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来说,中小学数学教学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践功能,即它与人们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教学的内容来自于人类日益丰富、不断提高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并通过对一代代新人的培养,而越来越明显和能动地促进各个时代,尤其是现代社会的生产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二是精神功能,即它联系于人们的思维与方法。通过对儿童的数学教学,在早期就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儿童的智慧,发展儿童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能为他们日后乃至终身的良好发展,创造高质量的生活,奠定不可或缺的极为重要的基石。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人: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人中,我指着讲台问学生:“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吗?”学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实践能力培养意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建立起生活实际同数学知识的联系。如在学习减法的性质时,可以先创设一个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过程。在顾客连续买了几样东西后,让学生议一议:营业员可能用哪几种方法计算出应找的钱?哪种方法比较快?学生通过猜测、计算、比较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几个数,可以等于这个数减这几个减数的和。”由此引入减法性质,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法性质,体会学习减法性质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于是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增强了实践意识。
数学教学主要立足于课堂,数学学习主要依靠课本,学生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会计算、会解应用题就可以了。其实,课本里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教师的教学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应根据数学学习的需要,把它引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创造条件,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习与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互相渗透。如在教学《统计》一课前,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调查,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以及它在工农业当中的意义。课后,教师又让学生调查全校各年段各班的学生人数,根据所学的知识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对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汇报材料。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向课前和课后延伸,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数学的方式也很多,可发是课内教师的引导,也可以是课外自主调查研究……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在数学中坚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着手于学生的“再创造”,着力于指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精心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机制,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我们认为,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的。而以往的数学学习,常常使学生们感到离开自己的生活实践太远,枯燥乏味。其实,数学学习完全可以将学生学习范围延伸到他们力所能及的社会生活和各项活动之中,将教育和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受体验。教给学生思维方式与思维的习惯。让学生去体会感悟数学的智慧与美。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给我们广大数学教师提出的教学建议。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的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的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学生就会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学习数学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人: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的一样多,最后引出:人分物品,分的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人中,我指着讲台问学生:“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吗?”学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的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实践能力培养意识。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建立起生活实际同数学知识的联系。如在学习减法的性质时,可以先创设一个营业员和顾客的双边活动过程。在顾客连续买了几样东西后,让学生议一议:营业员可能用哪几种方法计算出应找的钱?哪种方法比较快?学生通过猜测、计算、比较发现,“一个数连续减几个数,可以等于这个数减这几个减数的和。”由此引入减法性质,不但有利于学生理解减法性质,体会学习减法性质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于是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了,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从而增强了实践意识。
数学教学主要立足于课堂,数学学习主要依靠课本,学生每天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本知识,会计算、会解应用题就可以了。其实,课本里的数学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教师的教学在立足课堂的同时,还应根据数学学习的需要,把它引伸到生活这个大课堂,创造条件,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学习与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互相渗透。如在教学《统计》一课前,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参观、调查,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使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方法以及它在工农业当中的意义。课后,教师又让学生调查全校各年段各班的学生人数,根据所学的知识制成统计表或统计图,对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分析,写出分析汇报材料。教师将学生的学习向课前和课后延伸,使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数学的方式也很多,可发是课内教师的引导,也可以是课外自主调查研究……从而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得到继续、拓展和延伸,达到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的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在数学中坚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着手于学生的“再创造”,着力于指导学生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精心构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立体机制,一定能够提高学生素质。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