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书声朗朗的古诗文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e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有效教学”的古诗文课堂应该是:有趣味、有情境、有诵读、有感悟、有疑问、有沉思、有联想、有灵气、有生长。本文认为,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应遵循以阅读记诵为主、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积极采取有效策略,还要注意求简、求实、求活和求新。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古诗文 有效教学
  
  当前,高度重视小学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新课程改革在国际化、全球化背景中追求教育本土化和民族化的一种战略选择,也是捍卫母语教育民族尊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学生个体生命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淀着民族的思想、文化、生活的起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大而言之,古诗文组成了一个富有民族色彩的古典世界,体现文学、艺术的中国特色;小而言之,古诗文是一个人精神的底子,体现价值观、人生观的中国特色。
  而今,“有效教学”逐渐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呼声,一种共识,是每一个课堂所要追求的目标,是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什么是“有效教学”?一是要有效果,讲求教学的质量(收益大一些);二是要有效率,讲求教学的速度(费时少一些);三是要有效益,主要着眼于“师生共同成长”。而“有效教学”的古诗文课堂应该是有趣味、有情境、有诵读、有感悟、有疑问、有沉思、有联想、有灵气、有生长的。
  研究小学古诗文有效教学的策略,并运用这些策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搞好新课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素养,更新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古诗文有效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提高教师的诗文功底,丰厚文化积淀,培养自身的文人气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在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那么教师该如何转变观念,进一步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呢?
  1.教师要提高对古诗文教学价值的认识,努力克服浮躁、急功近利的想法,积极参加各种培训进修和古诗文的教研活动等。
  2.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既然要求学生背诵积累一百多篇优秀古诗文,教师自然更得多读多背。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特级教师王菘舟“十年面壁读书”,才有了今天课堂上挥洒自如的大家风范。可见,文化的积淀不在一朝一夕之间,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
  二、资源整合,正确把握
  1.整合同主题的作品。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有不少的古诗词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相近的。就拿“送别”主题来说,有李白的《赠汪伦》,写汪伦以歌声送友,李白借潭水抒友人对已感情之深;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写李白以目送友,以长江之水喻友人之间感情绵绵不绝;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写王维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时改变传统“逐首教学”“逐环教学”的模式,资源整合,将主题凝聚成“送别组诗”,让学生在品读比较中感悟,无论以何种方式相送,都是以情相送,“送别”的主旋律如同一汪清泉流淌在孩子的心间,激荡着他们的情感。
  2.把握同题材的作品。以题材为桥梁,可以带动同题材不同主题的诗歌的学习,比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柳宗元的《江雪》后,出示王士祯的《题秋江独钓图》,提出自学要求:这首诗又给我们勾画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希望你运用上一首诗学到的办法,自己来学懂这首诗。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人物相同、事件也相同,但心情不一样,一个是苦闷的,一个是怡然自得的。前一首诗有一种“傲气”,后一首诗有一种“霸气”。此时,穿插一些背景材料,《江雪》是在柳宗元流放永州官场失意时写的,而王士祯仕途得意,当时任刑部尚书,这样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调动了原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不仅拓展了视野,而且学会了比较,更加深入地感悟了作品的人文内涵,起到了一举多得的作用。
  三、抓住“诗象”,融情想象
  想象是对过去经验和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构成新的意向和观念的心理过程。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中只有唤起学生情感体验,使其产生移情和共鸣,运用想象、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再现作品中的形象,才能入境悟情。有一教师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抓住“诗象”这一中介,有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这里的“胡尘”,写出的难道仅仅是金兵战马所扬起的尘土吗?
  (学生摇头。)
  师:请同学们听录音展开想象:在金兵战马啾啾的嘶鸣声中,在金兵战马嗒塔的践踏声中,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样的场景?
  生:我看到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惨死在金兵的铁蹄之下。
  生:我看到了青青的禾苗在金兵的马队过后被连根拔起。
  生:我看到了破落的村庄,瑟瑟的茅屋。
  ……
  上述教例成功地把“胡尘”两字化成了这样的画面:战马嘶鸣,铁蹄肆虐,哀声遍野,生灵涂炭,试想,此情此境,怎不让人顿生悲切凄凉之情。同样,在教学《示儿》时,可以抓住一个“悲”字,让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而悲?你看到了怎样的悲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产生联想。文字转化成了诗人死不瞑目,诗人老泪纵横,诗人用颤抖的手写下了这首诗后溘然长逝,诗人用微弱的声音喃喃地“说”着:收复中原,还我河山。由此,对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四、重视诵读,多元感悟
  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诵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通过读,在课堂上营造教师、学生、作者彼此间心灵相融、情感相通、协调合拍的良好共鸣体,从而提高学生知识、能力、人格、审美、文化等综合素养。且古诗词“麻雀虽小,五脏惧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从而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
  借助导语进行铺陈也是引领学生诵读诗文的一种好办法。有位老师是这样指导《题临安邸》中“西湖歌舞几时休?”这一句诗的朗读的:随着课件所展示的“清明上河图”,他感慨地说:“多么繁荣的景象,但从清兵跨入城门的那天起,都不存在了,那些酒囊饭袋们葬送了一个繁华如织的汴州,难道他们就不能再葬送一个风景如画的杭州吗?看到,想到这一切,你急吗?让我们问一问那些权贵!”于是,学生情不自禁地齐声朗读:“西湖歌舞几时休?”充满了心急如焚的焦虑。老师又说:“你们担忧吗?再问!”于是,学生再读,声音里带着深深的忧虑。紧接着,老师又说:“你们愤怒吗?指着那些权贵的鼻子再问!”这一次,孩子门的声音里充满了激愤,分明自己就是那位爱国的诗人,借这简洁凝练的诗句倾诉着无限的愤慨。在这令人心动的“三问”中,孩子们每一次朗读,无不生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受诗人那颗忧国忧民的心。
其他文献
摘 要: 我国大众体育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导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经过实践检验,发现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的内容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内容方面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问题 评说    在国际大众体育浪潮的洗礼下,国务院于1995年颁布了我国首个群众体育纲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对我
摘 要: 梁启超的“虚君共和”思想,因其被独裁者利用和歪曲,长期以来受到人们的误读。“虚君共和”思想作为梁启超整个思想发展轨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合理的成分,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正确认识梁启超“虚君共和”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梁启超 “虚君共和”思想 历史和现实意义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论家,他的思想深刻而有远见,辛亥革命爆发以后,梁启超和康有为提出“虚君共和”思想
摘要: 在生物教学中,适当的变式训练,不仅能使学生较为全面掌握生物概念、提高审题能力,而且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得到多方面得到训练,提高练习的效率,做到“精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从“知识型”向“智力型”转换。  关键词: 生物教学变式训练正负坐标曲线    伽利略曾说:“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可以通过变式训练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
备课是课前准备的重要环节,是上好数学课,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在新课程理念下,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简单的描述。它要求教师在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以“教”服务于“学”,从“以教为中心”走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一、从“教本”走向“生本”  备教材、备学生是备课的重点。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用教材教”的过程,而
摘 要: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问题备受关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课程整合,就是通过高职教育数学课把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数学课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使数学教学融入了现代的教育思想观念与教育艺术,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改革。本文就从三个方面介绍了如何有效开展高职的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教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被引入小学语文课堂,学生的阅读对象不仅有文字和图片,而且有大量的有声读物、大量的动画、大量的视频资料。它以其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资源,形象生动的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开放的课堂,使课堂教学变得活泼而高效。  关键词: 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 灵动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
摘 要: 在当今信息时代,一个人的信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的社会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作者以浙江中医药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出当前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提出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学生 信息素养 提高方法    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信息对人们的生活和经济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本身已不再重要,
摘要: 如果说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在“细”上下功夫的话,那么第二轮复习就应该在“巧”上作文章。本文作者主要结合2008—2009年江苏高考政治试题的特点分析,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就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中的基础知识的归类、课本知识的迁移、生活观察及时政热点的理性思考、解题方法的疏导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等方面在“巧”上做文章,以期为搞好高三政治第二轮复习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高
试卷评讲历来是语文教学不可忽视的一环,试卷评讲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与否,而且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考试的成败。新课改后,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怎样才能把语文试卷讲评课上好,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体现评价的意义呢?我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认为要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必须走出以下几个误区。  一、准备不足  有的教师认为试卷讲评课无关紧要,
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原儒人性论思想的分析,试图用个体生命成长的教育眼光审视、探究人性善恶的现代教育意义。  关键词: 传统人性论 力行养德 核心经典 全人教育    一、引言  人类有史以来流传不息的各宗各派的文明皆有几乎相同的教育目标:佛家教人觉悟到自身本有的佛性;儒家教育的至高境界亦是“天下回归仁性至德”;道家的返璞归真、基督文明之“博爱”精神都是人真本性的回归和普及。所有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