所宅子也是几易其主,民国时曾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
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而现在,我只见白底黑字地书写着“友好宾馆”四个字。
名扬中外的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大胡同。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它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来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在这里,这里的每个胡同都有着显赫的过去和令人震惊的故事。也许正是和那片繁华相邻又有着浓重的历史书似的味道,很多迷恋中国又还不甚深入北京生活的外国人住进了菊儿胡同。每次去菊儿胡同找朋友的时候,都可以看见他们自在地在胡同口拉家常。
入夜,三三两两的外国人,如同自己人回家般在胡同中穿梭而行,一下就感觉在北京的外国人更容易将自己融进北京的生活。走到胡同口回头看去,那些匆忙回家的背影,和路灯下菊儿胡同交头接耳的黑色影子,总有一种很超现实的感觉,那就是,在胡同里,大家都是一家人。
顺着南锣鼓巷往北走,东边的第三条胡同是东棉花胡同。东棉花胡同路北就是中外闻名的中央戏剧学院。作为我国学习舞台和影视表演的顶级学府,其占地面积真不算大,包括实验剧场,只占东棉花胡同和北兵马司胡同之间西部的一部分。但是,庙不在大,有神则灵。这里培养了我国一代代的话剧与影视明星,姜文、陈道明、巩俐、章子怡……都曾在这里学习生活。
现在中央戏剧学院前面的那条巷道也不是特别宽,不过很多老百姓称作这里是“星光大道”。我骑着自行车,将车速放慢,车轮碾在路上,幻想着巩俐从我身旁走过,还真有一种追星族的兴奋感。现在不是招生季节,如果是招生季节,这里恐怕早就被帅哥美女们“占据”了呢。那可是一道盛景!
而这里过去是靳云鹏旧宅。靳云鹏早年毕业于北洋武备学堂,受袁世凯信任任山东都督。后任段祺瑞政府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因缘际会,靳云鹏买下这里,拆除了部分四合院,建了几座西式楼房。靳云鹏辞职后,长期在天津居住。上世纪60年代,院里仍有几处旧楼,当时作为办公楼和单身教师宿舍。又过去了40年,旧建筑已全部拆除。虽然,靳宅无迹可觅,但是,这片土地上的中央戏剧学院,风采依然,传递着一种英姿飒爽。
僧格林沁王府
进南锣鼓巷南口东面的第一条胡同,是炒豆胡同。炒豆胡同西口不远的77号门旁,标有东城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上写“僧王府”。僧王府是清代僧格林沁的王府。僧格林沁是蒙古科尔沁旗人,他能征善战,在历史上颇有建树。
原僧王府规模很大,前门在炒豆胡同,后门在板厂胡同,纵跨两个胡同。听附近的老人说,原王府正门外有大影壁,门旁有上马石、下马石,内有枪架子。腰厅、垂花门、上房院、后罩房等均有抄手游廊相通。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各有四进。其中东路除正院外,还有东院四进,组成一个很大的建筑群。自己心里不禁揣测,这么大的宅子,以前住在里面的主人,是不是从卧室到餐厅都要花费上大把时间啊!
绮园
从南锣鼓巷往北,路东的第五条胡同便是秦老胡同。
秦老胡同里,有一座精美的宅院,这座宅院曾是清内务府总管大臣索家的府邸。院落不是很大,但十分精致。他的书房前有一小花园,名绮园。园内有叠石假山、游廊池榭,还有一个船形敞轩,虽小巧却意境深邃,颇有江南园林的况味。站在大门前,仅门楼上的砖雕,已让我赞叹不已,雕工极为精美,保存又十分完好,真是不可多得的砖雕珍品。
齐白石故居
东棉花胡同对面路西是雨儿胡同,进胡同不远,路北一扇开着的大门旁挂着“北京市美术家协会”的牌子,就是这里曾住过我国一位画坛巨匠———国画大师齐白石。我将车子停在门前,踏门而入。左边是传达室。一位中年男子迎了出来,他客客气气地问我找谁,我说明是想参观齐白石的故居。这位先生书生气十足,言语和善,他说这里现在需要买票参观,我便依照他的建议,买了票,走进院内,一眼便看到齐白石雕塑,正房被还原成原来的样子,有齐白石老先生用过的书桌、画案和被子……
南边的屋子有生平介绍和旧物展览,身处其中,仿佛时间倒转,回到了齐白石那个年代。院子很宽敞,保护得很完好,院中央还摆着大鱼缸。这里没有重新粉刷,透出老宅门的原汁原味。边看,这位先生还边给我讲。他说这里原是清内务府一个总管大臣的私宅,因为建筑时私用了皇宫的料,建制又超越了等级,因而被参劾,宅子也被分成几部分出售。解放后,齐白石老先生在此居住。但老先生住了没多久,便搬走了,留下了一方气魄在这里,令人敬仰。
可园
沿着南锣鼓巷继续往北,路西第四条胡同便是帽儿胡同。在南边的几条胡同里,我断断续续看见几拨背包旅行者,但人数不多。我想可能是这几天降温,天气寒冷,阻止了旅行者的脚步。但刚拐进帽儿胡同,就发现自己错了。帽儿胡同里人群熙攘,热闹非凡。胡同边停着数十辆“胡同游”三轮车,拉车的师傅们热情叫喊着。一拨拨的外国游客或是围着导游听讲解,或是跟着小旗子在游览观看,摄像拍照,个个神情专注,兴趣盎然,也是南锣鼓巷一道特有的风景。
可园,便隐藏在这一片热闹与人潮的背后。
据史料记载,可园是清末光绪年间大学士文煜的宅第花园,始建时仿苏州拙政园和狮子林,园虽小,但极可人意,故园主将其命名为“可园”。
走到可园门口,想进去看看,但它没有对外开放。好几个人围在院门前议论:可园何时才能对外开放,让大家欣赏一下其“庐山真面目”。
只见远处围着一群人,走近了,原来是一个叼着烟火袋的老人,正在给大家讲可园里面的故事。
老人说,可园中路庭园南北长不过100米,分前后两进,原东西两边都有游廊与左右相通,现西游廊已有部分拆除,东游廊保存完整,但亦不能通往东院了。房东边与游廊相接,游廊依山势由高渐低直抵后园。前园疏朗,后园幽曲,建筑物小巧多姿,在不足10000平方米的园内,有凉亭、水榭、暖阁、假山、走廊、拱桥、清池、怪石、花木、翠竹,布置精巧,错落有致。在老人的描绘下,画面栩栩如生地在脑中浮现,一个虽不大但是趣味十足的园林形象,顿时饱满了起来。
奎俊宅
南锣鼓巷西边第七条胡同是黑芝麻胡同。
进了胡同,突然下起了雨,我快步走到一个门洞避雨。门在高高的台阶上,门前有上下马石,门对面是高大的影壁。门洞里有两个男孩在玩耍。我问他们:“你们住这里吗?”“是啊。”“这院子大吗?”“非常大!”“你们知道这里过去住过什么大人物吗?”他们摇头说:“没听说过。”几句话拉近了我和孩子的距离。我告诉他们这里可住过一位叫做奎俊的总督啊。他们很感兴趣。我说:“我能进去看看吗?咱们边走边聊。”男孩们热情地带我走进了院子。
院内虽搭建了一些小屋,但大体格局还看得出来。共五进院落,都比较完好。我本想照几张相片,但因为下着雨,没有达成心愿。我辞别了热情的孩子,再回门洞避雨。我想下次来一定多照几张,但下次还能遇到这么可爱的孩子吗?还会让我再次进去吗? 末代皇后婉容的娘家
再往西走,路旁便是郭博勒氏的家。说郭博勒氏可能知道的人不多,通俗点说,就是末代皇帝宣统的皇后婉容的娘家,用清代的说法,应称为“后邸”。宣统大婚时,已是民国十一年,但还是履行民国初年所颁布的优待清皇室条件,所以对这所“后邸”花了许多钱,大加修缮。婉容的父亲荣源,由于女儿“册后”,按礼制被封为“三等承恩公”,这所府邸就成为承恩公府,要大加改建,以合乎府第规格。比如将原来一间的院门,改为三间的府门,内外影壁,左右屏门都重新修建。
现在看到的房子,三间府门,已经砌墙变为三间住人的倒座房。在七间南房的后檐墙,开了两个门,述说着过往。
从一些资料上看,再往西45号,是清提督衙门。我满怀兴趣往前走,可再没有看到什么像衙门的建筑。突然看到45号的门牌,里面却是一片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修的六层宿舍楼,临街竟有一栋高达十多层。我心里一凉,这可能是这一街区唯一的一座高层建筑,就像一首优美的乐曲中,突然出现了一抹异响。
茅盾故居
与黑芝麻胡同相对,东面是后圆恩寺胡同。进胡同不远,便能看到茅盾故居。和这一地区的许多深宅大院相比,茅盾故居是太普通,太平常了,仅是一座不大的两进四合院。走进四合院,前面的院子中矗立着茅盾先生的半身塑像。门内影壁上镶有邓颖超题的“茅盾故居”金字黑大理石横匾。前院有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倒座房六间。西厢房原是茅盾的会客室和藏书室。东厢房为饭厅,其余为家属和服务人员住房。后院有北房六间和西厢房两间,北房原是茅盾的工作室兼卧室。周围的房间是茅盾生平展览。后院的卧室、起居室、书房等,是按照先生生前的样子布置的。这样平常的四合院,不禁让人联想,矛盾创作时,有着怎样的心境与超脱。
蒋介石行辕
出了茅盾故居再往东走,隔不多几个门,看到一个很大的院落,这里便是清代庆亲王次子的府邸。宅院分中西东三路,中路是一座西洋式洋楼,楼前有一水池,池有喷泉,假山堆叠,还有从圆明园移来的刻石相点缀。池子东南方向还有一座西式圆亭。西路是一座二进四合院,东路庭院开阔,花厅轩敞,凉亭游廊优美,十分精致。这所宅子也是几易其主,民国时曾卖给法国人,抗战胜利后,成为蒋介石的行辕,蒋介石来北平即下榻于此。
解放后,此处曾先后成为中共中央华北局办公处、南斯拉夫大使馆、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而现在,我只见白底黑字地书写着“友好宾馆”四个字。
名扬中外的菊儿胡同
菊儿胡同是南锣鼓巷最北头东边的一条大胡同。在胡同中部,北边有一片2至3层的楼房,黑瓦白墙,围合成一个个小院落,既有江南民居的秀丽,又有老北京四合院的神韵,和周围的建筑风格也十分协调,这就是改造后的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吴良镛教授根据“有机更新”的城市规划理论,认为旧城改造,要保留好的和有历史价值的建筑,修缮虽已破旧但尚可利用的建筑,拆除破旧危房,逐步过渡,既保留历史文脉的延续,又形成有机的整体环境。这些新四合院兼有单元式公寓楼房私密性强,和院落式住宅邻里感强的双重特点,它与旧的胡同格局有机地统一起来,保护了古都风貌,是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个成功的探索。
北京那些老城文化中最能沉淀下来的部分都以建筑的形式呈现在这里,这里的每个胡同都有着显赫的过去和令人震惊的故事。也许正是和那片繁华相邻又有着浓重的历史书似的味道,很多迷恋中国又还不甚深入北京生活的外国人住进了菊儿胡同。每次去菊儿胡同找朋友的时候,都可以看见他们自在地在胡同口拉家常。
入夜,三三两两的外国人,如同自己人回家般在胡同中穿梭而行,一下就感觉在北京的外国人更容易将自己融进北京的生活。走到胡同口回头看去,那些匆忙回家的背影,和路灯下菊儿胡同交头接耳的黑色影子,总有一种很超现实的感觉,那就是,在胡同里,大家都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